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442/510页
但齐王建却不明白这些道理,他只看见秦军己经杀到了自己的眼皮底下,仿佛随时都会杀上高合,而且血肉横飞,面目狰狞,齐王建久居深宫,那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因此根本就不相信高原的话。
不过齐王建也知道说不动高原,因此只好转向田克臧,道:“安平君,你看怎么办?”心里还想着,只要田克臧也觉得不安心,就立刻逃下高台,先躲离这个危险的地方再说。
田克臧看了看高台下发生的战斗,咬了咬牙,道:“大王,臣以为汉王必有破敌之策,请大王不必担心,安心观战。”其实这时田克臧的心里也同样十分紧张,但他对高原还是充份信任,而且也知道逃下高台也逃不了多远,因此这个时候也只能咬牙硬撑下去。
而齐王建听了,差一点哭了出来,又转头对楚王负刍道:“楚王,你看……”
楚王负刍的胆气要比齐王建强得多,因此尽管紧张,但表面上还算镇定,听了齐王建的话之后,楚王负刍这才道:“汉王,现在秦军己经兵临台下,只靠齐军,恐怕难以抵挡多久,汉军刚才与秦军打了一仗,而我楚国之兵尚未出动,要不要调一些楚军来协防,或是命令楚军从台下进攻秦军?”
高原摇了摇头,道:“楚王,现在秦军虽然已经杀到了台下,但我看齐军还能再抵挡,暂时并无需楚军助战,而且你看在秦军阵中,还留有一部份兵力,就是等着我们汉楚两国的军队离开防线之后,趁虚而入,因此我们可决不能上这个当。”
这时项栋道:“大王,汉王之言甚是,而且汉王精通兵法,必有破敌之策,请大王听从汉王之策,不要轻易调动楚军。”
楚王负刍点了点头,也不在说话,而齐王建见谁都说不通,尽管急得满头冒汗,但也没有办法。
而就在众人说话之间,秦军己经向高台连续发动了几次进攻,但祭台的第一层高达二丈八尺,合计约近六米,只有一道宽约一丈余的石砌台阶上台,而秦军开没有带攻坚的武器,除了台阶之外,就只能靠搭人架向上攻,留而齐军的防守就容易得多,只要守住祭台边缘和台阶入口,就可以牢牢抵当住秦军的进攻,因此尽管秦军骁勇善战,人数众多,但想要攻上高台,也并不容易。
战斗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秦军又伤亡了近千余人,但还是没能攻上祭台的第一层,而在祭台最高层观战的齐楚两国君臣人等见状,也就渐渐的稳住了情绪,不再那么紧张,看样子高原说话确实还是有些靠谱的,秦军果然攻不上来。
而王章这时却又有些急燥了起来,眼看着己经攻到了台下,眼看着胜利再望了,却就是攻不上去,让王章无可奈何,而且心里也不禁暗暗的后悔,早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就该带十几架木梯来,如果现在有十几架木梯,恐怕早就拿下了高台。
不过王章也知道,这只是想想而己,自己这次远袭奔袭二百余里,根本就不可能带木梯的。但现在的局面就这样了,自己应该怎样应对呢?将秦军撤回来再想别的办法?王章又舍不得现在的大好局面,但不撤军又攻不上祭台,只能这样僵着,当然现在秦军还有足够的兵力,可以从祭台的其他面再发动进攻,另避战场,但在其他的方向上就能得手吗?秦军的第一次进攻不是就在汉军的防线前碰得头破血流吗!而且还会造成秦军的兵力分散,似乎这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此王章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才好。
而这时高原在祭台上也看得出来,秦军久攻不下,士气己经大降,而且估计时间,离援军赶来也不远,因此现在也是自己反击的时候了。
于是高原立刻下令,命令隐藏在附近的五百骑军出击,从秦军的身后,向秦军发动攻击,同时又将一百训兽兵从祭台的第二层调到齐军的防线这一边来,同时又下令给汉楚两军,准备向秦军发动反击。
王章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听见自己的身后一阵马蹄声响,回头一看,只见尘土大扬,一支骑军从秦军的背后杀奔了过来,只是一时看不淸到底有多少人。
王章也不禁大吃了一惊,虽然他知道在附近有汉楚齐三国的驻军,但从这里送信出去,到三国的驻军再赶来救援,估计至少也需要三个时辰,而现在过去一个时辰都没有,那么这是那里来的人马呢?
不过既然有人马杀过来,自然也不能不管,好在是王章一直留着一支预备的人马,因此立刻派遣三千骑军出击,去迎战来军。
第八三零章 秦军来袭(四)
两支骑军在战场相遇,立刻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因此一时刀光枪影,战马纵横,不断有人从马背上摔落下来。
出战的五百汉军骑军都是从蕃勇军中挑选出来,而且都是随高原多年征战的老兵,一个个都是骑术精湛,骁勇善战,加上多年征战下来,对骑军战术己经十分精熟,无论是个人作战,还是小团队配合协作,或是整体冲锋,都远不是刚刚入门的秦军所能相比的。
另外汉军骑军配备的武器也都是骑战专用,如使用的长枪都装有挡手,因此用单手持枪,也不用担心滑动;马刀都带有护手盘,可以在骑战中保护手指;同时每人还配有两张小弩,尽管这种小弩的射程只有十步,但在近距离作战当中,还是有不小的杀伤力,别看这些都是小小的细节,但在战场上,任何一个细节也许就是决定士兵生死的关建。
因此尽管汉军骑军的人数要远少于秦军,但却在秦军阵中纵横驰骋,左冲右杀,两马交错而过的时候,摔落马下的十有六七都是秦兵,在一时双方的人方杀了一个难解难分,势均力敌。
而就在双方的骑军展开激战的时候,在祭台边上,战斗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无数的豺狼虎豹在祭台上出现,并且从祭台上扑向秦军,原来是汉军的一百训兽军发出击了。
这时齐军基本上都己经退守到祭台一层,在祭台下的全部都是秦兵,尽管秦兵都是悍勇善战的,但人天生对野兽都是有一定的恐惧心理,秦兵也不例外,因此看到从祭台上扑将而下的豺狼虎豹之后,只有少数秦兵被虎狼扑倒,但大多数秦兵都是本能的害怕后退,而阵形也立刻乱了起来。
而随着豺狼虎豹等猛兽之后,还有不少汉兵从祭台上跃下,各自挥动武器,冲向秦兵,趁着秦兵混乱之际,一连杀死了不少秦兵,顿时将秦军杀得向后连退了十数步,而齐军见状,也都纷纷从祭台上跳下来,也跟在汉军的后面,杀向秦兵。
秦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向后连退了二十余步,才算是稳住了脚步,并且重新整理好阵型,和汉齐军队以及豺狼虎豹等猛兽展开激战。这时秦军大约有近四千人,而汉齐军队合计也才只有一千余人,而豺狼虎豹等猛兽其实只有二三百只,远远少于秦军的数量,因此等秦军稳住脚步之后,肯定是抵挡不住。
但就在这时,从祭台的左右两侧,又各有一支军队杀出,直插秦军的两肋。原来是汉楚两军终于杀到了。虽然这时汉军能够出的兵力不足一千人,但祭台前的战车却尽数出动,步车协同向秦军发动进攻,而楚军从开战之始起就一直养精蓄锐,枕戈待旦,现在终于得到了出战的机会,正是劲头十足的时候,而且这近百余年以来,楚国一直受秦国的打压,在士兵心里,对秦国充满了仇恨之情,再加上战前高原的一番动员,因此这时也充满了向秦国复仇的情况,一但和秦军交战,无不奋力冲杀,猛冲猛打,只恨不能将秦军斩尽杀绝。
这一下是三面夹击,秦军顿时抵挡不住,本来己经稳住了阵角的,但又被打得连连后退。但秦军毕竟是训练有素,而且中下层军官几乎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仅仅只是在遭遇猛兽的时候,才引起一些慌乱,但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调整过来,这时虽退不乱,仍然保持着较为整齐的阵形,且战且退,等待着反击的时机。
高原在祭台上看着战事的进展,也不由得佩服秦军确实是训练有素,这是用百年战火淬练出来的底蕴,从某种程度来说,就连汉军也远远不及。
不过齐楚两国的君臣众人这时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尽管这时战事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毕竟将秦军杀得连连后退,这时己退出了三四十步的距离,远离了祭台,从感觉上来说,也要觉得安全得多了。同时也不得不佩服高原,确实不愧于知兵之名,居然还真的将秦军击退了,甚致有人都想着应该怎样庆祝胜利了。
但高原的脸上,却没有轻松的表情,当然从战斗开始,高原也从来没有出现过紧张、沉重的样子,总是一付平常的神情。不过高原却知道,秦军离失败还远着呢,远不是到庆贺胜利的时候。
而就在这时,王章也做出了自己的应对,他立刻下令,又派出了三千骑军,投入到战场中。这时秦军在战场中投入的兵力己经达到一万一千余人,在王章的身边仅仅只剩下一千余人。
这时的战事分为两个战场,一个在祭台东角约千步左右,双方的骑军正在互相追逐撕杀,而秦军己逐渐占居了上风;而另一个则是在祭台前,汉齐楚三国的军队发动反击之后,一度压制住了秦军的势头,杀得秦军连连后退。不过王章并不太担心,因为现在他己经得知,刚才杀过来的骑军只有五六百人,并不是援军,因此王章也大为安心,而在祭台边的战场,王章相信,派出三千骑军参战以后,一定可以改变现在的战场局面。
果然,三千骑军加入到战场之后,顿时将秦军后退的势头给遏制住,双方又进入到均势的局面。不过在这种野战中,骑军显然是比步军占优,汉齐楚三国的军队全部都是歩兵,汉军还有百余辆车,还能够抵挡一阵,而齐楚两国的军队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被秦军的骑军来回冲杀,分割,不一会儿就被秦军杀得阵列大乱,支离破碎。
这一下齐楚两国的君臣众人顿时又紧张了起来,不过再看看高原,见他神情依然如故,才有一些安心,毕竟经历过了刚才的形势起伏变化逆转之后,众人对高原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相信他一定会有办法再次扭转局面。
而就在这个时候,高原才笑了一笑,指了指远方,道:“各位,这一战我们己经胜卷在握了,因为我们的援军己经赶来了。”
众人这才顺着高原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方果然尘土大扬,一支军队正在向祭台方向赶过来。只到这时,众人才算是彻底的安下心来,只要援军一到,这一战的结局也就不可改变了。
这时田克臧道:“汉王,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汉王能够为在下解释。”
高原笑道:“安平君想问什么,寡人当为安平君释欸。”
田克臧道:“方才秦军进攻祭台时,我们三国之军完全可以守住祭台,因此只要等援军一到,内外夹击,自然就可以大败秦军,但汉王为何不等援军到达,就下令进攻秦军,如果援军晚来一刻,岂不是危险了吗?”
高原笑了一笑,道:“安平君所言不错,只要我们守住祭台,只到援军赶到,确实就可以击败秦军,但这一次来突击的秦军全是骑军,一来是援军赶到之前,他们会有所察觉;二来等援军赶到时,秦军也可以极时撤退,尽管败退,但能够减小损失,因此我们只有在援军相要赶到之前,向秦军发动反击,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秦军的注意力,让他们没有精力关注援军,另外也能够拖住秦军,不让秦军能够从容撤退,我们才能够配合援军,一起击败秦军,同时给秦军造成重大的伤亡,让秦军以后再也不敢轻视我们。”
田克臧听了之后这才恍然大悟,也不由得不佩服高原果然考虑得周道。而其他人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自然也更加信服高原。
这时在战场上,王章也发现了援军赶来,但和他预计的时间大大提前,按王章的预计,援军至少要三个时辰才能赶来,但现在连二个时辰都没有,援军居然就赶到了,确实是大出王章的预料。
其实这到并不奇怪,原来王章是按照车兵、步兵的速度计算援军赶到的时间,而现在赶到战场的,只是汉军,而并没有齐楚两军,虽然这一次高原只带来三千蕃勇骑军和一千重甲骑军,但汉军的步兵都配有代步的战马,加强全军的依动速度,因此接到了高原的命令之后,凌风立刻带领着剩余的二千五百蕃勇骑军和重甲骑军,以及五千步兵,骑马赶到了战场。
王章当然知道,这一战必须要在援军赶到之就前结束,如果等援军赶到,秦军是肯定敌不过的,如果再战斗还没有结束之前,汉齐楚三国的援军就赶到了战场,秦军就应该马上撤退,并且迅速撤离战场,否则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但这些想法都是不错,只是现在秦军正和汉齐楚三国的军队战斗正酣,而且这时的撤退,可不是像刚才那样且战且退,而是尽快撤离,越快越好,而这一来势必会被汉齐楚三国的军队随后追击,伤亡必会十分惨重,但如果不撤,等援军一到,秦军也必败无疑。王章并不是一个决断力很强的人,而现在怎样选择,又令他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而在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王章终于做出了决定,马上从战场撤退,越快越好。
第八三一章 秦军来袭(五)
秦军不仅仅是训练有素,悍勇善战,而且令行禁止,因此王章下令之后,秦军的将士们自然不敢怠慢,立刻从战场上撤离.
但这时绝大部份秦军都在与汉齐楚三国的军队激战,自然是不可能那么容易摆脱,抽身一撤,汉齐楚三国的军队自然会随后追杀.另外这时秦军大约有六七千余士兵是下马在步下作战,现在要撤退了,自然不能用两条腿跑,肯定是要先找到自己的战马,上马撤退,因为四条腿要比两条腿跑得快,这个道理谁都懂的。
但在汉齐楚三**队的紧逼之下,秦军当然不可能从容的上马撤退,何况六七千匹战马聚集在一起,外围的战马仅仅只有数百匹,其他全在内层,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抢到战马的秦兵当然是少数,而绝大多数秦兵只能在后面等着前面抢到战马的士兵上马走开之后,才能再过去抢马。
不过在第一时间骑上战马的秦兵却发现,自己根本就跑不掉,因为身后尽是等着抢马的同伴,而身前却是一大群无主的战马,两头受堵,能往那里跑呢?
结果上马的没上马的就这僵持不下,而这一来后面的秦兵可就不干了,都己经上了马,怎么还不走,我们这一大帮人还等着上马呢,没看见后面三国的军队还在追杀吗?磨磨蹭蹭的干什么,因此有一些性子急燥的秦兵己经忍不住开口大骂起来。
而骑上马的秦兵也是一肚孑委屈,谁不想快走,可你们到给让条路出来啊,这前堵后阻,水泄不通的,叫人从那里走呢,难不成让我们飞出去吗。但汉齐楚三国的军队可不管那么多,见秦军都聚集在一齐,立刻一拥而上,刀枪并举,拼命向秦军砍杀过去。
在三国联军的紧逼之下,有些还没有上马的秦兵可等不住了,拼命前挤过去找马,而上了马的秦兵也顾不了许多,催马就向人群中硬挤硬撞,希望能够撞出一条出路来。
尽管秦军一向训练有素,军纪严明,但在这个时候,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极大的混乱,结果人推马,马撞人,各人互不相让,人被马撞倒在地,马被人挤得动弹不得,而在秦军的身后,三国的军队还在凶猛的进攻,己经趁势杀死了不少的秦兵。
而王章这时却急得满头大汗,不知应该怎样处理才好,这时和汉军骑军游斗的秦军己经撤了回来,加上王章身边的骑军,大约有六千余人,到是不难立刻脱离战场,但如果骑军一撤,那么剩下的这六七千步兵基本就逃不掉了,让王章扔掉步兵逃走,又觉得有些不忍,但不扔下步兵,王章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又是左右为难。
算起来从战斗开始直到现在,王章己经数次面对左右为难的选择了,但前几次不管怎么样,王章都做出了决定,并没有误事,但这一次王章就没有机会再做出决定来,因为汉军的援军已经赶到了战场。
一千名重甲骑军排列成整齐的横线阵列,平举着长枪,向秦军冲杀了过来,虽然只有一千名骑军,但却威势惊人,气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
王章也来不及细想其他的事情,立刻下令秦军的骑军迎战,但双方的人马甫一相遇,秦军顿时被杀得人仰马翻,死伤遍野,不多时整个阵式就被汉军冲得七零八落。
这一方面是因为秦军出战的是轻骑军,而汉军是重骑军,轻骑军和重骑军对攻,当然是自找倒霉;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秦军已经激战了近两个时辰,秦军虽然不说是精疲力竭,但体力也消耗了大半,而且从刚才久攻不下,等到现在对方的援军赶到,只能从战场上撤退,秦军的心气也受到不小的打击,士气低降,而汉军是初来乍道,气势正盛,锐不可当,秦军自然不是对手,被汉军打得落花流水,完全溃不成军。
王章这时也知道秦军的大势己去,败局不可挽回,如果再不撤退,别说是其他秦军带不走,恐怕这六千多骑军也要都交待在这里,因此也不顾步兵,带领着骑军的西北方向跑去。
不过这时汉军的另外二千五百名轻骑军则分散成五个五百骑队,分从五个方向杀入战场,而秦军这时根本无心应战,只顾着夺路而逃,但汉军也是全骑军,而且无论是骑术还是骑战射的能力都在秦军之上,因此让过秦军的逃跑去路,而是随后追杀,一口气追出了二十余里,沿路都杀得秦军的人马尸体横成遍野。最终逃走的秦军只剩下了三千余骑。
而秦军的骑军从战场上撤之后,剩下的步军自然更加不是三**队的对手,何况这时赶来增援的五千汉军步军也赶到了战场,因为秦军步军正都集中在一起抢马,因此到是方便了汉军的进攻,立刻展开了阵列,包围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