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全集Zei8.com》第1/25页


《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全集【实体书精校版】

作者:张璟琳

【由网[ 电子书]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写在开始之前
  ——这个江湖谁曾笑傲?
  《笑傲江湖》写于1967年,众所周知,那是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后的第二十一年,是“北约”成立的第十八年,是“华约”成立的第十二年,是“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的第五年。这一年,世界上的核武器已经可以毁灭人类好几次。
  这一年,“五月风暴”正在欧洲大陆酝酿,越战没完没了,美国的街道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嬉皮士;这一年,切·格瓦拉被枪杀在南美洲内陆小国玻利维亚的丛林里,死亡使他不朽,头戴贝雷帽的格瓦拉小像很快风靡全球,成为左翼知识份子与青年的图腾,与之同样受欢迎的,是梳着大背头、天庭饱满的毛泽东画像。
  这一年,在东南亚弹丸小国柬埔寨潮湿的雨林里,柬埔寨共产党建立了柬埔寨革命军,他们另有一个血腥味浓重的名字,叫红色高棉。九年之后,这支军队夺取了柬埔寨的政权,然后在短短三年的统治期里,他们虐杀了该国七分之一的人口。
  这一年,与大陆仅一江之隔的香港发生了著名的“六七暴动”。这一事件发微于劳资纠纷,在左派团体的组织下很快激化成暴动,数万左派工人、学生手持《毛主席语录》上街游行示威,伴随着游行一起发生的,还有纵火与暗杀。“(他们)烧巴士、烧车、杀警察、打巴士电车司机、烧贝夫人健康院、炸邮政局、用定时炸弹爆炸大埔乡事局、攻打茶楼、大石投掷行人和汽车、向警察投掷鱼炮、爆炸水管、烧报馆车辆……”(摘自《明报》社论)
  这一年的8月24日,香港商业电台的节目主持人林彬在上班途中遭遇伏击,被人浇上汽油,全身着火,次日死于医院。林彬遇袭的原因是他在节目中激烈抨击了组织暴动的左派团体,他的惨死引起了香港市民对于暴动的广泛厌恶,也在其他非左派立场媒体人之中引起了恐慌。
  据传说,当时左派团体拟定了一份“黑名单”,排在林彬之后的,是一个被左派骂为“豺狼镛”的人。
  这个“豺狼镛”,就是时任《明报》社长的查良镛,笔名金庸。为了避险,查良镛远赴瑞士,后来又转赴新加坡。在死亡阴影下,他在《明报》上开始连载《笑傲江湖》。
  这部小说虽以“笑傲”为名,实则是一个非常灰暗的故事,故事里的那个江湖不仅让人笑不起来,还令人毛骨悚然。
  那个江湖是极不宽容的,空气里飘着鲜血的腥气。故事以“灭门”为开端,灭门的情节贯穿了整本小说:福州林家被灭门,衡山刘正风被灭门,曲洋被灭门,童百熊被灭门,东方不败与他的莲弟被灭门,泰山天门道人那一支被灭门,青城派被灭门。早在故事发生之前,华山派“剑宗”已被灭门。到故事结尾处,五岳剑派也几乎被灭门。
  与“灭门”相伴相随的,是毒狠扭曲的心肠与深不可测的阴谋。螳螂捕蝉,背后丛林里躲着一群黄雀,黄雀沾沾自喜,头顶悬着猎人的网罩。
  为了《辟邪剑谱》,余沧海屠灭福威镖局上上下下,却不知道身后躲着岳不群与左冷禅;左冷禅自以为成功潜伏到岳不群的身后,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只是替岳不群做嫁衣裳;东方不败与任我行互为鬼蜮,笑脸之下捅暗刀,结果谁也没有成为胜利者。
  杀人者,人恒杀之,谁都逃不了。
  所以,余沧海最终被林平之以其人道还治其人之身,灭了满门;左冷禅被刺瞎双眼,烂在一个黑暗的山洞中;岳不群机关算尽,终于如愿得到《辟邪剑谱》,如愿成为五岳盟主,结果呢?妻子自尽,女儿被杀,被令狐冲、林平之两个徒弟逼到无路可走,不仅自宫练剑的秘密天下皆知,还被灌下了“三尸脑神丹”,最后死于武功低微的仪琳之手,真真正正地家毁人亡身败名裂;任我行被东方不败埋在西湖底下十二年,卷土重来,瞎了一只眼,换取东方不败一条命以及黑木崖上的无上权柄,但是没多久就从仙人掌上一头栽下来,“千秋万载”的圣教主就此呜呼哀哉。
  既然如此,那么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又是为了什么?
  ※※※
  【不顾一切地夺取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是这样。
  —《笑傲江湖·后记》】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除了颠三倒四的桃谷六仙,那个江湖里,没有人感到安全。
  因为不安全,所以不会有人真正感到快乐。那个江湖里所谓的“快乐”都与内心的充盈、恬静无关,不过是积怨下的宣泄、得志时的癫狂、被权力侵蚀后的狂妄、还有绝望中的作乐消愁。
  因为不安全,所以要磨尖自己的齿牙,所以要与同样牙尖齿利的家伙结伙同行。所谓“正邪之争”,不过是两个团伙的道路不同罢了。
  而在各个团伙之中又有小团伙,小团伙之间又有小小团伙,于是有大大小小的党争,有高低贵贱的权位之争,争来争去,编织成一道硕大无比的网,谁都不得自由。位高者一面想着鸿图霸业,一面又担心背后有人捅刀子,他们耳边听着“文成武德,泽被苍生,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鬼话,眼前全是谄媚奉迎的笑脸,他的性情与智力都被权力侵蚀,终日都在疑神疑鬼;位卑者则更倒霉,不仅没有说话的自由,也没有不说话的自由。他们想要解轻束缚,获得更大的呼吸空间,唯有去攫取更多的权力。
  如此一来,权力之争就不可避免,冤冤相报无穷尽矣。
  ※※※
  【我写武侠小说是想写人性,就像大多数小说一样。这部小说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
  —《笑傲江湖·后记》】
  越是在不宽容的严酷环境里,自由就越具有诱惑力,这是人性。自由之于灵魂,就如净水之于肉体,也许并非多多益善,但却是必不可少。
  在那个江湖里,有许多人憧憬着自由,向往能够“笑傲江湖”,比较明显的是曲洋、刘正风、梅庄四友、令狐冲等人。但又不止。前朝那个老太监默默地写书,林远图默默地发财致富,东方不败躲起来绣花,都可算是一种追求自由的姿态。到了电影版的《笑傲江湖》中,连任我行这样的枭雄都感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隐约有厌世归隐之意,他即兴作了一首七绝,流传颇广: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鸿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间一场醉。
  有理由相信,即使狠辣如左冷禅、阴沉如岳不群,也完全有可能在某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登上封禅台与玉女,迎着凛冽的山风,远眺天地空旷,仰望星汉无极,心灵瞬间无限放大,感到一阵慵懒与轻松,有舞剑与吟咏的冲动。
  当然,这种感觉短暂得几乎就像是错觉。片刻之后,左冷禅还是那个左冷禅,岳不群依然是那个岳不群。
  ※※※
  【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受到心中权力欲的驱策,身不由己,去做许许多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实都是很可怜的。
  —《笑傲江湖·后记》】
  但是说这些人可怜,又有点矫情。沦落在那个江湖中的各色人等可顾不上去怜悯“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因为他们自身的处境更值得怜悯。
  谱写“笑傲江湖”的刘正风、曲洋被赶尽杀绝,阖门上下无一幸免;渴望归隐的梅庄四友要么自尽,要么服下了任我行的“三尸脑神丹”,在黑木崖上歇斯底里地高呼“圣教主一统江湖,千秋万载”;莫大先生以知识分子的睿智眼光洞悉了种种阴谋,但是他能做的唯有消极逃避,用玩世不恭的姿态苟全于乱世,以哀伤凄婉的“潇湘夜雨”寄托愤懑与绝望;即使强如东方不败,一朝心生厌倦,也被一剑穿心而死。
  当脚下密布着陷阱的时候,仰望星空是非常奢侈的,也是非常危险的。
  笑傲江湖?
  这个美妙的幻想一直被憧憬,却从未被实现。那些“热衷于权力的人”要实现鸿图霸业,不仅容不得有人违忤,也容不得有人退出游戏,真正追逐这一幻想的人,要付出极高的代价。唯一成功“笑傲江湖”的,只有令狐冲与任盈盈。不过这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因为令狐冲的成功归隐并非是由于那个江湖发生了改变,而是令狐冲暗合了那个江湖的游戏规则。
  这个规则就是丛林法则,唯有强者才有选择权,才可以随心所欲。所以那个江湖允许东方不败躲起来绣花,却不允许黄钟公在梅庄弹琴;允许令狐冲与任盈盈结成伉俪,却不允许曲洋与刘正风一起吹箫弹琴喝喝酒。
  到了故事结尾处,令狐冲的武功已经天下无敌,拥趸遍布黑白两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令狐冲已是武林最强者,蹲踞江湖丛林食物链的最顶端。到了这个阶段,他有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些事可以是“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也可以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在令狐冲之前,任我行、东方不败也面临过这样的选择,他们选择了前者,而令狐冲选择了后者。
  尽管结果不同,操作机制并无不同。令狐冲拂衣而去,那是他逃得快,余下那些侮辱与被侮辱的、伤害与被伤害的,依然陷在那个江湖大泥潭里苦苦挣扎。
  ※※※
  【任我行、东方不败、岳不群、左冷禅这些人,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问天、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定闲师太、莫大先生、余沧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别的国家中也都有。
  —《笑傲江湖·后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完全缺乏宽容与理性的江湖,一个彻底沦为丛林的江湖,它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
  【本书没有历史背景,这表示,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
  —《笑傲江湖·后记》】
  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笑傲江湖》之前的那些江湖也都是尔虞我诈、步步杀机的丛林。要在这样的丛林里生存,不择手段才是合理的手段。
  于是就有了这一本小书,勾勒出《笑傲江湖》之前百年的那个江湖。
  本书的论证过程虽然不是出自金庸,论据却全部来自《笑傲江湖》。这些蛛丝马迹原先散落在纸页中,将它们整理出来,裁剪成文字,是一件有趣的事,也是一件沉重的事。因为它们太不像成人的童话,而是鲜血淋漓的历史。


楔子
  故事里套故事是金庸惯用的技巧,其中有一种套故事的方法是:一切故事都可以追溯到历史上的某个时点、某起事件,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当年那个种子开枝散叶的结果。
  这种以点扩面、纠结成网的叙事技巧在金庸作品中多次出现,只是出现的面目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雪山飞狐》里这粒种子是李自成的宝藏;在《射雕英雄传》里是前公务员黄裳制作的一本非法出版物;在《倚天屠龙记》里是郭靖、黄蓉夫妇的一对冶金作品与阳顶天夫人的一段婚外情;在《白马啸西风》里是一张高昌国的宝藏图;在《书剑恩仇录》里是一出“狸猫换太子”;在《侠客行》里是一张来自侠客岛的请柬;《天龙八部》是个故事集,种子也有三个,分别是一个狂热的复国世家、一个风流的大理国王爷以及一个玩弄同门感情的前逍遥派掌门。
  在《笑傲江湖》里,毫无疑问,万恶的源头就是前朝那个太监。
  说起太监这个群体,国人的印象普遍都不好。好读书者受史书的影响,不好读书者受影视剧的影响,一提起“太监”两字,心中马上就浮现出这么一类人:面白无须,贼眼溜溜,长着一张二皮脸,对上谄媚对下阴鸷,浑身无处不散发“阴险”与“下贱”的奴才气息。他们嗓音尖细阴阳怪气,举止女性化,爱翘兰花指,性取向诡异,性行为变态。
  这种人大多心理阴暗,心胸狭窄,是为了得到一根钉子不惜拆毁整座宫殿的小人。偏偏他们又离最高权力最近,最会奉承,最得宠信,于是就狗仗人势,任何卑鄙无耻的事情都不脸红,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情都敢做。
  总结起来就是:有政治野心的太监贪权,为祸朝堂;没有政治野心的太监贪钱,为祸民间。用一个词来归纳就是“宦官误国”。
  但其实,事实未必如此。
  要论中国史上第一祸国殃民的群体,不是五体不全的宦官,也不是裙带上得富贵的外戚,恰恰就是那些自喻饱读圣贤书的官僚集团。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论贪官污吏的人数,太监不如官僚的九牛之一毛;论无能虚伪的程度,太监不如官僚的九牛之一毛;论对于百姓的实际戕害,太监不如官僚的九牛之一毛。

当前:第1/2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