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娇娥锦绣全集Zei8.net》第207/229页


赵老将军了解了林天的整个计划之后,拍手叫好,对赵兴赞叹道:“这个法子甚好,真难想象的出是一个童官所为,你这小妹夫前程不可限量,大汉有你们这样的年轻官吏,日后会更加的强盛,西域诸国都会真心臣服我朝,可惜我老了,瞧不到了。”
赵兴笑着道:“老将军老当益壮,比起当年的廉颇还要厉害,您定能看到那一日的。”
“子房的话总是能让人心生向往之心,哈哈……”赵充国还想再活许多年。
可种桑养蚕并没有赵老将军想象的那么容易。
在西域养蚕是个新鲜活,需要一定的经验,当地人没有养过,兵士们很少做这个,种地屯田还可以,养蚕那不是妇人才做的么。
而且西域的气候和中原不同,一年四季之中只有一个季度干热,其余的时间都比中原要冷的多。
桑蚕的蚕种在天气较热的时候才能孵出来,而且吃桑叶的时间很长,要经过三、四次的休眠才会大眠,大眠之后才会结茧。就算是在这个过程中用炭火等物烘热,让蚕宝宝早些孵化出来,但桑叶那时候还没有怎么长出来,跟不上趟。
陪同林晖来西域互市的商人们闲的无事,听说赵老将军想要种桑养蚕,几个人一合计,毛遂自荐,想帮助赵老将军养蚕。
商人们中间家里有养蚕的,曾经见过食其他树叶的蚕种,这种蚕种结出来的蚕茧没有桑叶蚕结的大,出丝也没有桑叶蚕出的多,只胜在好养活。
天气刚刚转热,这种蚕就可以孵化,吃得是柞树叶,如果没有柞树叶,也可以用柳树叶,栗、枫、梨、苹果树的叶子喂食。
西域长得最多的便是柞树和柳树,早早就发芽抽条,这种柞蚕真是最适合不过了。
赵充国知道后大悦,找人寻了许多柞蚕的蚕种来。
经过一番努力,西域也有了柞蚕,屯兵们立即推广开来,闲暇时间便养蚕种地,蚕茧收上来都交到了西域都护府。
赵兴上奏朝廷,请求在西域开办一个织室,由专人督管。
赵老将军也上奏朝廷,西羌养蚕大业已经初见成效,请求奖赏以林晖为首的商人团,是他们将柞蚕引入到了西域,从此之后,互市的丝绸可以就近取材,柞蚕和桑蚕所产的丝绸,可以按照成品的好坏来定价。
最后赵老将军还说,若是西羌人都喜欢穿丝绸了,就不会再留恋毛皮,若是他们都尝到了种地养蚕的好处,就不会再为了几块牧地和匈奴纠葛不清,动不动就想叛乱了。
随着这一份奏章而来的,还有跟着许延寿的大军回来的林简,以及他所献上的一大群的骏马。
这一次,赵兴和许延寿搅得匈奴内乱,将匈奴一分为五,各自都拥立了一个单于,这下子,匈奴的国力立即衰弱下去。
握衍单于先是和东部的贵族产生了矛盾,东部贵族拥立了新的呼韩邪单于,两军对垒之下,握衍单于将相助西羌人的骑兵抽调回来,派右奥王和乌藉都尉各率二万骑兵屯驻于东部地区,防备呼韩邪单于。
可是他的西部贵族又生出新的事端。
西部的呼揭王号称是前来相帮握衍单于与东部贵族们一战,却和握衍单于的信臣唯犁当户合谋,一同陷害右贤王,想自立为单于。
握衍单于本就嗜杀,一听谗言,压根没有考证,直接就杀死右贤王父子,后来知道右贤王冤枉,便又将唯犁当户杀死。
呼揭王叛逃而去,自立为呼揭单于。
右奥王听说后,自立为车犁单于。
乌藉都尉也自立为乌藉单于。
于是匈奴一共有了五位单于。
握衍单于大怒,立即亲自率兵向东进攻车犁单于和乌藉单于。
乌藉、车犁两单于战败,与呼揭单于合兵一处,共四万人,共同全力辅助车犁单于和握衍单于一战,兵败。
东部贵族们拥立的呼韩邪单于立即进攻屠耆单于的军队,斩杀、掳掠一万余人。
握衍单于又折回来亲自率领骑兵六万袭击呼韩邪单于,兵败自杀,下属见不是事,带着握衍单于的小儿子投降了赵兴。
车犁单于向东归降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杀了乌籍单于,重新定都单于王庭,但部众只有数万人。
握衍单于的堂弟休旬王在匈奴西部边疆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单于的兄长呼屠吾斯也在东部边疆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
后来呼韩邪单于手下的大将,觉得匈奴内乱不止,害怕部落会毁于内战之中,也带领全部落数万人归降。
自此,匈奴分成势力差不多的三部分,三个单于各自为政,匈奴再也搞不出什么事情来了。
赵兴和许延寿只是驻扎着大军,给予震慑,间或赵兴会和匈奴人互通消息,例如捅破右贤王父子的冤屈而已。
许延寿觉得这个大功来的未免过于容易,主要都归功于赵兴的良策,称赞:“儒生一计,胜过十万兵。”
赵兴笑着道:“都是亲戚,何必过于计较,日后西域都护府尚需大人照应。”
许延寿愣了一愣,方反应过来,许嘉定了冯世奉的小女儿,是赵兴的小姨子,自个是许嘉的生父,名义上的叔叔,这可不是亲戚么。
“好说,好说,”许延寿笑道。
呼韩邪单于和其他单于回过味来,也立即向汉朝称臣,呼韩邪单于为了表示忠心,愿意派弟弟来长安当人质。
韩延寿的大军此时方才开拔归朝。
林简等一帮商人也跟着回长安,西域的互市之路算是彻底打通了,林简带着用丝绸等物交换的良种马回长安城,打算献给皇帝。
这些良种马虽然没有汗血宝马那般脚程快,但胜在耐久,而且承重极强,交配几代之后,也不会退化。
若是大汉的军中都是这样的马匹,骑兵的攻击力度又会大幅度增强。
这一次,赵、林两家给年轻的皇帝献上了一笔大礼。

  ☆、第182章 发达

年轻的皇帝看了奏章,分外激动,这意味着大汉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将会通过与西域的互市,传到更远的地方。
西域边境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若是能够种田养蚕,少收或者不收徭役,流民们都会愿意涌到那里去耕种。
几代人之后,大汉将更加强盛,西域诸国都会臣服在西域都护府的管束之下,更加听命于大汉。
从此之后,匈奴再也无法兴起战事,大汉的边境可以安稳了,这是不世的功业。
这次再压着不给赵子房封侯是说不过去了。
刘询笑嘻嘻地吩咐,将赵子房封为柱国候,又将赵义提拔为秩俸中二千石的少府,位列九卿之末,主管皇帝衣食起居,医药供奉,园林游兴,器物等的供奉。
这个位置看起来不起眼,实际上只有皇帝信任之人才能坐在这里,而且权势显赫。
从此之后皇室的采买,金钱往来都掌握在了赵义手中,只要有心,皇家等于没有什么秘密。
赵义激动莫名,这辈子,终于位列九卿了,他连位列十二卿都没敢想过,以为皇帝会看在大郎的面上,让他出长安城做个太守。
虽然这份荣光是来自大郎,但大郎还不是他生的?赵义这辈子已经可以告慰祖先了。
赵广又天天听着父亲抱着小儿子,念叨大儿子。
垂头丧气,看书都看不进去,虽然知道嫉妒哥哥和弟弟可耻,但赵广还是失落。
刘奭、刘钦兄弟两安慰他:“日后让太子哥哥给你封个官做做,不就好了?”
赵广依旧不乐,他不是愤慨不能做官,能做太子殿下的伴读,和二皇子淮阳王交好,他还担心日后没有前程吗。
而是,赵广觉得他长得不如大哥好看,学问也没有大哥好,只怕今生无法让父亲对他像对大哥一般赞叹了。
刘念笑嘻嘻地道:“广哥你快快长大,本公主自有办法让你荣光整个赵家,让你父亲天天夸奖你有出息。”
“还是长公主最了解广哥的心,臣再给长公主找好玩的吧,”广哥一脸讨好,刘奭兄弟二人对视一眼,摇摇头。
广哥最会哄刘念开心,找了许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来,没有一样刘念不喜欢。
刘奭心里有些酸,背地里问妹妹:“我们是一母所生,为何广哥比我还讨你喜欢?”
刘念仰着小脸,眨巴着小鹿一样的眼睛,奇怪地道:“您是太子哥哥,而广哥是广哥,太子哥哥不需要妹妹的喜欢,只需要妹妹围绕着您,就像是小羊跟着大羊一般。父亲是太阳,哥哥是月亮,妹妹是月亮旁边的小星星。”
“我也想要妹妹这样喜欢我……”刘奭在心里暗想,可是他身边的人都告诉他,他是太子,将来要和父亲一样,现在和将来都会有许多的人都等着他的垂青,等着他的喜欢。

当前:第207/2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