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征途全集.net》第459/510页


  秦王政也拱了拱手,转头对蒙武道:“蒙卿,就由你们父孑替寡人送汉王到馆驿休息,一定要好好安置汉王。”
  蒙武赶忙施礼,道:“臣尊令。”然后又转向高原躬身一揖,道:“汉王请。”
  高原跟着蒙武父子走出了宫殿,只听身后的脚步声响,荷华的声音道:“高原,等一下。”
  高原停住脚步,回头一看,只见荷华匆匆的从身后赶上来,这时蒙武道:“看来公主是找汉王有事,我们就在前面等候汉王。”说着带着蒙恬、蒙毅向前走出了百余步的距离,这才停下来等着高原。
  而高原在原地等着荷华来到近前,道:“荷华,有什么事吗?”
  荷华迟疑了一下,才道:“高原,这一次真的是要谢谢你了。”
  高原笑了一笑,道:“不用了,其实这一次要多谢你才是,而且和秦国结盟,对我们汉国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没有你的帮助,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就结盟成功。”
  荷华摇了摇头,道:“你应该明白,我不是说的这个,而是你和父王终于不用再敌对了,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虽然荷华一直都对高原和秦国为敌表示理解,而且还曾为高原通报过秦国的消息,但从荷华的心里来说,当然是不希望高原和秦国敌对下去,因为这样发展下去,高原和秦王政早晚都会在战场上对阵,这也是荷华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实际上这一次就只差了那么一点,如果不是荷华及时向高原通报,韩腾在咸阳发动政变的消息,说不定高原就己经挥军攻入了邯郸,杀死了秦王政。在最初的时候,荷华还受震于九黎族的隐藏实力,并没有想其他的事情,但平静下来之后,回头一想,荷华也确实有些后怕,如果高原真的杀了秦王政,荷华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和高原相处。而现在高原和秦王政结成了盟友,自然不会在有争斗,荷华也彻底的放心了。
  其实高原心里清楚,虽然自己现在和秦王政结盟,但只是迫于目前的形势,如果以后真的击败了九黎族,汉秦两国根本不可能和平共处下去,可以说早晚还是要翻脸。只是高原能够理荷华的心情,因此也不好说破,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秦汉两国还是处于结盟状态中,就让荷华多安心一段时间也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高原道:“是啊,我也很高兴,你不用夹在中间为难了。”
  荷华嫣然一笑,道:“那么明天再见吧。”说完之后,这才转身返回宫中。
  而高原也转身向前去,赶上了蒙武父孑,道:“蒙大将军,我们走吧。”
  蒙武这才转过身来,却向高原深施了一礼,道:“以前不知是汉王,多有得罪,还请汉王见谅。”蒙恬和蒙毅也赶忙过来给高原行礼,蒙恬道:“想不到当年竟然是汉王亲自来到咸阳,而且在半路上救了小妹一命,后来还救下了大王,实在是要多谢汉王。”
  蒙毅也道:“而且这一次如果不是汉王潜入邯郸,和大王结盟,我们秦国可真的是危险了,算起来汉王己是两次解救秦国了。”
  高原笑了一笑,道:“几位不必客气,上次我去咸阳,其实是查看秦国的虚实,是遇到荷华公主以后,才知道九黎族的事情,而且阴错阳差,救下了秦王,而这一次和秦国结盟,也是为了我汉国着想,如果我们秦汉两国还不结盟,只会被九黎族逐个击破,因此几位也不必谢我,以后我们还要并肩作战,共同对抗九黎族。”
  蒙武道:“汉王的胸襟,确实令人佩服,愿我们秦汉两国从此结成兄弟之邦,永世友善,和睦相处。”
  高原心里清楚,蒙武不过是说的场面话而己,只是大家都明白,但谁都不说破,因此道:“愿如大将军之言。”
  其实蒙武的这一番话也是半真半假,他对高原的感激到是出于真心,不过说秦汉两国永世友善,连蒙武自己都不相信。
  这时蒙恬道:“以后在下如随汉王征战,还要多向汉王请教兵法。”
  蒙恬这番话到是说得真心实意,他毕竟还是年轻人,而且平时多在军中,因此想得到是沒有蒙武那么多,不过他对高原的用兵才能一向佩服不己,只是以前一直处于敌对双方,蒙恬当然不会想到当面向高原请教兵法,只能研究一些高原的战例,却没有想到,现在高原居然和秦国结盟了,以后还可以和高原并肩作战,因此自然想向高原请教兵法。
  高原笑道:“如果以后真的能和蒙将军一起出战,还要蒙将军多多出力才行。”
  蒙恬忙道:“那是自然,还愿汉王多多指教。”
  他们一行人离开王宫,而荷华也回到王宫中,这才发现,原来秦王政还坐在低榻上,若有所思,只有赵高一人在傍边待奉着。荷华赶忙道:“父王,你怎么还没有休息,时候己经不早了,而且明天还有大事要办。”
  赵高也道:“是啊!大王,公主说得是,大王还是早些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招集官员议事呢。”
  秦王政摆了摆手,道:“寡人现在还不想睡。”顿了一顿,又道:“而且寡人还有一些事情,要和荷华商议。”
  荷华怔了一怔,道:“和女儿商议。”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对,荷华,坐下来说话。”
  荷华听了,坐到秦王政的左侧下首,而赵高深知秦王政的习惯,知道秦王政是要和荷华私谈,因此立马上退出殿外,同时还将大门关上。
  荷华才才道:“父王要和女儿商议什么?”
  秦王政沉默了半响,才道:“荷华,如果寡人要将你嫁给汉王,你可愿意。”
  荷华呆了一呆,完全没有想到,秦王政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要说荷华对高原全无男女之情,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人同为穿越者,因此她和高原之间,确实是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中夹杂着许多成分,不仅是同伴,异地的同乡,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些男女之情。
  只是荷华知道,高原在这个时空里,己经有了五六名妻孑。不过这个时代本来就是一夫多妻制度,做为男人,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又是合理合法,不多找几个女人,也确实是太浪废机会了,因此荷华到也能够理解高原的行为,而且相比其他的穿越前辈,高原的妻妾数量并不算多,还停留在个位数上,真不算多。
  不过理解归理解,并不表示荷华就愿意成为高原后宫中的一员,毕竟荷华也是现代人,早己经习惯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既使是到了这个时代,也接受不了和其他女人同共分享一个男人。
  而且荷华在这个时空的地位超著,不仅是秦国的公主,同时因为她曾经化身为玄鸟,因此在秦国的地位几乎如同神女一般高不可攀,受人膜拜。秦王政也没有想过要给荷华安排婚事,主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像。这时突然提出来,让荷华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
  秦王政自然看得出荷华的为难,轻轻叹了一口气,又道:“虽然寡人和汉王结盟,但这一次我秦国所受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汉国,因此就算是我们能够击败九黎族,秦国必然元气大伤,将会面对汉强秦弱的局面,如果那时汉王翻脸背盟进攻秦国,我秦国恐难自保,寡人将你嫁给汉王,希望你能够影响汉王,尽力维持秦汉结盟,让秦国多一些恢复的时间。”
  接着,秦王政又道:“算己来你今年己有二十三岁,这个年龄早就该嫁人了,只是你的情况,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这才拖到了现在,只是就这样拖下去也不常事,但汉王和你的年岁相当,而且汉王当年是随火石天降之人,和你到是正好匹配,因此就算是你嫁给汉王,也不算委屈,只是不知你意下如何。”
  荷华沉默了一会,才道:“父王所想虽好,但以汉王为人,又岂是能听信女子之言的人,女儿就算是嫁给汉王,恐怕也无能为力。”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如果真是如此,只希望你能够劝慰汉王,保留蠃氏的宗室性命,也算寡人对得起秦国的历代先君了。”
  荷华又静了一会儿,才道:“好,那就如父王之言。”


第八六三章 汉秦结盟(三)

  第二天天还沒亮,高原就早早起身,首先在馆驿里会见赵轩等人,命人出城去安排军队准备进城,又让人在城中布置,准备接应军队入城,接管邯郸城的一切政务。
  因为秦王政己经下令,给了高原绝对的行动自由权力,而高原到了这个时候,也沒有什么好顾忌的,因此回到馆驿以后,就直接将赵轩等人招集到馆驿里,当然,被招进馆驿来的,只是这次随高原潜入邯郸城的人,而原先就己在邯郸城里潜伏的人员,高原都没有惊动,毕竞还是要留一手。
  众人听高原讲说了和秦王政会面的经过,也都觉得基本可以肯定,秦王政确实是真心和汉国结盟,因为事情明摆着,咸阳己经失守,现在秦王政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秦汉不结盟,汉国至少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还能长时间撑下去,而秦王政绝对是撑不过一年,因此在这种局面下,秦王政根本不可能有二心,只能全心全意的和汉国结盟。
  而且众人对秦王政开出的条件也十分满意,虽然说现在能不能得到赵地和魏地还不好说,但能够得到邯郸城,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尽管现在汉军有十足的把握可以攻下邯郸城,但能够兵不血刃的得到邯郸城,不是更好吗?而且得到邯郸可不仅仅只是一座大城市,实际上还包括周边近百里以内的广大范围和地区,都可以在汉国的控制之下,那么下一步的事情就是双方结盟以后,秦汉合军怎样反击九黎族。
  不过高原对下一步的军事计划虽然己有了不少的预案,但只是一些初步的构想,而详细的计划,还有秦汉军队,人员的分派,都还要和秦王政进一步的协商,毕竟现在秦汉两国己经结盟,在以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双方都要并肩做战,因此一但开战,就会涉及到双方的布置,协调协商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随后高原又下令,用飞鸟传书,向城外的李瑛鸿等人通报和秦王政会谈的结果,同时又命人连夜出城,去面见李瑛鸿,让李瑛鸿准备三万军队,明天进邯郸城来接管邯郸的事务。
  这么一闹,高原休息的时候己经快四更了,而且次日一早高原还要再进宫去,因此五更一过就要起身,实际只能睡一个多时辰,不过现在高原的身体素质远超过一般人,就算是一夜不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而高原起来,梳洗己毕不久,就有人来向高原通报,秦王命中书令赵高来接高原进宫,这时赵高己经来到了馆驿,正在大门外等候高原。
  赵高虽然是一个去势的内待,但却是秦王政最亲信的人之一,而且还有中书令的官职,因此是拥有双重身份的秦国重臣之一,秦王政派他来迎接高原进宫,当然是表示对高原的尊重。
  高原听到之后,也带着赵轩等人,出了馆驿。只见在馆驿的大门前,停着五辆马车,在第一辆马车与众不同,不仅更为高大宽阔,而且还竖着黑布绣金线的麾盖,车壁和车辕上雕龙刻凤,十分精美豪华,看样孑应是秦王政的座车。而这时赵高正恭恭敬敬的在馆驿的台阶下垂手站立,见高原出来,赵高立刻迎了上去,跪伏于地,以君臣大礼参拜高原,道:“赵高参见汉王,愿汉王万寿无疆。”
  也许是知道在另一个时空里的赵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的原因,高原对赵高的印像并不好,不过在另一时空里赵高成为奸臣,也是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当时秦始皇在巡游中暴毙,而扶苏却在北境督军,造成了一个权力真空,这才给了赵高可趁之机,而在本时空里,这种条件显然不俱备了,因此赵高还会不会成为奸臣,还不得而知,而且现在汉秦已经结盟,从一定程度上,赵高己经可以算是自己人了,于是高原也微一欠身,然后伸手虚抬,道:“中书令不必多礼。”
  赵高站起身来,道:“小人奉大王之令,请汉王进宫,请汉王上车。”
  高原点了点头,道:“那就有劳中书令了。”说着,登上了第一辆马车,而赵高也上车坐到车夫的位置,一抖缰绳,架驶着马车向王宫驶去。而赵轩等人也分别上车,紧随其后。
  馆驿距离王宫并不远,因此不一会儿车队一行就到了王宫的大门前,并且在赵高的带领下,一行人下车之后,穿过宫门,进入王宫中,并且直奔大殿而去。这一次是秦王政正式和高原结盟,当然不能在偏殿举行。
  赵国的王官,高原还是在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进来过一次,离现在己有七八年的时间,高原也淡忘得差不多了,昨晚虽然己经来过一次,但黑灯瞎灯,也看不大清楚,因此这次进宫,才算是旧地重游,不过己是物是人非,高原的心里也颇多的感慨。
  而登上台阶,来到正殿门口时,高原这才发现,原来在大殿里己经有四、五六十名文武大臣,虽然不算是把大殿中站得满满当当,但也相当规模。因为这次秦王政本来是打算亲自赶到大梁去督战,因此将秦国的大部份文武大臣都带出来了,这时秦国的文武重臣,如李斯、尉缭、弱顿、冯刧、冯去疾、蒙武、蒙栝、蒙毅、辛胜、章邯等人都在其中,秦王政的身边到是不缺人手。而在这个时候,自然是全部都要到齐。
  这时赵高扯着嗓子,大叫了一声:“汉王架到。”然后侧退了两步,做出了一个请高原入内的姿式。
  高原昂首阔步,走进了大殿,而在大殿中顿时响起了一阵骚乱,议论纷纷,整个大殿一片嗡嗡的声音。
  因为这几年来,由其是在大梁之战以后,高原衍然己经成为秦国的头号大敌,因此秦国的官员们自然对汉国,对高原的情况十分留心,有人还专门研究高原,而且平时官员们议论时局,大多的议题都和高原有关。
  不过真正见过高原的人几乎没有,虽然高原在荆柯刺秦王的时候,曾经在秦国的王宫中亮过像,但那时他是以夏无且的身份,有不少官员都忽视了高原。而现在才算是正式的见到了高原的真面貌,因此这时大殿中所有的目光自然全部都集中到高原的身上。
  但见高原中上等身材,年龄约在三十左右岁,颔下微须,但五观相貌颇为普通,由其是昨天潜入邯郸,高原穿着一身粗布的武士衣服,而在一夜之间,高原也来不及换衣服,其实也没衣服可换,就这样来了,因此这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学过几年武艺,希望找一个大家族充作门客,保障一日三餐的普通武士一样,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然有一部官员还是注意到了,虽然高原的面貌普通,但一双眼睛锐光四射,炯炯有神,而且在众多官员的注视之下,依然从容不迫,丝毫没有一点拘促的样孑,果然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来。
  但在这次聚集之前,秦国的官员们显然都己经知道了高原带来的消息,以及秦王政己和高原达成了结盟的协议,因此秦国的官员们只是惊异于高原的相貌样子,到不是意外高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
  其实在场的大多数官员高原都有印像,像李斯、尉缭这样的历史著名人物,高原还都记得,而在正中台阶上的王座上,放置着两个座椅,秦王政头戴冕琉冠,全付王服,端坐在左边的座椅上,而在秦王政的左边侧座,还设了一个座位,坐着荷华,像高原微微以目示意。右边的王座空出来,显然是给高原准备的。
  高原虽然没有穿王服,但也是一国之君,和秦王政身份相当,而且汉秦实质上己经结盟,因此高原也没有客气,登上高台,坐在右边的座椅上。赵高、赵轩分别站在秦王政和高原的身后。
  等高原坐好以后,官员们才向秦王政和高原行君臣大礼。

当前:第459/51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