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坑全集.com》第3/137页


而种植的牧草,树苗也保护了半坡。今年冲掉的泥土比往年有所减少。那些树根都没有被冲出来。人怕伤心,树怕伤根,农民们赶紧对树根部进行了培土。大家饲养的山羊也开始在苜蓿为主的草地上放牧。向日葵已经收了,葵花子榨的油味道很香,葵花子也可以用来喂鸡,茎部还可以当饲料,仅仅半年,明年的收获就有了盼头。

绥德县总共召集了3000多名工程兵,这些工程兵已经在各村附近的每条沟里都打了十几道坝堰,山上冲下来的雨水和泥土都被坝堰拦在沟里面。就连没有参加工作的各村都得了好处,政府说话也算数,绥德的工程兵都没有出县,全部在本地劳动。劳动都是在农闲时节进行的,毫不耽误农忙。这样的做法,极大地得到了绥德当地人民的认可。“民无信不立”,绥德县政府守信的作风,为之后开展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初秋,雨季已经结束。在坝堰内平整的土地上很快就可以播种小麦了。所有农民对新出现的好地都是摩拳擦掌,准备给自己占块好地。所有人都在抱怨,为何自己没有想到这样的好办法,早些年能够想到这好办法,现在早就多少亩好地进账。现在的沟里面淤积的泥水很少,新增加的平地四个人能够均下来一亩,谁都想分到这些新出来的好地,各村都有纷争,陕西民风彪悍,若是不定下来一个章程,自己人会先打个头破血流。

各地工作队开始进入农村进行宣传“土改”。所有土地都将由国家出钱购买,国家收购土地之后,将这些土地交给农民经营。县政府表现出来的实力,上到地主,下到农民都心悦诚服。各何况,现在还有一支“工程兵”掌握在县政府手里,这可是3000壮小伙组成的队伍。土星共同体最注重教育,工程兵们除了工作之外,闲暇时间就是操练和上课。半年下来,每个人都认了近百个字,在各村刷标语,都是这些小伙子干的。县里面在每个村里面派遣的工作组,都兼任教师职务,免费给孩子们教书。

人民听了政府讲的道理,都觉得很有理。现在政府要购买各村所有土地,农民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绝不会反对,地主们逐渐被孤立了。加上工程兵们或许对本村的地主还不好意思动粗,但是对别的村的地主可就未必那么客气。“发动群众”是土星共同体的法宝,现在这个法宝就该到了应用的时候。绝大多数地主都很识相,政府又不是抢他们的地,还是买地。这些卖地的钱,并不直接付给。而是给地主一种“土地国库券”,十五年间,每年给与10%的利息。十五年后,统一支付土地购买金。除此之外,地主还能够按照“土改”规定,重新分得土地。这样通情达理的做法,也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主的不满。到了播种小麦前,所有地主都向政府屈服了。

绥德这地方的荒地多,国家早就把有主的荒地买下了。各村的土地进行划分,政府提出的方案就是每人分到四亩粮田,每人再分到坡地上的一亩果园和经济作物田,除去种植土地之外之外的其他土地1/3用来种草,2/3种树,每家都利用草场养羊,养猪。好地超过四亩的家庭寥寥无几,政府花在收购土地的费用微乎其微。

土地分完之后,剩下就是各村的选举。人人分到土地,政府还给提出了长远的规划,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村农民选举热情极高,大家对自己当了村长之后,如何按照政府的指挥把本村给尽快搞好做了公开演讲。这种公开的演讲,对没有任何经验的农民真的是挑战,沈茂旁听了几次,演讲者有一多半上台就开始吭哧,吭哧一会儿,就被喝倒彩。接着就更说不出什么话来,最后自己灰溜溜的下台。不过下面喝倒彩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也有些农民上台后大大的发表了一番见解,但是明显驴头不对马嘴。农民在台上很可能说不好,在台下一个个都不糊涂,在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地方,想糊弄他们一点都不容易。各种反驳嘲笑一箩筐一箩筐的倾斜而出。幸好有工作组维持秩序,不然在选举时候,因为口角差点爆发武力冲突。最后就是投票选举,采取的就是在被选举人背后碗里扔黑豆的办法。每个村最后都选出坡不错的村长。选举完村长,就选举各种农村基层组织。选举结束之后,各村的农民就开始在自己的土地上玩命工作了。

只要有奔头,陕北农民的勤奋可绝不含糊。沈茂所到之处,见到的景象彻底粉碎了“八百里秦川养八百万懒汉”的说法。到处都是在田里奋力工作的农民,县政府向农民提供了铁制农具,这些农具是收费的。明年,农民们用收成向政府支付这笔费用。家里面没有牲口的,也将在明年开春之后,从政府那里“赊”到牲口,等到秋天的时候,用牲口或者粮食来支付。在这点上,政府对农民进行了充分教育,不能够养过多牲口,草场数量有限,牲口过多就把草给吃完了,饲养得有合适的数量。这点上,各村委会都必须严格执行。各村工作队也都会注意这点,进行严格监督。

到了1934年11月,忙碌了九个月的沈茂终于轻松下来。这九个月间,沈茂跑遍了全县每一个村,见过了全县超过80%的人口。光和村民握手次数就超过十万次,发表各种讲话超过七百次。一个县长,绝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当好的。全县所有土地都由各个村承包下来,土地划分全部完成。县里面今年成立的苗木培育基地,培育树苗三万多株。省里面也准备了大批树苗和草种,明年将运抵绥德。在各处看到农民们的笑容,沈茂突然觉得自己和全县各地同志们的努力是完全值得的。沈茂衷心祈祷,接下来的1935、1936两年,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只要给陕西两年,农民就能够缓过劲来。那时候,自己把工作交给下面的人也能够放心。

第三节 深化农村改革的日子里

“下一步就该修路了,”沈茂在年终总结会上简单的说道,“大家不烧煤的话。种的这些树还不够当柴烧的。省里面已经有了方案,大家现在讨论一下。”

主持会议的是沈茂,参加会议的有各乡乡长、副县长、还有各专职单位的负责人。大家拿到资料之后,就开始研究。这几个月,各乡长也增加了文化课学习,本来乡长都有点文化,恶补了一番文化知识之后,这些文书基本能够把字给认全。当然,在制定文件的时候,省里面就强调文字的易读性,内容的通用性。加上干部们对乡长们弄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了解释,各乡长花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读明白了文件的内容。

“现在乡亲们要做饭,就得用柴,保不准一些人会打那些树的主意。为了让大家做饭能用上蜂窝煤,就得运煤过来。蜂窝煤已经给你们演示过了,现在还有谁不明白的?”沈茂问道。

下面的所有人都表示已经弄明白了蜂窝煤的构造、制造方法、使用办法。

“那么我们就开始看看怎么运输。”沈茂说完,熟悉煤窑情况的乡长就开始计算从煤窑按照规划线路往回运煤需要的畜力和人力,其他乡长就在考虑如何把运回来的煤送到各乡各村去。

当官是门学问,官僚体系需要规则,各级官僚处理问题的模式,决不能让官僚玩“自由心证”。“好官我自为之”,这在陕西门都没有。陕西这几年制定出几本非常重要的小册子。一本是《步兵条例》,另一本就是《公务员条例》。在《公务员条例》当中,详细阐述各种问题该如何按照组织程序进行解决。每个行政单位都该建立何种行政组织,各种行政组织的管辖范围,各种遇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在这些方面,《云梦秦简》里面的惩罚条例被大量引用。

例如这种煤矿物流系统,陕西一旦决定建设这个系统之后,省政府责成矿业部提交煤矿方案,矿业部责成各县民政局负责矿产的干部提交各县煤矿情况报告。提交的方案由矿业部进行汇总,然后把资料提交给省政府。省政府再责成交通部负责制定运输路线方案。交通部根据现有交通情况制定整体调拨计划,最终提交给省政府。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手续繁杂,效率较低。但是作了整体计划,构架出陕西各地运输线路,以后在全省范围内调拨别的物资运输,就可以利用现有煤炭物流系统。这种复杂的模式,陕西众当中有人能够进行总策划,下面的细化就需要大量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细化,陕西方面这种专业人才还真的为数众多。

自从1933年以来,全国人力资源就在向陕西集中,出乎沈茂的意料之外,来到陕西的各种人才中间,居然有很多是以前其他地区的官员。其中不乏相当合格的官僚。例如沈茂手下的三位副县长,一位是老北洋低级官僚,一位居然来自广东,还有一位是洛阳示范毕业的大学生。三人都是1933年来到陕西的。

那位老北洋官僚举家前来陕西,他的一位亲戚是搞发电的,在各地发电厂一片不景气的时候,陕西在全国招收发电厂技术人员,那位发电专业人员1932年到了陕西。然后他寄了封信回北京,信沈茂还看过,里面把陕西吹得跟一朵花一样。看完之后,沈茂自己都觉得不太好意思。

那位来自广东的兄台,家里有人做生意,31年来过陕西。然后也是举家前来陕西。这位老广发誓,从没有见过陕西这样富庶的地区,加入政府以后,广东的这位同志工作颇为出色。

至于毕业自洛阳师范的大学生,家里没什么钱,为了供他上大学,全家罄尽所有。1930年大学毕业后连每月八块大洋的教书工作都找不到。不得已到陕西讨生活,现在已经把整个家族全接到陕西来。绥德地多,也有不少逃荒的跑来陕西,政府把一部分人安置到了绥德,这位副县长的家族也在绥德新建的一个村里落了户。沈茂曾经问过这位副县长,绥德这地方这么穷,怎么还想在这里。副县长摇头叹息,在这里顶多是现在穷点,但是日子还是能过得下去,在河南老家,那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更重要的是,在陕西有盼头,在河南除了饥荒之外什么都等不到。

方案讨论完毕之后,各乡长急急忙忙的赶回去,沈茂好不容易在家和老婆一起待了几天,现在不得不继续下乡巡视。幸好沈茂的老婆为人满通情达理的,加上她在县中学当老师,工作也不清闲,沈茂和老婆在家吻别之后,就带着警卫员巡查去了。

“各位爷们,咱们都别说瞎话,不烧煤,咱们烧什么做饭?还不是山上的柴草。你们谁敢保证,没人动山上种的树?”村长在场院里面对村民们高声说道。

村民们都心照不宣的笑笑。这种事大家都不傻,敢有一个人动山上的草木,那就等于开了口子,后面别人再动,那就顺理成章。

“种树种草的好处现在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就是让大家出人力,把运到附近的煤搬回来。而且我家里面修了新灶,大家可以去看看效果。”村长接着说道。说完,他就带人进去看他家厨房里面新修的煤炉。炉壁是政府提供的,那种后市标准炉壁,煤灶的炉壁旁边,还有个水缸,吸收了散发出来的热,能够提供温水。煤炉的另一边,修了几个火洞,可以在里面炕东西。整个煤炉也不冒黑烟,火力也挺均匀,比烧柴草的炉子强了很多。县里面的工程兵负责把煤运到各村附近,由各村把煤运回村里。根据计算,一千斤煤打成蜂窝煤,够一家人烧上几个月,有了这东西,节省了百姓很多时间。这些煤价格不贵,每一千斤煤折合粮食十五斤,这些粮食可以在夏收以后缴纳,现在就先给大家白用。

等村民参观完了之后,村长又把所有村民给集合起来。“有了蜂窝煤之后,大家就不能再满山打柴草了。各家的柴草,以后由村里面统一规划。绝对不会短了大家的。用了煤之后,烧柴草用的会少不烧,能不烧就不烧。”

村民们自然心里面有各种疑问,村长的工作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沈茂连着巡视了几个村子,老乡们都弄明白了为啥要用蜂窝煤,也没有太反对的意思。只是对煤炭供应能否及时表示了怀疑。

沈茂刚回到县城,就接到了通知,党委要开全体会议,无论手上有何种工作,都必须前往参加。沈茂猜测,长征很可能开始了。

第四节 回到军队

回西安的时候,沈茂带上了老婆。婚后近一年来,两人分多聚少,让沈茂感觉挺亏待她的。老婆在县中学教书,也非常辛苦。难得回西安一趟,带上老婆。就算是没空陪她逛街,至少也让老婆能去看看。

沈茂12月3日到达西安,政治局的办公地在西安市郊新建的一个街区。那里也是西安很多重要部门所在地,平常的警戒就已经颇严,现在更是封锁了整个街区。在唯一允许出入的路口,负责守卫工作的是负责内务工作的武星辰,沈茂在入口前按照规定出示身份证件之后,靠过去低声问道:“是跑路那件事么?”武星辰默默点点头。此时,远处又有几匹马向这里驰来,马上都是一起穿越过来的熟人。沈茂转身回到老婆身边,掏了一沓钞票塞给她,“你先回去看看你家人。给他们买点礼物,有空让他们陪你上街看看。我这几天忙,怕是没空了。”

沈茂的老婆杜柳逸从未在沈茂脸上见过如此凝重的神色,本来想说些什么,最终说出的是另外的话:“你安心工作,不用担心我了。”

“知道了。”沈茂摸了摸妻子的脸颊,凑上去在她脸上轻轻吻了一下。然后转身向路口走去,身穿呢子军装的卫兵拉开了路障,沈茂头也不回的走了进去。他的妻子在外面看着沈茂的身影消失在入口的人群里,这才翻身上马,向西安市内驰去。

一进能够容纳五百多人的会议厅,就能听到里面吵杂的争吵声。会议厅外面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闲杂人等决不允许靠近。所有与会人员的情绪都颇为激动,沈茂看到有几个人已经开始面红脖子粗的开始吵架。

当前:第3/1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