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全集.net》第129/195页


  至此墨索里尼策划的一系列对外扩张行动全部以失败而告终,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却白白赔掉了不下五十万(历史上整个二战期间意大利也就损失了70多万军队,这还包括了德国救出墨索里尼并扶植起傀儡政府后意大利南北双方交战的损失。)意大利青年的性命,意大利国内的厌战情绪空前高涨,尤其是陆军的兵员以南方山民为主,子弟的大量伤亡令意大利的南北矛盾愈发激化,再加上英国政府的暗中支持和怂恿,最终导致意大利陆军部分军官铤而走险,比历史上更早地发动了政变,由于首都罗马也是南方人的地盘,因此政变轻而易举地成功了......
  注1:一部分逃出去幸免于难的跑到了美国,后来给美军当带路党打了回来,这也是意大利黑手党始终没法铲除的根源,人家在二战时期是有功的,就像日本的黑道在冷战时期有功一样,有老美保着,意大利政府不敢对他们下狠手。当然,黑手党本身的实力不弱,也同样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二章 意大利内战

  ps: 感谢书友“付梁”再次投出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由于意大利首都罗马也属于南方,政变进行得十分顺利,失魂落魄的墨索里尼很快被抓,几次转移后他被押往亚平宁山脉最高峰大萨索山的山顶软禁了起来。得知此事后的小胡子大惊失色,一方面命令迄今尚未有机会参加实战的德国特种部队营救墨索里尼,另一方面则紧急调兵杀入意大利境内以先发制人,由于时间仓促,第一批入意作战的德军仅有区区三个轻装步兵师,然而就连当初已经对意大利陆军战斗力极度失望的小胡子都没想到,这三个师的德军竟然一路所向披靡,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击溃了意大利超过20个师的部队,并基本控制了意大利北部的工业地区......
  不过小胡子很快就明白过来,意大利陆军的战斗力本就不济,5个师都未必打得过一个德军师,加之现在政变刚刚发生,反对派的地位尚未完全得到意军上下的普遍承认,至于完全统合全国武装力量,那就更是为时尚早,因此现在的意大利军队就更是成了一盘散沙,虽然总兵力比德军多得多,但却很容易被其各个击破,而德军的进攻来得极快,意大利之前因为是轴心国的关系又根本没在北部边境设防,这个弱点因而表现得更加明显......
  此外,德国特种部队不负小胡子的期望,不折一人便成功地将墨索里尼救出。充分展现出了他们当初前往中国学习和特训的成果。由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工业地区支持率较高,当其在小胡子的支持下通过电台宣布成立“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之后,一些意大利北部的驻军选择了归附,虽然在陆军之中占比不算很高,却足以令意军草草建立的防线变得更加漏洞百出,结果才被数量远少于自己的德军打得落花流水,德军仅仅付出伤亡不到八千人的代价,便毙俘意军接近15万人,其中光是俘虏的人数就超过了10万......
  而随着德军的节节胜利,倒向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军队越来越多。这就进一步加速了反对派支持者的溃败。若非英军及时在意大利南部登陆支援反对派政府,“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甚至很可能在短短2个月内便统一全国。而且即便“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暂时还只控制了一半的意大利国土,但意大利海军和空军却都对墨索里尼较为支持(技术兵种天然亲近工业党),其中的大部分官兵都选择了北上投奔。尽管由于遭到反对派旗下的陆军偷袭。军舰和飞机损毁较多。但超过七成的人员来投,已经足以令墨索里尼欣喜万分。
  至于飞机的损失,有德国的帮助。加之北部工业区已经完全光复,用不了多久便可以完全弥补。只有海军因为大型造船基地都在南方,而且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和修复耗时都相当长,毫无疑问是元气大伤了,不过好在意大利海军当中人员素质更高的中小型舰艇部队主力尚在,舰艇建造也较为容易,所以至少站在德国的角度,实际上损失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
  而更加重要的是,这次德国出兵帮助墨索里尼重新上台之后,德国与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北方政府之间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盟友关系,而更接近于宗主国和仆从国的关系,尤其是陆军方面,德国更是已经完全掌握了意大利北方军的指挥权。但这却使得意大利北方陆军成功地摆脱了原先意大利陆军种种制度上的弊病、也限制了墨索里尼乱指挥的负面影响,因而战斗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虽然还远远不能与德军相比,但至少可以达到维希法国陆军的程度了,打起意大利南方政府的陆军来就更是轻松,尽管他们的兵力一开始反而要更少一些。
  意大利北方军的雄起令德军的负担大为减轻,入意作战的始终就只有那三个德军师(不过其间还是补充了一些兵员),而“德国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由此愈发在盟军当中传扬开来......
  与之相反,紧急援助意大利南方政府的英军却被战场上经常一触即溃的意大利南方陆军给坑苦了,历史上总是德军被面条这个“猪队友”坑死,这个时空却反而是英军倒了大霉,在这些“猪队友”的拖累下,他们甚至连意大利北方军都应付得十分吃力,不但没能阻止意大利北方政府统一全国,还在意大利战场上牺牲了超过20万人,其中来自英伦三岛的本土英军不下12万,要知道历史上整个二战期间英军也就战死了不到40万......
  最终因为这次提前发生的政变,意大利的国力军力虽然损耗不小,但对德国而言,却反倒获得了更大的助力,而他们此时的头号大敌英国人则额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大阵营的实力对比由此进一步逆转。
  而且由于这次政变的影响,阿拉伯联盟占据利比亚的问题也得以轻松解决,意大利北方政府承认利比亚为阿拉伯联盟的领土,而克里姆则无条件地释放了不下20万意大利战俘,这也是不久之后意大利北方政府能够在德军没有增兵的情况下迅速打败包括大量英军在内的南方盟军完成反推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来,因为英国地中海舰队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克里姆就算释放了战俘,那些意大利人也没法回到本土参加内战。然而,当时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实力已经远远不如以前,自保都很困难,就更别谈封锁地中海了......
  首先是意大利政变之前地中海舰队的两艘战列舰在亚历山大港被意大利海军的蛙人炸沉;然后土伦湾大海战中又蒙受了更大的损失,一下子沉了3艘航母和3艘战列舰,即使是号称世界第一的英国皇家海军也不免伤筋动骨;接着又因为德国海军扩大了潜艇战的规模,德国空军也开始以海上的英国舰船作为其攻击的主要目标,缺乏准备的英国不但被击沉了大量商船,军舰也损失不小,其中“巴勒姆”战列舰被潜艇鱼雷击沉、被派往埃及加入地中海舰队建制的“厌战”号又被支援阿拉伯联盟军队进攻埃及的德国轰炸机投下的重磅航弹炸成重伤,为免被克里姆杀入埃及的大军俘获,舰上的英军官兵将其自沉于亚历山大港内......(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三章 首相出击

  ps: 感谢书友“满伍哥”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就这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英国皇家海军光是主力舰就损失了整整10艘,还都是无法挽回的永久性损失,这么快的损失速度,别说是英国人,哪怕是造船能力更强的美国恐怕都吃不消,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海军部又接到了军情六处海外人员紧急发来的一份密报......
  “‘俾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出动了!它们正向北航行,准备通过丹麦海峡进入大西洋,同行的还有‘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英国海军大臣看了这份信件后紧咬下唇陷入了沉默,半晌之后才下达命令派“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立即出航拦截这支德国舰队。
  “阁下,那不是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小男孩’吗?”,一位海军少将担心道。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服役已经超过20年,虽然经过三次改装(比历史上多了一次,主要加强了水平装甲和防空火力【高射机枪全部被换成了小口径高射炮,数量也由16门增加到32门。】。)后综合性能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毕竟陈旧的舰体摆在那里,而且一些根本上的设计缺陷(注1)也难以弥补,也难怪海军少将称其为“老太太”了。至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由于服役时间较短。舰员才刚刚完成训练,武器的调试也才刚刚结束不久,称其是个“小男孩”并不为过,初次作战就要面对实力强于己方的劲敌,无疑进一步增大了风险......
  海军大臣何尝不知道这两艘军舰存在的问题,而且英国皇家海军历史上一向都是以强击弱,战略战术、乃至军舰的设计思路也都是围绕着这一点形成的,现在却反而不得不以弱击强,这无疑是用自己的弱点和敌人的优势去比拼,可是他又哪儿有别的选择?
  现在英国的大型舰队航母已经全部损失殆尽。而战列舰也所剩不多。其中能够勉强跟上德军舰队速度的仅有最新型的“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这款新型战列舰目前英国只完工了两艘,首舰乔治五世国王号在土伦湾大海战中多处受伤、目前正在接受维护,能够立即派出去的也只有老二“威尔士亲王”号了。再加上胡德号这艘英国目前唯一的战列巡洋舰。这已经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立即派出的全部主力舰了。
  而一旦让德国舰队穿过丹麦海峡。英国的海上生命线必将会受到致命威胁,与潜艇的威胁不同,一旦有敌国的主力舰出现在主要航线上。英国及其友邦的商船根本就没法通过了,而不仅仅是损失一些商船而已,这对于资源大都依靠外部输入的英国来说足以致命。何况这个时空英国的主力舰损失太大,不可能像历史上那样派主力舰给商船队护航,只有轻型舰艇组成的护航舰队反潜还行,一旦遇到德国的主力舰,基本上只有死路一条......
  而且一旦穿过丹麦海峡,三艘德**舰就是“海阔凭鱼跃”了,只要利用雷达规避那些实力强过自己的大舰队就几乎立于了不败之地,要知道这三艘军舰的航速可都是很快的。以英国皇家海军崇尚进攻的传统,有在源头上掐灭危险的机会,就绝不会被动地等待下去,毕竟现在英国海军轻型舰艇的总数还是世界第一,只要阻止德国大型水面舰艇进入大西洋,潜艇战威胁再大,也不足以致命......
  不过之所以英国海军会陷入如此窘境,还是因为此前的一系列战斗中损失的主力舰实在太多,想到这里不禁心中悲凉的英国海军大臣只能安慰海军少将、同时也是安慰自己道,“但愿‘老太太’是个能打仗的悍妇,而小男孩能在战斗中成长。”
  虽然嘴里这么说,但理智还是促使这位英国海军大臣下达了另外两个重要命令,他要求乔治五世国王号战列舰立即中止维修,官兵立即归舰作好战斗准备,随时等待他的命令;本来还要进行入役前最后一次海试的“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的第三艘――“约克公爵”号则提前入役,并立即按照作战要求进行补给,同样随时等候他的命令;此外正在进行常规维护的“罗德尼”号战列舰也同样被要求中止维护全力备战,该舰是当初被中国击沉的纳尔逊号战列舰的姐妹舰,拥有3座3联装的406mm口径的巨炮,防御也不逊于新式的乔治五世国王级战列舰,就是速度太慢,因此必须德舰受伤影响了航速,这艘老式战列舰才有用武之地。
  此外,海军大臣还想方设法“挤”出了不少巡洋舰和驱逐舰,与这三艘战列舰一起组成了一支特遣编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才是真正歼灭两艘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主力,而之前派出的那两艘,其作用只是尽量击伤德舰、以迫使其返航进行维修,这样特遣编队便可以在其返航途中进行拦截。
  不过海军大臣还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保住这两艘主力舰,为此特别电令在附近活动的2艘重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配合它们作战,这样一来兵力对比便是10:3,虽然吨位和火力还是吃亏,但至少保住两艘主力舰和击退德国舰队的希望会大很多......
  注1:一方面是因为设计年代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原本是战巡,再怎么改装,火力与防护也不可能与真正的战列舰相比,胡德号选择了不逊于战列舰的381mm口径主炮,防御力因此很自然地有所不足。即使是进行了历史上被耽搁的第三次改装,也由于防空火炮的增加而限制了水平装甲的加强,平均厚度仅仅增加到50-100毫米,即使面对历史上俾斯麦级战列舰的381mm轻弹都有些悬,而在本时空俾斯麦级战列舰换装的新型381mm重弹面前更是简直如同纸糊的一般......(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四章 丹麦海峡之战(上)

  ps: 感谢书友“人间有梦”的打赏与书友“nqm”和“望云山人”投出的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第一支英国舰队的指挥官霍兰海军中将未必不明白海军大臣的筹谋,但他却完全没有身为弃子的觉悟,反而一心想着打一场漂亮仗,让主力舰队没有用武之地,以恢复皇家海军的荣誉。
  霍兰海军中将的计划是,让沃克尔少将率领诺福克号和萨福克号这两艘重巡前出丹麦海峡担任远程巡逻搜索任务,一旦发现德舰队后立即通报其航速航向并在其射程范围外尾随跟踪;而自己亲率两艘主力舰担任截击任务,有了前者侦察到的德舰动向,自己可以提前抢占t字头有利阵位。一旦交手,英军两艘主力舰发扬全部侧舷火力死磕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而那两艘尾随而来的重巡则加入战斗集中火力攻击欧根亲王号,同时召唤不远处的那6艘驱逐舰赶来增援,干掉欧根亲王号后大家再一起合攻两艘德国战列舰。
  这样打的话,纵然英方主力舰的实力稍逊,但只要抢占到t字头的有利阵位,对轰时未必吃亏,而且有那6艘驱逐舰的参战,英方只需击伤德舰、降低其航速和转向灵活性后让鱼雷补刀即可,而德国舰队却必须依靠舰炮将英**舰击沉才行,这难度无疑要大得多,同时为了规避鱼雷而进行的转向机动也会迫使德**舰反复地重新调整火控参数,因而极大地降低舰炮精度和射速。
  如果这个战术安排得以实现。理应是英国人大获全胜,但倒霉的是,接二连三的意外让事实与设想相去甚远:诺福克号和萨福克号倒是很早就发现了德舰,并且一路跟踪而来。但不幸的是,海上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此时虽然还只是秋天,但是丹麦海峡纬度很高,历史上这一战发生在5月下旬,海面上照样飘着雪花......),英国雷达在恶劣天气下又不太好用,结果跟丢了目标。
  当英国重巡上的雷达重新发现目标时。两舰已经被德国佬甩出老远。而闻迅赶来的两艘主力舰却被德国舰队的雷达发现。结果,英国两艘重巡被撂在了战场之外,英国人只能以一艘战巡和一艘战列舰与德国的两艘战列舰和一艘重巡洋舰死磕,且英方没能抢占t字头的有利阵位。双方尚未交上火。英军就已经陷入了不利境地......
  而且与历史上因为英国皇家海军势大、德国舰队司令卢金斯海军上将一直尽量避免与英**舰交战而迟迟没有下令开炮以致于失去了先机不同。这个时空的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元气大伤,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再干掉两艘主力舰,德国海军甚至都可以正面与其决战了。要知道这两艘主力舰若再都被干掉的话,英国就只剩三艘真正意义上的主力舰了,而德国的两艘战列舰在性能上有优势,再加上3万吨级的沙恩姐妹,未必就拼不过,何况英国人还有海上交通线和海外殖民地需要保护,到时候能否集中这三艘战列舰都很令人怀疑。
  即使考虑到英国的强大造舰能力,卢金斯也很有自信,因为英国的造舰计划启动比德国晚,中间至少一年的时间差已经足够让德国海军摧毁英国皇家海军了。目前德国在远东已经有了一艘可用的航空母舰,第二艘在几个月内也将完工,而那两艘超级战列舰也均已下水(不过完工还需要至少1年时间),当她们从中国归来之后,昔日战无不胜的英国皇家海军必将被彻底打下神坛......
  所以当俾斯麦号战列舰上的舰载雷达发现目标后,卢金斯海军上将立即下令舰队进入临战状态并加速逼近两艘英国主力舰,而英国的舰载雷达受恶劣天气的影响比德国货大得多,因此探测距离短了一大截,德国舰炮在雷达引导下于25公里的距离上首次开火的时候,英国人还根本没有发现敌人呢。
  对于战列舰时代的海战来说,先开炮的一方可以获得极大的战术优势,因为他们可以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调整火控参数,而遭到攻击的一方则要困难得多,要知道每次调整航向后火控参数都得重新调整,调整好之前的试射不但命中率低,射速也往往要慢一些,而且变向规避的时候还不能开炮(因为几乎不可能打中,白白浪费炮弹和炮管寿命。),而参数确定后的炮击却可以不到1分钟便打出一轮(俾斯麦级战列舰的381mm主炮更是只需要不到半分钟就能打一轮),精度也要高得多,先手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事实上,之前土伦湾大海战中英国在法国空军参战之前能够以仅仅一艘主力舰重伤的代价将9艘法国主力舰全部击沉,除了法**舰的速度没提起来而容易被打中这个因素,英**舰早有准备并抢先开火也同样关键......
  正因为这样,加之德**舰现在所用的雷达和火控系统也比历史上丹麦海峡之战中更好一些,历史上成功冲到16000米距离内才被德舰击中(但因为引爆了主炮塔弹药库,一发就要了它的命......)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在距离俾斯麦号战列舰超过22000米的位置上就被打中了,重达900公斤的德国穿甲弹从高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狠狠地砸向了胡德号的甲板,此处厚度仅有80毫米的水平装甲根本无法挡住俾斯麦号主炮穿甲能力极强的新型381mm穿甲弹,炮弹穿透甲板后钻进舰体内部猛烈爆炸,燃起了难以扑灭的大火。
  半分钟后,俾斯麦号打出了她的第4次齐射,结果全都落空,但提尔皮茨的第3次齐射却取得了成果,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脆弱的水平装甲被再次击穿,并直接引爆了胡德号的主弹药库,这艘英国历史上排水量最大的世界名舰被一下子炸成两截沉入大海,由于军舰沉没太快,1436名舰员当中最后仅有3人获救......(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丹麦海峡之战(中)

  胡德号的迅速沉没令年轻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陷入了孤军奋战的艰难境地,而且此时的雪已经停了,这对光学观瞄仪器天下第一的德国人无疑更加有利,但威尔士亲王号舰上的英国皇家海军官兵们却毫不畏惧,他们勇猛地冲向敌人,盯着俾斯麦号战列舰连续开火,终于在第5轮齐射中首次命中目标,但是装甲性能乃至重点部位装甲厚度都较历史上大幅强化了的俾斯麦号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损伤,威尔士亲王号却很快遭到了德舰凌厉的反击。
  经过两轮试射之后,调整好火控参数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在针对威尔士亲王号的第三次齐射中首次击中这个“小男孩”,重达900公斤的穿甲弹将威尔士亲王号的舰桥完全摧毁(历史上这枚炮弹没炸,但在这个时空,由于各国工业管理制度都有了大幅的进步【胡卫东的功劳】,引信的可靠性大幅提高,哑弹率因而大幅下降,威尔士亲王号也就悲剧了......),包括舰长利奇在内的17人当场阵亡......
  舰长阵亡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的官兵在短暂的混乱过后,很快就由大副接过了军舰的指挥权,但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却是逃跑。这并不是因为大副胆小怯战,而是因为舰桥被毁不但令舰长等17人阵亡,也毁掉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的雷达与指挥仪,如果还要继续战斗。舰炮只能依靠各个炮塔自带的观瞄与火控系统,炮击精度必将大幅度下滑,历史上指挥仪被毁后主炮还能击中敌舰的战例屈指可数,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副若还命令全舰官兵死战到底,那就不是勇敢,而是愚蠢了......
  调头转向的过程中,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又被德**舰打来的大口径炮弹多次命中,俾斯麦号战列舰的第三次主炮齐射中一发381mm穿甲弹击中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中部水线下部分,炮弹洞穿此处薄弱(注1)的装甲后猛烈爆炸。引燃了一处油库并造成大量进水。威尔士亲王号舰上顿时烟火冲天,舰身也因为进水而轻度倾斜,纵然英**舰的排水能力超强,威尔士亲王号的最大航速也还是很快下降到了26节。
  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第4次齐射中又有一枚炮弹命中敌舰。穿甲弹钻进了威尔士亲王号的副炮火控室。但却意外地没有爆炸(炮弹引信的质量再好。也不可能一个哑弹都没有。),让它逃过一劫。
  这时威尔士亲王号终于完全将航向调转了过来,但此时俾斯麦号却又打来了一排炮弹。其中一发穿甲弹命中舰尾水线下部分,并钻进船体爆炸,但因为附近没有要害部位,并没有造成严重损伤,只是令威尔士亲王号的排水压力又增大了一些,航速也进一步下降,但因为排水工作的进展,几分钟后威尔士亲王号的最大航速就又恢复到了26节左右,而且这时舰上的火灾也已经得到了控制,即使德国海军身为他们的敌人,也不禁赞叹英国皇家海军的训练有素。
  眼见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已经掉过头去加速逃离,不甘心放它跑掉的三艘德**舰很快就跟着转向追击,但这样一来火控参数就得重新调整,同时因为是舰首对敌的缘故,三艘德**舰的后主炮都无法发挥作用,火力顿时减半,同时敌人以舰尾对着自己也很自然地减小了受弹面,使得本就很低的命中率进一步下降,而威尔士亲王号以后主炮对三艘德**舰的攻击也遇到了同样的窘境。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双方都没能命中敌舰,但考虑到威尔士亲王号是逃跑的一方,而且它的356mm主炮在超过20公里的距离上就算命中也威胁不到俾斯麦级战列舰,所以很显然德国人要更加郁闷一些......
  不过即便如此,逃跑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速度本来就比威尔士亲王号要快一点,虽然只是一点点,但却足以死死咬住她不放,并将距离缓缓拉近,尤其是在威尔士亲王号的雷达被毁的情况下......
  即使在形成跨射并确定了火控参数之后,德国舰炮的命中率依然远不能与之前侧弦对轰时相比,而且一心逃命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还释放烟幕掩护自身,逼迫三艘德**舰改用雷达引导炮击,命中率因此又下降了一截,以致于两艘战列舰各自齐射了三四轮之后却仅有一发381mm穿甲弹命中,但这颗由大约18000米距离处打出的炮弹却显示出了匪夷所思的可怕穿透力,它直接洞穿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后主炮塔那厚达406mm的正面装甲,并在主炮塔内爆炸,尽管因为这款舰型主炮塔内出色的防殉爆设计而没能引起足以摧毁整条战列舰的猛烈殉爆,却已经足以令这座主炮塔完全失效,至少也得拖进造船厂大修一个多月才行。
  随着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德国舰炮的命中率渐渐高了起来,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舰尾成了重灾区,先后被两发大口径炮弹命中,所幸都是命中的水上部位,不致因此大量进水,也没能毁坏至关重要的船舵......
  注1:由于军舰浮力的限制,水线部位越往下装甲越薄,为此历史上日本曾经专门设计过攻击水线以下部位的特殊炮弹,即“九一”式和后来改良的“一”式水下弹道优化穿甲弹,但实战中因为几乎很少能打到哪个部位,并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不过历史上威尔士亲王号在丹麦海峡之战中这个部位还真被俾斯麦号的大口径穿甲弹命中过,但幸运的是这发炮弹没炸(话说历史上德国海军的引信质量如果能好一点,战果至少翻倍。),但在本书中由于胡卫东的帮助,德国的引信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因此威尔士亲王号就很难再有这样的好运了......(未完待续。。)


当前:第129/1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