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漫长的抵抗全集.com》第36/67页
战斗情况:抗日联军袭击了该处的伪自警团
双方伤亡情况:日伪军阵亡人数不详,警察被解除武装释放者20人,俘虏80人,我军阵亡25人,日伪军反扑中夺回俘虏15人和部分武器弹药。
短评:当时赵已率部前往汤原会合夏云阶,有记载这段时间他曾在通河歼灭日伪军一百余人,但通河与阿城之间还隔着一个木兰,赵尚志这个时候出现在阿城比较诡异。特别是阿城已经到了哈尔滨近郊,连缴械带活捉一百多敌人,这个仗无论谁打的,都足以给日军带来巨大震动。从伪警察的表现看,这也可能这是抗联策应伪警察的一次起义?无论怎样,看来此战抗联起初进展顺利,但在撤退途中被日军追击遭到了一定损失。
第六战
地点:伪浜江省木兰县大平河屯附近
时间:1936年5月13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夏云阶指挥,兵力700
日伪部队:宾县治安队
战斗情况:就在13日前一天,“九红”部队一百人马袭击了木兰县西部的伪警察署,活捉五名警察。13日的后一天,“九江”和“东来”部队四百人在木兰县东杨河与日伪混合部队爆发激战。而13日这一天,抗联袭击了大平河的日占村屯,切断电信线路,炸毁桥梁,进行宣传活动。
双方伤亡情况:不详
短评:大平河屯应为太平河,这一战没有问题,的确是赵尚志指挥的。赵尚志的年谱中记载“5月13日袭击木兰县太平河屯‘集团部落’破坏附近的通讯线路和桥梁”。而根据赵在各路抗日武装中的威望和作战习惯,九江、九红、东来等部队,应该是与其结盟,配合行动的山林队或义勇军,这是赵尚志打开新区局面的一系列战斗中一场。
第七战
地点:伪浜江省东兴县西河镇附近
时间:1936年5月16日―5月25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等指挥,兵力600
日伪部队:关东军,伪满军日伪警察队,还有一部分自卫团
战斗情况:5月14日日军结束了在木兰县东杨河和“九江”“东来”的战斗后,抗日联军以携带机枪的部队袭击了西河镇的日占村屯。5月26日又袭击了下乡视察的日军木兰县参事官一行。
双方伤亡情况:不详
短评:东兴即今天木兰县东兴镇,其东部青峰岭为抗联重要据点,也是赵尚志第三军的活动区域,1936年李兆麟将军曾率部从青峰岭向西进攻木兰、东兴、巴彦等。西河镇这一战斗是赵尚志指挥,其年谱中提到“5月20日左右袭击东兴西河镇伪警察与自卫团武装”。
第八战
地点:伪浜江省宾县以东地区
时间:1936年6月2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占山好”,张连科,兵力100
日伪部队:日伪宾县警察队
战斗情况:抵抗武装攻击了一个有警察队驻防的村镇(集团部落),并带走九名俘虏(其中之一是当地的日本小学校长)。
双方伤亡情况:不详
短评:赵尚志年谱中有“联合义勇军袭击了大河沿伪警察署”,时间为6月1日,考虑到日军可能第二天才得到消息,赵尚志袭击的村镇应该就是大河沿。这一战,可能是为了报复日军5月29日的一次攻击。那次,宾县警察队在宾县朝阳河与报号“九胜”、“四海”和“告文”的义勇军发生战斗,“九胜”和“四海”在战斗中阵亡。奇怪的是“九胜”和“四海”都应该是辽宁的义勇军,怎么会战死在吉林呢?另外,此处的“长连科”,推测实际是后来的东北抗联三军三师师长张连科。
第九战
地点:伪浜江省木兰县太平桥附近
时间:1936年6月5日―6月13日
中方部队:赵尚志,兵力250
日伪部队:不详
战斗情况:攻击了一个有警察队驻防的村镇(集团部落),占领后将其烧毁。
双方伤亡情况:日军死三人,我军无伤亡记录。
短评:赵尚志年谱中有“6月12日,攻袭木兰县太平桥‘集团部落’,解除自卫团武装”的记录,因此这次战斗应该是赵尚志指挥无疑。值得一提的是从《满洲国警察小史》来看,很可能随后赵尚志部队遭到了日军针对性的讨伐,时间在6月14日到27日之间,并在木兰县摆渡河和日军发生激战。日军不但出动了陆军,而且出动了海军的炮舰广宁号、炮艇小鹰号,以及伪满江防舰队的江平号及其陆战队。战斗中日方统计我军损失20人,而日军仅有两人阵亡。有趣的是,日方的记录显示,战斗中伪满炮舰江平号似乎和赵尚志部队有默契或合作关系,有反正迹象!而有资料记载,抗联和义勇军合作,1936年曾在木兰夺取舰炮两门,机枪两挺,与江平舰有没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