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的政治婚姻全集》第13/213页


梁晶晶冷笑:“你不是知道吗?何必来问我。”

他勾起她的下巴,定定的看着她的眼睛:“犯了死罪,还敢如此狂妄?”

晶晶头一摇转出他的手心,“死都不惧的人,还有什么可怕?”

她懒得和他说话,倘若自己求他,还不是随他怎么处置。决定权在别人手里,求是死,不求也是死,还不如省下力气开心一下呢。

#奇#“郡主,茶来了!”乐儿放下茶盏,跪拜皇上。

#书#梁晶晶依旧专注中手里的画,这里加一笔,那里勾一下,尽量让整幅画看起来更细腻、逼真。“乐儿,这画送去裱了,记得加副画框。”

“是!”乐儿接令捧着画离开寝宫。

她连饮了两盏茶,若无其事地微闭着眼睛:死就死吧,既然老天把她莫名地带到这里,自然会有法子tuo身。只是不知道这法子是什么?与其担忧生死,不如尽早快乐。

“梁晶晶,你若求朕,或许可免死罪。”杨文昌看着她,那日她跌落怀里,心便莫名的紧张不安,心跳加快,当初就纳闷怎么会对自己的堂妹动情。还有那日夜里御花园一面,翩若惊鸿。

自从知道她不是宝钗,而是另一个女子,便坐立难安,莫名的欣喜。

“不,你既然知道了,太后那边我也不会瞒着……”这样不是更好吗,或许她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喜欢杨文昭,这些天人虽在宫里,总会不经意地想起他的模样,总想再看看他笑的样子,他的声音。

“依母后的性子,倘若知道你是假的,为护顺王,会把所有的罪推在你一人身上……冒替宝钗郡主、欺君之罪足够你死百次。”他不能看她死。

她的神情中掠过一丝忧虑。

宝钗是否美丽他不记得,只知道面前的女子如花似玉、清丽可人,像她这样真性情的女子后宫中少之又少,活泼开朗,与她在一起,他没有一丝压力,可以将所有高傲的撇下,与她说话,甚至背她。

“梁晶晶,朕自有法子救你。此事不要告诉太后。”杨文昌抛下一句话转身离开。

晶晶不想死,但也不想再被人利用。太后虽然喜欢自己,就如文昌所言,为了护佑顺王府,关键时候她定会把自己推出去,说自己凭借几分相似,冒宝钗郡主之名欺君惘上。

黄昏,杨文昌派身边的太监送来了一瓶上等的百花mi。

这批百花mi是江南蕃王进贡的佳品,共有三瓶,一瓶送给了太后,另一瓶给了孟贵妃。珍贵无比,传说制作复杂,而要将百花融于一瓶之中难上加难,有一滴mi一两金的说法。

次日清晨,梁晶晶在乐儿、太监的搀扶下,一摇一晃的走路。又是亲政殿的太监带着两名太医前来复诊。

接下来数日,杨文昌或亲自前来探望,或派身边人送礼物过来,还亲赐布匹绸缎、珠宝首饰。

太后疑惑,皇上这又是演的那一出,莫非是想借宝钗向自己示好。

宝钗在一旁坐陪,太后便将儿子细细地打量一番,近几次出入寿宁宫越发的jing神了,连穿戴都与以往不同。撇去了以往华丽打扮,装束得干练jing神,模样似乎也比以往英俊了许多。

她看儿子,儿子却看着宝钗,神情怪异,但太后明白,那双眼睛里藏着怜惜、爱恋。他们是堂兄妹,自然不会有nan女情爱,最多也就是亲密一些,未往深处想。

正文 15. 第15章

“儿臣思量再三,母后的话颇有道理。皇后新逝,立后之事的确需要稍缓。”杨文昌轻声道。

两年前皇后沈氏病故,膝下没有子女。三个月前,杨文昌yu立孟贵妃为后,招到太后反对。已故的沈皇后是太后的亲侄女,而今沈后之妹沈淑妃已于两年前进宫服侍皇上。太后的意思,要这个沈淑妃做皇后。

母子两人因为立后之事发生了争执。

太后认为:孟贵妃以mei色惑君,难当大任。

皇上以为:沈淑妃锋芒太露,凭借是太后侄女太过猖狂。

沈淑妃虽然进宫有两年也只落得两次侍qin的机会,知晓皇上不喜欢她,更是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自梁晶晶进宫后,就几次看到她借打麻将的机会在太后面前说尽孟贵妃的坏话,什么独占皇宠,不许皇上碰其他嫔妃。那些被皇上冷落的妃子,你一言我一语地fa泄着满腔的怨言。

“宝钗,你怎么不说话?”太后奇怪,整日嘻笑的丫头今天怎么沉默起来了。

梁晶晶起身:“太后娘娘,宝钗想家了。”

太后微颦,她是想回去,这一个多月多亏有她陪着,否则这日子还不知如何打发。心里藏着委屈,儿子大了,越来越不听话,因为立后之事又与她发生争执。

“不是说好了,待你大婚之前就令你父王将你接回去。”

“太后娘娘……”她不要嫁孟麟,这些天多想见到杨文昭,哪怕只是一面,原来离开她才知道,她已经爱上了他,无法自拔。“宝钗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当前:第13/2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