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人生校对版作者浪拍云》第81/412页


  话出口之后,才又反应过来,自己着急之下说漏嘴了,这不就等于自己承认自己卖假货吗?赶紧改正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啥时候的就是啥时候的,我做生意可是童叟无欺,不玩那一套。”
  张辰笑了笑也不理他,倒是张沐听着“噗”的一下乐了,带着点脸色,冲着那摊主道:“就你这点智商,怪不得只能在这天棚里摆地摊儿呢,真是活该你受苦。唐朝皇帝姓李,他们的老祖宗叫李虎,为了不犯忌讳,所有的兵符都是鱼的,还有兔符和龟符,唐朝压根儿就没有虎符,你就等着赔钱吧。不学无术,真是给古玩界丢脸。”
  “啪、啪、啪”张沐的话音刚落,一边就传来了鼓掌的声音。几人转头看去,只见一个慈眉善目老者,大约有八十岁上下,在几个黑衣保镖的拱卫下走过来。
  老者边走边看着那摊主道:“这小姑娘说得不错,你既然出来做这门生意,就要把这行当里的门门道道搞清楚了,连最起码的知识都没有掌握了,我看你还是好好学学再来吧!”
  说完,老者又对张辰道:“小伙子,你刚才买下的那枚鱼符,能不能给老朽看看啊?”
  张辰不知道这老者的来路,这古玩行里的猫腻多了去了,有时候真让人不得不防,就装出一副不明白的表情,道:“什么鱼符,我哪里来的鱼符啊,老先生是不是搞错了?”
  老者也知道张辰是在防备自己,并不恼怒,还是笑眯眯地道:“小伙子,你这样子可就不诚实了,刚才你明明从这小贩手里买下了三件东西,怎么现在就忘记了呢,你可别说你不知道那是什么宝贝。老朽只是想看一看,见识一下这鱼符是不是书上记载的那枚,并没有夺人所好的意思,你尽可放心。”
  老者都把话说道这个份儿上了,张辰也不好再拒绝什么,他只是不想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对方真要是打上他的主意,就凭这几个保镖还进不了张辰的眼。张辰笑了笑,把已经装进包里的那个盒子拿出来,取出刚才买下的其中一件玩意儿,递给老者,道:“老先生莫怪,只是这世道人心不古,晚辈不得不防啊!”
  老者点头表示赞同张辰的话,看了看张辰手上的物件,道:“此物尚未打开,既是你的东西,还是由你打开来吧!”
  这鱼符和别的兵符有所不同,并不是简单的两片合在一起,而是通过一个机纽扣在一起的。这机钮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让这鱼符看起来像是一个整体,完全没有丝毫的缝隙和联合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才使得它一直躺在一堆小玩意儿当中,没有被人发现。亲手打开一个机钮,让历史得以重现,对任何一个搞收藏的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而老者要他自己打开,也是出于对他的尊重。
  张辰不禁暗赞一声,这老者倒是独具慧眼,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这鱼符是内有玄机的。
  当下也不含糊,道一声“老先好眼力。”
  把那鱼符拿在手里,轻轻地抹去上面的泥土杂质,又让宁琳琅拿出一块消毒的布巾擦过之后,又用一块软布,在鱼身上来回擦着。不一会儿,鱼身尘埃尽去,一条黑亮的铁鱼出在眼前。整条鱼虽然造型比较死板,鱼眼也比一般的鱼要大一些,好像是有点生气的样子,但是鱼身上的鳞片和鱼头上的纹饰却是很漂亮,丝毫毕现的,和方才那个沾满泥土和污渍的小玩意儿完全不同了。
  这时候,周围已经围了十几个人,都是路过的藏友和最近的摊主。那个卖给张辰鱼符的摊主也在其中,看着张辰擦拭过后的“铁鱼”,心里莫名的升起意思悔意,难不成这玩意儿真是什么“鱼符”?
  但是马上就又把这个想法压了下去,不会的,这东西在自己手里有一年多了,开始的时候自己也擦拭过,这黑亮的颜色见过好多遍了,可是除了颜色比较好之外,这东西并没有其他的特别之处。倒是那鱼头上的纹饰还不错,可也不能单靠着那点纹饰就说明什么,说来说去也就是一个不错的铁鱼,否则的话,自己怎么可能贱卖呢。再说那材质,说铁不像铁,说钢不是钢,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但肯定不是兵符。那兵符都是两半的,这铁鱼完全没有缝隙,怎么可能是兵符呢。
  谁知道这小子和这老头儿是不是骗子,专门来这里搭伙儿骗钱的。这伎俩也不怎么高明嘛,先买下一件普通玩意儿,然后再由老头儿出来说法,最后就是借着短时间的炒作把东西高价卖出去,当我是傻子吗?
  我先冷眼旁观,等到真要有人出手的时候,再站出来揭穿他们的诡计、骗局,也在这潘家园天棚区立一立自己的名号。这时候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刚才他还暗夸自己眼力好,想把张辰当凯子骗,结果被对方揭穿呢。
  张辰将鱼身擦拭干净之后,心里也忍不住赞了一声,这鱼的做工还真是精细,每一片鱼鳞都排列有序,一片压着一片,且又大小适宜,如果假以颜色,怕是和真鱼毫无二致了。鱼头上的神兽纹也是活灵活现的,极为精致,就是这点儿工艺也值个千把块的啊!真是想不明白,那个摊主敢把那么假的过分的赝品虎符买到一万,可这么漂亮的一条鱼,却只卖了一百块,真怀疑那家伙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张辰早已经通过意念力观察过这物件的内部构造,对于机栝的设置已经完全了然于胸,打开这枚鱼符上的机关简直就是手到擒来。把软布交给宁琳琅装进专门的袋子,就把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捏在两只鱼眼上,开始一正一反地转圈。等听到轻微的一声“啪”之后,右手捏住鱼尾,左右动了动,接着又把鱼尾旋转了一圈。
  又是轻微的一声“啪”,张辰放开鱼尾,左手依旧捏着两只鱼眼,拇指前推食指后拉。神奇的一幕出现了,那“铁鱼”居然真的分成了两片,和表面颜色不同,里边是金灿灿的一片。
  左边那片的鱼头部分有一处微微凸起的浮雕状,鱼尾部分则是有一处微微凹陷,右边那片则反之;鱼头到鱼尾之间的腹部,分别排列着两行铭文。
  围观的众人都惊呆了,这么神奇的事情可是从来都没见过呢。别说那些个路人甲乙丙丁,就连见惯了张辰手里神奇场面的宁琳琅和张沐,还有那一直表现得十分沉稳的老者,都有些微微的惊讶。


第148章 七子八婿满床笏(下)
  那位收了张辰三百块的摊主,现在更是恨不得抽自己百八十个大耳片子,好能够让自己长长记性。又看走眼了,这……,这怎么可能啊,我这不是一双慧眼的吗,怎么和瞎子也差不了太多啊,难道说我尼玛的天生就是受穷的命吗?
  这个摊主和其他围观的摊主,都同时做下了一个决定,回头把自己手里的东西全部仔细研究一遍,任何的细节都不能放过,就像这条铁鱼一样,看着它不起眼,可说不准就是宝贝啊!
  看着张辰手里的鱼符一分为二,老者也有些激动,情不自禁地站近了一点,和张辰一起去看那左右两片上边的铭文。右边一片上面是“兵甲之符,敕汾阳王,事涉江山,如朕亲临”,左边一片是“大唐代宗皇帝,宝应元年八月”。
  意思大概就是说,这玩意儿是指挥天下兵马的信物,现在把它交给汾阳王,如果有涉及到江山社稷的大事,拿出这玩意儿来,就相当于皇帝自己的旨意了;从唐代宗宝应元年八月开始,这个事,就这么定下了。
  汾阳王是谁?郭子仪啊,据说是全天下古往今来最会当官的一个人,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叛乱,年近八旬依然披甲挂帅,击败吐蕃大军。一辈子伺候了四个皇帝,从武状元开始,官至宰相,封郡王;也是惟一一位由武状元出身当了宰相的;被唐德宗尊为“尚父”。
  史上曾说他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这可不是吹的。老郭家一家子都是大官,好些个子孙也都是娶了公主的,算得上最大的皇亲国戚团体了,皇帝对他家的疑心自认会少一点,又说郭令公此人,带兵打仗那是一等一的好手,可是这武人若是多了一颗好脑瓜子,那就更了不得了;传说郭子仪最爱看《史记》,从中也学了不少本事,皇帝信任他让他去打仗,可是他以打完仗就主动请皇帝把兵权收回去,说的是一套一套的,皇帝自然是更加信任他了。
  这兵符可就是三军指挥权啊,有了辖制天下兵马的权利,想干个啥偷鸡摸狗,气吞天下的革命工作,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了。
  自古以来,兵符都是两块的,一半在将帅手里,一半在皇帝手里,没有啥大不了的事情,是不会使用的,甚至有些平安官员,干了一辈子工作,也没有把两片兵符合在一起的时候。而且,为了防止掌兵的将帅有什么不和谐的举动,朝廷对于兵符的使用也很是严格。说严重点,看着是掌管着万千兵马,可是你想要调动五十个当兵的,大概就是比现如今一个排左右的编制稍微多一点吧,如果没有两片兵符合并,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一般来说,兵符上的文字是没有这样的,都会写上一句“右在皇帝(或者是王、君),左在某某地方”,存世的兵符并不太多见,但是结合古代帝王的权术,能够发下这样的兵符,绝对是少之又少,甚至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这鱼符上明明写着,这两片都是给郭子仪的,并且遇到危及江山社稷的时候,可以代表皇帝,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啊!
  那么皇帝对他有多信任呢?有一出戏,叫做《打金枝》的,就是说这个呢。他儿子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和公主吵架着了急把公主给扇了,公主就说我老子是皇帝你还敢打我啊,你也太无法无天了。他儿子就说,皇帝算个吊啊,有啥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我老子不想做皇帝罢了。
  公主被赶出家门,去到皇宫娘家,和他老子说了这事。郭子仪也不是摆着看的,当下就去跟皇帝请罪,皇帝却反过来安慰他,说什么“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小两口关起门来吵架拌嘴是很正常的事,咱们是亲家,作为他们的长辈,要是把这事情当真了,那可就闹笑话了。
  “小伙子,借一片给老朽看看如何?”老者说话的时候声音都有些激动了。
  张辰见老者一脸急切,期待,还有些懊悔的表情,估计这位很有可能就是奔着这玩意儿来的,只不过自己抢先一步了而已。刚刚已经答应给他看看了,倒也不怕他耍什么花招,就把其中的一片递给那老者。
  老者接过那片鱼符之后,仔细地端详着,眼睛里满是欣喜的神色,嘴巴里嘟嘟囔囔地念叨着一些好像是地方性的语言。张辰听不懂他念叨什么,也懒得管他念叨的到底是什么,只顾着看自己手里的那片,意念力却释放出去,笼罩在老者和他的几个保镖周围,只要他们有所异动,就逃不出张辰的布控。
  老者念叨了一阵子之后,终于又开始说普通话了;“这鱼符做工当真是精细啊,以陨铁为外壳,采用包嵌的技术把黄金裹在里边,竟然看不到一点衔接的痕迹,外表奇特而内里华贵,实在是难得啊!而这机栝的设计和制造也是十份的精巧,以鱼眼和鱼尾同时作为机关,端得是巧夺天工。”
  “郭子仪戎马一生,直至八十四岁高龄方才卸甲,对大唐王朝鞠躬尽瘁,保得大唐江山安宁二十余年。历玄、肃、代、德四帝,两度入相,屡建奇功,满门富贵,后代多为皇亲国戚,爵至公侯者众多,却安于天命。史传郭子仪大寿,子女皆往拜贺,七子八婿满床笏,帝恩之盛古今罕有,也只有他能够当得起皇帝如此的信任了。”
  “天下兵符万千,能够不分而持之的却是仅有这一枚,说他是古今天下第一兵符,也是一点都不为过的。这鱼符上并不见‘合同’二字,背脊处也没有骑缝的铭文,又有如此精巧的机关锁合,果然与古籍所记载的一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它在泥土破烂之中混杂了千年,从来没有被人发现或者找到,小伙子,你真是好运啊!”
  张沐毕竟不是打小就开始入行的,虽然一直以来学习都很努力,但是她从学习收藏开始,到现在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的典故还不甚了解。
  听了老者的话,就问张辰:“小辰,什么叫‘七子八婿满床笏’啊?”
  她这一问,了许多在场的人也是竖起了耳朵,想要听一听。全民收藏归全民收藏,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爱好收藏的人都是行家,甚至连那些摆摊设点的小贩,也多是二把刀,平日里以兜售假货骗人为主业,手里没什么真正的玩意儿。
  张辰对于张沐的问题从来都是在第一时间解答,笑了笑,答道:“正如这位老先生说的,郭子仪一家子都深受帝恩,子孙里边娶了公主的就有好多个,还有做了皇后的,那是真正的满门富贵。‘七子八婿满床笏’,说的就是郭子仪过大寿的事,当时郭子仪有七个儿子和八个女婿一起来给他拜寿。这些人都是做官的,进门就要把笏板先放下,十五个人的笏板都放在那里,一下子就把床头都摆满了。”
  “后世的很多诗词、戏曲,甚至是大鼓书,都有这么一段,京剧、越剧、黄梅戏、昆曲之类的都有《满床笏》这一出;还有很多的民间艺术,像是年画、木雕什么的,也有这个题材;也有人以‘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来形容的。”
  张辰说罢,看着那鱼符摇了摇头,又道:“这郭子仪一家算得上当时最大最鼎盛的皇亲国戚,和皇室的关系是相当紧密的,当时的唐朝政治处于不太稳定的阶段,宫廷政变此起彼伏,唐代宗能够登上皇位,就是因为受了宫廷政变的惠。他颁发给郭子仪这枚鱼符,让他在事关天下社稷安危的时候,站出来主持军队的事宜,我认为就是想要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他深知政变的厉害之处,正所谓没有军权就没有王权,只要军权在手,就会有无数的人才来帮着他打理江山社稷,但是这军权确实要交在最最信任的人手里。”
  “皇帝对郭子仪的信任,首先要归功于郭子仪的能力,在当时的大唐朝,郭子仪是最为能征善战的,朝堂里又有不少他的门生故吏,但是他却安于老老实实做一个臣子,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品质。其次他又是皇帝最大的亲家,牵瓜扯蔓的关系无数,尤其他的一个儿子还是皇帝的女婿,就是为了这个,他也会多出一份力的。”
  张沐最早喜欢上收藏就是因为故事,所以一直以来,张沐对于名人典故之类的东西最是感兴趣。别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典故,万丈高楼起于垒土,一旦由此延伸开来,能够得出的信息可以超乎想象。
  那位老者听了张辰的判断,也是由衷地点头赞同,把手里的鱼符交还给张辰,笑道:“小伙子不错啊,年纪轻轻就能够有这么一番见解,仅仅靠着这一枚鱼符和上边的几个铭文,就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分析入微,抽丝剥茧,把道理条框说的如此清晰明了,我看这年轻一辈中,再无第二人了。”
  说着又向张辰伸出自己的右手,道:“老朽姓褚名风,在这行当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你是我所见最出色的年轻人。老朽今天就是冲着这鱼符来的,不成想还是晚了一步,该是无缘吧,如不嫌弃,我们来个忘年之交如何?”


第149章 游艇会
  张辰还真是没有听说过收藏圈里有个叫褚风的高手,但是看眼前老者气度不凡,应该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得出这鱼符的奥妙,眼力上更是一流了。这样的一个人应该不会是默默无闻的,回去问一下师伯或者太师叔,必定能够知道这老者的身份。
  老者要和他做忘年之交,张辰可是不敢托大,忙给老者施礼,双手握住老者的右掌,谦虚道:“承蒙老先生抬爱,晚辈不敢当,既是同道,今后还邀请老先生多多指教。”
  老者见张辰如此谦虚,丝毫不为自己的夸奖所动,暗赞一声,更是要结交一番。
  跟身后的保镖拿过一张名片交给张辰,微微一笑,道:“老朽是个不出世的闲人,这一辈子就以文玩为乐,看小友应该也是此中高手,今后当要多多交流啊!”
  张辰接过老者递来的名片,上面只有烫金姓名和电话号码,心知这褚风老人必定不会是简单人物。
  也把自己珠宝公司的名片和老者交换,笑道:“老先生是高人,晚辈定要向前辈请教的。”
  这一出下来,天色已经不早了,两人又聊了几句,就告别而去,只是约好日后有时间多多交流。
  如果董老或者陈老在场,一定早就认出了这位名叫褚风的老者,并且还会很熟悉。这老者可是大有来头,和宁爷生在同一时代,又是同样的年少成名。在当时民国的年轻一辈中,有南宁北褚之称,南宁自然就是说的宁十八,而北褚说的就是这位褚风,褚铁眼。
  此人也是出自收藏世家,和宁爷不同的是,褚风一家在民国末年,去到了香港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内地的收藏市场也随之繁荣起来,褚铁眼深知真正的收藏宝地还是大陆,也就随着这股春风定居在了京城。
  但是这位褚铁眼确变得有些怪异,他不喜欢在太多的场合露面,也不愿意有什么名气,甚至连一些产业买卖上的事都是派出下面的人打理。自己则是一股脑儿地钻进收藏的世界里,成天的就是研究古玩行里边的道道,再加上年纪大了,相貌也有了不少的变化,所以他定居京城二十来年,除了少数几个老古董和他有来往,从来没有被人打扰过,倒也过的悠闲自在。
  张辰和老者褚风分开之后,就带着宁琳琅和张沐回董老那里去了,今天淘到了一件好玩意儿,肯定是要在第一时间给师伯看看的,顺便也要打听一下刚刚结识的老者是什么来头。
  从董老那里出来,张辰想着那位和师门有些渊源的老者褚风,看来还真是有缘啊,如此一个避世不出的老前辈,居然就这么让自己给碰上了。
  董老给他讲了这位褚老的生平,让张辰也是佩服不已,想不到这位老人家居然是一个天纵奇才。
  上世纪八十年代,褚老乘春风回归,第一时间知道这消息的,自然是他叫做师兄的陈志远了。叫师兄并不是因为他是陈老父亲或者某个师父的弟子,而是因为褚老的师父是陈老父亲的同门师弟,用亲戚的理论来说,那就是堂伯兄弟。
  董老跟着师叔陈老去见这位同宗师叔时,这位褚铁眼正在京城郊外玩泥巴。只是这泥巴却不是普通的泥巴,在经过褚铁眼的拾掇之后,这些个泥巴被塑造成瓶瓶罐罐的样子,然后董老就看着褚铁眼给那些瓶瓶罐罐施以颜色,最后就变成了精美的瓷器。

当前:第81/4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