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手记全集.com》第47/53页


意识到这一点,是我康复之路上的一个重大收获。我的“走路计划”变得更加积极、更加坚定。

我开始把走路当作重要的治疗手段。“每天步行五公里”,从不间断。每次散步由慢到快,逐渐达到正常速度,随着步伐的节奏把新鲜空气吸进肺腑,然后深深吐出,直到周身发热。为了寻找一个适合走路的环境,我在这片安静的湖畔绿地住下来。这里远离都市的喧嚣,远离滚滚车流和难闻的汽车尾气。

这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是我在病中度过的第四个冬天,在那以后,我又经历了两个冬天。五年多来,我每天走过的路程加在一起,已经超过8000公里。这相当于我从北京出发走到西藏拉萨,又走回北京。

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对自己身体的信心前所未有地强大起来。每次漫步湖边,总是神清气爽,呼吸顺畅直达肺腑深处。已经失去的体能在不知不觉中回来了,病入膏肓的疲惫和倦怠也渐渐远去。想想当初,我竟还准备着自己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呢!

日光浴

这时候,治疗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享受,我的生命再次被阳光照亮,生机和活力不知不觉重新回到我的身上。就算太阳并不能助我除掉肿瘤细

胞,维生素D的功效也没有那么神奇,我也知足了。

我有一个出版界的朋友,是那种热爱户外运动、保持着健康体魄和肤色的男人。他来看望我的那天,我正走在湖畔小路上,全身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他注视着我――他心目中一个病入膏肓的人,上下打量,眼睛里迅速聚起难以置信的神情。

“你怎么一点也不像个病人?”他说,同时挥舞了一下紧绷在短袖T恤衫里的胳膊,伸到我面前,“看看你,晒得比我还黑。”

这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周围树木郁郁葱葱,天气酷热难耐。周围游人稀少,仅有的几位也都躲在凉亭里,我却特意挑选了一处没有树荫的石凳坐下。

阳光从头顶洒下来,明亮异常,把我们的身影投在地上,线条清晰。泥土路面在我们脚下散发着太阳的炽热。

我俩一同把胳膊举起来,迎接灿烂的阳光。我的皮肤看上去黑里透红,似乎很接近小说家笔下的那种古铜色。

我的这位朋友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癌症病人应该是面色苍白,躺在床上,气若游丝,淹没在一片昏暗的气息中。不料,他眼前这个人竟和想象中完全不同。

他望着我,还有我身上炽热的光芒,迷惑不解。

我告诉他,这几年来,我一直在一丝不苟地执行一项计划:日光浴。不是追求什么健美的肤色,而是希望自己的身体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去抵御疾病。

我的“日光浴”是不分酷暑寒冬的,也可以说是“冬晒三九,夏晒三伏”。

冬日里外面天寒地冻,我在室内靠窗的地方席地而坐,赤裸上身,让阳光直接照在我的皮肤上,同时透过玻璃窗欣赏外面的冰天雪地。等到春天来临,天气转暖,我就可以坐在室外朝南的露台上,悉心体会乡下老汉背靠南墙晒太阳的乐趣。夏天原本是个酷热难耐的时节,现在却成了我的黄金季节――其实对我来说,没有哪个季节不是黄金季节,因为我可以让自己的大部分皮肤暴露在阳光下。我通常只穿一条短裤,旁若无人地漫步在小路上,同时刻意地绕开树冠林荫。随着炽热的空气吞噬整个城市,街头和广场变得沉闷无声。路人行色匆匆,走在高楼的阴影里,躲避着烈日,就连处处绿荫的公园也杳无人影,一向悠闲自在的游人全都不见了踪影,只剩下几位不怕酷暑的老人坐在树荫下纳凉,一边远远地用目光追着我。在这些知冷知热的人看来,我的行为真是太古怪了。

癌症患者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户外活动。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也逃不过同样的命运了。运动原本是我的爱好,比如游泳、登山和滑雪,此外我每天还在健身房里度过大约一个小时。可是在疾病猝然降临的日子里,这一切都不行了。我无法再走到户外去享受一下人在天地间的感觉。那时候,我最担心的事情甚至不是我体内的肿瘤细胞,而是不得不像只老鼠一样整天躲在昏暗角落,遵循着一种消沉萎靡的节奏,没有蓝天白云,没有风雨雪雾,也没有阳光。想到即使是一个健康人,过这样的生活也会完蛋,我不禁一阵沮丧。

那些天,家里气氛低沉,亲友的看望和问候也特别多。每天都会带来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好消息――不是哪位癌症患者延年益寿的故事,就是在什么地方又有了一种什么“抗癌新药”。每个人都想逗我开心,可是我反应迟钝。因为我知道,癌症患者的康复之路上,坏消息总是绵绵不绝,而好消息通常都会言过其实。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妹妹从欧洲打来的电话。她劝我尽可能走到户外去晒太阳。

“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肿瘤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她解释说,“尤其是肺癌患者。”而晒太阳正是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的最佳途径。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乐观的调子。我完全/`文/可以想/人`/象电话/`书/那头她的/屋`/样子。她对于这类消息一向抱着怀疑态度。这一回,不会是让谁给忽悠了吧?

我这样想时,一定是流露出什么情绪传递到电话那头。

“你最好试试,”她不屈不挠地说,“至少没什么坏处。”

为了让我对这个建议给予足够的关注,她又给我发来电子邮件,附带了一份医学研究的报道。我从中第一次知道,“补充维生素D和晒太阳,能延长早期肺癌患者的术后存活时间”。

阳光与肺癌患者康复具有相关性的结论,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早期肺癌患者在手术之后的“五年存活率”为60%。这是一个平均数,具体到每个人就很不一样,有的长些,有的短些。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一定是有原因的,可惜一直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现在,哈佛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的这项研究指出,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对于肿瘤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研究者抽取1992年至2000年接受治疗的456位早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同维生素D水平低、手术后晒太阳少的人相比,维生素D水平高、晒太阳多的患者术后“五年存活率”能够明显提高。在一项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中,专家们进一步指出,根据“五年存活率”这一分界点,维生素D摄入量高的患者“五年存活率”为72%,而维生素D摄入量低的患者“五年存活率”仅为29%。(详见《维生素D有益肺癌患者恢复》,2006年8月16日《医药养生保健报》)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说,只要多晒太阳,肺癌患者就有可能把手术后平均的“五年存活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从60%提高到72%!

相反,待在昏暗的房间里,终日不见阳光,就有可能把“五年存活率”降低31个百分点――从60%降低到29%。

这结论立刻触动了我。因为在我手术之后,一位肿瘤专家在谈及化疗的效果时曾告诉我,化疗能让我的术后“五年存活率”提高两个百分点――从60%提高到62%。换句话说,在防止癌细胞复发、扩散和转移方面,坚持“日光浴”和补充维生素D所能获得的正面效果,有可能相当于化疗的6倍。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它没有什么副作用,也不花钱。

这一研究结论真的能够成立吗?

维生素D为什么有助于患者抵御癌细胞的侵蚀?

当前:第47/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