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抵抗全集.com》第35/67页
日伪部队:关东军尾山部队,日伪海龙警察队
战斗情况:此前,1933年日军曾以伪满警察队讨伐海龙县内的抵抗武装(对手不详),在海龙县小杨树河子、东丰等地发生激烈战斗,日军记录东兴县警察队长横山贞三(警佐)等14人战死。此后,抗日联军在当地组织武装(日军称为“集结”),对敌进行骚扰作战(日军称为“不稳”),似因此日军发动了这一次讨伐作战。
双方伤亡情况:日军在讨伐中至少阵亡八人,未发现我军伤亡。
短评:很不幸,这一次日本人肯定搞错了。奉天省属于南满,而赵尚志主要在北满活动。1934年5月,赵尚志刚刚率部在黑龙江攻破五常县城,不大可能一个月内就跑到辽宁省来,和日军作战的应该是王仁斋的海龙游击队,隶属于杨靖宇的独立师。推测日军发现抗联活动,因此前来讨伐,抗联不断以袭扰的方式打击日军,自己却毫发无伤,还顺利完成了扩编部队的任务。对于王仁斋,《满洲国警察小史》中记载他1936年1月曾率部约150人在昌图和铁岭、兴京、梨树等地活动,与日军小田、高山、和田、木村各部队发生战斗,毙敌至少25人,自己只损失了十名官兵。
第二战
地点:伪奉天省昌图县第六区
时间:1935年8月25日―9月9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指挥,兵力700
日伪部队:关东军昌图县驻屯军山本队,日伪县警察队
战斗情况:日方记载昌图是辽北遭到抵抗的重灾区,早年在这里活动的是报号“老三省”的部队,1932年有两千之众,1934年日军曾在昌图永乐村与抵抗军爆发激战,阵亡七人。1935年此地有报号的抗日武装还有“中占元”“青山”“福字”“交的宽”,曾与日军铃木、宫崎等部队在杨家窝等地交战,日军记录阵亡三人,抗日武装方面阵亡者达130人,虽似有夸大,但也说明这些部队战斗力不佳。本次讨伐日方记载抗日联军在当地组织武装(日军称为“集结”),日军似接到报告故发起讨伐。
双方伤亡情况:日军在讨伐中至少阵亡五人,未发现我军伤亡。
短评:估计又搞错了。昌图属于辽北,虽然和赵尚志活动区近了一点儿,还是有距离的,1935年秋赵尚志正在和李延禄的第四军讨论分合问题,不大可能跑到这里来。昌图似乎当时没有抗日联军的队伍,和日军作战的部队不可考。
两回,都不大靠谱,还有没靠谱的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第三战
地点:伪浜江省五常县二道河子
时间:1935年1月1日―4月7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指挥,兵力300
日伪部队:关东军,日伪警察队和伪满军混合部队
战斗情况:此前一年五常的战斗不断,日军自报这一年在五常阵亡61人。抗日联军连续在五常、巴彦与日军展开战斗。日方并记录这次讨伐后日军关东军野目崎部队在五常、一面坡等赵尚志根据地地区继续发动新的进攻,和使用“四海”“北东”“东洋”“滚地雷”“根山”等报号的部队连续交火,战斗中日军总指挥野目崎部队长战死,部下阵亡至少29人,被俘的伪政权人员(朝鲜人)超过150人。
双方伤亡情况:五常县警佐随田三次郎以下被击毙至少15人,未发现我军伤亡。
短评:这一记录比较靠谱。
说这一仗比较靠谱,因为当时赵已担任抗联第三军军长,在哈东地区指挥第三军开展反对日伪军春季“大讨伐”斗争,取得胜利。6月中旬赵尚志曾在二道河子南部主持召开义勇军首领会议,研究部署作战计划。这里的确是他的活动区域。不过实际上可能战斗最激烈的应该是珠河,这里才是赵尚志的活动中心区。日军尽管总指挥在战斗中被打死,毕竟兵力占有绝对优势,赵尚志遂率主力前去会合夏云阶,开辟松花江下游根据地。留守在哈东地区的部队在年底损失殆尽,赵一曼就是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被俘的。
第四战
地点:伪浜江省宾县大白石研
时间:1936年4月19日―4月25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和“九龙”“德胜”共同指挥,兵力100
日伪部队:不明
战斗情况:交战
双方伤亡情况:日军阵亡至少两人,未发现我军伤亡
短评:当时赵已率部前往汤原一带会合夏云阶,直接指挥的未必是赵尚志本人。或许是义勇军“九龙”和“德胜”的部队借赵尚志的威名来吓唬鬼子。奇怪的是“九龙”和“德胜”都是虎林那边的“杆子”,跑到宾县来似乎距离有些远,其中有何奥秘可就不得而知了。
第五战
地点:伪浜江省阿城县第三区
时间:1936年4月26日―5月11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指挥,兵力200
日伪部队:阿城县警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