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秦川》第163/421页
“这倒奇怪,也不知他突然只身前来,有何要事!”李信转头朝韩信看去。
“只怕是一件难办之事,或者此事与将军关系重大,他只得亲自前来向将军解释一番,怕伤了与将军地和气!”韩信道。……
进屋的时候韩信已经退下,李信把他让于上席还没开口。
道:“李将军,朝庭下旨封你为前军大将军。这事吧!”
“不知道!”李信摇了摇头,笑道:“我何德何能,竟被封为大将军。”
“李将军谦虚了,一月不到的时间内连破反贼二十万大军,这样的功劳就是封为上将军也不为过。为兄倒是沾了贤弟不少的光,一场仗没打被擢升为上将军,这可是当年蒙大将军也没有地荣耀,说起来我都有些脸红。”
“末将是上将军的下属,打两场胜仗也是上将军指教有方,不敢专功!”李信继续谦虚着,不时的打量着的脸色,等待着他将此次来的真正目的道出。
“李将军!”叹了一口气,犹豫了半天终于道:“朝庭派司马欣为内史,名为协助你我剿贼,实则牵制你我怕我们作大。我知道,你与司马欣有仇,可他司马欣与赵高走得极近,有时候他说地话比我说的话还要管用,这个你能理解?”
“能理解!上将军有什么话直说,是不是司马欣有什么毒计要害我?”
“贤弟多心了,他倒没有什么毒计害你!只是……只是不久前司马欣曾伪造了一封陛下的书信,派人送给赵国大将李良,希望能够策返李良归秦。据使者称,李良当时犹豫了许久,并好吃好喝的款待了使者,看来这事有戏!”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李信故作轻松的道。
“司马欣的意思是此乃一场大功,想再添一把火将这事做成了。所以,想派个有勇有谋的人去趟,劝说李良归顺秦国。他首先就想到了你,希望你能去完成这次任务……”说道,不时的瞅一眼李信观察他脸上地变化。
果然是个好计策,此事若成,领头功的是司马欣。此事若不成,很可能被李良杀掉或者回来之后被朝庭问罪。说得好听,再添一把火这事就成了。也不想想那封书信本就是假的,若被李良识破哪还有命在?
“这事不好办,我哪有说客之才?不如换个能胜任的人去?”李信推托了一下道。
“李将军又谦虚了,凭你的本事让李良归降并非难事!说白了,司马欣是看到你屡立大功,眼瞧着就打到陈丘怕你再立大功于是想到这个方法把你调开。我听他说这事时的意思,好像你若不听令行事,他就要告你个拥兵自重、抗令不遵的罪名,还请贤弟三思而后行。”站起身,接着道:“其实这事一点危险也没有,我们出关后的几场仗都是大胜,这一切他李良都是看在眼里的,不敢对贤弟怎么样。但贤弟若是不愿去,我绝对支持你,不就是抗令不遵吗?我就说眼看大战在即,是我舍不得你这员猛将离去,大不了就陪贤弟入牢罢了!”
嘴上说的动听,可其一言一语又有哪句不是希望李信接了这趟差事?李信明白地难处,朝庭上自李斯死后赵高一家独大,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愿去惹赵高的,于是道:“这事只要上将军下道令,末将哪敢不遵?末将感谢上将军能在下令之前亲自跑一趟告诉末将这件事情,不过信有一事想问明,我走之后我地兵马由谁带领?”
“我替贤弟先看着,等贤弟完成此事,保证完好无缺的把兵马再还给贤弟!”……
走了,就如他来的那样匆忙,连一口水也没顾上喝。李信一人坐在屋内沉思起来。韩信走了进来,道:“将军真要去赵国说服李良降秦?”
“不去又能怎样?我们现在受制于人,哪能抗令不遵?”
“将军若去,不如把一千骑兵带走……”
“骑兵不能带,又不是去打仗,带那么多人马前去徒惹李良怀疑。”
“那把英布与黑夫带上,也好有个照应!”
“嗯!”李信点了点头,道:“看来这趟赵国还得非去不可,将来说不定还得借道赵国返回九原,这次前去就算说服不了李良降秦也得跟他们打好关系,免的到时借道之时再生阻碍。”
“将军孤身犯险,一切都得小心从事。信会把那一千骑兵安排在黄河附近,随时准备接应将军,不知将军何时出发?”“这事不急,等的命令到了再走不迟。"
第二卷 英雄四起 第五十章 游说李良
此过了三五日,先是封李信为大将军的圣旨到了。~来将令令他率部向东推进,在‘陈丘’西扎下营阵。等到这一切都完备之后,让他出使赵国的命令也就来了。
李信一副商人打扮里边套着全甲,骑上‘白蹄乌’,又带了上百斤的黄斤以及亲写的盖有上将军令符的信,过了黄河朝‘’而去。一路无事,走了七八天安安全全的就到了。
“我们是从关内来的商人,带来几件宝物想让李良李将军过过眼!”站在李将军府门前,李信点头哈腰满脸堆笑的对一个看似精明的总管道。
“不用!我们府内什么东西都有,什么东西也不缺,你还是去其他府上卖所谓的宝贝吧!”李府的总管目露鄙夷之色,摆摆手趾高气扬的道。
“大人多通融通融,您瞧我还给大人备了一件小礼物,请大人笑纳。”李信给黑夫递了个眼色,黑夫沉着脸解下背上包裹取出来一个锦盒。李信接过,硬塞到那名总管的手内。
锦盒份量极重,没有准备的总管差一点把摔到地上,拿稳了打开一条缝朝里看去,里边是两块斤重的金饼正放着金光朝他微笑。
“看你这么有诚意,我就代为通传一下!”总管放下端起来的架子,平易近人的笑眯眯道:“不过,我家将军刚从边疆回来,一路劳累连水都还没喝上一口,见不见你,我可不敢保证!”
“谢谢大人!将军若不见我,是我没有这个福份,与大人无关。”李信拱手谢道,从怀里掏出一块用布蒙得严严实实的木板――这是亲笔写的信件,上边列明李良若降可以领到的赏赐。交给总管,道:“这是此次带来宝物的清单,请大人勿必亲手交给李将军,他一看便会让我携宝物进去相看。”
“那倒不见的。我家将军又有什么宝物没见过?”总管不以为然的道,指了指李信身后的马:“我看你这匹马倒不错,我家将军是爱马之人,你这匹马若卖,我家将军或许见你。”
“卖,卖!只要李将军能看上这匹马,我也忍痛割爱了!”李信连连奉承傻笑着,等总管进去院内很远,方收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