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蓬语录全集》第226/262页


念力:破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故。

正见:七觉均调,得真觉慧,谛理分明。

正思惟:理与无漏智相应故,意不邪思。

正念:住无漏智,念正助道法,心无动失。

定慧即调,举心动念,无非正道。从正道中安稳而行,疾至佛地。

于衣、食、住、香、味、触、法中不起贪念。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修行的方向

选择一位善知识,等于选择修行的方向。

得到心灵进化的人,绝大多数都是默默地在奉献,甚至是以不为人知的方式,发挥他们的影响力。

佛陀所教的法,是人类所应聆听的。因为,人类有明了真理的能力。

善恶就在我们内心里。佛陀并没有办法给予任何人任何东西,他只能告诉我们,怎么做会带给我们利益。

世间的文化是以欲望作为它的向导;而佛陀的文化则是以慈悲、「法」作为它的导引。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佛法不是偶尔受用而已,它须要时时在心中。

在任何时刻,佛法一直在示现着,但只有在心灵宁静的时候,我们才能了解佛法

所教导的,因为佛法不用语言文字教导。

医生开药方是为了除去生理上的疾病;佛陀的教法则是治疗心理疾病的药方。

「法」并非遥不可及,它一直与我们同在。观照你自己,有时快乐,有时痛苦,

有时舒服、有时疼痛…………,这就是「法」。

只要我们仍不知该如何给人类的心「穿衣」和「喂食」,在这世界的某一角落永远会有难民的问题。

时时刻刻去聆听佛法;在老师的开示结束了之后,你仍然听到法,因为法是无处不在的。

如果没有苦,就不会出现佛教,这也是佛陀被称为天人师的原因,因为他教导所有众生脱离苦。

翠竹黄花,无非般若;青山碧水,尽是真如。

假如你拥有智慧,无论你在哪里看,哪里都会有佛法。

当我们看清一棵树的自然本性时,我们将会知道,这与我们自己的「五蕴」――色、受、想、行、识并没有不同;如果我们拥有了这种了解,我们就是了解了法。

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佛法以众生世界为地,菩提心为种,大悲为根,智为全体,力为大用。

佛法依国土众生而显现,因有众生国土,所以有佛法显现。

运水搬柴,无非妙道;锄田种地,总是禅机。

只要识得平常心,则一切处都是道。

如果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在人生道场上,则随时随地,都能找到真实。

我们要多创造因缘给众生,令其也能享受到佛法清凉甘露的滋润。

「光」――对于从来不考虑它从那里来的人,也会照亮他。

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当前:第226/26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