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族档案全集.com》第15/40页


总理笑了,对我的咬文嚼字宽容大度,他和蔼地说:“你是个知识分子啊……”

我也笑了,觉得他的笑容很好看。总理握住我的那只手有力而温暖。我注意到他的指甲是精心修理过的,在红润的甲床上显得格外光洁。我的身心因为这双优雅的手而一下变得安静高贵,连大会堂里的金碧辉煌也不那么刺眼喧闹了(我听说大会堂中所有的装修方案都是由总理亲自过目的)。总理款款地说自己的家乡有梅花,问我见没见过长在野外而不是长在花盆里的梅花。大约就因此谈到年轻人不应该是温室中的花朵,谈到毛主席最近提出了接班人的五个条件②,周恩来那双众所周知的眼睛此时又大又黑,一双浓眉也遮不住那里面夺人的光亮,说到接班人的活题时他的眼睛则更大更黑,害得我心潮澎湃,晚上回家把接班人的五个条件反复学习,还在我的“雷锋日记”中大书特书关于做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决心。

每个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上述类型的精神生活都不会感到陌生。在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这些职业革命家们确实在全社会建造了一个严密的系统,为自己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他们自信已经建立了千年帝国,其合理性和合法性都不容置疑。包括他们子女在内的下一代人的使命,只是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字典上说,接班人是接替下一班工作的人。恐怕在生活中难找到比这更缺乏个性的角色了吧。但我们的父辈就是这样简单而坚决地划定了我们的职责和人生道路。不能否认,他们确实造就了一批正人君子,一些重要的思想品质:热情、简单、克己奉公、不怕艰苦等等,渐渐在我们这些人,实际上是整整一代人身上成为现实。

我总忘不了在周恩来优雅掌握中的这一刻。我是在他温暖的笑容里,在他好看的黑眼睛的注视下,接受接班人命运的。所以,我比别人,甚至比“惊涛骇浪”还难从这个角色中走出来,直到一部由杰出的共产党创始人出演的好端端的正剧,不知怎么被演成了后来那种样子……

注释

①1963年到l965年中共领导人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基层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组织、清经济、清思想的政治运动。把大量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成了阶级斗争和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人受到不应有的错误打击。继而在1965年错误的提出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个运动一直延续到文化革命初期。

――参见《辞海》1985年版缩印本178页。

②1.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2.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的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3.必须是能够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4.必须是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模范执行者。5.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勇于改正缺点错误。

――参见《人民日报》1964年8月3日第一版社论《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14.举足轻重①

在蒙恩、被选的精灵中间扩散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未曾有的喜悦感觉。

――《失乐园》96页

一直到1949年建国以前,爸爸在党内都算不上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人。虽然他在23岁就当了红军的团参谋长,24岁当师政委,27岁当军政委,27岁任军团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延安后,他主持过抗日军政大学的工作,他的名字随着千万抗大学生的脚步传遍了各个抗日根据地。后来他到太行山,在朱德总司令的领导下工作。解放战争中爸爸任华北野战军的主要领导。但总的来说,他的职务是随着资历积累,逐步提升的。

解放后,爸爸逐渐成为独挡一面、成绩卓著的干部。他先是由毛泽东亲自点将,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长。在“镇反”、“肃反”运动中,他以作风凌厉干练著称,不仅对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各种意图贯彻及时彻底,并且日益显露出对震荡全社会的政治运动掌握有度、进退有方的机敏。应该说,在巩固年轻的共和国政权的复杂斗争中他开创了一份特殊的业绩。

1955年军队授衔的时候,爸爸成为十个共和国人将之一。比较而言,他的资历最浅。

有人出来说话:罗瑞卿的大将军衔授高了。

爸爸确实是从这时候开始脱颖而出,毫无疑问,这是因为他正日益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和任用。

1959年,国防部长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因对大跃进提出不同意见,受到毛泽东的严厉批判、8月18日,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把庐山会议上的争论发展成对彭德怀和黄克诚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批判。在这个会议上,连一向德高望重的朱德也受到批评。毛泽东盛怒之下甚至提出了“跟谁走”的问题,到会的人们在慌乱之余,纷纷表态要跟着毛泽东走。

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发布命令,任命林彪为国防部长,罗瑞卿兼任总参谋长。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由林彪主持军委日常土作,罗瑞卿为军委常委、军委秘书长。

爸爸这样从公安部回到军队,颇有些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意味。这一系列的任命,无不说明毛泽东、周恩来,甚至林彪,对他特殊的赏识。这以后,他果然成了深得信任的,行走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林彪、邓小平和各位军委副主席之间的,常常负有特殊使命的人。

中国共产党对于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领导,从战争年代起就是通过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来实现。建国以后。这个方法一直沿用下来。

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受到整肃,第一个党内举动就是改选中央军委。换届的中央军委主席是毛泽东,副主席共七位老帅:林彪、贺龙、聂荣臻、陈毅、刘伯承、徐向前、叶剑英。从主席副主席的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爸爸这个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军委办公会议的召集人,是一份需要智慧的,不大好十的差事。

60年代初,中国的周边环境变得日益险恶。印度在中印边界对中国领土进行蚕食。中苏之间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导致国家关系紧张,特别是在苏联策动了新疆伊犁塔城事件②之后。1962年,在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根据我军情报部门掌握的情况,蒋介石在台湾组成了以他和陈诚为首的“最高五人小组”,又称反攻行动委员会,准备对大陆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和闽粤、江浙结合部搞一次军事行动,国民党军队还在美军的参与下在台湾南部地区举行了名为“昆阳”的作战演习。这一切都引起了毛泽东极大的警惕。他一改自50年代以来东风已经压倒西风,战争打不起来的看法,开始强调世界战争早晚要发生,战争不可避免。

1962年5月,在上海的毛泽东紧急召见爸爸,在上海锦江饭店对面的国际俱乐部开会,修改《关于战略方针的建议》。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还有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以及汪东兴等人。

这个由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制订我军战略方针的文件,实际上已经在毛泽东的办公桌上摆了两年之久。现在当毛泽东感到战争危险已经迫近的时候,将它拿出来修改。

五月底,《关于战略方针的建议》刚刚修改完,毛泽东再次紧急召见爸爸。在他的住处,爸爸领受了毛泽东针对台湾海峡、中印边界和中苏边界出现的紧张局势,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加强战争准备的指示。5月30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由刘伯承、徐向前任正副组长的军委战略小组在北京研究了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问题。会后,作战部根据会议内容用保密电话向在上海的爸爸报告会议情况和林彪、陈毅元帅在会上的讲话。电话讲了四五个小时。那时好像是因为通讯技术不发达,设备难以承受这样负荷,反正根据档案材料记载,电话传达这次会议情况的过程中,用坏了两部电话机。爸爸的两位最干练的军事秘书邓汀和郭树元交替做电话记录,手都写麻了,也不敢稍有差迟。当晚,会议的电话记录整理好,爸爸本来准备让总参作战部研究处处长谭旌樵去向毛泽东汇报。但凌晨1时,己到杭州的毛泽东打来电话,要爸爸亲自去。爸爸当然感到了事关重大,所以第二天上午10点,他乘专列赶到杭州。下午,就升始向毛泽东汇报。在谈话结束的时候,意犹未尽的毛泽东还惟恐有人对形势的危险估计不足,他目光灼灼地说:“要准备蒋介石集团40万人秋后登陆。”

毛泽东要爸爸立即回上海,向正在那里召集的华东局地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作一次关于备战问题的报告。在会上,爸爸以确定、沉稳的口吻说道:主席找我谈了一次话,要我来向大家报告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大家要准备打仗……

6月4日,爸爸召集南京军区、上海警备区、嵘洒要塞区和东海舰队、江苏省军区负责人会议,传达同样的毛泽东的准备打仗的口信。会后,爸爸赶回北京,向在京的主持军委工作的林彪和中央政治局的其他领导成员汇报毛泽东关于准备打仗的各种想法和指示。这些党内军内的高层领导都是从爸爸的嘴里,听到他们的领袖,听到国家最高军事统帅毛泽东关于战争危险的警告和国家军事力量要进行重新部署的消息。

5月下旬,东南沿海地区的部队进人紧急战备状态。6月10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各军区入闽部队向东南沿海地区秘密开进。为避免暴露,各部队从驻地出发都是在夜间,出发后驻地电台仍然工作,而运动中的入闽部队则保待无线电静默状态。乘火车的部队只准坐闷罐车厢,无论进站还是临时停车,严禁任何人开门或下车,部队吃喝拉撒都在车上,战士们很好地执行了纪律。到7月初,步兵和特种兵部队全部按时开进到指定地区并部署完毕。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神不知鬼不觉,风不吹草不动,东南沿海地区的陆海空三军已经严阵以待。

后来,由于其他国际政治原因,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公开谈话,表示不支持蒋介石的军事行动,台湾当局并未将反攻大陆的军事行功付诸实施,只派遣小股武装对大陆进行袭扰。但很多人从这次东南沿海备战的部署过程中开始了解,在新形成的军委领导班子里,爸爸作为一个雷厉风行、精明干练的军委秘书长和总参谋长,怎样成为一个上传下达、有职有权的关键人物,他在协凋各方、组织实施军事大行动的时候是怎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

1962年初夏的一大夜晚,毛泽东把爸爸和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召唤到中南海他的住地。爸爸知道毛泽东、向在夜里工作,这个时候恐怕是刚刚起床,所以并没有感到奇怪。但是他以为毛泽东会和他谈东南沿海备战的事情,所以一路上都在动这个脑筋。

没想到刚见面,毛泽东劈头就问:“你们军队中是赞成单干的多,还是赞成社会主义的多?”

爸爸完全没有准备,一时被问住了,就说:“我们一直在忙着搞东南沿海备战,对这个事没有注意。”

毛泽东说:“这样的事你们都不注意?回去看看7、9、11三天的报纸和《参考消息》。”

当前:第15/4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