《感天录全集》第191/216页
一个人活在世上,匆匆数十年,生命竟不如这永无休止的江水,假如不在人间留下点什么,岂不在生七尺昂藏之躯,白白到这世上来走了一趟?”
想到这里,毫念顿发,迈步走到一块大石前,凝聚真力,骄指如戟,在石上刻道:
寒水呜咽兮,恨悠悠。
弹剑作歌兮,壮志难酬。
壮志难酬兮,何所憾?
犹弃此身,永如江流。
写罢,低声漫吟了两遍。
第三十一章 苦心弧诣
陶羽低声漫吟着诗句,总觉胸中万念涌塞,似乎不是这区区几句诗语所能表达于万一,黯然长叹一声,随手向石上一拂,真力透掌而出,石上字迹,登时尽灭。
忽然身后有人轻声喟叹道:“公子豪气干云,只是这样的句子,未免太悲凉了些!”
陶羽矍然回顾,却见紫蔽女侠易萍浑身红衫,斜斜倚在黄鹤楼上临窗的栏杆前。
他对这位行踪诡密难测,似怀有深远用心的紫蔽女侠,一向由衷钦服,因此倒并不感到过分惊异,腼腆一笑,道:“一时舒怀忘情,易姑娘不要见笑……”
易萍又轻轻叹息一声,红影微闪,从楼上凌空而下,缓步走到那块大石前,凝目细看了一会,脸上笑容尽敛,道:“公子神功已达拂石成粉的境界,匡复中原武林,为期定已不远。”
陶羽苦笑道:“我这点武功,跟外公比起来,何异涓滴之比大海……”
易萍正色道:“不然,公子身负中原武林各大门派重膺厚望,为江湖伸正义,为同道卸枷锁,武功意志,如日中天,如潮澎湃,况且师出有名,义正词严,陶天林纵有盖世武功,岂能拂逆天意?常言道:“得人者倡,失人者亡,‘人’者‘仁’也,公子挟千百武林同道正义之师,正可一举扫荡群魔,洗脱武林三十年沉冤,为什么总是心意怯懦,自廉太甚?”
陶羽被她一番言语,说得面红耳赤,内心忐忑难抑,惨然一笑,道:“唉!公愤父仇,敢不全力以赴,只怕德寡力薄,力不从心……”
易萍冷笑道:“陶天林统治武林三十年,暴戾残狠,倒行逆施,天下人谁不想寝其皮,食其肉,除了飞云山庄少数死党,可说人心尽失。公子张仁义之帜,以义伐暴,有千千万万人为你后盾,这力量是可撼山摇岳,力量那一点薄弱。”
陶羽听得惊然而谅,暗想易萍的师父鬼师董武现在正投效飞云山庄,这番话,怎会从她口里说出来?难道说她……想到这里,脸色不禁微变。
易萍似乎也觉查出来,突然收住话头,深深笑道:“咱们扯得太远了,公子是聪明人,想必能体谅我一番苦心?”
陶羽忙道:“姑娘金玉之言,在下当永志五内――”
易萍举步向楼下缓缓行去,一面漫声说道:“不过,当前飞云山庄势力庞大,自然也不是轻微的力量能够动摇,我不惴冒昧,深夜邀约公子到这儿来,乃是为了有几件大事,必须面告公子……”
陶羽神情一震,急道:“正要动问姑娘,咱们抵达鄂州,不过半日时间,姑娘怎会知道咱们的行踪如此详细准确?”易萍驻足回首,冷冷道:“你们的行踪,不但我知道,连两湖分堂,也对你们行止了如指掌!”陶羽更惊,失声道:“啊!有这种事?”
易萍笑道:“还有更重要的事哩!”
她略为一顿,才继续说道:“飞云山庄不但对你们行踪了然如陷,更知道峨嵋金顶八派歃血设誓,共推公子为武林正道盟主,预备和飞云山庄重开泰山第三次武会。因此陶天林已在三天前,亲率庄中高手赶到两湖分堂,正和全真五老密议合作,准备一举将你们彻底消灭。”
陶羽摇摇头,道:“全真五老一向自视极高,却不知他们怎肯跟飞云山庄合作?”
“这都是宫天宁一手促成的……”
“什么?宫天宁?”陶羽不觉怒道:“我几次饶他性命,甚至把通天宝篆也给了他,他怎么仍然要跟我作对?”
易萍道:“宫天宁矢口不承认宝篆在他手中,更苦口说动全真五老,要他们助陶天林扫荡中原武林反叛势力,而陶天林却助全真五老寻回通天宝篆。”
陶羽愤然顿足,道:“好毒恶的手段,飞云山庄已经难对付,要是再加上全真五老,将来泰山会上,咱们准败无胜了。”
他忽然心念一动,忙问:“易姑娘,你可知道天南笑客伍子英失陷在两湖分堂的事?”
易萍道:“的确有这回事,但你们早可放心,陶天林不会伤他性命的。”
“为什么?”
“陶天林布置两湖分堂,正欲以伍子莱为饵,诱你们自投罗网,目下两湖分堂高手如云,你们要是冒险前去,岂能逃得过毒手?”
陶羽跌足长叹道:“这一定又是宫天宁的毒计。”
易萍却笑着道:“依我看,这不但不能算是毒计,反倒于公子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