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油孩子全集.net》第1/68页


【由www.【网】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柏油孩子

作者:托尼·莫里森

第一部分前言

【前言】

●多元文化的并存与交流 ——为未竟的“世界文学论坛”而作(代总序) 陈众议 ◎缘起 这套丛书是未竟的“世界文学论坛”的一个分号。它缘起于大江健三郎先生的一次学术访问。那是2000年9月,大江先生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邀请来到北京。这是1949年以来应邀来华访问的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用作家徐坤的话说,“他的意义将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彰显”。这显然是参照二十世纪初泰戈尔访华所留下的无形遗产而言的。大江先生在北京见到了心仪已久的莫言,并与王蒙、铁凝、余华、阎连科、徐坤等中国同行及社科院的学者和领导进行了亲切交谈并有感而发,提出了在中国举办“世界文学论坛”的动议。 这套丛书便是这一动议的见证。 ◎意义 人类以并不乐观的状态进入21世纪。经济、政治利益引发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碰撞乃至冲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激烈。然而,相信正义、博爱与和平的人们也在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热忱进行着消解冲突的努力。本丛书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明证。 丛书为世界著名作家和中国读者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友好交流的平台。他们的著述将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一个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众所周知,文化不同于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它是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地区、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某种共同的习性;这种习性,可以抽象为世界观,也可以具体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特殊嗜好。总之,它是以有别于他人为前提的一部分人的共性。正因为这种特殊性,而且又是后天的,所以才有了不同文化间交流互补的必要和可能。实际上,不同规模的文化交流一直存在。交流是为了相互了解、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而非倾轧或取代。 事实上,世界文化正是在相互了解、求同存异中不断演化、进步并形成今天这种大自然般赤橙黄绿青蓝紫杂然纷呈的多彩局面的。无论情愿与否,这种局面已经形成。我们希望它的未来没有血腥,而是不同文化友好交流、健康演化、取长补短、自我完善的过程。 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又注定要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如何保护和发展人类文化生态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世界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耀眼明珠,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形象反映,是各民族历史与现实、情感与意志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社会时指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而恩格斯则认为,他从巴尔扎克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人不可能事事躬亲、处处躬亲,但却可以通过文学感同身受地体察别人的生活、了解别人的世界。正因为如此,文学历来并将永远成为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增进理解的桥梁。 作为编译者,我们将努力使丛书成为文学的盛宴、和平的盛宴。盛宴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在近二十年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上都是空前的,它将使我国读者感同身受地了解一批世界著名作家、文化名人及其斑斓的世界和关怀,而且对促进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将不无裨益。 ◎基数:为了拿来的甄别 话说有个印第安人居住在深山老林。一天,他有幸来到遥远的海边,看到集市上到处都在买卖舢板。于是,他也掏钱买了一条。他历尽干辛万苦把舢板带回家中,并学着海边人家的样儿把它供在房屋顶上;只不过别人屋顶 上的舢板都是底儿朝天的,而他的舢板却仰面躺着。不久,天降大雨,盛满雨水的舢板压坍了房屋……这是一则古老的寓言,意思是别人的宝贝对自己未必有用,稍有不慎,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面对多元的花花世界,我们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呢? 难说我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然而,编译眼前这样一套体现多元文化的丛书有助于我们处理认知和估价、传承与创新、借鉴与自主、向背与审美的复杂关系。马克思关于席勒化的说法众所周知。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否定席勒的依据。马克思除了尊称席勒为“市民天性”的权威裁判,还援引席勒名言,谓“智者看不见的东西/却瞒不过童稚天真的心灵”。事实上,认识观和价值观是不可以划等号的;同样,进步和审美或者革命和美感,也是不可以划等号的。以马克思为例,他并没有因为他的价值观而影响他用历史唯物主义去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之,也不因为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知而动摇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深恶痛绝,而且为推翻资本主义这种剥削制度尽心竭力,但是他并不否定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和发展趋势。他说:“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目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 ”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经济全球化”吗?然而,马克思并不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这一历史趋势而放弃共产主义运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则进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正确:意识对存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与此同时,文学观念和形式的演变也为我们提供了复杂的课题。以二十世纪而论,一方面,文学在形形色色的观念(有时甚至是赤课裸的意识形态或反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的驱使下愈来愈理论、愈来愈抽象、愈来愈“哲学”。卡夫卡、贝克特、博尔赫斯也许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而存在主义、现实主义和“高大全主义”则无疑也是观念的产物、主题先行的产物,它们可以说是随着观念和先行的主题走向了极端,即自觉地使文学与其他上层建筑联姻(至少消解了哲学和文学、政治和文学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世纪批评的繁荣和各种“后”宏大理论的自话自说顺应了这种潮流。另一方面,技巧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到科塔萨尔的《跳房子》,西方小说基本上把可能的技巧玩了个遍。俄国形式主义、美国新批评、法国叙事学和铺天盖地的符号学与其说是应运而生的,毋宁说是推波助澜的(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小说的形式主义倾向)。于是,热衷于观念的几乎把小说变成了玄学。借袁可嘉先生的话说,那便是(现代派)片面的深刻性和深刻的片面性。玩弄技巧的则拼命地炫技,几乎把小说变成了江湖艺人的把势。于是,人们对情节讳莫如深,仿佛小说的关键只不过是观念和形式的“新”、“奇”、 “怪”。然而,古人不是这样的。中国小说的起源是轻松自如的故事情节( 或谓“稗官野史”),而事实上《左传》及《左传》以降的诸多史书也是中国小说的策源地(是谓“文史一家”)。其中如《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触龙说赵太后》、《蔺相如完璧归赵》以及《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屈原列传》等众多美妙的段子,其实都可以视作最初的小说,具有小说的基本因子:故事情节。诚然,由于道统对小说的轻忽,中国小说及小说史研究起步甚晚。一如鲁迅所言,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且必得到二十世纪),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在西方,虽然真正意义 上的小说及小说史研究也是后来的事,但古希腊人对“类小说”的重视早在亚里士多德时期便已然露出端倪。比如亚里士多德对文学(史诗、悲剧)的态度,其实已经体现了古希腊人对小说(情节)的重视。亚里士多德视情节为文学的首要问题,认为它是一切悲剧的根本和“灵魂”。他还说“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因此,《诗学》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章节是有关情节的。在悲剧的六大要素中,情节列第一位,依次是性格、语言、思想、场景和唱词。当然,情节和故事原是不同,情节或可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但绝对不是脱离故事的观念和技巧。过去的文学原理大都拿国王和王后的例子来说明故事和情节的关系,称“国王死了,两年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深爱着他的王后便无法独自存活在这个世上,于是郁郁寡欢,最终成疾而终”则是情节。这就是说,情节是有血有肉的故事。当然,这是一种简单化诠释。倘使以《红楼梦》为例,两者的关系就比较明确了。因为,我们或可视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为故事,而家族没落与爱情悲剧则是其情节。诸人物的性格、形象、命运等等,在情节中逐渐演化并凸现出来。或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故事是两个世仇家族子女的爱情悲剧,而情节几乎可以说是整部作品。这样,在浪漫主义之前,情节对于文学,尤其对于戏剧、小说甚至史诗一直是精华要素,因而地位十分稳固。相形之下,主题却是后来才逐渐显露和凸现出来的。在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及其之前的文学中,主题是自然显露甚至深藏不露的。荷马史诗是行吟诗人的作品,其主体意识和主题思想是那样的淡然,以至于后人不得不在归属问题上煞费脑筋。而作品中的各色人等,无论是阿伽门农、奥德修斯、阿基琉斯还是帕里斯,个个都是英雄。是非、善恶等价值取向尚不在诗人 (或行吟诗人们)考虑的要素之中。古希腊悲剧也是如此。我们的先人却不然。他们处理文史的方式似乎比较老到。司马迁之所以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原因,固然在其修史记事的抱负,但《艺文类聚》中《悲士不遇赋》所表现的悲愤和褒贬印证了他对历史及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倒确是“早熟的民族”。如今,当主题愈来愈成为诗人、作家首先考虑或急于张扬的要素时,亚里士多德的情节崇尚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首先,浪漫主义文学是比较典型的观念文学。浪漫主义把情节降格为小说内容的某个轮廓,认为这种轮廓可以离开任何具体作品而存在,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互相转换,可以因具体作者通过对人物、对话或其他因素的发展而获得生命。这基本上把情节降格到了某些故事套路甚至于俗套的地步。即便如此,浪漫主义小说仍然没有抛弃情节。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惯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浪漫主义表现意志、宣扬观念的需要。马克思在评论席勒时,就曾称其作品为时代的“传声筒”。相对于“席勒式”,马克思自然更推崇情节的生动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完美融合的“莎士比亚化”。马克思的观点来自于他的立场和方法。他从不孤立地看问题。他关于存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思考是对人类社会,也是对肉体与灵魂这对冤家矛盾的昭示。灵与肉、“道 ”与“器”,人类缺其一便不成其为人类。曲为比附,文学中的主题和情节也有点像人类的灵魂与肉体,二者不可或缺。然而,浪漫主义对情节的疏虞与现代主义对情节的轻视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经过现代主义(或者还有后现代主义)的扫荡,情节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以至于二十世纪的诸多文学词典和百科全书都有意无意地排斥情节、轻视情节,把情节当做可有可无的文学“盲肠”。于是,观念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小说创作中大行其道。于是,二十世纪的许多小说仿佛专为评论家而写,成了脱离广大读者的迷宫与璇玑。虽然从文学创新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看,观念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存在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在西方,最早关注和凸现主体意识和主题思想的是人文主义的现实主义,之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但最初的人文主义作家并没有因为强调主题而忽视情节。恰恰相反,无论是在莎士比亚还是在塞万提斯那里,情节依然是文学的关键。正因为如此,也因为受众 的欢迎,他们一度受到经院作家的轻视,被冠以“通俗”。马克思从活生生的存在出发,但又不拘泥于存在本身。他像一位双脚踏入河床的巨人,在感受河水鲜活翻腾的同时,俯瞰人类文明之流从远古奔向未来。而他所选择的莎士比亚恰好是我假定的这个X(两条曲线)的交汇点。在这里,情节和主题是那么和谐、那么水乳交融。新鲜的人文思想和来自欧洲大陆,尤其是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和北欧的故事,天衣无缝地生成为美妙的情节。但这种和谐的、水乳交融的状态迅速被日益高亢的个人主义所扬弃。先是浪漫主义,后有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等一代作家对资本主义 (血淋淋的现实)的批判如此富有力度,以至于模糊了创作主体(如保皇派和革命派)的界线(恩格斯称之为“现实主义的胜利”)。在高扬的批判意识和价值取向(或谓主题思想)背后,则是巴尔扎克等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现代建筑师般的精确图景。用昆德拉的话说,这些精确的图景、过细的谋划使原本相对自由的小说创作形式改变了方向。再后来是以“科学主义”自诩的自然主义或把主题(包括人的几乎一切内涵和外延)和形式(包括技的一切可能与界限)推向极致的现代主义以及反过来否定(颠覆)和怀疑(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这些赤裸裸的观念主义和形式主义其实也是创作主体的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鲜明表征,是当今世界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领域的极端表现。倘使不是世界进入了跨国公司时代,新自由主义便无法生成;同样,倘使不是世界进入了跨国公司时代,西方的政治家也断然没有能力发明“人权高于主权”之类的时鲜谬论。盖因跨国公司不会满足于一国或几国的资源。它们当然要消解各国主权,以致其剥夺在全世界畅通无阻。总之,比起我们过去总结的现代主义成因种种(如科技进步对形式变化或技巧翻新、世界大战对文学宣言或先锋思潮,等等),跨国公司所推崇的极端个人主义不是更具有说服力吗?无论接受美学如何重视读者(其实这里的读者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个人),无论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方面毫无时代意义(借镜作用)的真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以金庸、琼瑶作品为代表)如何受到欢迎,无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审美、认知、现实意义的所谓“通俗文学”(如形形色色的现实主义文学)怎样顽强地存活于我们这个世界,似乎都不能改变情节+主题——两条曲线所组成的这一个X。 然而,一如马克思,我们不该因为文学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脚步呈现出这样那样的规律而放弃人文应有的作用与反作用。何况文学终究是复杂的,它是复杂社会中人类复杂本性的最佳表征,也是我们这套丛书的主要缘由:为了拿来的甄别、为了借鉴的认知,即给读者一个基数,一个几经筛选的基数,一个尽量多元、多维的空间,既有西方和东方,也有新交和故人(如笔耕正健的大江先生和刚刚仙逝的桑塔格);既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赓续,也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复归。 总之,我们以最简捷、也最深刻的方法请来了这十余位作家。希望读者在这一文学的盛宴中得到最大的欢愉和启迪。

【导语】

当代美国最重要的黑人作家,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瑞森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黑人儿子和白人吉德的爱情故事。笔触细腻,人物、语言及故事情节生动逼真,想像力丰富。这个黑白之间,看似寻常的爱情故事可以看作剖析当代美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虽然就实际生活而言,这种个案并不广泛,但它所揭示的民族、文化、阶级性的内在紧张却是一个经久不衰,值得人们永远咀嚼与反思的话题。



【内容提要】

托妮·莫瑞森深刻地认识到美国黑人遭受到的两次奴役:先是被白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的“肉体奴役”,继而是被白人竭力以其文化泯灭黑人古老质朴传统的“精神奴役”。“肉体奴役”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是南方黑人的贫困潦倒和处处隐含着的种族歧视;但“精神奴役”却是当前日益泛滥的“祸水”,其恶果便是一部分黑人津津自乐于得到改善的物质生活,全盘接受了白人的价值观,不知不觉之中抛却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第一部分第1节:眠于尘埃之中

--《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一章第十一句,此句前一句(第十句)为:"弟兄们,我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看啊,我将眠于尘埃之中!

他相信是安全的。他在英国船"斯托尔·柯尼格斯加尔顿"号上凭栏而立,大口地吸着空气。他望着港口,怀着甜蜜的期待,心怦怦直跳。法兰西王后岛在逐渐黯淡下去的光亮中稍稍显得脸红,在他的注视下垂下了睫毛。七艘少女似的白色巡逻艇在港湾中上下浮动,下游一英里左右的码头上却空寂无人。他谨慎又悠闲地走到下面他和别人同住的舱室。别的人都上岸度假去了,而他由于没什么东西可收拾的--没有邮票簿,没有剃须刀,也没有开什么房间的钥匙--他只是把睡铺床垫下面的毯子角叠得更紧些。他脱下鞋,把每只鞋的鞋带穿过裤子的腰带圈系紧。然后,他漫不经心地向四下看了看,便潜身穿过走道,回到了上甲板。他把一条腿摆过栏杆,迟疑了一下,本想头朝下跳下去,但他相信他的脚比手会感受得更多,就改变了主意,干脆从船上跨步跳了下去。海水十分轻柔温暖,一直涌到他的腋窝,他才意识到他已经在水中了。他马上把膝盖抬到胸前,再向后一蹬。他游得很好,每划四下便向上一转,抬起头来,确定他的游泳路线与海岸保持一定距离的平行。虽说他的肤色与深色的海水混成一片,他还是小心着不把胳膊抬得过于高出水面。他游近了码头栈桥,庆幸他系在身后的鞋子仍在轻碰他的臀部。

游了一会儿,他觉得该向陆地--也就是栈桥前进了。就在他两腿夹水准备转身的时候,一股旋涡圈住了他,把他拖进了一条宽宽的无船航道。他拼力要从旋涡中游出来,接连转了三次身。就在他呼吸急促几乎难以控制换气之时,头部却伸进了柔滑的空气中,身体也平稳地躺在了水面上。他一边踩水,一边调整呼吸,几分钟之后就又向栈桥游去了。旋涡再一次箍住他的脚踝,用它那张湿漉漉的喉咙把他吞没了。他一路沉下去,却发现并非像设想的那样沉到海底,而是被卷进了一个旋涡。他一心只想着要按逆时针方向来摆脱。他刚刚想好这个对策,海水已经平缓,他也浮到了水面上。他再一次踩水,咳嗽、吐痰、摇头,以便把耳朵里的水甩出来。他歇够了之后,决定游蝶泳,以防他的双脚像前两次那样从左侧被吸住。但在他劈开前面的海水时,他感到沿着胸、腹直到大腿有一股又轻又稳的压力。那股压力犹如一个执著的女人的手推着他。他竭力想冲出去,但是没有成功。那只手迫使他远离海岸。他回过头去想看看身后有什么东西。他看到的只是水,在斜阳的照射下染成一片血红,犹如一颗新剥出的心脏。右方远远地便是"斯托尔·柯尼格斯加尔顿"号船,船头船尾被夕阳照亮。

他快没力气了,他心里清楚,绝不能浪费体力去和海流拼争了。他决定让海流把他漂上一会儿。也许海流会消失的。无论如何,他都会借这段时间恢复体力。他尽力在水中漂流,海水在充满氨气味的空气中掀起、拍动,颜色越来越暗了。他知道,他身处一个从不知晓也不会知晓黄昏的地方,很快他就会一下子被拉进一团漆黑的海平面。法兰西王后岛已经点起灯火,由刚刚升起的星光刺射着的天空,似乎在哭泣,而散乱的船灯则如同泪珠。海水女士仍在用她的掌心捧着他,护着他向深海中漂去。他突然看到左方有了新点亮的灯--一共四盏。他判断不出距离,但他知道那是一只小筏子上点亮的。同样突然地,海水女士撤回了手掌,他便游向了在蓝色而非绿色的海水中抛锚的小船。

在靠近小船时,他兜了个圈子。他什么都听不见,什么都看不见。他游向小船左舷,看出了上面写着"海鸟二号",一条三英尺长的绳梯轻轻拍击着船头。他抓住绳梯的一根横档,攀爬到了船面。他轻手轻脚地穿过甲板。这里看不到阳光,他的那双帆布鞋也不见了。

他后背抵着驾驶舱的墙壁,沿甲板侧身而行,目光窥进驾驶舱弧形的舷窗。舱中没人,但他听到从下面传来的音乐声,并且嗅到了有一股浓重咖喱味的烹调气味。若是突然有人出现,他脑中空空的不知如何应付。最好别做出什么计划,别编造什么故事,因为故事准备得再圆全,听起来反倒最像说谎。来人的性别、体重和举止自会告诉他该如何诉说。

他向船尾走去,然后小心翼翼地走下一段舷梯。那里的乐声更响,烹调味也更浓了。最远处的一扇门虚掩着,光亮、乐声和咖喱味都来自那里,离他稍近,有两扇关着的门。他选择了第一扇;打开后,里面是一个黝黑的壁橱。他迈步进去,在身后轻轻把门关上。里面有浓重的柑橘和食油味。什么都看不清,他在原地蹲下,聆听着似是由收音机或留声机发出的音乐。他在黑暗中伸手向前,把胳膊伸直也没摸到任何东西。他把手向右方摸去,触到了一面墙。他跨着矮步向墙靠去,然后背靠墙坐到了地上。

他决心无论如何也要保持警觉,但海水女士用指关节阖上了他的眼皮。他一下子沉睡过去了。轰鸣的引擎没有吵醒他--他多年来曾在比这吵闹得多的环境中入睡。小船的倾侧也没妨碍他。在引擎声被忽略之前,又冒出了一个女人的声音--新鲜而又动听,把他的梦中生活给粉碎了。他醒过来想到一条短街,街上是装了白门的黄房子,女人们把门大敞四开,向外面叫着:"快进来吧,你这个小宝贝儿。"她们的笑声如同被子般展开,盖住了命令。但在这个女人的话音中却没有展开什么。

"我从来不孤独,"那声音说,"从不。"

那男人的头皮发痛了。他舔了舔嘴唇,尝到了凝在胡髭上的盐霜。

"从不?"这是另一个女人的声音--比较轻些,带着将信将疑的口气。

"倒也不是。"第一个女人说道。她的声音似乎外冷内热。要不就是内冷外热?

"我羡慕你。"第二个声音说,但现在听起来远了些,而且还向上飘去,并伴随着舷梯上的脚步声和衣服的窸窣声--灯芯绒与灯芯绒或是斜纹布与斜纹布的摩擦--那种声响只有一个女人的大腿才能发出来。那是秋天请人进屋避雨,蜷在炉火旁的惬意的邀约。

他听不到她们后来的谈话了--这时她们已经到了舷侧。他又听了一会儿,然后小心地慢慢站起身,伸手去够门把。通道里灯火通明--再也没有音乐声和咖喱味了。他从门框和门板的缝隙中看到了一个舷窗,窗外是一片黑夜。有什么东西掉在了甲板上,过了一会儿,滚到了门槛边,成了他脚旁的一指亮光。那是一个瓶子,他只能看到标签上的法文字"日光浴"。他没有移动。他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过随时都可以运转起来。他一直没听到有人下来,但现在有一只女人的手出现在视线中。那只手轮廓很漂亮,粉色的指甲修得很好,手指如同象牙一般,上面戴着结婚戒指。她捡起瓶子,他能够听到她弯腰时轻声的咕哝。她站直身子,她的手消失在视线之外。她的脚步在柚木地板上一点没弄出声,但过了几秒钟之后,他听到了一扇门--大概是通向厨房的--打开又关上。

第一部分第2节:惟一的男性

他是船上惟一的男性。他感觉到了这一点--虽说稍有不足,却让他放下了心。由两三个--他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妇女在掌握的这只小船很快就会在一处私人码头靠岸,那种地方不会有海关稽查往护照上盖印,还要皱起眉头显摆架子。

借助从通道射进来的光线,他检查了壁橱。这是一个有货架的贮藏室,里面杂放着通气管、渔具和船上备用品。一只没盖的条筐占据了地面的一大部分,里面装有十二棵小金橘树,上面都结着果。他摘下一颗只有草莓那么大的金橘,吃了下去。果肉很软,没有丝,略带苦涩。他又吃了一颗。他吃了第三颗。随着他的狼吞虎咽,饥饿的肠胃大开。从前天晚上起,他就未曾进食了,此刻折磨他的饥饿既突如其来又不可遏止。

小船在前进,不久他就意识到,他们前进的方向根本不是对着法兰西王后岛的。他想,总算不太远。于是他便在壁橱内蹲着,边等边嚼涩橘。到小船最终停了下来,引擎也关掉了的时候,他已经饥得无法忍受,只好把手指紧绞在一起,以防冲出壁橱房门去找厨房。他一直等到--轻轻的脚步声听不到了。然后他迈步走到通道,在月光下窥视了两处地方。他看到侧上方有两个身影在大型探照灯后面移动。当他听到一辆汽车的引擎发动起来之后,就向下面走去。他很快就找到了厨房,由于光线昏暗,他只好在厨台桌面摸索着寻找火柴。没有火柴,炉灶又是电的。他打开了一台小冰箱,发现了里面的瓶装水和半个酸橙。在电冰箱的灯光中他还看到了一罐法国迪戎产的芥末,却没有咖哩食品。碟子已经洗净,一个白纸板箱也干干净净。两个女人并没有做饭--只是把带到船上的现成食品加热了一下。他把手指伸进白纸箱的四角,又沿着箱边向上摸。就算剩下过什么吃的,也全都喂了海鸥。他看了看碗橱:玻璃杯、杯子、盘子、一个搅拌器、几枝蜡烛、塑料草、多色牙签,最后是一盒挪威切片面包。他在面包片上涂上芥末吃起来,还喝光了所有的瓶装水,然后回到甲板上。他看到星光闪烁,与月亮交换着目光,可惜看不到什么陆地,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所凝视的那座岛上,三百年前曾经在奴隶们一瞥之下,让他们都丧失了视力。

○第一章看啊,我将眠于尘埃之中!■第一章

天尽头不过是骑士岛上几间豪华的越冬别墅。当从海地输入的劳力登上陆地时,这里的云和鱼表明,地球已经到了尽头,大海的海绿色和天空的天蓝色不再一成不变。逃离了法兰西王后岛上饥饿儿童的投石的野鹦鹉纷纷腾空飞去寻找另一处避难处。只有冠军雏菊树安详自得。它们毕竟是已有两千年树龄的雨林的一部分,而且准备活到永恒,因此它们无视人类,继续摇着睡在它们怀中的北美衲脊大毒蛇。只有河流告诫它们,世界当真变了,雨量不再均匀,而当它们明白了这一点,把根部向土地深处扎去,就像发现自己迷途的孩子那样紧紧抓住土地之时,已经为时太晚了。人类在没有起伏的地方堆积出起伏,在没有空洞的地方掏出空洞,这都解释了河流变化的原因。河水从汹涌到改道,到断流。河流从它原来的居住地被驱逐出来,被迫进入不熟悉的地盘,无法自然形成池塘或瀑布,畅通无阻地流淌。云朵聚集在一起,一动不动地观察着河流急匆匆地绕过林地,漫无目的地闯进山根,直到精疲力竭,病得悲悲切切,才在离开大海不足二十里格①的地方缓缓地停了下来。

①长度单位,一里格约等于三海里或三英里--译注。云朵互相望着,然后不知所措地分开。当云朵冲下来把河流的轻举妄动的消息带给山峰和树梢时,已经太迟了。人类已经斫穿冠军雏菊树,使它们瞪大着眼、狂叫着被劈开的身体,倒在了地上。冠军雏菊树倒地之后是一片沉寂,兰树也倾身倒下了。

当前:第1/6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