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证全集.com》第92/132页


皆钞本也。至于刊本,则高续百一十回本活字摆印之前,似已有之。孙楷第先生《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卷四,明清小说部乙,烟粉第一,页一六二,著录各种《红楼梦》版本,颇为详备。按其一条云:四十回本《红楼梦》,未见。三六桥(多)先生言:曾见四十回刊本。

证之今存诸本,戚本脂批大都集中于四十回前,庚辰本亦无四十回后朱批,则前四十回为一段落,先经传出,有人刊印,或为可能。其又一条云:八十回本《红楼梦》,存。有正书局据旧抄本石印本,八卷,八十回,半叶九行,行二十字。……孙按语云:邹弢《三借庐笔谈》十一引《樗散轩丛谈》,谓《红楼梦》初刊本只八十回,临桂倪云癯大令鸿言曾亲见之。书林杜世勳为余言:十年前曾见八十回刊本。

则八十回本《红楼梦》似曾刊行也。

汝昌按,倪鸿《桐阴清话》卷七引《樗散轩丛谈》,则云:《红楼梦》实才子书也。……巨家间有之,然皆抄录,无刊本。乾隆某年,苏大司寇家因是书被鼠伤,付琉璃厂书坊装订,坊中人借以抄出,刊板刷印渔利。

是乾隆间固似有刊行在先者。另据胡子晋《万松山房丛书》本《饮水诗词集》" 唯我" 跋语云:某笔记载其删削源委,谓:某时高庙幸临满人某家,适某外出,检书籍,得《石头记》,挟其一册而去。某归大惧,急就原本删改进呈。高庙乃付武英殿刊印,书仅四百部。故世不多见,今本即当时武英殿删削本也。

删削之说," 临幸" 之事,已见另论,苟曾付武英殿刊印一说为实,则《红楼》版本史更应提早矣。

曹雪芹《石头记》传世者止八十回,前人辩之已详,本不必复赘,姑系数条,以作简证:一、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石头记》序:" 今所藏祇八十卷,殊非全本,即间有称全部者,及检阅仍祗八十卷。" 二、乾隆五十七年高鹗《石头记》引言:" 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 三、乾隆戚蓼生《石头记》序:" 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 按戚本即八十回,未窥全豹,即谓止八十回也。

四、舒元炳己酉序本,舒元炜题词亦谓" 恨未窥全豹,结想徒然" ,其本四十回,而回目末有第八十回一目,则原亦八十回本也。

五、周春《阅红楼梦随笔》所记雁隅所得抄,八十回。

六、嘉庆《红楼梦补》犀脊山樵序:" 京师曾见《红楼梦》原本,止于八十回;世传一百二十回之本,不知何伧父续成?" 七、倪鸿《桐阴清话》卷七引《樗散轩丛谈》:" 其书一百二十回,第原书仪止八十回,余所目击,后四十回不知何人所续?" 八、蒋瑞藻《小说考证》卷七引《续阅微草堂笔记》:" 曾见一旧时真本,八十回之后,皆不与今同。" 九、嘉庆四年《红楼后梦》凡例:" 前书八十回后,立意甚谬。" 按以上两条均断自八十回而言,则原止此数,其后为续书明矣。

十、嘉庆六年张问陶《船山诗草》卷十六自注:"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皆兰墅所补。" 拦墅,高鹗字。

十一、嘉、道间裕瑞《枣窗闲笔》:" 诸家所藏钞本八十回书。" 清季以来,所出真本,自戚本始,以次如徐藏庚辰本,陶藏己卯本,梦觉主人甲辰序本,清蒙古王府本,南京图书馆戚序本,历史博物馆残本,列宁格勒本,并皆旧钞本,而原书最全者亦咸止于八十回,无有溢出半叶者。

至高氏百二十回" 全书" 本,世人据以加评行世者极夥,而最流行之坊间本有四:一、王希廉评本:即东洞庭护花主人评本是也。王希廉,字雪香,江苏吴县人,其总评分评有别行本。又木刻《红楼梦图咏》,改七芗作图,每图后有王希廉、周绮(字绿君)及其同时人等题咏诗词,伹庸俗无甚可取。此本首有王序,《大观园图说》,《红楼梦论赞》(读花人戏编),《红楼梦问答》,《题词》,《总评》,《音释》。

二、姚梅伯评本:即蛟川大某山民评本。首除照录王评本之附属各文外,又加《读法》,附《补遗》,《订误》,《摘误》,《大某山民总评》,《明斋主人总评》,《大观园十二咏》。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北平《世界日报明珠》版" 佳士" 先生短文" 大某山民" 云:蛟川姚梅伯先生,一代名士,著述等身,流行于世。其所居曰大梅山房。

生平善画梅,其笔法追踪童二树,人得有断片残纸,莫不爱如珍宝。其画为世推重如此。晚年颇好道,著有《玉梅经籥》。孙名承舆,亦善画梅,但不如乃祖耳。尝于南中友人处,曾见有姚手批《红楼梦》抄本,(今之《红楼梦》,有大某山民评,即姚所批也。)今友人已拱墓木,问之其子,则云已散弃,近不知落于谁手也。

" 大某山民" 之" 某" ,不读如" 某某" 字,乃" 梅" 之古体,应读" 大梅山民" 始是,又其手批虽为" 钞本" ,但即系用高氏百二十回本,故亦无甚价值。姚名燮,精于曲,有《今乐考证》。

三、张新之评本:即妙复轩评本,俗称太平闲人评《金玉缘》本是也。首同治癸酉孙桐生序,光绪二年巴西忏梦居士跋,太平闲人《红楼梦读法》。诸评本以此为用心用力最苦,然亦最穿凿,观点最反动。孙楷第先生按云:按胡氏藏脂砚斋评本《红楼梦》二十八回后有刘铨福跋云:" 近日又得妙复轩手批十二巨册,语虽近凿,而于《红楼梦》味之亦深矣。此批本丁卯夏借与緜州孙小峰太守,刻于湖南。" 孙小峰当即孙桐生。

今据一粟《红楼梦书录》所考,知太平闲人实为张新之。

四、蝶芗仙史评订本:其人不详。俗亦名《金玉缘》本。但实与太平闲人本非一,除尽载前三本之附文外,又多" 评论" 一则。书文评语不多,亦平庸无精警处。但每引" 旧钞本" 之文以补缺漏,或校异同,皆大致与今传脂本合,足资考订。惜其未曾全部细校,仅有十馀条,偶然见录,其去取亦漫无标准可言耳。明义《绿烟琐窗集》题《红楼梦》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

佳园结构类天成,快绿怡红别样名;长槛曲栏随处有,春风秋月总关情。

怡红院里斗娇娥,娣娣姨姨笑语和;天气不寒还不暖,曈昽日影入帘多。

潇湘别院晚沉沉,闻道多情复病心;悄向花阴寻侍女,问他曾否泪沾襟。

追随小蝶过墙来,忽见丛花无数开;尽力一头还雨(两)把,扇纨遗却在苍苔。

侍儿枉自费疑猜,泪未全收笑又开;三尺玉罗为手帕,无端掷去復抛来。

晚归薄醉帽颜(檐)欹,错认猧儿唤玉狸;忽向内房闻语笑,强来灯下一回嬉。

红楼春梦好模糊,不记金钗正幅图;往事风流真一瞬,题诗赢得静工夫。

帘栊悄悄控金鉤,不识多人何处游;留得小红独坐在,笑教开镜与梳头。

红罗绣缬束纤腰,一夜春眠魂梦娇;晓起自惊还自笑,被他偷换绿云绡。

入户愁惊座上人,悄来阶下慢逡巡;分明窗纸两璫影,笑语纷絮(拏)听不真。

可奈金残玉正愁,泪痕无尽笑何由;忽然妙想传奇语,博得多情一转眸。

小叶荷羹玉手将,诒他无味要他尝;碗边误落唇红印,便觉新添异样香。

拔取金钗当酒筹,大家今夜极绸缪;醉倚(欹)公子怀中睡,明日相看笑不休。

病容愈觉胜桃花,午汗潮回热转加;犹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较差些。

威仪棣棣若山河,还把风流夺绮罗;不似小家拘束态,笑时偏少默时多。

生小金闺性自娇,可堪磨折几多宵;芙蓉吹折秋风狠,新诔空成何处招。

当前:第92/13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