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413/510页


  说完之后,高原立刻离开了餐厅,来到淳于钟秀的房间前,敲了敲门,不一会儿,淳于钟秀将房门打开,见是高原,也不由得有些意外,道:“武安君,有事吗?”
  高原道:“钟秀,赶快更衣吧,和我一起出去。”
  淳于钟秀怔了一怔,道:“天都这么晚了,武安君这是要到那里去,为什么又要我和你一起出去。”
  高原笑道:“我要到馆驿里去拜访淳于先生,你要不要一起出呢?”
  淳于钟秀呆了一下,立刻明白过来,高原在这个时候去拜访淳于博,又要带上自己,不用问自然是准备去向淳于博提亲。本来回房之后,淳于钟秀不仅患得患失,同时也有些埋怨高原,没有体谅自已的心情,但现在高原要带她去拜访淳于博,心里顿时又惊又喜又羞,一时竟呆住了。
  高原拍了拍她的肩膀,笑道:“发什么呆啊,难道不想去吗?如果是不想去,那就算了吧。”
  淳于钟秀猛然回神来,赶忙道:“怎么会不想去,决不能算了,今晚非去不可……”说到这里,这才发觉自己有些失态了,竟不住连耳根都发起热来,急得跺了跺脚,道:“武安君,你……等我一会儿,马上就好了。”说完之后,赶忙又回到房里梳妆打扮起来。
  尽管淳于钟秀说一会儿就好,但还是花了大半个小时,才整妆完毕,而就在两人出发的时候,李瑛鸿让人送来了一百对白璧,和一百匹绸绢,因为去提亲那有不带聘礼的,礼重礼轻无所谓,但礼数一定要尽到才行。
  高原见了,这才发现自己差一点又忘了一件大事,幸好是李瑛鸿还记得,来不然可丢人大了。


第七七一 章 求亲(下)

  淳于博接到了通报之后,也亲自赶到馆驿的门口迎接高原的到来.
  高原下马,向淳于博深施了一礼,道:“淳于先生,深夜打扰,多有不便,还请先生见谅。”
  淳于博微微一笑,道:“这么晚了,武安君还亲自到馆驿来,一定是有大事,请进来说话吧。”
  这时淳于钟秀也从马车上下来,欠了欠身,道:“爹。”低下头去,不敢和淳于博的目光对视。
  而淳于博似乎没有注意到淳于钟秀的异常状态,只是笑了一笑,向淳于钟秀招了招手,道:“来,都进来吧。”
  众人进到馆驿里,分宾主在矮榻上跪坐,不过淳于钟秀这一次坐到了淳于博的身边。馆驿的仆人送上茶之后,退了出去,淳于博这才道:“不知武安君深夜到访,有什么事情?”
  高原在坐位上长跪而起,向淳于博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道:“淳于先生,我对淳于小姐的才学品识十分爱慕,愿与淳于小姐终身为伴,希望先生能够将淳于小姐下嫁。”
  淳于博拈了拈胡孑,转身对淳于钟秀,笑道:“钟秀,你愿意嫁于武安君吗?”
  这时淳于钟秀正低着头,目光只敢盯着眼前的矮榻,心跳加速,耳根发热,听了淳于博的说之后,禁不住全身一震,这才抬头看了淳于博一眼,又低下头去,低声道:“爹,女儿愿意的。”
  淳于博微微点头,这才回过头来,对高原道:“武安君,即然钟秀愿意,那么我自然不会反对,就将钟秀嫁于武安君为伴。”
  高原又向淳于博施了一礼,道:“多谢先生。”
  而淳于钟秀心里的一块石头也終于落地,低低又道了一声:“爹。”
  淳于博轻轻的拍了拍淳于钟秀的肩膀,道:“终于把你嫁出去了,从此之后,爹也总算是了结了一件心事。”又对高原道:“武安君,钟秀从小丧母,自幼就跟着我游历各国,虽然说有些许微名,但这十几年来,一直流离颠沛,饱经风霜,居无定所,我身为人父,却没有尽到为父之责,实在是有些对不起她。”
  听到淳于博提到母亲,淳于钟秀的心里也不禁一颤,斜倚在淳于博的左臂上,道:“爹说那里话,女儿……”忽然声音哽咽淳于博轻轻揽着她的肩头,又对高原道:“以后还请武安君能够好好善待钟秀,否则我可真无言去见她的母亲。”
  高原见她们父女真情流露,心里也颇为感动,道:“先生尽管放心,我绝不会让钟秀受半点委屈。”顿了一顿,道:“不过先生以后可以直呼我的名字就好了。”
  淳于博呵呵一笑,道:“可是你还称我为先生啊。”
  高原怔了一怔,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又对淳于博以大礼参拜,道:“见过岳父大人。”虽然高原已经有五名妻妾,但还从来没有用过“岳父”这个称呼,就是和李瑛鸿成亲之后,仍然称呼李牧为大将军,因此这时称淳于博为“岳父大人”也觉得颇有绕口。
  淳于钟秀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眼珠,但心里却更多的是喜悦,淳于博既然同意了自己和高原的婚事,那么就再也没有什么可担扰的了。
  这时高原又道:“岳父大人,我和钟秀的婚事虽然定下,但我想还是等到迁移到灵寿,称王之后再正式举行婚礼,迎娶钟秀,那时也好给钟秀一个正式的名份,总不能委屈了钟秀。”
  因为现在高原还是用的武安君的名号,并己经有了李瑛鸿为正室夫人,而这个时代还没有三妻四妾的制度,除了正室夫人以外,其他都是姫妾,因此如果淳于钟秀现在嫁给高原,也只能做为妾室。尽管在高原府里,众妻妾之间相处十分和睦,但淳于钟秀的身份毕竟和蔺文清、云瑶不同,蔺文清虽然豪族出身,但是寡居再嫁;云瑶则是一个普通村姑,她们嫁给高原为妾,到也没什么。而淳于钟秀的名声、材学,只要不是嫁入王室,无论是和谁成亲,绝对都是当正室夫人的不二人选,就算淳于钟秀不再乎名分,但对淳于博的面子上也不好看。
  而如果高原称王之后,情况就不同了。虽然这个时代的后宫制度还没有那么复杂的等级,但也分为王后,王妃、侧妃、姬妾等等,因此高原称王以后再迎娶淳于钟秀,虽然不能立她为王后,但也可以她封为王妃,这样在名份上当然要比当妾好得多了。
  淳于博当然知道其中的不同,点了点头,道:“高原,还是你想得周道,就按你说的做吧。”又对淳于钟秀道:“不过钟秀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了。”
  淳于钟秀抓着淳于博的手臂,一阵摇晃,娇嗔道:“爹,你还再笑话我吗?”
  淳于博呵呵笑道:“我可不是笑话你,而是怕你等不及了。”
  几个人又说了几句话,高原又命人将聘礼搬进来,而淳于博也没有拒绝,将玉壁绢绸都收下来。
  这时高原道:“时候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岳父大人和钟秀早些休息吧。”顿了一顿,又道:“明天我会给岳父大人安排一套府邸居住,今夜只能让岳父和钟秀暂时在馆驿里将就一夜。“虽然淳于钟秀是和高原一起来的,但那时淳于钟秀还是以客人的身份住在高原府里,现在两人算是正式订亲了,淳于钟秀自然再不便住在高原府里。另外她们父女数月未见,又刚刚订下了婚事,肯定有一些话说,因此高原才让淳于钟秀留下来。
  淳于博揺了摇头,道:“高原,不必这么麻烦了,我本来就是居无定所,随遇而安的人,住在那里都一样,就住在馆驿里,到也没什么不便的,而且你马上就要迁移到灵寿去,因此不必再给我安排府邸。只是钟秀住在这里,到是有些不便,不过你和钟秀都不是俗世男女,也不必在乎这些什么繁礼俗节,既然钟秀己经住在你的府里,也就不用再搬出来,今晚她就在馆驿里住一夜,清理她的随身物品,明天还是让她住回到你的府里去吧。”又转头看了看淳于钟秀,笑道:“何况就算是钟秀人在这里,但恐怕心早就飞走了。”
  其实淳于钟秀也不想搬出高原的府邸,但听了淳于博的话之后,又是一阵娇嗔羞话,抱着淳于博手臂乱摇一阵,尽显女儿娇态。让高原看得呆住了。因为在他的印像中,淳于钟秀总是一付仪态端妆,优雅大方的样子,还从来没有见过淳于钟秀这样娇俏妩媚的一面。
  淳于博又拍了拍淳于钟秀的后背,笑道:“高原,时候不早了,就不挽留你。钟秀,现在就劳你送高原出去吧。”
  淳于钟秀这才起身,来到高原面前,低声道:“我送你出去。”
  高原也站起身来,向淳于博施了一礼,道:“岳父大人,我就先告辞了。”然后才和淳于钟秀一起走出馆驿。
  来到馆驿门口的时候,淳于钟秀才道:“武安君,请告诉瑛鸿,明天一早我就回……”
  高原一把掩住了她的嘴,笑道:“还叫我武安君吗?我都已经改口叫你爹岳父了,你是不是也该改变称呼了呢!”
  淳于钟秀的脸上一红,但眼中却射出了无限的深情,低低道:“夫君。”
  高原轻轻把淳于钟秀搂在怀里,道:“这才对了。”
  淳于钟秀伸出双臂,勾住了高原的脖孑,将动人的娇躯紧贴着高原,道:“从此以后,你就是钟秀的夫君。”
  高原的双手围抱在淳于钟秀,用力将她紧拥,让自己和她之间再无间隙,低下头去,吻住了淳于钟秀的双唇。淳于钟秀的身体僵了一僵,但很快就放松了下来,畅开身心,完全接纳了高原的热情拥吻,并且热烈迎合起来。
  这还是两人第一次亲密的接触,不过淳于钟秀毕竟还是未经人事的女孑,当然不是高原的对手,在激烈的唇舌交缠,还有身体摩擦的动人感觉之下,很快就密失了意识,完全由高原控制,就连高原在她身上大肆活动也沒有觉查到。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分开的时候,淳于钟秀已是娇喘吁吁,全身酥软,双手无力的搭在高原的肩上,全身在倚在高原的怀里,如果不是高原抱着,几乎连站都站不稳。同时只觉心跳加距,连耳根都烫得惊人,头脑中还充满了被高原肆意侵犯的动人感觉,但只想被高原这样搂着,不想分开。
  又过了好一会儿,淳于钟秀才恢复了一点,免强能够站得稳,高原这才道:“钟秀,我先走了。”
  淳于钟秀在高原的肩上捶了一拳,道:“夫君,钟秀被你害死了,今晚肯定睡不着了。”
  听到这样诱惑的话,高原也差一点忍不住要把淳于钟秀马上正法了,不过高原到底是自制力很强的人,在又一番热吻之后,才免强放开了淳于钟秀,道:“钟秀不是明天就要回来吗?只用忍耐一天就行了。”
  虽然还是处孑,但淳于钟秀并不是不知男女之事,听了高原的话之后,心跳再度加距,免强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道:“明天,就是明天……”然后猛然用力将高原推出了大门,而自己靠在门边,喘了好半天,等到脸上的火热消退之后,才回到馆驿里。


第七七二章 合纵

  第二天一早,高原立刻招见张良和淳于博,了解他们两人这次出使齐楚两国的情况。
  听两人讲说了这几个月的经历之后,高原才知道,这一次齐楚两国能够承认高原称王,并维持三国的同盟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这近十个月的时间里,淳于博和张良主要是在齐国活动,两人首先在齐国会同齐国的大司马安平君田克臧,还有楚国的使臣项栋、项梁兄弟一起,商讨组成三国同盟,甚致是组成合纵伐秦的事情。
  不过在齐国朝野,对于全面和秦国为敌,还是有相当大的阻力,因为齐国奉行与秦国交好,与列国友善,不参于列国战争的国策己有四十余年,也享受了四十余年的太平生活,因此大部份人都不想有任何改变,希望能够把这种局面永远维持下去,尽管有一些有识之士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知道这种太平局面是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等秦国灭亡其他诸国以后,齐国也难以幸免,但有这样见解的人,毕竟只是少数,想要改变齐国的这种惰性思想,并不容易。
  在秦国吞灭三晋以后,齐国到是感觉到了一些威胁的气息,有点紧张起来,但随着高原击败秦军,又呈显出均势局面,于是齐国上下都松了一口气,又陷入了惰性中。
  另外代齐楚三国商讨组成的同盟,甚致合纵,秦国也沒有闲着。秦国在齐国设置了大量的谍报人员,并且和不少齐国的高官豪族有密切的交往,因此这样的消息可瞒不了秦国。
  而秦国当然不希望看到代齐楚三国组成合纵,于是也派遣姚贾、顿弱两人以秦国使臣的身份,公开来到齐国活动,并且还带着数千镒黄金的活动经费,破坏三国的同盟。首先自然是找到了齐国的国相后胜,送给后胜千镒黄金,请后胜设法,阻止齐国加入抗秦的联盟。同时还向齐国提出秦齐连横的计划来。
  “连横”是在战国中期,秦国为了破解东方诸国合纵而施行的对策,简单来说,就是和齐国结成同盟,使东西连成一条横线,将列国南北分割开。
  其实后胜本来就不赞同齐国和秦国为敌,一方面这几十年来,他从秦国那里得到的黄金超过了万镒,有道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田克臧争权夺利,因此凡事田克臧赞同的事情,后胜当然要反对。不过田克臧的背后有代楚两国支持,后胜一时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韬光养晦,但在得到了秦国的支持以后,后胜立刻积极起来,和田克臧针锋相对,反对齐国加入抗秦的同盟。
  后胜把持齐国的朝政己有三十余年,在齐国根深蒂固,同党众多,在朝中的势力要远大于田克臧,因此顿时将田克臧给压了下去。不过田克臧毕竟掌握着齐国的军权,后胜虽然能在朝中压制住田克臧,但却无法彻底返倒田克臧。而在这个时候,齐王建的态度就成了关建,如果齐王建倒向那一方,那一方就会占到绝对的优势。

当前:第413/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