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史》第125/175页


希特勒就这样取得了对普鲁士军官团的彻底胜利。这位曾在维也纳当过流浪汉的前下士现在成了国家元首、战争部长、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兼陆军总司令。哈尔德在日记中不满他说:将军们现在只不过是传送希特勒命令的信差,而他的这些命令是根据他的独特的战略思想制定出来的。

实际上,这个自大狂的独裁者不久又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权力:通过法律使自己具有德国历史上任何人――不论帝王或总统――都没有得到过的权力。1942年4 月26日,他让他的唯命是从的国会通过一条法律,赋予他对任何德国人有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力,同时明令废止与此相抵触的一切法律。

为了让大家相信,有必要引一下这条法律的条文。??在目前这场战争中,德国人民正面临着一场有关生死存亡的斗争,元首必须拥有他认为必要的一切权力,以便促进或赢得胜利。为此,元首作为国家领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政府首脑和最高行政首长、最高法官和党的领袖,得以――不受现行法律规定的约束――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一切手段强使任何德国人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论他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是下级文官、高级文官还是法官,是党的领导干部还是下级干部,是工人还是厂主。若有人违背自己的职责,元首经过缜密调查以后,有权不必按规定程序,给予应得的惩罚,撤销其职务、官阶和地位,而不考虑其所谓完全应该享有的权利。阿道夫・希特勒真的已不仅是德国的领袖,而且成了法律的化身。甚至在中世纪或更早的野蛮部落时代,也从没有任何德国人像他这样,在名义上、法律上和实际上一样都独揽暴君威权于一身。

话又说回来,希特勒即使没有增添这份权力,也已是陆军的绝对领导,现在不过是直接掌握了陆军指挥权罢了。那年寒冬,他断然采取行动,煞住了他的残兵败卒的退却,使他们免于拿破仑军队沿同一条冰天雪地的道路从莫斯科退却的命运。他禁止部队继续后撤。长期以来,德国将军们对他的死守方针是否正确一直有着争论:它到底是把部队从全军覆没中挽救出来了,还是加重了不可避免的重大损失。大多数司令官争辩说,他们当初在阵地防守不住时如果有权退却,就可以挽救出许多人员和装备,并为进行休整甚至发动反攻提供有利的条件。事实是,整师整师的部[868] 队常常被追上、被包围和被打得四分五散,如果及时退却的话,本来是可以把这些部队救出来的。

但是,后来也有一些将领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坚持要部队稳住阵脚、继续战斗的坚强意志,是他在战争中的最大成就;也许正由于此,部队才没有在冰天雪地中完全土崩瓦解。勃鲁门特里特将军对这种见解有过很好的概括:希特勒执意下令部队不论在任何形势下,不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必须坚守阵地,这无疑是正确的。他本能地意识到,在冰天雪地中作任何撤退,必将使前线在几天之内土崩瓦解,他也意识到,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德国部队一定要遭到拿破仑大军同样的命运??由于冰雪封途,撤退只有通过空旷的田野。这样,用不了几夜,部队就支持不住,他们就会情愿在半道上躺倒等死。而且,后方也没有准备好可供他们撤退到那里的阵地,也没有他们可以守得住的任何防线。

一个军长冯・提伯尔斯克希将军同意这种看法。

这是希特勒的一个巨大成就。在那个危急的关头,部队都在回想拿破仑撤出莫斯科的故事,终日生活在这个阴影的笼罩之下。如果一经开始退却,就会仓皇四散,溃不成军。

德国陆军,不论是前线部队还是远在后方的大本营,全都惶惶不可终日。

哈尔德把这种情况生动地记在日记中。“非常困难的一天!”这是1941年圣诞节日记的开头一句话。一直到新年以后,他在日记中记述俄国军队的历次突破和德军所遇到的严重情况时,都用上了这一类词句。

12月29日。又是危急的一天!??元首和克鲁格在长途电话中作了紧张的谈话。元首禁止第四军团北翼继续后撤。第九军团情况岌岌可危,该军团的指挥官们显然已不知所措。中午,克鲁格慌慌张张地打来一个电话。第九军团请求撤退到尔热夫后面??

1942年1 月2 日。激战的一天!??第四军团和第九军团情况十分危急??俄国军队已突破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北面的阵地,把前线撕开一个大缺口,目前还看不出有重建防线的办法??由于这种情况,克鲁格要求批准撤出深陷在敌后的阵地。与元首展开激烈争辩,元首仍坚持他的意见:不论后果如何,必须保持现有阵地??

1 月3 日。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和博罗夫斯克之间的防线已被突破,情况[869] 越发危险。库勃勒* 和包克十分激动,要求批准撤出北路正在崩溃的阵地。元首怀疑手下的将领是否有勇气作出困难的决定,发了一顿脾气。但是部队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明明是无法守住阵地的。元首下令:他会亲自来决定是否有必要继续撤退??

但是到了这个时候,这种事情的决定权,已不在元首而在俄国军队手中了。希特勒能勒令德国军队拼死守住阵地,但是他再也阻挡不了苏联军队的前进,正跟克努特王不能阻挡潮水涌来一样*.有一次奇QīsuU.сom书,在惊慌之中,陆军总司令部有些军官建议,使用毒气也许可能扭转局势。哈尔德在1 月7 日的日记上写道:“奥赫斯纳上校劝我对俄国人开始进行毒气战。”也许由于天气太冷了,总之这项建议没有下文。

1 月8 日是哈尔德在日记上记载的“万分危急的一天”。“苏希尼契[ 在莫斯科西南] 的突破,使克鲁格的处境更困难了。因此他坚持要求撤出第四军团。”这位陆军元帅给希特勒和哈尔德打了一整天的电话,坚持要求撤退。

到了晚上,元首才勉强同意了。他批准克鲁格“逐步地”后撤,“以便保护部队的联络”。

原定要在莫斯科庆祝圣诞节的德国军队,现在在这一整个可怕的冬天,却被俄军逐步地有时是迅速地击退,此外,也因为恐怕遭到俄军的包围和突破而退却。到2月底,德军已退到离莫斯科75 英里到200 英里的地方。哈尔德在2 月将尽时,在日记中记下了这次冒险进攻俄国失败的兵员损失数字。

他写道,到2 月28日为止,兵员损失共计1005623 人,相当于他的全部兵力的31%。其中死亡202251人,受伤725642人,失踪46511 人,(冻伤112627人)这还不包括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意大利部队在俄国的重大损失。

春天到来,冰雪消融,漫长的战线上平静了一个短暂时期。希特勒和哈尔德开始忙于筹划向前方调派生力军,调派更多的坦克、大炮,以便重新发动攻势――至少在前线的一部分地区发动攻势。德国军队在广大的战线上再也没有发动全面进攻的力量了。严寒的冬天所造成的损失,特别是朱可夫的反攻,使全面进攻的希望破灭了。

但是我们现在知道,希特勒早就意识到,他要想征服俄国的[870] 这一场赌博已经失败了,不仅在6 个月的时间内办不到而且永远办不到。哈尔德在1941年11月19日的日记中记下了元首向最高统帅部几个军官所作的一次长篇“训活”。希特勒在德国军队离莫斯科只有几英里而且正在死命进攻这个城市时,便已经放弃了在年内打败俄国的希望,而在打第二年的主意了。哈尔德记下了元首的打算。

明年的目标。首先拿下高加索。目的,俄国南方边疆。时间:3 、4 月。北路方面,今年战事结束以后,伏洛格达或高尔基,* 时间只能在5 月底。

明年还有什么目标,尚待决定。一切将看铁路运输的能力而定。关于将来要建立一堵“东壁”

的问题也待以后决定。

如果苏联要被消灭的话,就用不着建立什么“东壁”。看来,哈尔德在听着最高统帅继续往下谈的时候,对这一点是动过脑筋的。

总的说来[ 他最后写道] ,给人的印象是,希特勒现在已认识到任何一方都不能消灭对方,并认识到这种情况将导致和平谈判。

对这位纳粹征服者来说,这一点认识一定是起了当头棒喝的作用的。6 个星期以前,他还在柏林发表过广播演说,“毫无保留地”宣布俄国已被“打垮,再也不能站起来了”。他的计划已经给打得粉碎了,他的希望已经化为泡影了。两个星期以后,12月6 日,当德国军队在莫斯科郊外给击退回来的时候,他的计划和希望更进一步破碎了。

次日,1941年12月7 日是星期日,在地球的另一边,发生了一件事件,把希特勒轻率地挑起的欧洲战争变成为一场世界大战。这场世界大战将要决定他和第三帝国的命运,尽管希特勒自己这时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原来在这一天,日本轰炸机袭击了珍珠港。第二天,* 希特勒赶忙从他在“狼穴”的大本营乘火车回到柏林,他曾经对日本庄严地许下秘密的诺言,现在已到了履行这个诺言――或者是翻悔――的时候了。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阿道夫・希特勒对日本的轻率的诺言,是他在柏林与亲轴心的日本外相松冈洋右经过一系列会谈之后作出的。时间是在1941年春天,正是德国对俄国发动进攻前不久。我们从缴获的德日会谈记录中,可以追溯出希特勒又一个重大的估计错误的来龙去脉。这份记录和纳粹在这段时期的其他文件表明,元首是多么无知,戈林是多么狂妄,里宾特洛甫是多么愚蠢,以至于他们不能了解美国的潜在军事力量――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廉二世、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曾经犯过的错误。

希特勒对美国的政策从一开始就存在着一个基本的矛盾。虽然他根本瞧不起美国的军事力量,但在战争的头两年中,却仍然尽力使美国不卷入战争。

正如前文所述,使美国不卷入战争,是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的主要任务。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包括贿赂国会议员、试图津贴作家和资助“美国第一委员会”,来支持美国孤立主义者,使美国在战争中不参加到德国的敌人方面。

希特勒十分懂得,只要美国由罗斯福总统领导一天,希特勒的征服世界、与意大利和日本瓜分地球的狂妄计划就一天不得实现。他在私下谈话时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他认为,早晚要对付美国,而且用他的说法,要“狠狠地”对付。但是一次只能对付一个国家,这是他的战略迄今得到成功的秘诀。

对付美国的时候一定会到来,但只有在打败英国和苏联之后才能这么做。到那时候,他将在日本和意大利的帮助之下,对付暴发户美国人。胜利了的轴心国家将轻而易举地使孤立无援的美国人屈服在它们的淫威之下。

希特勒尽力想在对美国下手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前,使美国不卷入战争;要做到这一点,日本是关键所在。

1940年3 月11日,里宾特洛甫曾对墨索里尼指出,日本拥有牵制美国的力量,它可[872] 以阻止美国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出兵欧洲对德国作战。

在战争期间,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与日本人打交道时,最初特别强调不要惹得美国放弃中立的重要意义。到1941年初,他们特别急切地想把日本拖进战争,不是去打美国,更不是打他们马上就要进攻的俄国,而是去打显然快要打败、但仍不肯屈服的英国。早在1941年,德国就加紧对日本施加压力了。2 月23日,里宾特洛甫在萨尔斯堡附近的富许尔霸占来的宅邸里,接见了日本大使大岛浩将军。这位大使性情暴躁,常常使作者认为他是一个比纳粹党人还要地道的纳粹分子。里宾特洛甫对客人说,战争虽已取得胜利,但是日本“为了自身利益”,应该“尽快”参战,占领大英帝国在亚洲的领土。

当前:第125/17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