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全集.net》第15/195页


  这下一向胆大的胡卫东也不禁出了一身白毛汗,他摇了摇手,示意徐成基暂时不要带队下去,以免刺激到下面的人,同时强自压抑心中的焦躁不安,耐心地向兵工厂党支部书记李占元询问毛毅可的xìng格喜恶,希望能够从中找到突破口。
  “原来是个老愤青加技术宅啊,好对付......”,胡卫东顿时放下心来,让人拿出一支“边区造”冲锋枪送进弹药库,并带过去一句话,“这是在只有简陋设备的条件下搞出来的,和贵厂的花机关相比如何?”
  不一会儿,下去那人空着手回来了,给胡卫东带回两个字“好枪”,胡卫东一喜,知道对方已经心痒了,yù要更进一步详谈,又怕传话的人说不清楚,干脆要来纸笔洋洋洒洒写了一段,劝告毛毅可不要因为私恩而忘却大义,老蒋或许并非不爱国,但他买办的立场决定了他不可能重视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建设,若非如此,以老蒋手中掌握的资源,怎么搞工业还不如只有山西一地的阎锡山呢?
  注1:当时迫击炮弹都是铸铁外壳,所以“钢炮弹”实际上就是山炮、野炮、加农炮等身管火炮所用炮弹的总称。


第六十章 工业建设(上)

  毛毅可看后不服,让人带话说,蒋委员长没能干出成绩是因为国家内忧外患、困难太大,zhōng yāngzhèng fǔ虽然资源多,但负担也大,不能据此认为蒋不如阎。
  “那我就与先生打个赌吧,若我们能在一个月内制造出比中正式更好的步枪,先生从此就为人民工作如何?”,胡卫东写道。
  而毛毅可的回答是“若如此,鄙人纵为一小工亦无怨,但恐将军言过其实尔。”
  此后毛毅可一直很安分,胡卫东没派人强行进去,他也没有任何过激的举动,只是耐心地呆在里面,对胡卫东派人送去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来者不拒,全然不担心胡卫东从中捣鬼。为此有人向胡卫东建议在食物中下点迷药,但胡卫东却摇头拒绝道,“信用要想建立起来很难,破坏起来却非常容易,我们不可因小失大。而且毛先生熟悉工厂情况,本身又是枪械专家,若能投身革命,对我党我军的军工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完成与毛毅可的赌约,胡卫东抛下军务亲自主持新枪的研发,刘鼎等兵工厂的技术骨干也都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而年轻的吴运铎则更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着前辈们的知识与经验,技艺与见识都有了惊人长足的进步。
  胡卫东一开始是想要搞出最为经典的AK47来的,以巩县兵工厂的设备条件,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考虑到如今中国可怜的子弹生产能力,胡卫东最终还是选择了历史上建国初期由苏联SKS半自动步枪改进而成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这种枪型历史上从建国初期一直用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其间甚至挤掉替代它的63式自动步枪而重新列装正规解放军,经典程度自是不必多说,胡卫东虽然对枪械远不如对大炮和弹药那样熟悉,但这种经典枪型的结构他还是了如指掌的。加上手边又有刘鼎这个历史上杰出的军工专家与不少优秀的技术工人帮忙,胡卫东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将第一把样枪造了出来。胡卫东一开始还想给其安上战术导轨,但却很快发现要想加上这个设计,整枪的设计也必须有所调整,时间上只怕来不及,而且现在还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科技工业又极其落后,连个瞄准镜都贵得要死,战术导轨的意义其实有限,反倒是若被鬼子学去会很麻烦,因此胡卫东果断地抛弃了这一目前没有太大意义的设计,直到数年之后生产出来的八一式突击步枪上才开始应用......
  但目前这种步枪所配备的7.62mm×39mm中间威力弹还未问世,胡卫东不得不带领大家加班加点改造子弹生产线,总算是赶在约定rì期之前半天试生产出了可以使用的枪弹,这下毛毅可终于无话可说了,乖乖地离开了弹药库听候胡卫东的差遣,但他的脸上却满是喜悦和兴奋,因为他归国这么多年了,现在才总算是看到了中**工崛起的希望,所以对那位十分器重自己的蒋委员长,他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虽然造出了样品,但若想要大批量地生产,胡卫东却发现并不像他原先以为的那样简单,虽然德国产特种钢的质量比历史上先后用于该枪的苏联50AE、50AZ特种钢、30GrNi2MoVA合金钢(枪机)与国产的替代品50BA枪钢和30GrMnMoTiA合金钢(枪机)只好不差(注1),但问题是国内不能生产,全得依靠进口,价格高昂不说,而且很难买到并运进苏区。为了避免库存的德国特种钢用完之后兵工厂无米下炊,胡卫东决定建一座特种钢材厂,同时设法外购铬锭,以满足某些部件镀铬的需要,尽快实现56式半自动步枪的完全国产化。
  此外,胡卫东还提出了建设“一条龙”军工系统的设想,除了大力建设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采矿、采石、有sè冶金(主要是铜、铅、锌三样)、石灰、水泥、耐火材料、普通玻璃等基础工业之外、还要设法解决炸药、钢材和电力的供应问题。
  其中,制造炸药所需的化学原料当中,硫酸是重中之重,而巩县兵工厂生产化学品的“新厂”里虽然已经有一个发烟硫酸厂正在建设,但该厂却是以硫磺为原料的,成本高昂不说,而且还得大量外购。胡卫东记得这一带盛产黄铁矿,以此替代硫磺作为制造硫酸的材料,完全可以自给自足,而且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但是使用黄铁矿作为原料,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沸腾焙烧技术才行,好在这种技术先进是先进,工艺难度却并不大,历史上50年代中国就能自主研发成功,以巩县兵工厂的条件,加上胡卫东这个“先知”的指导,立刻上马都没有问题。而沸腾焙烧炉除了可以利用黄铁矿等便宜的含硫矿物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之外,对燃料的要求也低得惊人,就连一般情况下几乎没用的煤矸石也能在沸腾炉中充分燃烧,因而进一步大大降低了成本,这在后来的火力发电厂的建设中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造沸腾焙烧炉的过程中,胡卫东对于后世流态化技术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并将其应用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使得cāo作连续,生产强化,过程简化,为后来中国化学、石油、冶金、原子能等众多工业部门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注1:材料工艺因为保密较为容易,使得先进国家可以长时间保持优势,那些后进国家(不包括崛起初期的德国、美国,因为它们的科技水平一开始就很高,差距只是在经济总量上。)除非获得大面积的技术转让,否则要想在材料方面大幅度、全方位地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几乎是不可能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唯独材料方面仍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发动机不行归根到底也是材料问题),平均有半个世纪的差距,而德国又一直是材料科学的龙头老大,即使是二战之前的德国,在不少方面也都比后来已经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更强,何况56式半自动步枪其实只是二战时期的产品,材质方面不如德国货很正常,当然xìng价比就另当别论了......


第六十一章 工业建设(下)

  沸腾焙烧技术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那就是污染较大、特别是粉尘很多,但胡卫东却巧妙地将其全部回收再利用,不但减轻了污染,而且增加了产量,循环利用的理念也因此在中国启蒙。藉着这种新技术的帮助,加之胡卫东从备战角度出发,并不盲目追求产品的利润率,主要投资建设生产成本偏高但可以迅速形成产能的中小型硫酸厂,使得豫西苏区的硫酸产量飞速增加,36年便暴增至3万多吨(民国时期最高年产量是18万吨,在37年范旭东的永利宁厂投产之前,更是不过区区几万吨。),到37年抗战爆发时年生产能力更是突破了15万吨,而且全在地下......
  但硫酸好办,合成氨就要麻烦得多,主要是所需的压力容器和测量高温的热电偶都得进口,而没有合成氨这个原料,硝酸自主生产也就无从谈起,何况硝酸生产所需的催化剂铂铑合金国内同样很难买到。
  不过更麻烦的,还是钢铁与电力工业,合金钢倒反而容易解决,钨等稀有金属红十五军这几个月里已经搜刮到一些,即便合金钢产量增加后不够用,也可以用飞机从江西连续转场运过来,反正用量不多,而北方基本不产的金属锑也容易解决,除了红十五军之前的收集,贵州军阀曾经大量发行锑质硬币,派人费点工夫大量购进就行了。与之相比,反而是普通的钢材更加麻烦,因为需要量大得多,单单靠抢是根本满足不了的,白区的地下组织也不太可能外运这么多进来。
  有鉴于此,胡卫东又考虑到豫西正好有储量不低的铁矿(后世探明储量1亿多吨,而且品位在国内算是富铁矿。),便决定在苏区大建钢铁厂,尽管因为地下空间毕竟不能与地上相比,这些钢铁厂都不可能造得太大,但因为采用了超越时代的炼焦与高炉煤气的循环利用技术与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实现了炼焦――炼铁――炼钢的一条龙工艺流程,生产效率成倍增加,到了37年豫西苏区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5万吨,占中国关内钢材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由于苏区缺乏以深冷法大量生产氧气的工业制氧机,很多时候不得不以高压空气代替氧气,严重影响了钢材的质量,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电力的重要xìng不在钢铁之下,但想要大幅度增加发电量,难度甚至更大,因为国内根本不产发电机,外国卖到中国的发电机也大都是功率很小的型号,而且民国时期的河南省工业极其落后,估计河南其他地区的发电量加起来都比不上巩县兵工厂,就算出去抢也抢不到多少发电机,所以同样只能出国购买。但一直被迫跟着红十五军一路奔波的国立浙江大学电机系主任王国松得知胡卫东要建发电厂,顿时两眼放光,当场表态说只要胡卫东能够提供铜线、磁铁等必须的材料,他和他的学生就能制造出可用的发电机来,胡卫东当即欣然应允。但一个月后看到那台装机容量不到50千瓦的“发电机”,胡卫东不禁一阵无语,但他也知道这并不是王国松无能,而实在是设备材料极其匮乏,同时严重缺乏这方面的技术工人所致,看来还是引进-山寨-自研的路子更加可行一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国松采用的永磁式发电机令胡卫东突然想起了后世的稀土永磁材料,尤其是“永磁之王”钕铁硼磁xìng材料,如果这种超时代的永磁材料用到发电机上,那么即使是功率很难做大的永磁式发电机也可以突破3000千瓦,这时永磁式发电机体积小、成本低、生产迅速的优点就凸显了出来,可以大大加快中国的电气化进程,但想想现在的中国连稀土矿都没人开发,胡卫东觉得此事还是暂缓吧,“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另外,油化工、煤化工等工业部门胡卫东其实也很想搞起来,但想想现在的条件,他还是无奈地暂时搁置了,转而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了磷肥、钾肥等大大有益于民生的民用工业,至于军工,先将枪炮弹药的生产实现完全国产化再说吧。
  早在占领巩县兵工厂的第一天,胡卫东就发现该厂的产品结构很不合理,不说别的,光是月产40000多发山炮、野炮等各式榴弹炮所用的钢炮弹(迫击炮弹的弹壳为铸铁),就需要占用多少人工、消耗多少金属和炸药?而巩县兵工厂却偏偏又不能生产发shè这些炮弹的身管火炮(75mm、105mm和150mm三个口径。),这不是浪费吗?
  当然,老蒋如此安排,或许是出于全国一盘棋的考虑,但一旦对rì开战,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多个兵工厂各自负责一部分产品的生产模式就会暴露出巨大的弊端,哪怕只有一个被rì本人占据或是摧毁,都会令武器弹药的供应出现巨大缺口,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者(所以老蒋开战前后将兵工厂都集中到chóng qìng去了,但运输的费用与路上的损失却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比如广西的那个就毁掉了一半。)。而对只有这一个兵工厂的红八军团来说,这种产品结构就更cāo蛋了,就拿105mm榴弹来说,红八军团现在一门105mm大炮都没有,每月生产14000发炮弹的产能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
  此外,巩县兵工厂的很多产品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胡卫东居然在“新厂”的生产计划里看到了光气等几种毒气的名字。好吧,就当老蒋是未雨绸缪,这些毒气是准备用来对付rì军而不是同胞的,但这些一战时期的毒气对于装备有防毒面具的rì军来说,又能有多大作用呢?再说,以**的装备水平和弹药供给,与其浪费产能来生产毒气,还真不如全力生产常规的枪支弹药......


第六十二章 结构调整

  因此当天胡卫东便中止了这些无用项目的生产,让兵工厂集中生产迫击炮弹、手榴弹和枪弹,其中尤以枪弹为重中之重,而主要生产化学品的“新厂”则全力生产炸药雷汞等必需的军工原料。而令兵工厂上下意外的是,被要求以最快速度生产的,竟然是毛瑟手枪弹的生产线。原来,一方面是在大别山消灭了几千别动队后,红八军团二十响的装备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千支,子弹的需要量自然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吴运铎通过数十天来的反复思考和数以百计的试验,终于成功地将原本9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改为7.63mm,而可以使用在中国更为常见的毛瑟手枪弹,并在不增加造价和工时的前提下,顺便在几处细节上进行了改良(比如弹匣的位置改了,这样就不会因为顺手抓住弹匣导致shè击时卡壳......),使其无论在jīng度上还是在可靠xìng上都有所提高,最难得的是,新枪型可以使用二十响盒子炮的弹匣(注1),这对减轻后勤压力无疑大有裨益,冲锋枪可是子弹大户,“边区造”冲锋枪的生产难度又低得令人发指......
  说起来也是万幸,巩县兵工厂大概是国内兵工厂中枪弹质量最好的一家了,早在十年前驳壳枪还没出现连发型号的时候,该厂就已经改造出了使用毛瑟手枪弹的冲锋枪“花机关”,由此也可以看出巩县兵工厂生产的毛瑟手枪弹质量之优异,要知道国内虽然稍大一点的兵工厂都能生产毛瑟手枪弹,但用于连发的二十响或者冲锋枪的话(特别是不同厂家生产的枪械与弹药之间更是很难兼容,哪怕型号口径是一致的。),却是很容易卡壳的。若非巩县兵工厂有这个技术基础,胡卫东的改造计划可就是空中楼阁了......
  而7.92mm毛瑟步机枪弹的生产线却全都暂时停产进行技改,原来为了降低成本和节约铜铅,胡卫东打算效仿历史上新中**工系统的经验,以钢芯弹取代普通枪弹、以覆铜钢取代铜质弹壳。由于胡卫东对此技术十分了解,在他的指导下,巩县兵工厂只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所有步机枪弹和非迫击炮弹生产线的技改,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产量也因此大幅增加。
  另外,包括像中正式步枪这样的抗战名枪在内的几乎所有枪械也都被胡卫东下令停产,因为这些枪械工艺繁琐,与历史上后来的那些大量使用冲压技术生产出来的新式枪械相比,成本要高得多,而xìng能却反而差了一截(二战最好的机枪MG42的成本仅有马克沁重机枪的四分之一,而且轻便且威力更大。),还不如等到物美价廉的新式枪械研发成功后再重启枪械的生产.....
  在胡卫东的亲自领导下,巩县兵工厂产品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次年该厂全年生产各种子弹2亿多发、手榴弹二十多万颗、爆破筒3万余支、迫击炮弹2万余发、75mm炮弹1万多发、被取名为二四(民国二十四年)式半自动步枪的56式半自动步枪近3万支、最终定型的二四式冲锋枪(改成7.63mm口径的“边区造”冲锋枪)5万多支、地雷10万多颗、枪榴筒1万多具、枪榴弹十万余发......
  其中身管火炮炮弹的产量锐减将近八成,这一方面是因为红八军团暂时没那么大的需求,要节约人力和材料优先生产子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胡卫东对巩县兵工厂所产的炮弹进行了一番改进,因此生产线自然也得跟着调整,前后花掉了大半年的时间,产量自然大受影响。所谓的改进除了使用覆铜钢替代黄铜作为炮弹弹壳的材料以降低成本之外,炮弹的形态也进行了优化,其实也就是将炮弹尾部做成凹形,即弹药学术语中的“底凹”,这种弹形能在基本不影响火炮jīng度的前提下明显降低炮弹飞行过程中的涡流阻力,从而增加火炮的shè程,尤其是敌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会以原先的shè程来进行防范,红军就很可能占到出其不意的便宜.....
  身为后世顶尖的弹药专家,胡卫东对于增程效果更好的底排、火箭助推、枣核型炮弹设计及其全膛弹改型等效果更加明显的增程技术也都了如指掌,真想搞也未必搞不出来,但考虑到那些技术都会严重影响jīng度与炮弹杀伤力(增程效果越明显,副作用也就越大。),现在还得勒紧裤腰带过rì子的红军根本用不起,胡卫东就只好暂时放弃了......
  巩县兵工厂的脱胎换骨令以毛毅可为代表的原兵工厂技术骨干们心悦诚服,而各种基础工业的从无到有或是升级换代,则让那些之前对胡卫东霸道做法心怀怨恚的专家学者们心cháo澎湃,对于胡卫东的态度立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折,而那些年轻的大学生与学员们更是对胡卫东崇拜得五体投地。胡卫东当即不失时机地进行了一番热情洋溢的演讲,“我知道,大家对我之前的做法颇有微词,但不如此,便没有今天的巩县工业区。我相信,在座的诸位都有能力成为世界一流的专家,但为什么中国连铁钉都要进口呢?因为我们的蒋委员长、以及他身后的江浙财阀,凡事都本能地依靠外国,总是想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从来都没想过建设自己的基干工业,只要中国是由他们当家,钢铁、化工、汽车、飞机制造这样的重工业一样都别想发展起来!而我们的**,一直都坚持‘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深知只有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达了,中国才不会继续被外国人欺负,中国才能重新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算将裤子当掉,也要将中国的大工业搞起来!”
  台下的那些专家自发地鼓起掌来,一位留洋归来的专家想起当初宋子文对他说的“外国货用也用不完,何必自己造?”,心中顿生感慨,一时老泪纵横。
  注1:大部分驳壳枪型号是弹仓供弹,但最正宗的二十响――德国M1932型毛瑟冲锋手枪都是弹匣供弹,而红八军团当初在别动队身上缴获到的七八千支二十响,基本都是这种高档货,可怜老蒋总共也才舍得向德国买了一万支,结果大部分却便宜了红军......


第六十三章 失败的围剿

  感谢书友千江月影的打赏,下面是今天的第二更^_^
  这时胡卫东却突然对台下深深地鞠了一躬,认真地说道,“在此我要为之前的无礼向大家道歉,但我并不后悔内疚,永远也不会。因为若没有你们这些杰出人才的参与,我们的工业化便难以起步,而没有实证,我们就算讲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几个人相信,所以就只好委屈你们一下了,希望大家原谅......”
  台下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爆发出震耳yù聋的掌声,之前一直对胡卫东横眉冷对的电气专家束星北主动走上前台,向胡卫东鞠躬道,“(为国)死难者易、蒙冤者难,请原谅我之前的无礼......”
  “道歉有什么用呢?”,胡卫东故意将脸一板道,“有这工夫,还不如早点将那几个项目(雷达、步话机、机载电台以及无线电近炸引信。)搞成功,到时候我每天给你擦皮鞋都心甘情愿。”
  台下众人这才知道胡卫东是在开玩笑,顿时一片哄笑,但束星北却认真地回答道,“放心,就算少活十年、二十年,我也会将它们搞出来!”
  胡卫东见笑声渐止,才继续开口说道,“虽然我们的工业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差得很远,如果我们不能奋勇争先,就会被列强拉得更远,为此我们这里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所以还请各位向你们的老师、同学和弟子写信,请他们来到这里一起为中国的工业化努力奋斗!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为勤劳和智慧的民族,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一代人一代人地努力下去,将来总有一天,外国人能造的,我们都能造,他们不能造的,我们也能造!”
  台下再次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后来这些专家果然纷纷写信,为苏区的工业化招来了大量优秀人才。胡卫东也不再似之前那样霸道,毕竟现在实证已经有了,真正有心投身于中国工业化的仁人志士只要得知消息自然会蜂拥而来,而那些心思不在这上面的他也不会强求(工业区急需的、以及那些世界级专家则另当别论,胡卫东从来都不是一个不懂变通之人。),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抵达巩县以后,胡卫东终于可以给绝大部分专家安排合适的科研项目了,比如束星北的四大科研课题、苏步青与陈建功合作的弹道计算机与自动译码机(电子计算机暂时还搞不了,光是电子管计算机恐怖的用电量就是现在的苏区无法满足的,只能先搞机械计算机。)、王国松的发电机与电动机项目、李寿恒的青霉素分离提纯项目、贝时璋的青霉菌株紫外诱变与优选课题等等,此外胡卫东还请心理学家黄翼给政工与宣传人员教授心理学。
  而吴健雄这位未来的物理女皇也开始向着胡卫东所期望的方向转变,来到河南这个国民党政权最不得人心的省份之后,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给了吴健雄这个一直活在象牙塔里的少女很大震撼,她终于意识到那位她最敬仰的胡适先生所言也并非全都正确,反而是胡卫东的话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她的认同,“zì yóu是很可贵,但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zì yóu,胡先生说国民党治下比我们苏区更zì yóu,那是因为他只考虑到了有钱人,如果将这些食不果腹却还要忍受沉重的苛捐杂税的贫民也算进去,情况就要完全反过来了,在那位蒋委员长的统治下,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中国人只有逃荒和饿死的zì yóu......”
  胡卫东可以依靠特战大队的奇袭占据巩县兵工厂,却不可能靠这么一点人守得住,好在大部队很快就扫清了一路上的障碍赶到巩县会合,并在粟裕的指挥下连续夺取数县,进一步扩大了苏区。而老蒋得知巩县失陷后虽然大惊失sè,一时半会儿却拿红十五军没有办法,因为大别山根据地横在中间,不先将这颗钉子拔除,进剿豫西的**大部队就有被截断补给线的危险。此外,拥兵数万的闽赣浙粤皖苏区占据了江西相当一部分钨矿产区,令国府难以履行向德国供应足量净钨砂的协议,再加上该苏区离老蒋的核心统治区江浙沪一带太近了,又是昔rì朱毛红军的发家之地,战略意义十分重要,老蒋对其更加重视,因此巩县兵工厂虽然也很重要,但暂时也只能缓缓了,反正zhōng yāng军的武器弹药主要还是依靠外购,而且老蒋手上还有另外三个大型兵工厂呢。
  1935年9月初,老蒋亲赴南昌坐镇,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围剿闽赣浙粤皖苏区,以薛岳为北路军总指挥、负责主攻,陈诚为西路军总指挥、卫立煌为东路军总指挥,主要任务是防范红军突破封锁线跳到外线攻击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上次杭州失陷真是将老蒋给弄怕了......
  差不多与此同时,何应钦也接到了进攻的命令,但他虽然坐拥三十余万兵马,可部下仅有顾祝同这一个进取不足、保守有余的二流将领,何应钦本人的水平则更差,对上虽然只有三万多人却极擅于游击作战的高敬亭,结果可想而知......
  论军事才能,留守江南苏区的叶飞还是很有一套的,但与国内第一流的帅才薛岳相比,还有着明显的差距,而兵力更是差了好几倍,武器装备虽有兵工厂之助也谈不上什么优势,乍看之下红军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但红军是内线作战,内部又十分团结,不像**各部之间常常会因为私心而不相救援,加之**方面坐镇南昌的老蒋越级指挥的老毛病又犯了,频频越过薛岳给军、师、甚至团一级的将领下令,令薛岳有苦难言,而胡卫东则要有自知之明得多,他明白老苏区距离自己已然太远,遥控起来非常吃力,在那些专家与飞行员抵达巩县之后,就立即报请zhōng yāng将老苏区划归一方面军旗下,由zhōng yāng直接指挥,太祖不但自己是几百年不遇的天才军事家,而且敢放权、会放权,与不愿放权也不会放权的老蒋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消彼长之下,薛岳空有不世之才,也受制于老蒋的过分干预和“部下”、尤其是那些zhōng yāng军嫡系将领的阳奉yīn违而有心无力,耗费时间数月、伤亡官兵数万、消耗弹药几千吨,却只夺取了江南苏区的几个边缘县分,离预定的目标还差了老大一截,这时南京zhèng fǔ在经济上已经无力继续支持围剿,薛岳不得不含恨罢兵......


第六十四章 匪 患

  但不管怎么说,薛岳至少夺取了一点地盘,也削弱了红军的实力,比率军进攻大别山的顾祝同总要强得多了。由于何应钦害怕武汉遭到偷袭而留下了十万大军,顾祝同能够指挥的部队还不到二十万,偏偏碰上的又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游击战大师高敬亭,加之大别山群众对国民党恨之入骨,全力配合高敬亭的坚壁清野策略,令顾祝同的大军举步维艰,几个月下来不但没有消灭红二十八军,反倒在红二十八军与大别山民兵游击队的零敲碎打下伤亡了一万多人,而红二十八军却在一次次的战斗中逐渐理解了胡卫东传授的先进班组战术、对于“先进”武器装备的运用也愈发娴熟,攻坚与野战能力突飞猛进。顾祝同率部刚刚进入大别山的时候,红二十八军只能成建制地消灭营连一级的**小部队、攻坚更是全靠偷袭,但到了36年初,顾祝同已经接到了3次旅团一级部队全灭的战报、而红二十八军也开始反守为攻,集中主力部队杀下大别山攻打国统区的城镇乃至县城,并屡屡得手,何应钦闻讯后只得将顾祝同急忙召回,以免后方糜烂。谁知高敬亭竟然集结了全部三万多正规红军和十万民兵游击队向撤退中的**部队发起了前所未有的猛烈进攻,而红军航空队的36架飞机也自加入红军以来第一次参加了战斗,虽然为了避免损失,它们只是在高空丢下一些迫击炮弹吓吓人,但**官兵见到后却无不惊骇,纵然顾祝同治军还算有方,一时也收束不住,只得跟着溃兵一路奔逃......

当前:第15/19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