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孤单,走向他全集Zei8.net》第2/9页


  寒假到了。北方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假期童经常和明、敏一起写作业,有时和弟弟在家烤肉串,或者吵架。有时在院子里跳绳。弟弟不喜欢写作业,小童给他讲题,他也不想听,他说:“你只要告诉我答案是什么就可以了,别的都不用说。”小童说:“你要明白这题的原理,不然你考试不是一样不会做?”两人达不成一致,弟弟就是不喜欢学习。小童也懒得理他。
  小童让二舅给她做了一双简易的冰鞋。她看到很多男生有这种冰鞋,觉得很有趣。二舅把两条间隔五公分左右的平行的粗铁丝固定在两块锯好、磨圆滑的木板上,在木板的前后两侧的边缘各钻两个孔,穿上绳子,这冰鞋就做好了。用绳子把简易冰鞋紧紧绑在鞋上,就可以在冰雪上自由滑翔了。小童非常开心。二舅不喜欢小童的弟弟,可没想费力给他也做一双冰鞋。因为这个原因,小童更喜欢这双冰鞋。有时快乐,不需要花很多钱才能得到。有时快乐,花了很多心思也得不到。穿着这种冰鞋可以在雪上滑,也可以在冰上滑。明和敏对此运动毫无兴致,挖苦小童是假小子。童觉得遗憾,她们不能体验到这运动多有乐趣,只能经常自己去河面玩。寒假快结束时,有一天她一个人在河面滑冰时,碰到了轩和他的死党涛。涛站在那里大笑小童,问怎么她也玩这个。然后他提议他们比赛,看谁先滑到桥下面,输的请客买零食吃。小童口袋里有零钱,觉得无所谓,不就是请吃零食吗,没什么了不起的。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自然小童是赢不了他们两个男生的。童请他们在附近的小店买了一些零食和汽水,轩和涛非常意外小童会喜欢这个运动。轩说:“估计别的女生怕摔跤,不敢滑,没有你胆子大。不过,你滑得很不错。”
  童对轩说:“这算什么。我来年要学会滑冰,去正式的冰场上去滑冰。我爸说来年给我买冰鞋。我现在还不会,不过我估计我能学会。我前几天学会骑自行车了,下次不用再坐你的车了。但还是谢谢你上次肯让我坐你的车。”
  轩看了一会儿小童,很认真地说:“你来年冬天找我教你滑冰吧,我会滑。你真的是很有趣的女生,我没见过别的女生像你滑得这么好。”轩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
  可是,彼时都不知,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们在一起滑冰。多年以后,小童仍记得那个曾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灿烂的笑容,那个笑容,曾温暖和照亮过她的一段灰暗的年少时光。
  五年级第二个学期开始了。北方三月,还是春寒料峭。只是正午时的阳光渐渐明媚温暖了,河面的冰慢慢融化了。孩子们还穿着棉衣,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少,正午时积雪会化成水,夜晚水又会结成冰。白天时,路上融化的雪水经常把裤子和鞋弄脏。
  学会了骑单车,小童开始骑单车上学。她很喜欢骑单车的感觉,风在身边吹过,无比凉爽惬意。轩看到童会骑单车了,也很开心,他放学时有时会和童一路回家,他们两家住同一条街,他的家在街口,童的家在转一个弯的街尾。他们只是同行,却很少讲话。她知道他在,他知道她在。他们觉得只要是同行,那种满心满眼的快乐就是美好的。童有时会送轩一块巧克力,那是她常备的零食。轩有时会给童一个苹果,那是他喜欢的零食。他们成绩都好,学校的功课对他们来说很轻松,他们都不用花很多精力在校内的功课上。他们都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轩受哥哥影响,喜欢画画,是学校里画画最好的学生;童喜欢看书。
  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老师,那位织女,继续她的垃圾教学。童听了林的话,也转变了对待老师的态度。因为童变了,织女老师慢慢也不再针对童。有时候童想着林的话,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变成一颗河边光滑的鹅卵石。
  夏天来了,童经常穿着连衣裙上学,她喜欢白色,她喜欢穿着那条白色的棉布裙,那条裙子的边上点缀着淡淡的粉色的小花,她的头发浓密乌黑,天生的卷发,配上大大亮亮的眼睛,像是商店橱窗里摆着的洋娃娃。她两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肩的两侧。童越来越像大姑娘了。长高了,也更漂亮了。走在校园里,经常有男生盯着她看。她通常无视那些目光的存在,她的世界简单而快乐。
  轩曾经送过童一张他画的画,画上是童的背影,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背着书包,在河边的草地上走,草地是绿色的,天空上有白云和小鸟。童不知道是轩什么时候画的,她喜欢那张画。后来多次搬家,童的所有书刊旧物被爸妈弟弟尽数扔掉了。往事无可追忆,惟存心底。轩是童在心底里默默喜欢过的第一个男生。他们从未和对方提过喜欢,从未拉过手。
  五年级快结束的时候,沈辰和校外的男生分手了。那个男生初二了,成绩下降厉害,家里发现了他的情况,可能是采取了一些强硬的措施,他提出和沈辰分手。沈辰应当是真的喜欢那个男孩子。只是,他们最后还是分开了。沈辰神情黯淡,高深莫测。
  春天时,童在后院埋下了很多玉米种子,后来种子长成小苗,房东叔叔发现了,帮她把过密的苗拔掉、摆好。夏季时,几场雨后,玉米苗越长越高。秋天,那些玉米成熟时,房东的阿姨帮着把二十几条大小不一的玉米用院子里的大锅煮熟了,还烙了不少韭菜鸡蛋馅儿饼。童把院子里的孩子们都叫来一起吃玉米、吃馅饼,童还买了几大瓶汽水给院子里的小伙伴们喝。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吃玉米,说笑、聊天。童发现林不在,敲窗把他从书房叫了出来,林也坐在院子里和大家一起吃玉米。林还是那样不爱讲话,童还是那样喜欢热闹。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遇到的这些同学和伙伴,带给她很多快乐。她从失去外婆后的灰暗的生活中看到了希望和温暖。她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关心、爱、包容、体谅。
  五年级结束时,小童没有和同学说她六年级转学,六年级开学时,那个班里已经没有小童的踪影。童没有去找轩,因为不知道怎样开口告别。她估计自己会哭,她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哭。她不知道轩以后会不会还记得她。除了几个好朋友和喜欢她的老师以外,相信不久以后,大家慢慢会把她忘记吧。
  ?

☆、转学

?  秋天的时候,小童转学去新的小学读六年级,因为初中是按小学所在学校的片区来报名,不能跨区,小童妈只能把小童转回户口所在地的小学读书。小童1-4年级上学期在外婆家旁边的一所小学读书,这是她的第三所小学。还好,小童适应能力强,她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
  家里新的房子还没有完工,还有一年才交楼。她一家继续租住在小林家附近。童每天来回两个小时,自己骑单车上下学。她庆幸自己学会了骑车,如果坐公交车,要转车,时间会更久,她不喜欢坐公交车,人多拥挤,空气不好。童在感谢轩,如果不是因为那次去采草籽,几个小时坐轩的车,让轩那么辛苦,自己太难为情,她还不会急于学骑单车。童是一个特别独立的女孩子,她但凡是自己能做的事,从来不想着去依赖别人。小童在六年级以后,没有再遇到过轩。其实就住同一条街,如果相去见,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她应当是很害羞的女孩子,那不符合她的风格。
  新的学校比五年级读的那所学校师资和生源都好很多,那个区相当于该市的重点区,经济文化都繁荣。童在新的学校第一次考试考了班里的第十名,是她小学历史上最差成绩。她感到了压力,开始认真读书了。她在新的学校很快有了几个新的好朋友,冬、楠、玲、威等等,这几个小姑娘碰巧都是班里非常漂亮的女生,可能是人以群分,同类相吸,她们特别投缘,她们在学校每天都一起玩,有时放学还会在学校玩一会儿再回家。快毕业时,有一天放学后,她们约着去照像馆合影留念。小童一直珍藏着那张黑白合影照,照片上的几个小姑娘,笑容明丽,纯真可爱。回不去的年少岁月啊,惟有真心的笑容在记忆中永存。
  这几个女孩子每天走在一起,欢声笑语,是学校操场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她们成绩都不错,各方面能力又强,班主任老师也非常喜欢她们。童的成绩越来越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楠喜欢跳舞,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在少年宫学跳舞,还是合唱表演的领唱;威长得像山口百惠,发型都是一样,她是跳橡皮筋儿高手,出黑板报高手;玲的字写得特别漂亮,还会日语;冬活泼机智,直爽伶俐。童和冬最要好,放学时她们一起骑车,童送冬先到家,她再回家。中午她们也一起吃自带的盒饭。冬住在小姨的家里,她自己的家不在这个城市,但是在一个省,父母想她受更好的教育,让她在省会城市读书。姨母一家对她很好,童和冬像两姐妹一样亲密。
  六年级,童学习很努力。虽然只在新的学校读了一年,她拿到了三好学生和好几个奖状,还被选入学校的数学特训班,每天放学会有额外的数学作业,童没有时间再和以前学校的同学们一起玩。回家时她也很少见到住同一个院子的林出来玩,林也开始更努力地学习了。
  有一天童碰到敏,敏笑着说:“你知道吗?林在作文里写了你呢,老师把他作文当范文给全班同学读了,说林很有理想。可是现在班里同学都因为他的作文在笑他呢。林说每天晚上学习到深夜时,都能看到院子里你家的窗前,有你美丽的身影,也在勤奋努力学习,他想睡觉,可看你没睡,他告诉自己不能放松,不能偷懒,要更加勤奋努力学习。他要考清华建筑系。那要为那个理想努力。”
  童知道林比自己成绩好很多。但那时的童对大学还没有什么概念。她只知道要努力学习。她没料到林会在作文里这样写她。六年级时,因为有数学课,加上学校作业多,童确实每天睡得很晚。但她没留意林也睡得很晚。
  她们那一年六年级毕业生,取消了初中的按分数分配学校,改成按片区就近入学,因为那一年毕业生人数太多,师资不足。她们小学对口的初中,是一所不错的学校,但是一个学年有18个班,每个班有70多人,又不是按成绩分班,没有找关系的,就会像小童一样被分到后面的没有什么好老师的班里。学校好老师有限,不够分。后边的班只能将就。
  ?

☆、混乱的初一

?  六年级结束的暑假,小童家搬回原来的住址。楼房建好了,也装修好了,新的生活开始了。小童家搬家时小林和哥哥外出了,他们没有道别。新的家两室一厅,还算宽敞,小童和弟弟共用其中的一间房。一间房一分为二,用帘子隔开,弟弟那一面没有窗,小童也只有晚上休息时才会把帘子拉上,其余时间不需要隔开。房间朝南,光线很好。弟弟多数时间在外面玩,还是不喜欢学习。
  初一开学,童被分到13班。算是垃圾班之一。老师都是临时工,水平很差。76名学生。坐教室第一排的学生,要仰视黑板和老师,前几排学生的书桌上会落一层粉笔灰,呼吸是灰,脸上、衣服上也是灰,因为和黑板亲密无间。最后一排,被重重噪音阻隔,根本听不到站在千山万水之外的老师在说些什么。慢慢地,后排的学生,有些自制力差一些的,开始放弃学习了。坐后排的,有一些想学习的学生就会要求老师给他们调座位,坐前排的,多数是成绩好的;坐后排的,多数是不学习的。
  初一,因为学校教室不够用,每个班只能上半天课,每间教室由两个班级轮流使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二上学期结束。童在新的班级里是团支书,还是语文、化学、物理课代表。班里认真学习的学生大约只有三成,其他的人都在混日子。童认识了几个新的好朋友,小汤、小杰、楠、美、玲。原来小学的同学,只有一两个和童分到同一个班。童和她们原来就不算熟,初中仍然继续没有什么交往。
  初中阶段,同学的状态比较浮躁。这个时期,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也是一个分化的开始。喜欢学习的,喜欢打扮的,渐渐不再能玩到一起。童的周围,也有一些不爱学习的女生,她们喜欢童,因为童对谁都友善,她不会歧视她们,她们问她问题,她会帮她们解答,找她借作业或者笔记,她也会爽快地借给她们。童的字写得不算好看,笔记却一定是条理分明,没有遗漏。她的学习习惯很好,预习、听讲、复习、总结。
  因为班里纪律太差,老师经常没办法讲课,童大多数时候是在自学。那个年代的黄金宝典是《自学解难》,对各科教材有非常细致的讲述,开学第一件事,童会去新华书店买齐各种教辅书、习题集。这些是童信赖的良师。童越来越发现,她所在的班级配的老师,没几个是合格的。她也渐渐不再依赖这些老师,开始自学。只是这样自学,会耗用很多时间,效率一定会受影响。
  林、轩、明、敏、沈辰都被分去了同一所初中。那个区教学质量不太好。据说他们的班级和童的班级差不多一样乱。学校还更加不好。敏说林也在自学。童和林都是初一开始学外语,林选的是俄语,童在俄、日、英三种语言中选了英语。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选。那个时候俄语和日语在北方更流行,所以初中才会给大家三选一的机会。
  小童初一的时候,班里成绩最好的男生是杨,他数学成绩最好,是班里的数学天才,杨的母亲是别的学校的数学老师,杨的总成绩基本上稳居班级第一。第二名是学习委员楠,她是大学教授的女儿,写一手漂亮的字,她和沈辰类似,没有沈辰那么妩媚,没有沈辰那么漂亮,但也同样的很有心计,思想成熟,很有个性。她经常正话反说,让别人转几个弯才知道她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什么。她以此取笑别人脑子不好使。楠的气质与众不同,她读的书很多,知识面很广,她也很早熟。楠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和班里三四名男生关系密切。她从不明确表明更喜欢其中的哪一位,所以那几名男生都围着她转,听她指挥,她乐在其中。因为只有半天上课,这些孩子经常在另半天时间一起写作业或者玩。有时去看电影,有时打牌,反正都是玩。童多年以后常在后悔,初中的前两年,如果自己更努力一些,没有浪费那半天的时间,可能后面自己的路会有很大的不同。
  童初中班级的学生主要来自四所不同的小学,有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文课,所以班里有两三成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英文基础,初一英文第一册教材对他们过于简单 ,但其余的孩子都是从初一开始才认识英文的26个字母。刚开始,老师讲得特别快,她以为大家都有基础,童学得很辛苦,因为班里有人会,老师就认为大家都会,讲得飞快,童听得晕头转向。同学有选了日语和俄语的,这样英语课时,她们就去别的教室和别的班的学生一起上外语课。
  童让爸爸给自己买了一台双卡录音机,可以放磁带,也可以录音。童爸对小童物质上的支持总是很到位的。和学习相关的开支,童爸从不吝惜。小童知道,一定要听英语磁带了,不然没办法学好英语。她去书店买来了教材配套的磁带,每天早上起床就把录音机打开,一边洗漱、吃饭、穿衣,一边听录音,晚上睡前也听。反来复去听,反来复去看书,读单词、读课文。一年的努力,初一结束时,童的英文成绩已经是那个班的第一名。而且一直保持了三年。
  初一快结束时,童有一天无意中在学校操场遇到沈辰,开始以为认错人了,仔细看去,发现真是她,两年没见了,童很兴奋地远远跑过去和沈辰打招呼,本能地想要拥抱她,可沈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态度非常冷淡,童很尴尬,沈辰应当早知道童在这所学校,只是没打算和童联系。童看到沈辰的态度,觉得很意外,两年没见,童并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她。童听说沈辰是刚刚转来这所学校。学校班级太多,人太多,后来她们也基本上没再偶遇过。或者遇到,也当没遇到了。初一的时候,沈辰已经长得和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一样了。她们像是两个世界的人,那以后她们都干干净净地从彼此的生活中消失了。
  初一时,因为童离敏和明很远,没有电话,她们有段时间在书信往来。有一次童在信中和敏提起在学校遇到过沈辰,沈辰对自己的态度非常冷漠这件事,敏回信时对童说,“沈辰以前问过我们,她早知道你在那所学校,沈辰一直不喜欢你,难道你不知道吗?林和轩都挺喜欢你的,他们和沈辰话都不说,所以她恨你啊。你又比她成绩好。你说你怎么这都想不明白呢?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啊?”小童觉得敏是旁观者清,以前她确实没往这方面想。
  童初一的同桌是一位喜欢练气功的男生,名字叫峰。大冬天峰也只穿件薄外套,和别人隔着一个季节。小童怕冷,冬天时通常穿得像只包得严实的粽子。她看着峰都觉得冷。峰身体很好,瘦高个子,眼睛明亮有神,剑眉浓密。感觉像是电影里那些练功夫的大侠,非常有精神。他也确实每天清晨很早起床,去公园练气功。峰非常爱干净,衣服从来一尘不染。他成绩中等,不太常说话,也从不捣乱。如果童有什么班级里的事需要峰帮忙,他也从不推辞。默默帮童做完,默默走开。
  坐在前排的杨如果回头讲话,峰会和他笑说几句,但一定是小小声,他不会惹来老师关注。杨是仗着成绩好,老师对他偏爱,就算有错老师也对他网开一面。他做什么也不顾忌,经常上课时捣乱,下课时捉弄同学。童的前面坐着的这位班里的学霸杨,非常喜欢捉弄童,他有时会在童的桌子下面抹一些泥巴,童坐起时,会沾到裙子上,有时在她座位的垫子下面放一些石头,或者是洒一些水。他知道童怕动物和虫子,他有时下课还故意捉几只虫子,偷偷放在童的文具盒里。等童上课一边看黑板一边打开文具盒拿笔时,会失声尖叫,引来全班哄笑,让童非常难堪。
  此种把戏一再上演,小童也没搭理他。直到有一天上课,小童打开笔盒时,两只虫子突然跳到她手上,把她吓了一跳,她忍无可忍,直接把文具盒砸在杨的头上,突然而来的响声让吵闹的教室一下子静了下来,也惊动了正在黑板上写字的地理老师。老师走过来,看着童,了解了原因,因为她偏爱杨,所以对童说:“你至于吗?不就是几只蚂蚱吗?有必要这样吗?如果是老虎来了,你怎么办?”小童正在气头上,没想到老师这样偏袒杨,明明他错在先,老师一句不批评杨,只一味说她,她不假思索地对地理老师说:“如果真有老虎来了,老师您怎么办,我就怎么办!”
  全班哄笑,老师很尴尬,她没想到童敢公然顶撞她。她像疯了一样,指着童,吼叫着让童站到教室外面去,明天请家长来。
  童哼着鼻子,忍着眼泪,仰着头,一步步走到教室外面去,她可以感到身后无数善意或者恶意的目光在目送着她离开。
  小童在教室外面一直站到下课,班主任老师发现之后,和同学们了解了情况,把童和杨叫去办公室,当着地理老师的面,把他们狠狠批评了一顿,让童向地理老师道歉。小童一直在生气,地理老师也很生气。小童一直不肯道歉,一直低头站着。这事情班主任老师出面处理过后,也就不了了之。老师让他们回教室上课去了。童第二天没有请家长,地理老师也没再找小童麻烦。那以后,地理老师对小童自然也就没有好感了。这件事以后的好处是,杨收敛了。他知道童不好惹,也不敢明着来了。后来有同学说,杨是因为喜欢小童,才会故意想方设法捉弄她,想引起她对他的关注。小童对这种说法相当不齿,她是正眼都懒得看杨,觉得这种人就是垃圾。过了一段时间,小童有一天在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是杨放在里面的。她第二天上学,把信直接放在杨的书桌里了。她没有拆开信,看到信上落款是杨的名字,所以直接还给他了。她没兴趣看这种人的信。一点也不好奇他会写些什么在里面。这件事以后,杨对小童不再捉弄了。相安无事。
  初一,因为学校场地太小,体育课改为在校外的旱冰场,两节体育课并为一节来上。学校走到旱冰场大约二十分钟。没有老师教,让学生们自己滑。这个课,成了自由活动时间。摔了几跤以后,小童很快学会了溜旱冰,当然只是简单的速滑。有些同学滑得很好,倒滑、花样都很厉害。
  小童也学会了滑真冰。她报了吉他班,开始学吉他。
  ?

☆、偶遇才子

?  初二的功课比初一要多和难了。小童玩的时间减少了。
  好友杰开始和班里的高源谈恋爱,彬也在追杰,他们演变成三角恋,杰后来选择了彬,杰不再和小童一路回家。
  小童更多的时间和小汤、小美在一起。如果不骑单车时,她们一起坐公交回家,她们三家各隔两个站。小汤的数学特别好,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小汤的的语文相对于数学明显弱一些。小美上学早,比她们小两岁,作文写得好,人也很古灵精怪。她也不喜欢杨,她对小童说,就算天底下的男生都死光了,你也不要搭理他。这人品质太差。
  楠更多的时间和玲在一起,她们两家离得近。刘洋是楠的影子,她在哪里,他马上如影随形,亦步亦趋,时时刻刻不忘对楠献殷勤。难得他一个独生子,家里的掌上明珠,能如此放低自己,处处为楠着想。可大家都看得出来,楠并不紧张洋。她只是希望围着她转的男生多几个。玲喜欢洋,不知道她是不是因为想接近洋,才接近楠,反正他们三人总是一起出现。但洋的眼里只有楠,玲比楠长得漂亮得多,标准的大美女,刘洋却对她视而不见。另外两三个男生也围着楠转。初一时,还是一大群同学常一起活动,她们一起看电影,一起逛书店,一起骑车去植物园、江边玩。初二时,已经改成小群体活动。到初二下学期,就更加明显,基本上是两三人一个小群体了。班里男女生的关系也比较微妙,A喜欢B,B喜欢C,同学间乐于传播这种消息。那个班里,小童对哪个男生都没有好感。她空闲时在弹吉他、看书。
  班里最喜欢读琼瑶小说的女生是泉,她每本必买必读,上课经常偷偷在看,估计她每一本琼瑶的小说都读过。那些小说对她的影响非常大,明显看到她的气质和举动也在模仿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女主们。楠也读过不少琼瑶小说,所以她常说泉是东施效颦。童对琼瑶小说没兴趣,对楠的说法不置可否。她觉得泉挺可爱的,但也觉得她花这么多时间看这类书,挺浪费时间的。
  班里最美的女生是张瑶,她的容貌酷似刚出道时的宋佳,典型的古典美女,肤白如雪,纤纤玉立,如一枝纯净的白莲,让人只想远观,张瑶是学校里出名的舞蹈天才,小提琴的水平在学校也是无人能出其右。她的画也画得很好。这种女生,注定是稀缺的珍宝,处处都会受到无数人的仰慕。她的父亲是美院的教授,姐姐是美院的高材生加校花。张瑶明显是要走姐姐一样的艺术路线,如果不当演员,可能也要成为画家。因为她太出众,寻常的男生会望而却步,所以她身边的男生并不多。班里有位帅哥两年来一直在追她,两人相貌也登对。但张瑶压根儿没看上这兄弟,收到仁兄的情书后,当场无情地回了一封信,那仁兄读后在班里的书桌上趴了一节课。下课铃一响,他拎起书包就走了。听后排的同学说,那兄弟相当受打击,说毕生的理想就是想和张瑶在一起,追了两年,还是被拒绝了,他说他未来的人生都没有意义了。从此以后,天涯不再有芳草。小童对那位仁兄所知甚少,不知后来的多年以后,他有没有从伤痛中站起来,在别处寻到人生的芳草。那些年少时的爱恋啊,有多少是无疾而终的呢?
  童和小汤每天在一起。她们比较聊得来。寒假时,小童还去小汤家住了两天,小汤也是只有一个弟弟。小汤平时住在外婆家,她自己的家离这个城市有一百多公里,坐大巴要两个多小时。
  初二下学期,童考了班级第一名。超过了杨和楠。
  寒假,小童和同学去青年宫的英语角练口语,在那里有位高个子男生很喜欢和小童讲英文。他发音标准,英文流利,一表人材。他是那个省最好的一所高中的高一学生,比童大两岁。他说他的名字是峥,他说他有个妹妹和童一样大,也读初二。童说,“那你的妹妹不会叫嵘吧?”峥诧异地看着童问:“你怎么知道?”童也意外,“我只是想到峥嵘岁月这一句了,不会真这么巧吧?”峥不禁哈哈大笑。说她猜对了。
  他知道童在哪所学校读书,两所学校相距不远。后来他写过很多封信给童,不是情书,只是谈他的理想,他的经历。他想考电影学院,当导演。他的父母不支持他,觉得不实际。想他考金融专业,但他不想。峥的字写得很有风骨,童很喜欢看他的字,隽秀的字用黑色的墨水写在淡黄的信笺上,力透纸背,如见其人,读来赏心悦目,峥明显是有很深的书法根基。童读他的信时,眼前浮现的是他深邃有神的目光。
  童的字还是写得难看,也没时间和兴趣学书法。看到写得好看的字,会很欣赏。童偶尔也会回封信给峥,她祝愿峥考上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实现理想。
  春节时,小童一家去给以前的房东拜年,遇到了小林。小童两年没见他,觉得他长高了很多。他们只聊了几句,见到小童,小林的脸红了,小童也觉得有点不自在,可能是离得远了,共同的话题少了。加上林本来话就少。童再怎么爱讲话,一个人也热闹不起来。林的目标是省重点高中,敏说林的成绩在他的初中是年级的前三名。
  童从六年级以后,再没见过轩。敏说轩在初中的成绩中等。他的时间花在画画上面。过了几年没见,童虽然还记得轩,却没有勇气去他家找他。时间如水,慢慢改变了太多的人和事。轩还会记得一起滑冰的时候吗?还会记得他们一起走过的时光吗?童知道,以他的性格和条件,他应当还会遇到很多可爱的女生。
  ?

☆、中考这一年

?  初三到了,小童每天睡得很晚。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很紧张。初三开学前,因为童这个班太乱,楠和杨已经被家长托关系转去前面几个师资好一些的班级。不用再见到杨,童觉得开心。她非常不喜欢这个自以为是的学霸同学。童对小汤这样评价杨:“ 一个人讨人厌的程度,与他的成绩好坏无关,与他的长相也无关。我觉得他这人心理太阴暗。”后来童听同学说起,杨的父母在他一岁时离异,他的母亲再婚后,又生了一个妹妹,继父对他非常不好。小童觉得他太喜欢捉弄别人,太不友善。

当前:第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