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说民国全集.com》第17/129页
谁相信呢?饱一餐饥一顿,人都瘦得皮包骨头似的,还打猎,不被猎物吃了就算万幸。远在西北兰州的岑春煊仿佛感应到了慈禧绝望的呐喊,他马上向总督请示要去打猎。总督不同意,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北京都给洋人攻下了,谁还有心思管老太太?
岑春煊急了,没钱,我自筹经费;没人,我自带卫队,不用公家一分钱。
于是,岑春煊带着他的几十人卫队出发了。
漫漫戈壁、千里黄沙,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岑春煊和他的士兵们冒着生命危险穿沙漠、过草地。无数个白天、黑夜,他们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搏斗,和疲惫不堪的身体搏斗,和薄弱的意志搏斗。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黄沙万里长,京城快点到。
岑春煊盼着,到了就跪下,老太太,我来报到;士兵们也盼着,到了就倒下,奶奶的,我要睡觉。
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老太太。
岑春煊趴在地上,泪水涟涟:“太后,微臣来看您了。无论是西狩、东狩,还是北狩、南狩,总之天之涯、海之角,老三永远跟着您。”
轻轻的一句话,胜过千万次的吹捧。
慈禧哭了,真的哭了。
伤心的哭,这么多天,没有一个人理我;感动的哭,这么多天,终于有一个人理我了;高兴的哭,这么多天,终于有个人可以依靠了。
慈禧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脆弱的时候。尤其是女人,在最绝望无助的时候,只要一句轻轻的问候,就会触及心灵最柔软处。
更感动的还在后面呢。
一晚,慈禧宿于破庙中,突然从噩梦中惊醒,大呼救命。门口传来一声浑厚的男低音:“臣岑春煊在此保驾。”借着朦胧的月光,一个伟岸的雕塑般身影,挎刀站在大门口。
岑春煊其实是男高音,平时嗓门很大,估计夜晚怕吓着慈禧,所以改用男低音;他身材矮胖,并不伟岸,在危急时刻,慈禧眼神不好,估计看什么都觉得高大。
自从有了这句磁性的男低音,从此慈禧每晚睡得都很踏实。
岑春煊用千里的奔波赢得了感激的泪水;瞿鸿禨用自己的相貌赢得了母爱的眼泪。所以为他们而流的泪水最有价值,一泪千金。
有了这番刻骨铭心的打猎经历,岑春煊理所当然地成了老太太身边最贴心的人。
你可以说岑春煊投机,也可以说他骗取了慈禧的信任,可是黄沙万里,为什么只有岑春煊一个人赶到了慈禧身边,给她带来力量和温暖呢?那些整天说着“大爱”的纯爷们儿,当老太太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又在哪儿呢?
慈禧将温暖一直记在心里,她惦记、照顾着大男人岑老三,时时刻刻的惦记,无微不至的照顾。
到底怎么个惦记、怎么个无微不至?空口无凭,给你拿证据来。
岑春煊的下属李准1905年5月(旧历四月)入京面圣,他完整地记录了慈禧有关岑春煊的谈话:
你就去好好地帮岑春煊,就当是帮我一样。岑春煊忠心卫国,我跟他份属君臣,情同母子。庚子那一年,不是岑春煊,咱们母子哪里还有今天(言时面向皇上,皇上为之颔首)?就当我多养了他这么一个儿子罢了。你到广东去给他说,叫他不要那么性急,什么事要从从容容地办,不是一天办得完的,他若是把身子急坏了,那就了不得了。有什么事你帮着他办,他也可以少着点急。
五天后李准临行告辞时,慈禧又特意叮嘱:
我没有别的,还是前两天所说的话,望你去好好地帮助岑春煊,教他不要着急,有什么事慢慢地办,不要把身子急坏了。况且他老是闹病,更是不好着急的。你见着他,你就说,我跟皇上都很好,只要他不闹病我就乐了。你把我这一番话跟前两回所说的都对他说了,说我时刻都惦记着他咧!⑺
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谁说冷酷的女人没有柔情?
“母爱,超越了人世间一切的伟大母爱!”这不是我说的,是岑春煊听完了李准转述皇太后的真情告白后,流着眼泪说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母子情深,岑春煊无论如何都要回报母亲的爱心,为母亲分忧,更要母亲以他为荣。他渴望着巨手补天,能成为曾、胡那样的中兴名臣。
太后的话虽然是在两年以后说的,但庚子的事却是三年以前发生的。
1903年,岑春煊再次来到广州,物是人非,此时他已是两广的老大了。
可刚上任就碰上不顺心的事,雨一直下,下个不停,春暖花开的好心情都快给雨水浇没了。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惯例,地方官带领满城百姓到城隍庙祈晴,求城隍爷显灵,拨开乌云见日出。
仪式很隆重,祭文很煽情:“天灵灵、地灵灵,我家城隍快显灵,太阳出来喜洋洋……”
念着念着,官员涕泪交下,老百姓也跟着哭,那场面,是相当地感人。哭到这个份儿上了,老天有没有感动,城隍爷有没有显灵,那我们就管不了了,凭良心做事吧。
这次照例,地方官带着百姓去最大的城隍庙求晴。他们来到现场,所有的人都呆了,城隍庙竟变成了一堆瓦砾,城隍爷更不知所踪。
大家又开始哭了,苍天啊、大地啊,这是谁造的孽?以后日子可怎么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