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英烈谱全集.net》第2/63页


  还有一层意思,那就得说说黄花儿妈。
  黄花儿妈舍不得让闺女嫁给穷苦人家,她觉得,自己的闺女应该嫁给个有钱的人家,也免得像自己这半辈子似的多吃了那么多的苦!黄花儿妈心里明白:虽然说,人们经常讲那个“门当户对”,可是,那说的都是一般的男婚女嫁。咱闺女这么水灵,还不能找个好点儿的人家吗?再说了,有钱人家谁家不想着要找个俊点儿的媳妇?咱黄花儿长得这么俊俏,还怕没有人家要!于是,凡是来提亲的,只要是普通的穷苦人家,黄花儿妈都会婉言谢绝。海边儿上打渔的人家,黄花儿妈就根本不予考虑了――都是靠着小渔船吃饭的家境,再富你能富到哪儿去!因此,海边儿上的小伙子们长得再好,也没有哪个能被相中,黄花儿妈就等着哪个有钱的人家找上门来了。就这样,一等再等,黄花儿也就悄悄地长到了二十三岁。
  在海边儿上,姑娘到了二十三,按说都得有个婆家了。可是黄花儿的婚事,虽然托人说了几次媒,可都是只有上文,没下文,说了也是白说!到现在,那么长时间了,还是连个影儿都没有。
  到这时,黄花儿妈开始着急了,整天没事儿就琢磨黄花儿的事儿究竟可该怎么办。有几次,急得没法儿,就把黄花儿叫到跟前,借着娘儿俩说心里话的机会,向黄花儿表达当娘的那种亟不可待的心情。
  黄花儿可不急,从小跟妈妈在一起呆惯了,根本就没想过那个离开自己亲妈的事儿!因此,每次黄花儿妈一说提亲的事儿,黄花儿就打岔,把话题支得远远的。黄花儿妈没办法,只好在心里着急,总想着到哪儿去找个有道兴的媒婆子,好让闺女快点儿应个婆婆家,也了去自己心头上的一件大事……
  这一天已经进了腊月。眼看着快过年了,人们都在准备着置备一点儿年货。海边儿上的人家,平时都挺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的,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的挣扎了一年,好容易盼到了年根儿底下,怎么也得稍微改善改善才好。
  黄花儿家也不例外。虽然家里没有什么多余的钱,可怎么也得买几个福字、吊钱儿的贴贴呀。于是,黄花儿妈便让闺女去赶集,也好顺便让闺女自己买朵花儿戴戴,过年了么,图个吉利吧。
  黄花儿满心高兴,约上几个姑娘就奔了北塘。
  北塘虽然也是个小渔村,但却沾了码头的光,隔三差五的总有个集市,也真是方便了附近的渔民,平时打了鱼自己舍不得吃,就拿到这里来卖卖,换了零花钱之后,再买些油盐酱醋的捎回去。居家过日子么,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谁家不是如此呀?
  黄花儿和几个年龄相仿的姑娘来到了北塘。
  集市上热热闹闹,人来人往。尽管小日本儿在中国已经折腾了好几年,让海边上的人们都战战兢兢地生活着,可是,劳累了一年的渔民们,过年的心气儿却不减。因此,这天赶集的人也就格外的多。
  黄花儿和几个姑娘心气儿都挺盛,在集市上转悠了老半天,看看这也想买、看看那也想要,可就是因为身上的钱实在是不多,因此,转悠了老半天也拿不准究竟该买些什么。直到快晌午了,兜里的几个零花钱儿也没有掏出来――穷人家的孩子,过惯了清贫日子,也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没有哪个是舍得花钱的主儿。
  眼看着已经到晌午了,黄花儿终于选中了自己想买的东西。
  可是正当她准备掏钱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大喊着:“快跑哇!鬼子来啦……”于是整个集市像炸了马蜂窝一样,人们全都慌了神,收摊儿的收摊儿,逃跑的逃跑,你喊我叫的当时就乱了套了!
  黄花儿向远处一看,见几个扛着枪的日本鬼子跟在膏药旗下面,正向这边跑过来。黄花儿心里当时就扑腾起来,于是,几个姑娘互相拉拽着,赶紧向回家的路上逃……
  鬼子们也想过中国年,于是便打算来到集市上敛点儿年货儿。他们见到四处奔逃的人们,一边开心地大笑,一边抢夺集市上的东西。抢着抢着,突然看到几个姑娘逃跑的背影。几个鬼子一嘀咕便追了上去,一边追,一边用半拉个叽的中国话喊着:“花姑娘、花姑娘地……”
  姑娘们听说过日本鬼子糟蹋中国妇女的事儿,知道要是让鬼子抓住可就惨了。于是都吓坏了,几人互相叫喊着,拼了命地往回跑……
  多亏了是海边儿上长起来的姑娘们,自小就摔打出一个好体格,没多一会儿就远远地跑开了……
  鬼子没追上。一者是姑娘们逃得快,另一者也是因为鬼子们脚上的那双大皮靴实在是笨重了点儿,跑起来也是不太灵便,再加上那几个鬼子有的抓了鸡,有的抢了粮食,背在身上多少也是个累赘,姑娘们这才得以逃脱!
  几个姑娘到底还是跑散了。
  黄花儿是绕着海边儿的礁石跑的,她知道礁石后面有许多停泊着的渔船,那里的地方比较隐蔽,也有藏身的地方。
  黄花儿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礁石后面,赶紧就藏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不见动静,才敢探出头向回张望,见鬼子们正在那个膏药旗的带领下,晃晃悠悠地往回走。
  黄花儿跑了一身汗,见鬼子没有追上来,便放下心来,解开了衣领打算消消汗。可是隆冬季节,海边上的风也硬,没多大功夫,黄花儿就打了一个冷战,觉得浑身发紧。
  原本受了一场惊吓,紧跟着又受了风寒,黄花儿也就得了一场大病。原以为忍一忍能扛过去,可这次却怎么也扛不过去了。
  黄花儿病得很重,几副汤药下去也没管什么事儿。
  第二天黄昏,黄花儿躺在炕上,发着高烧,精神恍惚,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浑身一点劲儿都没有。
  黄花儿妈看着又急又心疼。原打算买年货的钱也就都抓了药――大年根儿底下,怎么也得让闺女赶快好起来呀!
  黄花儿妈把药买回来,赶紧就守着灶膛坐在地上围着一堆干柴给闺女煎汤药。
  黄花儿妈不时地向灶膛里添干柴,火烧的不太旺,看来药锅里的水一时半会儿还先开不了。黄花儿妈心里着急不时将头扭向闺女躺着的炕头上,看着闺女昏睡的样子,心里疼得慌,就赶紧向灶膛里添柴火,恨不得那灶膛里的火能更旺点儿、那药立刻就能熬好,也好尽快让闺女喝下去,把病治了。
  这时,外面隐隐约约传来争吵的声音,黄花儿妈侧耳仔细听了听,她知道是两家邻居打架了。
  黄花儿妈热心肠,平时爱管闲事儿那可是出了名的,谁家要是有个争争吵吵的,她总是出头相劝,邻居们也大都会买她的帐,只要是黄花儿妈出面相劝,一般都会给足她面子,能少说一句就少说一句,能退一步就都退一步,能不打的架也就都不打了。因此黄花儿妈就更加感到给邻居们劝架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了。
  今天的事儿,当然也不能例外,黄花儿妈不会看着邻居打架不管的,所以,她不由得站起身。可此时她正在给闺女煎药啊!黄花儿妈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闺女,闺女好像还在睡着,于是黄花儿妈决定:反正吃药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的,先给邻居们劝架去!
  黄花儿妈把灶膛里的火压了压,用脚将遍地的干柴向旁边踢了踢,就急忙忙地走出屋……
  黄花儿妈万万没有想到,她这一走,却闯下了一个大祸!
  
  第三章 水生火中救黄花儿
  
  黄花儿妈一心只想着快点儿劝架去,慌慌张张的,也没把填在灶膛里的干柴完全熄灭就出了屋。
  冬去春来的季节天干物燥,没有完全熄灭的、灶膛中的火逐渐复燃,越烧越旺,竟烧出灶膛引燃了灶膛外散落在地上的干柴!这下可就坏了,火势越烧越猛,不大一会儿就连到了破烂的家具,一下子,整个外屋里就烟火冲腾了。
  黄花儿还在里屋昏昏沉沉地睡着……
  看打架的人群中不知是谁尖叫了一声:“坏啦!着火啦!”大家扭头看去,只见黄花儿家的外屋门里已经向外窜着火苗,里屋的小窗户也窜出了夹带火苗的黑烟!
  黄花儿妈尖叫一声,拼了命地往家跑。
  打架的人也打不下去了,看热闹的人也都慌了神,慌乱中大家七手八脚地各自拎起各式各样的盛水的家伙,舀上水,连跑带颠地向黄花儿家赶过去。
  一个邻居一扬盆底把水泼向着火的房子,那水根本就管不了用,一遇到火“刺啦”一声就化作一股蒸汽,随着浓烟就飘走了……
  “快、快点儿呀!多来人呐!找大家伙儿!多弄些水来!”渔村里年纪最长的王七爷撅着山羊胡子、可着嗓门儿大声张罗。于是一些人扔下手中的坛坛罐罐儿,找更大的家伙儿盛水去了。
  留下的人们和刚刚赶到的人们还在用端来的水向大火上泼洒。可是,火势却并不减小,火苗子呼呼地从门窗里向外窜,烤的人们直往后退。
  黄花儿妈试了几次想进屋去救自己的宝贝闺女,可是门口的火太大了,几次都被大火挡在门外。黄花儿妈绝望地跳着脚儿,拼了命地尖叫着:“闺女!我的闺女……”
  此时,黄花儿已经被浓烟呛醒,她一看满屋的浓烟卷着火苗翻滚,知道是着火了。她勉强爬起来想尽快逃生,可是她病得太重了,再加上让这浓烟一呛,哪里还有力气呀!她眼前一团金星乱窜,浑身软绵绵的,两腿麻酥酥的根本就不听使唤,刚下了地,连急带怕的昏了过去……
  大火依然燃烧着,邻居们围着房子不停地泼水,除此之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有几个小伙子急得直搓手,围着王七爷直叫喊:“怎么办呀?七爷,这可怎么办呢?黄花儿还在屋里呢……”
  王七爷胡子撅得更高了,气急败坏地一脚踢开一个摆在他脚跟前的空水盆子,瞪着大眼冲着那几个年轻的后生发脾气:“还怎么办?赶紧找大个的家伙儿来救火呀!快呀!”
  小伙子们嗷嗷叫着散去了。
  黄花儿妈都快急疯了,瘫坐在地上哭喊着:“闺女!闺女呀、我的闺女……”
  跟前的一些女人们已经开始抹眼泪了……
  正在这时,只见一个身影从斜刺里冲出,抢过一个邻居手中的水盆,往自己头上一浇,扔下水盆就冲进被火苗吞噬的房门……他的动作太快了,一点犹豫都没有,以至于现场的所有人都没能看出他究竟是谁!
  所有的人们都傻了眼,愣愣地望着烟火弥漫的屋门口……
  不大工夫,屋门口的火焰忽闪了一下,那个身影已经从火海中闯出,他的胸前抱着那个美若天仙的年轻姑娘――黄花儿!
  嘿!现场的人那可是一片惊叹呀!黄花儿得救了,人们揪到嗓子眼儿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去!这时人们才仔细看了看那个火中救美的大英雄――原来是后街水井旁住着的那个痨病老汉的独生儿子、那个平日里从不多说少道的老实小伙儿――水生啊!
  水生的头发大部分都烧焦了,满脸的灰黑,**着上身。他的那件刚才被水浇湿的粗布棉袄却盖在黄花儿的头上……
  人们迎上去,一边夸奖着这个年轻的后生,一边揭开了盖在黄花儿头上那件湿漉漉的棉袄。大家发现黄花儿完好无损,高兴劲就甭提了!
  王七爷也乐了,捋着胡子冲着黄花儿妈就喊上了:“黄花儿妈呀!嗨呀!别哭啦!看看,看看吧!人家水生把你闺女救出来啦!”
  黄花儿妈刺棱一下从地上爬起,跌跌撞撞地跑到水生面前。
  这时的水生却傻了,在所有在场人的众目睽睽下,他抱着那个紧紧搂着他脖子的漂亮姑娘却不知如何处置了――放下她吧,这姑娘没穿鞋,而且浑身软软的根本就站不住啊!何况这大冬天的,地上满都是人们救火时洒落的水!不放下她吧,那么多人围着、看着,怪难为情的!水生害羞了,脸上的红色一下子就从满脸的黑灰下透了出来,他真想立刻就从这儿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花儿似乎还没有从惊恐中清醒过来,双臂死死地搂着水生的脖子,由于她的脸和水生的脸贴在一起,伴随着呼吸,黄花儿呼出的气息直接扑到水生脸上……水生顿时感到自己象被雷击了一样,呼吸立刻就变得急促了,一股暖流从脑顶上直接就涌遍了全身,浑身竟没有了力气,抱着姑娘的双臂也开始颤抖了。他下意识地将脖子向黄花儿扭了一下,两人的嘴角竟然又接触在一起!于是,随着全身血液的凝固,整个身体立刻就僵硬了――水生的脑袋里完全就是一片空白,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知觉……
  “喂,小伙子,你伤着没有?伤着没有哇?”王七爷使劲儿这么一喊,水生这才恢复了点儿清醒:“没、没有……”
  黄花儿妈赶紧凑了过来,含着泪水的眼睛盯着黄花儿的脸仔细看了看,又用手去掰黄花儿搂在水生脖子上的双臂。可是掰了几下掰不开,黄花儿妈就大声呼唤:“闺女、闺女,你醒醒!醒醒啊……”
  黄花儿虽然有些苏醒,但她并没有意识到此时自己正被水生抱在怀里。她动了一下头,**了一声睁开眼,觉得天眩地转,一阵阵地恶心,于是又把眼睛闭上,重新把头紧紧地倚靠在水生的胸前……水生觉得自己马上就要背过气去了,两眼发直,双腿软绵绵的,心里扑通通地跳成了一个儿,整个身体已经开始晃悠了!
  王七爷也凑上前来,拍了拍水生的肩头,说:“小伙子!行啦!别抱着啦,你放下她吧……”
  水生略微弯了弯腰,想松手,又怕摔着黄花儿,于是又挺直了身子。
  五大三粗的贵锁嫂算是给水生解了围,她看出,不是人家水生不愿松手,是黄花儿还没有恢复神志,她的胳膊还在死死地搂着人家水生的脖子呢!于是,她把双臂托在黄花儿的身下,一边准备从水生的怀里接过黄花儿,一边示意黄花儿妈再去分开她女儿那双搂在水生脖子上的胳膊。正在这时,黄花儿醒了,当她意识到自己正躺在水生的怀里时,一种从没有过的惊悚顿时使她松开了双臂。于是,贵锁嫂立刻抱着黄花儿向自己家跑去。此时,人们隐隐约约地听到了黄花儿委屈的哭泣声……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已经投入了救火的行列,整桶整盆的水接连不断地泼向屋内,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屋里的东西也没有多少,能烧的东西也差不多都烧没了,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当前:第2/6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