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明朝全集.com》第218/273页


“正是。”秦密盎然答道。

“让他进来吧!”书办却没有再理会他,而是对着队官挥了挥手。队官惊讶之余又藐视地瞥了秦密一眼,恨恨地让到了一边:“请吧!大人!”

衙门大了,门房也是分左右的,虽然都是让侯见的人休息,却也有品级之分。秦密进了大门,便被那书办给领到了右边的门房,里面空空荡荡,只有靠墙的地方放着一排长条凳子。

“你且休息罢!等到开会了自然会通知你!”书办硬生生地扔下一句话掉头就走了。

这里有灯却不怎么亮,不过秦密也不怎么在乎,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便随手从包里拿出了这一路上他所见所闻的记录。尽管是走官道到的杭州,却还是要穿过不少的乡镇,他时不时地走下地去跟那些农户们交谈几句,然后看一看地里的桑苗,继而把自己的所见记录到纸上。改稻为桑进行的很不顺利,农户的抵触情绪很大,绝大部分都是被逼着改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人,官府派出兵丁一吓,便老老实实地照办。可是改种了桑苗的桑农们无一不是愁眉苦脸,家中的余粮不多,现在改种桑苗,就意味着必须要吃老底了,况且桑苗一多,还能不能按照之前的市价售卖,谁心里也没底。只是有一点却是大家谁也没有想到的,原先说好的是以八石一亩的价格买田,可那些大户却以每亩七石的价格买了去,还威胁这些桑农,谁要是不卖,就是故意违反国策,就是刻意跟大明过不去,谁就得坐牢!

可怜桑农们家里能有几口人?还老的小的一大堆,若是真进了牢房,这一大家子只能喝西北风去。没了当家人,这日子也就没法过了。带头闹事那是更不可能的,那就意味着一家老小都得受到牵连,是要被诛九族的!秦密的心中后怕不已,幸好农户们的家中尚有些余粮,还能撑上一阵,若是连余粮都吃完了,那就只能等着挨饿了;挨饿的农户们一多,能走的路,也只有民变了。

远远地,看见了辕门的气派,于新武便喝止住了马队,从马车上钻了下来,对众人道:“留两个人在这里看着,其他人先去知府衙门吧!”说着便径直往辕门口走去。

把守辕门的队官已经摸清了今晚这个会的路数,看着迎面走来的这人气质极为儒雅,便已经猜出了个大概,满脸堆笑地问道:“请问是哪个县的?”

于新武没有兴趣跟一个队官较劲,也不说话,直接从怀里掏出了官牒。

“进”看着那朱红大印,队官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只是觉得自己态度不能再那么嚣张了。

走进大门却无人接待,于新武只好站住了,只见一个书办在右边门房口对着一个拎着水壶的人不耐烦地嚷道:“我都说过了,各人都有各人的差事,今晚要开会,都忙的四脚朝天,你这个时候要什么水喝,着什么急啊?待会儿到了大堂议事的时候,茶水够你喝的!说不定哪,等议完了事还要吃饭呢,别说茶水,就连酒水都管饱!”

“请问……”他拔腿走了过去,正想询问在哪里等候,书办转过脑袋不屑地瞥了他一眼,打断了话:“哪个县的?在这边休息!”

于新武的眼中闪过一道厌恶的神色,立刻又忍住了,问道:“县里来的都得在这里等吗?”

“是!县里来的还想在哪里等啊?有地方让你坐着等就不错啦,挑三拣四个什么劲儿啊……”书办抬脚就想往中堂走去。

“那淳安和建德的到了吗?”于新武自认修养脾气都还算不错,可是碰到这样的人也有些不满,冷冷地问道。

“这不就是?”书办朝着拎着水壶的秦密努了努嘴。

“劳驾。”于新武有些诧异地看了看一身粗布衣裳的秦密,又对书办道:“能不能给打一壶茶?”

“不是……我说你们这些人,怎么就这么没有眼色,没看见我正……”书办白了他一眼,话还没有说完,只见于新武从腰间拿出了一块碎银两,塞在了他的手里,脸色立刻就变了许多,“我正在忙着呢,哎,不过先给你把茶水打了吧!”说着看也不看就把碎银两塞进了袖口,又从秦密的手中夺过了水壶,“二位稍等片刻,马上就来!”

秦密这才冲着他一拱手:“在下秦密,新任淳安知县,请问阁下……”

“走,进去说话!”于新武说着先进了门房,秦密紧接着也跟了进去。

第239章

。“我是谁并不重要,”进了门房,于新武自顾自地坐到了长条凳子上,“淳安这次发了发水,朝廷又要在这里实行改稻为桑,我就是想知道,既然你是新任知县,对淳安现在了解多少,有什么打算?”

这人倒是有趣,一进门不寒暄反而直奔主题,秦密愣了愣,也不说话,只是抱着已经空了的水壶还往外倒着。“怎么,心里有顾忌?我是为你担心,现在的淳安只怕是个火坑,那么大个烂摊子要收拾,唉……”于新武这话半真半假,他一听说眼前这年近不惑的人就是新任淳安知县,一下子起了兴趣。钱宁的话依然在他的脑海回荡着。

“难。就这一个字。”秦密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脑袋在包裹里翻找着,他的记录全在一本小册子上面呢。

“怎么个难法?能不能说给我听听?这个改稻为桑让我也很为难啊!”他笑了笑,靠着墙壁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这个话你应该去问新任的杭州知府。咱俩只不过是个知县,又能做些什么?”秦密也笑了笑,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看这人的做派,似乎应该就是新任的杭州知府了,只是他不表明自己的身份,自己也不好揭穿。

“我也是想听听你的说法,自己心里也好有个底。毕竟谁以前也没做过这件事,多问问,也免得自己犯错误嘛!”于新武笑着递过了自己的水壶。

“你真想听?想听真话还是假话?”秦密毫不客气地接过来就是一通海饮。这一路走的他是又渴又累,只想找个地方休息。

“假话如何,真话又如何?”于新武摸不准他卖的什么药,只好问道。

“在来的路上,我也去农村里仔细地看了看,问了问。假话就是:如今皇上圣德,下发了关于在浙江受灾地区进行改稻为桑国策的重要圣旨,各地官员无不大声叫好,举双手欢迎;为了保证改稻为桑又快又好的进行完,各地纷纷动员群众,要理解朝廷的难处,要为大明着想,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认真学习研讨皇上的圣旨,按照皇上他老人家的指示,把改稻为桑落实到实处,同时继续保持我大明得来不易的安定繁荣大好局面……”秦密张口就来,丝毫不带打稿的,只是他的目光始终集中在那个水壶上面。

“停!”于新武极为反感地插话道。他也不知道今天晚上怎么了,对这种歌功颂德的官样文章感到无比的虚假和厌恶,“真话是什么?”

“真话?”秦密这才抬起脑袋戏谑地看了看他。还真少见,这年头居然还有不喜欢官样文章的人么?

“听说这个以改兼振的方略就是新任杭州知府提出来的。按照这个方略去做,淳安建德两个县的百姓把田都贱卖了,改稻为桑也就成了。到了那个时候,该发财的发财,该升官的升官,皆大欢喜,顶多老百姓等到余粮吃完后饿死而已。不过就两个县而已,就算是闹事也捅不破天。我这个新任知县也就可以拍拍**回京师等着砍脑袋了,不知那知府大人所说的两难自解是不是这么个意思?”秦密把他水壶里最后一点水也给喝完了,这才打了个空嗝慢悠悠地说道。

于新武紧紧地盯着秦密,他是不是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姑且不说,但凭着他对自己这个方略如此激烈反对的态度,倒有些出乎意料之外,逼问道:“阁下凭什么认为以改兼振的方略就一定会让老百姓饿死?”

“今年当然不会,那些大户早就准备了粮,最多八石一亩,最少六石一亩。灾民卖了粮怎么也能对付个十天半个月的。”秦密意犹未尽地把水壶还给了于新武。

当前:第218/27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