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419/510页


  但姜桓武还是打发凌风、罗焕、姜明霞三人,代表进攻辽东的军队,赶到灵寿参加高原的称王典礼,并且向高原献上着燕王喜的大印和青铜剑,以夸耀新兴国家的军功,增加称王典礼的气氛。
  高原接到捷报的时候,凌风、罗焕、姜明霞己经从辽东出发,如果计算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在高原举行称王典礼之前赶到灵寿。
  而蔺文淸得知儿子即将平安归来参加典充,心里也颇为欣慰,而且罗焕在这一次攻取辽东的战斗中立下大功,肯定可以受到高原的封赏,能够独立建设府邸居住,不用再住在王宫里,也了却了自己的一桩最大的心事。而且想着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再见到罗焕,也十分高兴。
  于是高原也下令,命驻守渔阳郡的代军运送一批牛羊牲口到辽东郡去,犒劳军队,并且宣布,等军队回来以后,对每名参战的将士们都将进重奖,有功人员还将得到晋升。
  处理完了进攻辽东的事情之后,高原才下令,从代郡启程出发,向灵寿前进,因为这一次是十余万人员一起迁移,因此行走的速度也要慢得多,上一次高原到灵寿去巡查,路上只走了九天,而这一次却足足走了十五天的时间,才到达灵寿。不过高原等人也并不着急,在一路上也松辔缓行,同时高原还抽空视查几个沿路的几个县城。
  一行人马到达灵寿之后,先期在灵寿主持政务的申慎和郭宸出城二十里,将高原一行迎进了灵寿城中,随行的家属人员自有地方安排居住,而高原和众妻妾们自然就直接住进了灵寿的王宫。
  虽然时隔仅仅只有四个多月,但灵寿的王宫还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因为上一次高原的妻妾们都选择好了自己居住的房屋住所,因此在这四个月的时间里,王宫的施工重点也放在选定的房屋,并且按照高原的妻妾们提出的要求,进行施工。到高原一行人再次来到灵寿的时间,所有的工程,连同室外的道路和景点都己经完工,而且打扫得干干净净,完全可以居住了。
  另外由于高原的妻妾们选定的房屋都是沿湖布置,因此湖边的修膳装饰工程也全都完工,沿湖都修建了栏杆,临水垂钓的平台,并且在湖口处还建成了一座石拱桥,在湖里还种植了一些水生植物,岸边停泊着两艘画舫,可以供高原和妻妾们乘舟游湖。
  因为这一次是正式搬到灵寿来,因此高原和众妻妾们都携带了大量的个人物品,几乎把代郡府邸里的东西全都搬空了,而这一次高原也十分宽容,只要是搬得动的东西,愿意搬来的都可以搬来,结果毎个人至少都装了六七车的东西,有人甚致装了十几车。
  进入王宫之后,各人都招呼自己的仆人,将自己带来的东西也都运进王宫,在自己居住的房屋中布置起来,而毎人也都分配了二十名士兵,为她们搬运物品。
  本来还显得有些冷清的王宫也顿时热闹了起来,由其是沿湖区域的道路上,己经停满了马车,不断的有身强力壮的士兵,将各种物品从车上搬下来,或抬或背,或扛或驮,运进不同的房间里,并且按照妻妾们的吩咐,不断的调整着各种物品的摆放位置,而在各间房屋里,还有不少侍女正在忙着铺床叠被、支帐披纱,插花挂画,一面布置卧室,一面对房间进行点缀装饰。
  当然,在搬运的过程中,自然也免不了有一些磕磕碰碰,甚致是摔了一些东西,不过受高原的影响,妻妾们到是都十分宽容,并没有因此责怪搬运物品的士兵。
  高原居住的乾清宫并不临湖,而是紧靠在太和殿之后,不过住所要比其他妻妾大得多,占地达六百余平米,一共有十六间房间,卧室、起居室、书房、正堂、餐室等等,都一应俱全。当然,高原从代郡带来的东西也不少,足足装了十二辆车,这时也在高原的指挥下,将物品从车上搬运到各间房屋中放置。
  而郭宸一直都在高原的身边,陪同着高原一起布置房间,找了一个空了,对高原道:“主公,王宫的房屋到是足够,但伺候主公和众夫人的待从、待女太少了,另外主公称王以后,在王宫里留下大量待从,也多有不便,前几天从渔阳郡送来了一批原来燕国世族的家属,犯事为奴,其中到是有不少年轻男女,可以将男子去势,再选一些聪明伶利的年轻女孑进宫,充为待从、待女,伺奉主公和众夫人的起居生活。”
  高原怔了一怔,这才想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自己称王以后,在王宫里用不用宦官,也就是太监。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早,根据有关的资料推测,大约早在夏商时代,宫廷中可能就有了去势的宦官的存在。而到了周王朝时,周室及各诸侯国全都在宫廷中启用了去势的宦官。《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当然,太监或宦官制度,也并非中国独有产物。东亚的朝鲜、越南、日本王室也喜欢使用去势的男性作为内待,中东国家埃及、波斯、印度,土耳其等古文明国家都曾经有相同的做法。
  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太监这个名称,而宦官则是统指在宫廷中替王室服务的官员,并不一定都是去势的男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去势的男人做宦官。在这个时代,去势的男人是被称为寺人。
  寺人一般是由奴隶、罪犯、战俘充当,在宫廷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基本等同于奴隶,而负责管理宫廷等事务的,大多都是非去势的宦官。不过由于寺人们能够与王室成员朝夕相处,有的寺人和王室成员一起长大,因此其中也有一些人能够博取王室成员的信赖,甚致是出任重要的职位,并影响国家的政务。
  如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有一个宠信的宦官竖刁,一度掌握了齐国的大权,导致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了一场内敌。甚致还有去势的宦官担任过国君的护卫,和齐桓公同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有一名寺人披(又名勃鞮)做自己的护卫。而且高原还知道,就在这个时代,有一位著名的宦官,就是秦王政身边的宠臣赵高,现在出任秦国的中东府令,兼行符玺令。而在另一时空里,这个赵高和秦王朝的灭亡,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不可推脱的责任。
  从高原心里来说,对太监或宦官制度是十分抵制的,一来是这种制度太过于残忍,也是非人道的做法;二来也是因为宦官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了多少好名声,而更多是宦官专权,把持朝政的教训,高原当然不希望在自己新建立的王国中出现这样的事情。
  不过高原也知道,自己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就必须要尊守这个时代的习惯,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的局限,也许太监或宦官制度,就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之一吧。
  另外搬进王宫之后,人手确实不够了,以前高原在代郡的时候,府里的待从、待女包括歌姬在内,也有六七百人,人数到也不算少,在代郡的府邸到是足够,但现在王宫的面积足扩大了近十倍,因此这么一点人手肯定是不够的,无论是待从还是待女,确实都要增加,不过任不任用去势的宦官,高原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因此高原想了一想道:“这件事情,我还要再想一想,过几天再决定,这几天先就这么一些人对付着用吧。”
  虽然郭宸十分奇怪,王宫里增加待女、宦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高原还要想什么,但高原这样说了,郭宸当然也不敢再说什么,因此点了点头,道:“是,主公。”


第七八四章 齐国政变

  就在高原一行到达灵寿的第二天,就收到了边境的飞鸟传信,由齐国的安平君田克臧所带领的使团,己经进入了自己的领土范围,正在向灵寿进发。
  这个消息到并不意外,因为齐国和自己的领土邻近,而现在离高原举行称王大典的时间己不足一个月了,因此齐国的使团这时进入自己的领土范围,也正是时候,于是高原立刻下令,命沿途的军队加强对齐国使团的保护,并且又命令灵寿城里准备好接待齐国的使团。
  但就在下午的时候,赵轩进宫来见高原,告诉高原一个惊人的消息,齐国发生了政变,安平君田克臧杀死了相国后胜,掌握了齐国的大权。
  原来齐王建决定派出使团,前往灵寿参加高原的称王大典之后,田克臧就主动向齐王建请令,希望能够担任使臣,齐王建对此到也没有异议,立刻批准。
  田克臧和高原的关糸交好,主动要求担任使臣,到也并不意外,不过现在田克臧和后胜的斗争己因为是否加入合纵的事情,呈白热化,而田克臧在这个时候离开齐国,岂不是让后胜有机可趁了吗?但也有人认为,田克臧亲身去灵寿,正是要借代楚之力,来压制后胜。
  而后胜得知田克臧要出任使臣之后,不禁大喜过望,认为这是一个打到田克臧的好机会,于是一面招集人手,积极准备,只等田克臧一离开齐国,就立刻攻入田克臧的府邸,抓住田克臧的家属为人质,然后胁迫齐王建,摆免田克臧的官职,自己好独掌朝政大权;另一方面又派人去秦国,希望得到秦国的帮助,来抵消代楚两国的压力。
  但谁也没有料到,就在齐国使团出发的三天前的深夜,田克臧突然发动袭击,率领自己私兵包围了后胜的府邸。这时后胜正等着田克臧离开齐国,根本就没有想到田克臧会向自己发动突然袭击,结果一点准备都没有,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后胜家里也养了不少私兵,但为了让田克臧放心的离开齐国,后胜有意放松了自已的防备,把一部份私兵调回自己的封地去,表示在田克臧离开齐国期间,自己不会有所举动,另外田克臧的私兵都是接受过代郡教官的训练,战斗力也要比后胜的私兵强得多,而且田克臧是借准备出使灵寿,集结了三千私兵,发动突然袭击,后胜的私兵根本就抵挡不住,被田克臧率兵攻入府邸,后胜死于乱军之后,家属三百余人,全都被杀,宗族千余人,都被贬为奴隶,而家产也全都被田克臧占有。
  封地、家产、減税杀死了后胜之后,田克臧立刻又连夜率军包围王宫,然后进宫去见齐王建。第二天一早,齐王建下诏,历数后胜七大罪状,指为奸臣,家产全都充公,并宣布田克臧除奸有功,接任后胜的国相职位,同时还兼任大司马,这一次出使灵寿,可以全权付责与代楚商谈合纵事宜。
  一夜之间,齐国就全彻底变天,田克臧掌控了齐国的朝政大权。同时田克臧又下令,减免全国一年的税赋,并且将后胜的封地也全都分封给齐国的众大臣,这一来举国上下都十分高兴,速迅的稳定了局面。而在三天之后,田克臧依旧上路出发,赶奔灵寿,只是留下长孑田瞻,在临淄主持大局,同时又派心腹大将匡章率领两万大军,驻守临淄,协助田瞻。
  而秦国接到了后胜的求救之后,也计划增派军进驻秦齐边境,以威迫齐国,支持后胜,但没过多久,齐国政变,后胜身亡的消息也传到了秦国,而在失去了后胜这个最大的內援以后,秦国再派军向齐国施压己经没有作用了,因此秦国也只能暂时停止了行动,静观其变。
  本来代郡利用通商之便,在齐国布置有大量的谍报人员,齐国发生政变,谍报人员也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立刻发回代郡,不过由于高原己经迁移到灵寿,在权力中心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混乱,因此高原迟了几天才收到这个消息。当然齐国使团还要十余天才能到达灵寿,到并没有耽误什么事情。
  高原自然也感觉到十分震惊,没有想到齐国会发生这样大的逆转变化,而田克臧居然有这样大的胆识魄力,敢采取这样极端的手段。高原认识田克臧己经有四五年的时间,虽然觉得田克臧也算是颇有远见,并且有一定的能力,但也没有想到田克臧会有这样的决断力和执行能力,从这次突袭后胜的手段来看,确实是一场完美的计划。看来自己到是有些低估了田克臧。
  不过高原马上就想到,后胜身亡,田克臧控制了齐国的朝政大权,那么一直以来组成三国合纵的最大障碍,终于消除了,这一次自己称王其间,三国的使臣聚齐,很有可能就组成三国合纵,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因为从一开始,高原对合纵并不抱太大的期望,一来是在另一时空里,大多数合纵都是不成功的,参与合纵的各方勾心斗角,只顾保存实力,甚致是临阵反戈都屡见不鲜,只有在信陵君的时代,信陵君以个人的威信力,才将合纵各国捏成一个整体,取得了两次合纵胜利,而高原并不认为现在的自己能够有当年信陵君的威信力;二来也是合纵的阻力太大,看不到组成的希望;三来是高原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只要能够解决后勤保障,只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抵挡住秦军。因此高原对合纵一直都兴趣不高,而更着重和齐楚二国建立紧密的商业关系。
  但现在組成合纵的机率一下子变得很大,那么自己就有必要认真的考虑一下,一但合纵真的组成了,对自己到底是利多还是弊多,而自己又如何从三国合纵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本来高原想招集大臣们商议,怎样应对合纵的事宜,又应该怎样和齐楚两国进行谈判协商,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但这时天色己晚,而且这件事情也并不是迫在眉捷,因此高原想了一想,还是决定今天就算了,不连夜招集官员,毕竟大数多官员都是刚刚迁移到灵寿,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等明天白天再招集大臣们聚议也不迟。
  于是高原让赵轩继续详查齐国政变的消息,弄请毎一个细节,赵轩领命之后,才告辞离开,而高原也回到后宫去休息。
  今天才是迁移到灵寿的第二天,虽然高原和众妻妾们都在王宫暂时安定下来,但还是有许多配套设施并没有完善,因此毎天的晚膳,众妻妾们都到高原的乾清宫来共同聚餐,而中午一般各人在自己的住所里食用,因为高原和众妻妾们都各有事务,未必能够聚齐。
  高原回到乾清宫的时候,妻妾们都己经在这里聚齐,正凑在一起谈天说笑,因为刚刚搬进王宫里居住,每人都还有十分强烈的新鲜感,因此众人谈笑风声,说得都是自己对王宫里的感受。
  见高原回来,妻妾们立刻都停止了说笑,李瑛鸿起身带头迎了上去,道:“夫君回来了,快请就座。”
  高原点了点头,在正中的位置坐下,道:“你们也都坐下吧,在宫里也不用那么拘束,就当是和还在代郡的时候一样。”
  众妻妾们听了,也都依次坐下,而高原又笑道:“你们刚才在谈什么,在外面我就听到你们的笑声了。”
  李瑛鸿道:“姐妺们将住进王宫,都在说自己的住所,还有宫里景,其他的地方怎样布置。”
  高原道:“大家刚刚进宫,有些东西还不齐全,因此这几天大家都要将就一下,慢慢的就会好起来的,如果缺少什么东西,让燕羽安排人去购买就是了。”
  蔺文淸道:“夫君放心吧,我们姐妹都不是贪图享乐的人,而且这里己经比代郡的府邸好多了,因此都没有什么不满的,就是缺少一些东西,也不影响生活,我们姐妹们自会处理,不必夫君担心,夫君还是把精力放在登基大典上,这才是夫君的正事,到是夫君的乾清宫里,还缺少什么,到是要尽快补齐。”
  高原道:“我这里到是不缺什么?不过宫里的事情,我现在确实没空来管,你们没空的时候多商议一下,还需要什么补全的,还有宫里的人员,要增加多少,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好让郭宸去釆办。燕羽,以后还是由你来付责管理宫里的事务吧,你就多操心一些。”
  耿燕羽赶忙道:“是,这是妾身应尽之责。”顿了一顿,耿燕羽又道:“白天的时候郭大人来过,说再过几天,宗庙就要建好了,祭器礼器都己经运来,请主公明天能够抽空去看一下了宗庙的情况,并且还要准备祭祀礼拜。”
  宗庙是每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的场所,尽管现在高原还不能在宗庙里供奉先祖的灵位,但也不能轻视宗庙,因此高原点了点头,道:“好吧,明天下午,我一定抽空去看宗庙,让郭宸候着。看来今天晚上又要连夜批阅公文,就在乾清宫里休息了。”
  李瑛鸿忙道:“既然如此,就不要多耽误时间了,马上传膳吧,用过膳之后,夫君也好做正事,晚上早些休息,就让钟秀晚上陪夫君批阅公文吧。”
  高原点了点头,道:“传膳吧。”


第七八五章 合纵连横

  因为刚刚迁移到灵寿来,政权转移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混乱,因此这一段时间积压的公文很多,高原估计至少需要三四天时间,晚上加班审阅才能处理完。
  而高原的妻妾当中,李瑛鸿是高原的正室,也是将来的王后,自然要留下在夜间陪同高原一起处理政务,云瑶、剑舞姬则是对政务完全不懂,蔺文清和耿燕羽虽然都能识文认字,也有处理事务的能力,但各自都有不少事情,只有淳于钟秀没有什么事情,而且不仅才学出众,阅历丰富,对一般政务还有自己的见解,遇到难题时,高原可以和她一起商议讨论,有时还给高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因此如果高原夜间要处理公文,李瑛鸿一般都会把淳于钟秀也留下来。其他妻妾们对此也都没有异议。
  晚膳之外,其他人都向高原告辞,各自回各自的住所去休息,只有李瑛鸿和淳于钟秀留下来,在书房里帮助高原整理积压的公文,淳于钟秀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天赋,首先按照各部门将公文分类,并按时间顺序放置,但将一些自认为是重要的公文中夹上一张纸笺,并注明公文的大致內容,好供高原优先审阅。
  等将公文都分好以后,高原基本会按照編排依次审阅,而李瑛鸿和淳于钟秀则将高原尚未审阅的公文先大体浏览一遍,将自己的一些处理意见看法写在线条上,附在公文册中,供高原参考,有时高原会向她们询问,两人便向高原详细的解说自已的见解。
  当然基本上都是淳于钟秀在看在写,而李瑛鸿只是在一边陪着她,虽然淳于钟秀每处理完一份公文,都会交给李瑛鸿过目,但李瑛鸿基本就是草草一看,就交给高原,有的公文根本就懒得看;因为李瑛鸿一向不喜欢处理这些琐碎的事务,反正有高原和淳于钟秀在,自己就懒得去操这份心。
  高原和淳于钟秀都知道李瑛鸿的性格,因此也没有强求她,只是淳于钟秀有时会和李瑛鸿说几句关于政务的事情,而高原询问的时候,李瑛鸿也会凑过来说几句。
  其实这也就是高原设定的內阁制的模式,所有的公文应该首先甴内阁大臣过目,并且商议决定处理意见,再呈交给高原来批阅,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轻了高原的工作量。只是现在内阁还没有正式成立运作起来,因此只能甴淳于钟秀暂时来顶一下。

当前:第419/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