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校对版作者浪拍云》第106/412页


  对观众的采访结束之后,梁斌再次面对镜头,“我们的节目不只是鉴定,还要在鉴定的同时做出点评,普及一些古玩的知识,达到大家共同进步的目的,下面就请今天的鉴定嘉宾石老先生对这位藏友的藏品做点评。”
  石老看着这位藏友,笑眯眯地道:“你刚才问我怎么知道那是九十年代初的事情,那是因为你这幅画是任颐的真迹,而任颐的真迹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差不多都是给那么一个价钱。当然,对方的开价略低了一些,十万左右还是能接受的。”
  任颐是清朝末年的画家,是清末‘海上画派’中的重要人物,在人物、花鸟等传统绘画方面都有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他的人物画,以写真肖像画别具一格,也让他成为了‘四任’之一,没有他,这‘四任’在书画历史上的名头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响亮。画家中以人物画擅长的很少,能够有成就的就更少了,这也是任颐能够受后世追捧的原因。
  “你这幅画啊,色墨交溶,风格明快,画面内容温馨活泼,极富创造性,是任颐画作中的精品,很有收藏价值,好好留着吧!”
  “那您的意思是,这幅画最好别卖吧,那您能不能给我说说,这幅画到底值多少钱呢?”这位心里还有不甘啊!
  石老也笑了,道:“我呢,只能负责帮你鉴定一下真伪,价钱我没法给你估算,如果这幅画是我的,我一定不会卖。”
  “我理解您的意思,这画是我爷爷那时候分家分给我父亲的,我但凡有三分奈何,肯定不会卖的,我就是想知道一下这东西的价格,以后我入行也好有个参考。”
  条案后的四人都笑了,这还没能入行呢,就想着捣鼓这个级别的玩意儿,这样的心态是要吃大亏的。
  田乃昘也不等石老说什么了,对这个藏友道:“收藏呢,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了解到了璀璨的历史文化,一件藏品对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喜欢的花两倍三倍的价钱也有可能,不喜欢的打对折也不一定有人要。你非要有个估价的话,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来说,就在九十年代初的价格上加个零吧,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了。”
  这位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忙鞠了个躬,嘴里不停说着“谢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出去了。
  第二位藏友出场,这位是抱着一个一尺多高的大盒子来的,看他的样子,里边的东西份量还不轻呢。
  与主持人的交谈中已经知道,这位带来的是一尊观音菩萨像,来到案前一样是问各位鉴定嘉宾好,接着就把盒子放在条案上,取出里边的菩萨像。
  看着这位就要把东西放在案上,田乃昘忙出声把他拦住,道:“慢,这东西不能这么放,这条案可是难得的精品,刮一下就可惜了,放在这边的垫子上吧!”
  这位拿出来的是一尊近四十厘米高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立像,这东西份量很不轻,而且底座上难免有一些不平整,是会损坏桌面的。
  这么重的东西,陈老和石老都不适合拿起来观看,四人只好是起身围着这尊菩萨像进行鉴定。
  这是一尊除恶导善,引众生入佛道的六观音之一的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明代鎏金密宗款式,有三十七八厘米高低,底座高约五厘米。前五面,左右各三面,分别作慈悲欢喜相、大悲救苦相、赞叹相、爆笑相等,最顶上的佛面作为修大成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下身着长裙,上身袒露,头戴五叶冠,宝冠正中有一尊双手在膝上作定印的阿弥陀佛像。
  整尊造像共八臂,主像双手与于胸前结印,左侧手持莲花、宝瓶、日精摩尼,右侧手持罥索、柳枝、月精摩尼。
  表面的鎏金基本完好,裙上镶嵌的宝石也无一脱落,品相不可谓不好,可这尊菩萨像,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儿。
  看过之后,几个人各自回到座位上,并不说话。现场的观众还要鉴赏呢,等观众们都看过了之后,才会做鉴定。
  好不容易等观众都看完了,主持人也采访过了,这位藏友好像比较心急,忙问道:“各位专家,我这件东西怎么样啊,值多少钱?”
  也可能是因为心里着急,这位并没有看到前面四人脸上的表情,只是想知道他带来的东西会有一个怎样的鉴定结果,这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
  陈老看着他淡淡地问道:“你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啊?”
  “哦,这是我父亲留下来的,当年我父亲是陕甘那边的知青,返乡回来时候当地的朋友送的。”他这种说法是解释这类物品来历最常用的之一,另外一种则是交换来的。
  张辰听他这话,差点笑出来,就这玩意儿,还是他父亲留下来的,这家伙也太滑稽了。看他的样子应该有四十岁了,他父亲最少也应该在六十岁以上,不出意外他父亲应该是知青下乡的“老三届”,至少也应该是“新五届”头一批的,这尊十一面菩萨像那时候还没有呢,真不知道他这父亲是怎么带回来的。
  陈老和古玩行打了一辈子的交到,听他这么一说,还能不明白他的目的吗,市面上有不少这样的人,总认为自己能够哄骗了鉴定专家,把他手里的赝品开出一份鉴定证书来,然后再卖个好价钱。
  田乃昘笑着打趣道:“这样类型的造像我家里也有一尊,但是没有你这尊这么大,差不多要小个两圈吧,品相也还可以,不过我那尊是唐代的……”
  田乃昘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位就兴奋地道:“田专家,那您说我这是什么朝代啊,得有南北朝那么远吗,如果您喜欢的话,我愿意出让的。”
  田乃昘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这家伙胆子不小啊,不但拿着赝品来鉴定,还想把赝品卖给现场的专家,而且还是在节目录制过程当中,这家伙也不知道是聪明过头了还是傻到没边了。
  田乃昘苦笑了一下,接着道:“我说我那个是唐代的,是说年代要久远很多,你这个还差得太远……”
  “没关系的,明清的也行啊!”这位再次插嘴。
  田乃昘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正色道:“很不幸的告诉你,你这尊连民国都不到,应该要比知青返乡的年代还要晚很多,你明白了吧!”
  这是节目录制之前就商量好的套路,为了减少想要靠着节目投机取巧的机会,一旦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劲儿的批,让这种人彻底打消他们的无耻念头。
  对方被揭穿了小伎俩,有些恼羞成怒,道:“你到底能不能鉴定啊,明明是老玩意儿,你怎么能说它是假的呢,你们这节目不可信。”
  陈老也被他惹怒了,出声道:“年轻人,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这东西是什么来路你心里应该很清楚的,我不知道令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相信他一定不会同意你用他的名义来做这样的事情。”
  说罢,陈老又对田乃昘道:“小田,你给大家说一下这东西的毛病在哪里,以免大家以后遇到同类的东西上当。”
  田乃昘点点头,对这观众席道:“好,现在由我给各位观众解释一下,由于古人对神佛的恭敬和思想依赖,以及金铜等金属在古代的贵重性,古代的金铜造佛像,都是极其精美的,决不可能出现面部表情呆滞的佛像出来。这尊菩萨像,十一面表情毫无生动可言,完全没有那种应有的灵性。另外,大家可以看一下,摄像师给这里一个特写,对,就在镶嵌的部位。大家看这里,这种镶嵌工艺是现代手法,在古代的镶嵌作品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工艺的。所以,这尊十一面观世音菩萨像,是一件十足的赝品。”


第193章 专家哥哥
  这位本想着借此机会给他手里的东西镀上一层金,没成想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等这节目播出之后,他那东西就成死物件儿了,而他自己,也很难在古玩圈子里再混下去。
  抱着沉重的菩萨像,第二位藏友灰溜溜地走了,他心里是恨田乃昘坏了他的好事,可又没一点奈何。总不能让人家看出来了,还帮着你隐瞒,甚至给你一个想要的鉴定结果,心术不正迟早会有这样一个下场。
  第三位藏友带着他的藏品进来的时候,现场已经安静下来了,见识了这几位鉴定专家了刚才对持有赝品的藏友无情打击,现场观众和藏友的热情反而更加高涨了。这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东西,如果只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地说两句,你凭什么坐在那里给人家鉴定呢,首先你的职业操守就不过关,文玩古物这些东西是最最说不得假话的。
  这位藏友把他的那件笔筒放在条案上,微笑着道:“几位鉴定专家好,这笔筒是我五六年前出差的时候在地摊上买的,当时觉得有可能是紫檀木的,请几位帮着掌掌眼。”
  这种藏品的鉴定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上手,多接触,正所谓“功到自然成”,见识的东西多了,真假优劣一看便知。
  这事是田乃昘负责的,拿起那只笔筒简单看了看,又交给身边的陈老,挨着的石老和张辰都是简单看了一下就放在桌上不动了。
  这个现象让这位藏友的大感不妙,心里一着急,就表露在脸上了。双手也不自觉地开始搓着,眼睛来回扫视着眼前的四个人,就怕从他们嘴里说出一句不好的话来。
  这表情看在田乃昘眼力,他也不想让这位藏友心理负担过重,等现场观众鉴赏、采访过后,就笑着问道:“出趟差也不忘逛古玩市场,你应该也是搞收藏的吧,这笔筒你多少钱收的?”
  田乃昘的话让对方的紧张落去了不少,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自在,就怕这话是在安慰自己呢,强作了一个微笑,答道:“这个倒是谈不上,就是个人比较喜欢,要说专业知识也没有多少,算是个爱好者吧。这笔筒我是在苏州收的,当时对方要价是两千,最后搞价搞到一千三,我看着像是紫檀的,咬了咬牙就买下来了。”
  田乃昘听后笑道:“嗯,你这样的心态是不错,看着喜欢的东西还能静下心来搞价,而且还是面对着一件很有可能是紫檀笔筒这样的物件儿,你要是能把这种心态保持下去,那你打眼的机会就会少很多了。一千三,你还要咬咬牙,你这咬牙的机会要是多几次,你这可就了不得了啊!恭喜你,这是一件明代官造的木雕精品,即使是在五年前,一千三收下来也是一个大漏,好好收藏吧!”
  “谢谢专家,谢谢!”道谢之后,这位又看向田乃昘,问道:“田专家,不是还要再讲一讲的吗,我们都希望能从专家这里听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呢!”
  田乃昘笑道:“讲啊,当然要讲的,就来说说你这件笔筒吧!”
  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接着道:“明清时期,木雕工艺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阶段,在这段时期里,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同时也形成了木雕工艺的分类,例如:白木雕、红木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金漆木雕等等,你这件就是红木雕的精品。明清木雕多文玩,文房用具和案头清玩最为常见;而两者的艺术风格却又有很大的不同。清代木雕繁奇多姿,打磨要细到深雕的里层都光滑如玉,表现欲很强。而明代的木雕,则要表现得简练古朴,不做多层次雕刻,很少用深雕、镂空的技法;同时明代木雕又很注重器物与材料的统一,充分运用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等优势,不以技法做遮掩,却达到了稳定、协调的艺术效果,十分难得。”
  现场观众齐声鼓掌,这番话基本上就把明代木雕的要领和关键全都总结了,对于在坐的观众在今后的木雕收藏上,作用不可谓不大。
  字画,佛像,杂项,这三类都已经有藏友上过场了,接下来要上场的藏品不用说,肯定是瓷器无疑了。
  一个年轻女孩儿抱着一个小盒子走进来,梁斌这厮还没有女朋友,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就有心和对方多说几句。
  “小妹妹,你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藏品呢?”
  这女孩儿显然是常看综艺节目,对这位大名鼎鼎的主持人并不陌生,大大方方地道:“梁斌哥哥好,我带来的是四只瓷碗。”
  “哦,那这是你自己的收藏呢,还是你家里的呢?”
  “这是我爸的东西,不过也是别人送给我爸的,我趁着我爸不在家,拿出来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的东西。”
  梁斌脑门上就见黑线了,问道:“呃,小妹妹,你爸他不会是当官的吧?”
  “嘻嘻,你以为我爸是贪官收别人的礼啊,怎么可能呢,我爸就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
  梁斌还真怕这女孩子的爸爸是个当官的,“哦,这样啊,我也觉得有你这样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儿,你父亲也不该是个贪官。现在你就把你这四只碗拿上去,让我们的专家给你看看吧!”
  “专家爷爷好,专家叔叔好,专家……,哥哥好!”问了一排的好,到了张辰这儿,犹豫了一下,还是叫哥哥了。
  说完就把盒子打开,取出里边的四只粉彩小碗,放在了陈老的面前,等着老爷子给鉴定。
  可这是张辰的事啊,而且陈老还想要让张辰在这节目上出出彩呢,可又不能就这么推给张辰。只好是先拿起面前的小碗看了看,然后又递给了石老,由他交给张辰。
  女孩儿看着就有点不大情愿了,那么年轻,比我大不了三两岁吧,能做专家吗?犹豫着问道:“专家爷爷,您不能给我看看吗,这里边您年龄最大,我自然是找最有经验的了。”
  看来年少成名也有弊端啊,陈老呵呵地笑着,那边的田乃昘就说话了:“小妹妹,你可别小看了那个专家哥哥,他的瓷器收藏可是最全的,而且眼力超好,在我们行内他也是第一流的。再说了,你这里不是有四只吗,我们四个人,正好一人一只,一起给你做鉴定,这不是更好吗?”
  女孩儿也不再说什么了,不管那个最年轻的是不是专家,就给他一个机会吧,或许他还真的是一流高手呢。
  四个人一人看一只,轮换着看过之后,四只碗都聚在了张辰面前。张辰又把四只小碗并排摆在一起,请现场观众来鉴赏。
  张辰倒是不认为这女孩儿有什么不对,给他也一样,当然是要找年长的专家给自己鉴定了。年龄越大就越是有经验,古玩这东西可不是比力气,只能是靠多年的磨练和学习才能有成绩。

当前:第106/4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