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男女》第65/128页


品。
和过去我写《梦断棕榈》时一样,他来后总是习惯地坐在书房的一角,阅读我的手
稿,遇上我有兴致或想轻松一下,我们会聊上几句,或是绕着小岛散散步。他对这部小
说的反应很特别,与第一部小说相比,似乎多了一份沉重而少了一份感动,还有一种深
深的迷惘。这种迷惘沉重一直令我困惑。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你的反应让我不安,
告诉我,它哪里让你感到不对劲?”
“你想告诉大家,你已找到了精神家园,是吗?”
“是的,难道不是吗?”我告诉史野,这部书的主题是通过主人公对理想的回归而
向读者诠释了一种人生观――寻找精神家园。
在这部小说里,我把史野与女主人公的关系写成了一种精神上的知己,柏拉图般的
友情。
“是的,你的确营造了这样一个主题,而且相当成功。”史野说,“我甚至敢肯定
它要比你的《梦断棕榈》来得更轰动,因为,你的‘精神家园’唤起了都市人的共鸣―
―不仅仅是打动而是共鸣,”史野特别加重了“共鸣”这二个字的语调,“目前生存在
都市里的人们,不管他们潇洒也罢,失意也罢,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带来的物质与精神
上的巨变后,他们的信仰与价值观念受到了另一种冲击,你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一种传统
与文明的冲撞,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染上了一种现代都市病:浮躁、空虚、不满、困惑,
人人都在喊累,没劲,无聊无奈……都市的物欲横流外表看起来很精彩,但人的心灵无
一不渴望摆脱世欲的尘嚣嘈杂,寻觅一处可供灵魂歇憩的精神家园――而你向他们提供
了这一点。”
我惊叹史野的剖析能力。
“这就是我说的你唤起了他们的共鸣――梦归孤岛。再没有比你笔下这种更使都市
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了!米路,你真是一个善解人心的魔术大师,《梦归孤岛》一旦出笼,
我敢肯定,它会在都市人心中引起一股疯狂的寻觅‘精神孤岛’的浪潮,真的,我肯
定!”
“只是,”史野把话峰一转,“你能让他们在你的这座‘精神孤岛’上找到什么呢
――真正的理想境界?超脱的精神家园?你能告诉他们生命回归的意义又是什么?”
史野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的小说只写了三分之二,我告诉史野,我的最后部分就是
要探讨这个问题。
“不用说我也知道故事的结局。”史野以一副过来人的超然平静直视我,“我甚至
能知道故事结束后又将面临着怎样一个开始。”
“见鬼!我不相信。”
史野没有和我争论这个话题,但他的目光却是笃定的,在他这种目光下,我反而有
种迷乱,我心里明白,既然他能比我更透悟我的作品,无疑将对结局更明了。
史野说:“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无法寻到永远的‘精神孤岛’。即使有,也只是暂
时的,结局将是陷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迷惘。”
“不!”找并不接受史野的观点,“那要看你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耐得桩精神
孤岛的孤独,也是一种直面人生。同样是一种面对现实。”
“你真是十足的文学女人。”史野用的是一种无奈的语气。史野停顿了一下,又接
着说下去,“太富于幻想的‘文学女人’们,常犯‘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
的毛病,待她们认定了爱与被爱的对象时,有会毫无保留地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于是,‘文学女人’闯不过的情感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你在指我,史野。”
史野耸耸肩,不置可否。定稿的那一天,我们又庆祝了一番。但这一回,不知为什
么,我的精神显得有些恍惚,我并没有因此感到轻松,反而显得很累,有一种灵魂被掏
空的感觉。
“我想,这回你绝没有写第一部时的冲动,对吧?”史野似乎在验证着什么。
“是的,”我承认,“可这并不等于我要放弃‘精神孤岛’。”我悦。心里,却莫
名地寞落起来,夹杂着一种隐约的迷惘。


第十六章



两个月后,《梦归孤岛》问世了。
时值夏季,正如史野所言,《梦归孤岛》其轰动效应远远超过《梦断棕榈》。我是
在电视和收音机里看到和听到它在都市人中所引起的狂热浪潮,其爆热有如三伏的骄阳,
在读音的心里蒸腾出沸腾的共鸣。单单海阳市,第一天的发行量就突破十三万,我看到
了新华书店烈日下蜿蜒成龙的购书队伍,看到了书摊的争购场面,看到读者满目的亢奋
和梦幻的向往……坐在电视机前,我被自己的再次成功感动得泪水迷蒙。
“姑娘,你真了不起!”王妈递给我一条手绢,她自己也被电视里的购书场面给打
动得泪流满面。
我关了电视,点燃了一支烟,心久久不能平静。
“你不会离开这里吧?”王妈问我。
“我想不会,我喜欢这里。”我发现王妈眼里掠过一丝疑惑,显然,她怀疑我的话。
“你不相信我?”
王妈笑了笑,很迷离:“他也喜欢这里,盖小木屋的时候,他对我保证过,可他还
是走了。”她又一笑,这回显得很茫然,“姗妹也走了。”
“你是说我也会走?”

当前:第65/12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