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第37/70页


在彼此身体的厮磨与接触中,她比任何一个人都更深切地了解了呼昌盛。 在这个大革命的年代,她竟然懂得了男人在床上的作为常常和在政治中的作为有相通的禀性。正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一头食肉猛兽, 而且让人想到豹子这类一触即怒的猛兽。他机警,勇于进攻,不怕危险,不怕死,拼尽全力地厮杀,鲜血淋漓地撕咬, 对捕获物绝没有任何温情。他喜欢独往独来,喜欢长啸着穿越山林, 喜欢猛然出现在他的敌人和捕猎物面前,喜欢居高临下地俯瞰。即使在和她发生爱情时, 呼昌盛也常常在剥去她的衣服后,站在床上俯瞰她。看够了,才扑下来蹂躏她, 那样子真像豹子从高处扑向一头绵羊。你要承受他的凶暴,要逐渐在承受中安抚他,软化他,消磨他。 当你遍体鳞伤后,他才会气喘吁吁地稍稍安稳下来。这时, 你才可以更从容地抚摸他干瘦而又结实的身体,对他说一些娓娓动听的情话,向他述说情感、忧虑和不安, 也可以对他劝导、提示和管教。你也才可以和他商量更重要的事情,进行更深入的谈话。 你有很多担心,他却毫无担心,这常常就是两个人之间的分歧。

坐在暗处的主席台后面看过去,胡萍想到,一个人事多, 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要担心的事情很多。现在,大会顺利召开了,起码她的第一个担心过去了。 她曾经担心这两天会下大雨,因为前几天天气一直阴霾不开,她曾建议呼昌盛将大会推迟几天。 呼昌盛当时火急地拍着桌子嚷道:"《光明日报》的社论《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都出来了,其他各报的社论不久也要出来了,这个行动绝对不能再晚, 再晚就失去任何意义了。下小雨就下小雨开,下大雨就下大雨开。"结果,天晴日朗, 人比预期的来得还多。看着呼昌盛及全市的造反派头头们坐在一排排长桌后的背影, 再越过长桌看到一排排顶着亮晃晃的太阳低头弯腰的几百个黑帮, 再越过他们看向几十万人站满的大操场,胡萍感到自己此时又处在不太被呼昌盛需要的地位上。文化大革命一开始, 呼昌盛反工作组绝食,自己每天晚上通过那孔下水道与呼昌盛沟通时, 是呼昌盛最需要她的时候。后来的一段时间,呼昌盛也还经常比较需要她,然而,又经常不太需要她。这常常令胡萍十分担心。

她还要担心很多呼昌盛关心的事情:她担心这个大会组织产生混乱; 她担心40万人召开大会弄不好挤出人命;她也担心王光美和几百个黑帮的押送、集中、 疏散和安全问题,出了人命也不好;她还担心呼昌盛的安全,因为文化大革命以来, "绞死呼昌盛"、"油炸呼昌盛"的大标语也曾满北京地出现过; 她还担心保守派的捣乱,也担心武克勤从中破坏;她还担心几十万人的秩序, 担心批斗活动搞不好中央文革不满意;总之,呼昌盛组织每一项活动,她都担心呼昌盛成功不了。 这些担心常常变为她对呼昌盛的提醒,变为对呼昌盛领导的"北清大学井岗山兵团"的建议。 她虽然在井岗山兵团不算最核心的成员,但其实是惟一能够真正影响呼昌盛的人。 文化大革命进行快一年了,在全国都在大夺权的过程中, 她常常要考虑呼昌盛明天的政治地位。担心呼昌盛在政治上不能成功,这是她现在最大的一个担心。

与此同时,她还有一个最大的担心,就是担心呼昌盛成功了会抛弃她。 两种担心常常此起彼伏地微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为第二个担心的表现, 她常常非常警惕和敌视呼昌盛身边的女学生。现在,有成群的女学生追随着他,其中有大学生,也有中学生。一个男人举起旗帜勇敢前进时,在他身后不仅出现了革命的队伍, 也出现了女人的队伍。当呼昌盛被一些女孩包围时,她不能怒,不能恼, 常常怀念起呼昌盛去年绝食时两个人的关系,那时,她是呼昌盛身边惟一的女性。如果呼昌盛成功了, 就将离开她,而不成功,就会留在她身边,她很难在两种情况中做出选择。 如果呼昌盛成功了便抛弃她,她宁可不要呼昌盛成功;然而,呼昌盛不成功,她却可能不要呼昌盛。 震天动地打倒又打倒的口号声早就一遍又一遍响了起来, 大批判的怒吼早就通过遍布校园的高音喇叭响彻天空。在这片大革命的声势中,胡萍的思绪掠来掠去, 最终还是落回一个女孩的思路上。

现在,时时提醒自己的是身体的感觉。这两天,月经提前半个月就来了, 而且来得很汹涌。她发现自己的妇科越来越敏感。前天,一知道父亲被打倒, 就感到全身受到震动,反应最强烈的是妇科部位,小腹一阵隐痛,当天月经就提前来了。 这次经历使她突然领悟到一个规律,每当她心理上受到强烈冲撞和打击时, 常常在妇科反应出来。有时候是分泌物增多,有时候伴有一些鲜血。像这一次,月经突然提前, 而且量大。当两腿之间女性最隐密的部位一派粘湿时,她不仅觉到了那里淤积的血迹, 也隔着衣裤闻到了血的腥味。这时,她不能不感到作为女人的软弱。当一个打击落在身上,最先受伤的是妇科。发现这点规律,让她生出很多女性的忧郁和叹惋。

父亲照理说是知识分子,可又是当权派,一个研究所的所长, 也是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当学部的造反派冲进家里把父亲揪出来批斗时, 和今天将这么多黑帮揪出来批斗是一样的。家自然是抄了个底朝天,当她回到家里, 看见所有的箱子都像螃蟹开膛一样乱糟糟地敞开着,床上地上的衣物摊得乱七八糟。 书柜有翻倒在地的,有没翻倒在地的,让你想到庙里的泥菩萨,有的站着,有的被推倒了。 母亲也被揪着去陪斗了。连自己的房间也被搞了个天翻地覆。桌上的玻璃板碎了, 素洁的床单上印着肮脏的脚印。抽屉拉开着,里边的书、日记本被翻得乱七八糟, 自己收集存放的文化大革命资料也都一卷而空。当时,涌上她大脑的第一个问题是, 父亲打倒了,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现在,政治上的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 生理上的影响却出来了。那个躲藏在小腹部的子宫其实是女人身体的缩影,是女人最敏感的器官, 外来的打击首先让它受创。这样想着,尤其觉出自己的软弱。 看着眼前光天化日下批斗王光美与几百个黑帮,那震耳欲聋的口号声让她感到革命的严酷。 当自己失去了家庭的庇护,反而要受到家庭的连累时,她多少觉得自己像失去了贝壳保护的软体动物。 当她拥有一个红色家庭,再有一个革命造反派的身分,她可以做到勇敢无畏,然而现在,她远不像过去安全了。

一瞬间,她又想到自己身体的松软与白皙。她知道自己的皮肤很白, 黑褐色的头发有些自然弯曲,眼睛波光流动,有些外国女孩的样子。 她常常觉得自己像一块嫩豆腐,躺在白瓷盆里微微晃荡。她有足够的柔情温柔一个男人,然而, 她需要一个有一定硬度的盘子托住自己的身躯。她知道自己聪明,也知道自己有一定的政治头脑, 甚至想独自做出政治业绩,然而,她最愿意的还是像宋庆龄辅佐孙中山那样, 辅佐一个伟大的男人从而成为伟大的女人。这样,她的目光又落到呼昌盛的身上, 他正在和身边其他大学的几个造反派头头低声交谈。

她的妇科也为她和呼昌盛的感情做出了奉献。这种奉献的表现之一, 是她几次月经不来。这使她非常紧张,怕是怀孕了,她曾经冒充已婚女子去医院做了检查, 不过是虚惊一场。那时,呼昌盛也跟着紧张, 他这个造反派领袖也承受不了这样的事实。虚惊过去之后,呼昌盛便揶揄她说:"你这是搞假怀孕。"今天她突然明白了, "假怀孕"也是一种妇科反应,假怀孕和真怀孕一样,表明一个女人为爱情做了奉献, 表明爱情在子宫里已经开过花、结过果。在没有和呼昌盛发生男欢女爱之前, 她很少有月经推迟的现象。看来,一个女人总是利用自己妇科的反应在述说什么, 妇科的反应可能就是女人最特殊的相貌。想到这里,她心中生出一种女人的自怜自爱, 同时也便觉得在这样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一定要设法使自己柔软的身体躲藏在结实的贝壳里。

批判大会在一片革命口号中结束了,几十万人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向四面泛滥。 透过大操场四周的树木及楼房,看见一股股稠密的人流向四面流去。 大操场上人稍稍松动了一些,也还密密麻麻地拥挤蠕动着。 几百个黑帮在臂戴红袖章的红卫兵的押送下鱼贯撤出,一大群红卫兵裹着王光美也离开了主席台。 胡萍听说还要对王光美进行审问,便跟了过去。那边数十万人还没撤净,这边的一栋教学楼内,一场审问已然开始。

王光美被红卫兵围在一间教室的中间,教室门紧闭, 整个教学楼的大门也有专人看守,胡萍进入自然不会有什么困难。当她进入教室后,审问早已在进行之中。 王光美神情疲惫地站在那里,低着头用比较镇静的态度回答着一个又一个气势汹汹的问题。胡萍挤到人圈的第一排。过去,在新闻纪录片和报纸上,看到过王光美的形象。 看过王光美作为国家主席夫人同刘少奇一起出访东南亚的纪录片后, 王光美成为她特别感兴趣的人物。现在,王光美近近地站在面前:修长的个子, 即使在批斗中也显得很好看的面孔,带着一股资产阶级味。

有红卫兵问:"刘少奇是反党头子,你知道不?"王光美想了一下, 回答道:"毛主席十一中全会上没有这么说。"可能觉得这一句申辩会激怒红卫兵,她紧接着说:"十七年来,成绩是毛主席的,刘少奇是第一线,有错误是他的,他负责。 "胡萍盯着王光美,王光美的这个回答应该说是很顽强的。 又有一个红卫兵拿着手中的皮带指着她说:"《红旗》上戚本禹的文章你刚才说你同意,那刘少奇是否是修正主义一套?"胡萍知道,红卫兵这里指的是戚本禹写的《是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她在看王光美如何回答。 王光美回答道:"批判刘少奇《论修养》一书是唯心主义等还可以,说他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等我还想不通。 "有红卫兵又问:"修养和赫鲁晓夫是否一样?"王光美回答:"有某些方面是一样, 但也有合乎马列主义的。"刚才提问的红卫兵立刻接着说:"这不是修正主义吗? 打着红旗反红旗,你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又有红卫兵问:"戚本禹的文章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王光美回答:"从批《清宫秘史》和肃清刘少奇影响是好得很, 但有些事实我有保留,是假革命、反革命我未认识到。刘少奇从来没有讲过《清宫秘史》是爱国主义。"

胡萍目光目不转睛地盯着王光美,她有些佩服王光美的勇气。 在北清大学不到一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他们不知道批判过多少"黑帮"、 "反动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和"牛鬼蛇神",并没有几个人敢像王光美这样每句话中都有着对抗和保留。 红卫兵又紧接着问:"难道《红旗》杂志的文章不符合毛泽东思想吗?"王光美停了停, 回答道:"我不知道毛主席亲自看过。"红卫兵又问:"你相信不相信中央文革? "王光美抬起头垂着目光回答道:"中央文革在文化大革命中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总的来说是相信的。每个成员是否都相信,那我有保留。"这句话多少激怒了红卫兵, 有人指着她训问道:"戚本禹文章的结论是中央文革的,你拥护中央文革吗? "王光美回答:"那为什么不以中央文革的名义发表呢?"这句话很有些激怒在场的红卫兵, 有人举起皮带,抽了王光美脊背一下。又有红卫兵说:"不打她,接着审问她。 "一个红卫兵便立刻指着她发问道:"刘少奇看了戚本禹的文章是什么态度? "王光美想了想,说:"刘少奇反正不是反革命。"这时候,又拥进来一群其他学校的红卫兵, 对王光美的审问暂时中断了。胡萍看着骚乱的人群中站立的王光美, 心中忽然生出一点对她的敬意。她知道这个敬意是超阶级的,然而,她想,倘若自己处在王光美的位置,是否能够这样坚强不屈呢?倘若有一天呼昌盛被打倒了,牵连到自己, 自己会怎么样呢?

晚上,她将这个联想告诉了呼昌盛。当时, 北清大学井岗山兵团核心组的一拨人正围在一起,弄了几只烧鸡,几瓶葡萄酒,碰杯庆祝白天革命的胜利。 胡萍坐在呼昌盛身旁,在一片喧嚷嘈杂中把这话低声对呼昌盛讲了。 她说:"我觉得王光美挺有骨气的,没说一句对刘少奇不利的话。"呼昌盛一边油晃晃地撕咬着烧鸡腿, 一边问:"真有一天我被打倒了,审问你,你能做到像王光美这样吗?"胡萍想了一下, 说:"如果你对我那么好,我就能做到。"呼昌盛说:"什么叫那么好? "胡萍说:"如果你像刘少奇对王光美那样对我好,咱俩结了婚,又生了孩子, 我跟着你也光荣了一番,那时你如果被打倒,我肯定和王光美一样。"呼昌盛一边啃着鸡腿, 一边若有所思地凝视着胡萍。
注:

【1】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诗词《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这些诗句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红卫兵广泛引用。

【2】风展红旗如画 出自毛泽东诗词《如梦令・元旦》,参看第二章【4】。

第51章

餐桌上早已摆好了简单的晚饭,刘少奇还坐在客厅沙发上一动不动地等待着。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王光美从昨天下午被造反派骗出中南海, 后来听说是今天要召开批斗大会,到现在还没回来,已经快三十个小时了。 这种等待充满了麻木的担心。终于听到院门口有声响,似乎有脚步声进了院子,但随即又消失了。 刘少奇谛听着,想了想,站起来走出了房门。

星光和灯光朦胧映照下的院子中央,王光美正扶着一棵小树喘气。 看到刘少奇,便立直身体,昂起头整理了一下头发,笑着说道:"你放心,我一点都没有受伤。 你吃饭了吗?"她显得比较轻快地走上来。刘少奇说:"我在等你一起吃饭。 "王光美一边扶着刘少奇的胳膊往里走一边埋怨道:"等我干什么?到时间你就应该吃饭。 好了,咱们一起吃吧。还要做点什么?我来弄。"她先到餐厅看了看,有大米粥, 馒头片,咸鸭蛋,酱豆腐,酱瓜。王光美说:"我再炒个鸡蛋吧。"刘少奇上下看着她说:"不着急,你先洗洗吧。"王光美看了看自己一身的风尘, 米白色的旗袍早已脏污,手上也是一片乌黑,便说:"也好。我冲一下,咱们就弄饭,一起吃饭。"

王光美进了卫生间,响起一片洗浴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她洗完澡, 将湿漉漉的头发在后面扎起,穿了一身家常的衣服,换了一双拖鞋,很清洁地出来了。 她似乎把里外一身肮脏的衣服连同一天一夜的遭遇与疲惫都扔在了湿气腾腾的卫生间里, 看着刘少奇神情阴郁的面孔说道:"你用不着那么担心,我这不是回来了? 批判一下也就过去了,造反派的能量总要找个地方释放。他们不会把你怎么样。"说着, 就围上一块碎花布围裙,利利索索地走进厨房。厨房里很快响起了一片炒菜的声音。 从这个月起,中南海的造反派把一切内勤人员都赶跑了,这两天他们开始自己做饭, 自己打扫卫生,自己洗衣服。好在早就没有什么党政国务需要他们操持,每日自己搞家政家务,也是一个消磨时间的方法。转眼,王光美端着几个盘子从厨房出来, 嫩黄的葱花炒鸡蛋,焦黄透白的椒盐豆腐,虾仁烧白菜,生气盎然地摆在了饭桌上。 两个人坐着吃饭,筷子拿在手中,却先说开了话。

刘少奇询问了一天一夜的详细经过,王光美便将整个批判、 审问的过程用比较平静的口气如实叙述了一下。她知道刘少奇关心批判、审问的整个情况, 提的什么问,定的什么调,这是他进行政治判断所要依靠的凭据。当全部情况讲述完了, 王光美才发现,刘少奇从始至终只夹了一块炒鸡蛋,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咽了下去, 其余的饭菜都没有动。王光美说:"先吃饭吧。要相信历史,相信时间。 "她夹了一块炒鸡蛋,放在刘少奇面前的小碟里,又夹了一块四四方方的椒盐豆腐, 也放到刘少奇面前的小碟里,说:"你尝一尝,看我经受了一天批判后,做饭是不是还保持了良好的状态。"刘少奇目光沉重地盯着眼前,没有什么表示。王光美又将咸鸭蛋磕开, 挑出里边油红的蛋黄,放到刘少奇面前的大米粥上,"炒菜不吃,吃点咸鸭蛋、酱瓜,喝碗粥吧。"刘少奇抬起眼,阴郁地看了她一下,说:"你吃吧,我不想吃。 "王光美吃了两口,放下筷子,看着刘少奇说:"形势确实不那么乐观,可是,黑白总不会完全颠倒吧?"刘少奇目光凝冻地慢慢摇了摇头。他是搞了一辈子政治的人, 对目前的处境不敢存丝毫侥幸。他又意识到什么,抬眼看着王光美,用筷子轻轻敲了敲面前的菜盘, 说:"我一天没动,没胃口。你被折腾一天了,再吃点吧。"王光美摇了摇头, 说:"我也吃不下。"

王光美将饭桌收拾了,又说了一会儿话,已经是十一点多了。 王光美说:"休息吧。"刘少奇看了看她,说:"你先休息吧,我再坐一会儿。"王光美想了想, 说:"我先躺一会儿,如果你还不睡,我再起来陪你。"刘少奇点点头。王光美进了卧室,躺下了,才一会儿,就听见她打起了呼噜。她平时是从不打呼噜的, 看来今天实在是太累了。刘少奇慢慢走进卧室,床头灯还亮着,王光美已经睡得很沉,她仰躺着, 被子盖在胸口下,一只胳膊放在胸前,一只胳膊就平伸在床上,头陷在枕头里, 还没干透的头发显得十分零乱。走近看看,发现她一脸的疲惫。刚才硬撑着微笑, 还看不出什么,此刻睡着了,一天多来的紧张、惊怕与劳累全写在了脸上。 那张脸一下多了许多皱纹,露出衰老之态。刘少奇站在床前,心情黯然。当一个男人不能保护女人, 还要女人受到牵累、替自己去承担压力时,委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王光美的鼻咽里似乎堵了什么东西,张着嘴呼吸着,响着一下又一下的呼噜。这样打着呼噜睡很不舒服,刘少奇很想让她侧过身来睡,又怕惊醒她,想了想还是拧灭了床头灯, 慢慢走出了卧室。

他在写字台前坐下了,将台灯打开, 在当天的台历上记下几个字:"王光美去北清大学接受批判,晚九点半回家。"然后,又简单写了几个字, 表明这次批斗大会和审问的大致情况,"中国最大的赫鲁晓夫。""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 ""最大的反党头子。""《论修养》。""对中央文革的态度。"接下来, 他的思绪陷入无从开展的停滞状态中。文化大革命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在思考全国的形势, 也在思考自己的命运,但实际上越来越难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了。台灯光照下一片静默的黄晕, 他呆呆地坐了一会儿,便拿过台历,顺手翻看一下今年三个多月来的情况。

1月1日,元旦,这一页上写了几个字:"六时,大标语。 "那天的情景立刻在眼前浮现。清晨六点钟,他们被敲门声惊醒,打开院门,进来了几个中南海的造反派。他们在院墙上贴了很多大标语,最主要的就是"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刘少奇"; "谁反对毛泽东思想,绝没有好下场"。最后, 他们用排刷蘸着墨汁在院子的地上也写下了这两条大标语。这样,每次出门或者从外面回来,都要看到这两条大标语了。 1967年的元旦就在这样"开门黑"中开始了。

又翻到1月3日,上边写了几个字:"看刘少奇的丑恶灵魂。 "他不禁把眼睛闭了一下,这几个字对他的刺激最强烈。那天,他与前妻王前所生的女儿刘涛、 儿子刘允真在中南海职工食堂的门口贴下了这份大字报。 听说这份大字报后来被转抄到北京许多大学。当时,中南海职工食堂门口围满了人, 当他在人群中看到这张自己子女署名的大字报时,既感到屈辱,又感到痛苦。听说在此之前, 江青曾亲自找到在清华大学上学的刘涛做工作,儿女们的行动让他尤其觉出了这场大革命的残酷。那一天, 他没有吃饭,这比政治局通过一个批判他的决议对他的打击还大。晚上, 又一群中南海的造反派闯到他的家中,在走廊里批斗了他四十多分钟, 一片嘈嘈杂杂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印象最深的是,一群人让他背毛主席语录, 并勒令他每天要去中南海怀仁堂看大字报。1月3日是给了他沉重一击的日子。

翻下来,是1月13日,上边写了几个字:"毛主席接见,人民大会堂。"那天,毛泽东派他的秘书徐业夫坐着华沙牌小轿车来接自己。深夜了, 他们来到人民大会堂北京厅毛主席的临时住处。记得毛泽东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平的腿好了吗? "毛泽东指的是1月6日清华大学造反派搞的"智擒王光美"中的一个细节,在那个细节中,刘少奇的女儿刘平平腿受伤了。毛泽东从这个误传的细节出发, 似乎表明了他对自己的一点关怀,当时,他有如释重负之感。一路上坐车过来时,他始终惴惴不安, 不知道领袖将如何处置他。那天晚上,谈话的气氛显得平和, 他向毛泽东提出辞去政治局常委和国家主席的职务,辞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主任的职务, 回延安或者老家种田,以能够尽早结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少受损失。当他说完这些话时, 毛泽东抽着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将话题岔开,建议他读几本书, 毛泽东还推荐了德国海格尔写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狄德罗写的《机械人》这两本书。谈话结束后,毛泽东站起身,一直将他送到北京厅的门口。握手告别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回去后好好看书学习,保重身体。"他回到家中, 王光美及子女们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在急切地等待他带回来毛泽东接见的消息。他对他们说:"主席没有批评我的错误,很客气, 嘱咐我认真学习,保重身体。"全家人都松了口气,王光美眼巴巴地看着他说:"这下好了。"那天回来,他居然感到肚子有些饿了,王光美又在半夜给他弄了点吃的。 毛泽东的接见,给全家人带来了朦胧的期望,好像在云雾浓重时相信天气总会晴朗起来,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不是这样。

他继续漫不经心地慢慢翻着台历。1月17日, 这页台历上写了四个字:"中断电话。"那天,中南海的造反派冲进家里将电话扯断,又将电话机搬走。 他抗议说:"你们没有权力这样做,我是国家主席。"然而,没有用。 他从此便失去了和外界联系的渠道,也失去了直接和毛泽东通电话的可能。 2月4日的台历上写着"刘允若"三个字。那天,他的二儿子刘允若被公安部逮捕。再往下,翻到3月16日, 这页台历上写着"六十一人"四个字。那一天,中共中央印发了《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六十一人的自首材料》。这个中央文件给他看了,在这个文件中, 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成了"叛徒集团"。文件指出,这是刘少奇策划决定, 张闻天同意的一个事件,是背着毛主席干的。看到这个文件,他惊呆了, 他已经很难将这一切与毛泽东1月13日接见他时的情景统一起来。

翻到3月31日的台历,则记下了"《红旗》,戚本禹文章。"这一天,《红旗》杂志第五期刊登了《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 这篇文章是对他第一次公开的、大规模的批判。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命运明显恶化了。 前几天,4月8日的台历上,写着"《光明日报》社论"几个字。这天, 《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打倒中国最大的赫鲁晓夫》的社论,接着, 便有了今天几十万人批斗王光美的大会。

他把台历推到一边,他理不清的是1月13日毛泽东接见的真正含义。那天, 毛泽东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无法让他得出自己将被打倒的信号。 毛泽东翘着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样子显得比文化大革命前更宽厚,更和蔼, 讲话中还常流露出宽慰他的口气。临别时握手,毛泽东也握得很和蔼,很嘱托。那么, 今天这一切是毛泽东改变了态度,还是其他一些人影响了毛泽东的态度? 这样大规模批判的文章,没有毛泽东点头是发不出来的。思路进行到这里,已经山穷水尽无从前进了。 再迂回一下,不过是想到毛泽东1月13日的接见是不是欲取而先纵的策略, 以麻痹他要打倒的对手。这个思路一出来,他便慢慢摇了摇头。自己早已失去了任何实权, 命运全在毛泽东的一句话中,毛泽东根本无须麻痹他。

眼前流烟飞雾地闪过以往的一些镜头。在文化大革命前的一次谈话中, 毛泽东曾经勃然大怒地对他说道:"我用一个小指头,就能把你打倒。"当时, 他没有领会这句话的厉害,现在果然变成现实了。 他看了一眼写字台一角自己写的一些检查的底稿和交待自己认识的大字报的底稿,那些底稿最后都以"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 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万岁!"这句口号作为结束, 从这里就可想而知他现在所处的地位。他希望有一百次、 一千次机会来表白自己拥护毛泽东的革命路线。他越来越多地忘记了自己是国家主席,而常常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已经年迈的老头。

他止不住咳嗽起来,胸口有些憋闷,左肋下也不舒服。他慢慢站了起来, 在房间里走了几步。今年他已经六十九岁,再过一年,就七十了。 他从来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想着还有多少年可以做多少事。现在,浑身上下露出的疲惫和衰老甚至让他想到,自己能否活到明年的七十周岁。当他在屋子里站住时, 对自己的身体有了非常明确的感觉,他觉出自己心脏已经衰弱,消化系统已经呆滞,全身气血的循环已经枯涩。 当他在屋里慢慢走动时,他很难将一身衣服挺拔地架起来。 文化大革命让人难以承受的不仅是政治上的打击,还有肉体上的打击。一想到随时可能被揪斗,被勒令弯腰, 被罚站,被揪上批判会,他就不免胆战心惊。 一个再了不起的政治家面对这样具体的打击,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两样。当造反派揪着他在走廊里背毛主席语录时, 当造反派让他和王光美站到桌子上弯腰接受批斗时,自己只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那时, 他也便想到,这个年龄的老头在农村已经是老态龙钟地柱着拐杖了。

这样想着,他再一次觉出自己的身体与身上穿的衣服不配套了。 他看了一眼旁边柜子上的穿衣镜,镜中的自己十分衰弱地架着一身庄重的中山装。 他明白自己的感觉从哪儿来了。 他现在穿的浅灰色的中山装是他作为党的副主席和国家主席出场时最常穿的一身衣服,然而, 这个已像农村老头一样衰弱的身体架不起这身国家主席的中山装了。这套中山装是朴素的,又是端庄的,他的身体却到处出现了萎缩, 他甚至觉得很难挺直自己的脊背和脖颈了。当他在屋里慢慢走来走去时, 脚步有那么点小心翼翼怕摔倒的意思,那已经不是国家主席的脚步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 他不仅在政治上,也在身体上、精神上几乎完全被打倒了。

他看了一眼墙上挂的毛泽东的大照片。那是毛泽东在北戴河照的, 戴着帽子穿着一件大衣背着手站在海滩上,后面是大海,风把大衣一角吹起来, 毛泽东显得高瞻远瞩,深沉伟大。毛泽东现在当然还能架起他的领袖衣装,可是, 倘若让他每天也接受这样的冲击,他也会和自己一样很快衰弱下去, 和他那一身笔挺的领袖装不配套了。他不敢往下想了,他不能有任何不尊重领袖的思想意识。

他走出书房,来到卧室门口,听到王光美的呼噜声已经变成柔和一些的鼾声。 他慢慢走进去,借着门口射进来的光亮,看见王光美已经翻过身侧睡着, 被子很乱地缠绕在身上。他想了想,没有惊动她,又退了出来。觉得胸口还是有些憋闷, 不舒服,这种情况下慢慢走一走最好,于是,他便在客厅里走了走,思索了一下, 又慢慢走到院子里。工作人员全部走尽了,倒也显得清静。院子里是一派春天的气息。 星光凉凉爽爽地照下来,能够闻到中南海湖水的气息、松柏的气息和柳树刚刚发绿的气息。

他在中南海住的这套院子叫福禄居。福禄居并没有给他带来福, 反而成了他被变相软禁的地方。他每天只能在院子里转来转去,或者坐在家中一动不动, 再就是到中南海怀仁堂大字报区看大字报。当他在福禄居与怀仁堂之间的路上行走时, 中南海的一切人员都用冷漠的目光看着他,他不会离开这两点连线。 去中南海其他地方散步,他已经没有了那样的权力;而去怀仁堂往返, 倒是他接受革命大批判的老实安分的表现。

夜晚的空气挺宁静,他转着转着便走到院门口。看见外面的树、房子和路, 觉出深夜的中南海似乎还和平安静,受到这个和平安静的诱惑,他不由得迈出了院门。 中南海过去是绝对安全的,现在,只要没有造反派揪你,自然也是安全的。 造反派这个时候都不会活动了,他尝试着在院门口来回走一走。这种走动似乎有着一种意义, 那就是他还有比院子更大一点的活动权力,他也还有走出院子活动的一点勇气。 这样,他慢慢来回走的距离越来越长了一点。当他站住, 看见自己与星光照耀下的福禄居有一段距离时,觉出了这种谨小慎微争得的自由空间的稀缺和宝贵。 春夜的中南海十分安详,虽然在朦朦胧胧的房屋及树木的阴影中,还能觉出神秘叵测的不祥因素,然而,只要在心头克服一下,就会把一团一团阴影想象成夜色最安谧的表现。 一排一排的路灯光很节制地照耀着各自的范围,房屋与树木在路灯光下遮蔽出各种形状的黑暗, 都可以理解为每个建筑与植物的高度和宽度。也可能是走一走松弛下来了,便没有回头,走得远了一些。遇到几个值夜勤的军人,他也没有太在意, 只恍惚觉出对方有些疑惑地观察着自己。

当前:第37/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