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媚千娇》作者:三春景》第3/134页


  等到稍后用过晚饭,也就不妨碍睡下了。
  杨宜君也确实是天一黑就‘睡’下了,而就在她闭上眼的一刹那,脑海中便浮现出了‘经典外国电影一百部’‘中国电视剧TOP200’‘英剧收藏’等好些字样,字样上方还有一个相同的淡黄色图标。
  这些字样和杨宜君从小学的字很像,一些字完全一样,一些字则属于某些字的‘别字’,可以说是异体字,但在非官方的文书里使用这些很常见...因为更简化。事实上,日常中全都使用繁琐的‘正字’才比较少见,经常会被人认为是‘老学究’‘腐儒’一类。
  当然,也有些‘别字’简化过头了,总之不属于杨宜君知道的简化字...但也是早就有的字,所以稍稍琢磨一下也不会不能理解就是了。
  想到自己昨天的进度,她用念头点了‘英剧经典’一下,打开之后又有许多一样的黄色图标。杨宜君找到了位于中间位置的‘是,首相’,又用念头点了一下。


第4章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注一)
  在《是,首相》中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杨宜君忍不住在心里大笑起来...人在接触到一些看上去很荒谬,但又十分真实的‘笑料’时是很难忍住不笑出声的。但杨宜君经过了好几年的‘训练’,已经可以做到在心里不动声色地大笑了。
  杨宜君可以在闭上眼睛之后,在自己的脑海中看到类似如今各处流行的‘杂剧’的东西...当然,这可比‘杂剧’要精彩有趣多了。
  这个能力并不是杨宜君从小就有的,而是来自于她早逝的龙凤胎哥哥。全家只有杨宜君一个人知道,自己的哥哥早逝并不是死了,而是回了自己原本的世界。
  杨宜君有一个龙凤胎哥哥杨盈,杨盈从小‘早慧’,杨宜君其实也早慧,但和杨盈那种‘异常’的程度完全不同。那时候,自家,甚至伯父播州候都把哥哥杨盈当成是杨家未来的希望——此时秉唐代遗风,家族为重,如果家族中能出一个人才,对整个家族来说都是巨大利好。
  如此早慧的杨盈和家里任何人都不亲,一点儿没有小孩子依恋父母的样子。一般人只以为是他太过于早慧,所以年幼稳重,但在杨宜君后来想来,是因为哥哥杨盈本来就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对于这个注定不会久留的世界的‘新家人’,很难真正投入感情。
  只有杨宜君是一个例外,两人一同来到这个世界,杨盈第一次见到杨宜君的时候,她是刚刚出生的婴孩,是一张白纸。之后因为是双胞胎的关系,两人佷长时间内都被安排在一起照料,形影不离。
  相较于杨盈,杨宜君是个真小孩,对于厉害的哥哥有天生的喜爱与敬佩,十分亲近他。
  时间长了,杨盈到底拿杨宜君当了亲妹妹。直到杨盈快要‘离开’的时候,他对年仅八岁,但比同龄孩子要机敏的多的杨宜君和盘托出了真相——他是另一个世界的‘现代人’,他对杨宜君解释,‘现代’是相对古代的一个概念,而杨宜君所在的这个时代相对于他原本生活的时代,就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
  他简单地给杨宜君描绘了现代社会的生活,让杨宜君多了很多想象。
  杨盈是因为一次神秘事件来到这个世界,成为‘杨盈’的,具体情况也没法对杨宜君解释。但他确实纯属被波及的倒霉蛋,所以作为补偿,他不止是能在情况合适的时候回到自己的世界,还往这个世界带了一个‘优盘’。
  杨宜君不知道优盘是什么,杨盈也只是给她解释是能够存储信息的东西,就像一本书一样。
  只是那比一本书能承载的信息要多得多,不过他能带来的优盘里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信息,只有一些被杨盈称之为‘影视剧’的东西——那其实是他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赠送的,里面有卖家统一存储的影视剧。
  可以被带来这个世界的‘优盘’与杨盈的精神世界连接,这是给他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用的,毕竟这个时代相较于他原本的时代,实在是太无聊了!
  杨盈临走前,请那个导致他穿越的‘神秘存在’,将自己这个优盘与杨宜君的精神世界连接,这也是他这个哥哥唯一能留给妹妹的东西了...他没法更多照看她了,毕竟他真正的家在另一个世界,那里有他真正的亲人和朋友,他是不可能放弃的。
  本来杨宜君对于杨盈说的很多东西都不能理解,只是因为杨盈一贯以来都是崇拜的哥哥,她才没有怀疑这样荒谬的事。但等到她得到了哥哥最后馈赠的礼物,并逐渐通过这个,看到了现代人生活的‘冰山一角’,这才消化了杨盈曾经留下的那些话。
  ‘优盘’里存储的这些影视剧都很有趣,也很能增长见识。一开始的时候杨宜君还不太会用,看到那些红毛、白毛的夷人,嘴上说着不懂的语言叽里呱啦,根本理解不了。后来看到了有黑发黑眼的汉人,他们说的话和自己这边的‘官话’不同,但听习惯了之后也能理解,这就像是一种地方话一样。
  而且还有‘字幕’这种存在,字幕用的字就和之前图标下的那些字一样,虽然不完全符合现在的‘正字’,但结合出现的境况,也不妨碍理解。特别是杨宜君看得多了后,也习惯了,更是没有障碍。
  也是因为看习惯了字幕上的字,她才能去看那些夷人的‘影视剧’,这《是,首相》就是夷人的影视剧——杨宜君曾经在成都见过两个西域胡商,就和影视剧里的夷人有些像,倒也不会看到他们就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这几年,杨宜君因为这些影视剧的原因,极大改变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都很早睡觉——她其实属于那种天生精力充沛的人,多数人就是要睡足四个时辰,甚至五个时辰才足够。有的人好些,三个时辰就够了。而杨宜君,一般两个时辰出头就能保证一天精力充沛了。
  而现在,她一晚至少‘睡’五个时辰!冬天天黑的早,甚至能达到六个时辰!而多出来的三四个时辰,就被她用来看剧了。
  对此家里人虽有些奇,但也没说什么。在普遍认知里,能吃能睡是有福气的,也代表着身体好,一般人想要这样还不能呢!而且杨宜君也很聪明地早睡早起,睡得早并不耽误她第二天早起,这就更没有问题了。
  古代社会,无论贫富,早上多睡懒觉,都属于惹人议论的行为,会被认为是懒惰、无礼。不过天黑之后立刻早睡就没有问题了,这可能和农业社会大多靠天光,所以很忌讳浪费亮堂的白天有关——孔子责备学生白天睡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白天有天光,正是努力读书的好时候呢!而读书是如此,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
  虽然每天都能看三四个时辰的剧,但其实杨宜君这些年来也只看了‘优盘’中的一小部分剧。这些影视剧,电影还好,电视剧除开一些迷你剧,短的也有二十来集,长的上千集的都有(七八十集是常见的长剧集)。所以,一部电视剧十几个时辰才能看完是常事。
  这样算下来,就好好几日才能看完一部了,哪怕从不重复观看,过去这七年每日观看,从不错过,也只是四五百部左右的量...和‘优盘’中的存量实在差的太远了!
  第二日起床时,杨宜君有些疲惫,梳头时还忍不住打了个呵欠...她昨日虽然休息的早,但《是,首相》是从第一部 第五集开始看起,而这部剧集实在是太好看了!虽然是现代社会的政体,而且还是夷人的‘国情’,但里头说的很多东西其实什么时候都有!
  对照着自己平日所知的一些政事,互相印证,更是让人觉得很多原本不是那么明白的事,一下变得通透起来了。
  所以,一集又一集,到了要睡觉的时候还撑着观看——想的是这些夷人的剧集一般比较短,干脆一次看完了好!结果播放第三部 到一半的时候,实在支撑不住了,便睡过去了,这也是今早起床也没什么精神的原因。
  穿衣、梳头、洗漱,这些事都有紫鹃和晴雯来帮杨宜君。晴雯为杨宜君梳头的时候,紫鹃就走到外头,一面叫小婢女红玉去兑温水,自己则是捡了刷牙子、牙粉、香胰子、干布巾等物在托盘中,整整齐齐放好。
  小婢女红玉原本正和麝月在井边浣衣呢——杨宜君的换洗衣物不会送到外头杂院里清洗,而是有自己的婢女洗。至于这些婢女的衣物,除了一些私密小衣,都会送到杂院。那里有专门做杂事的仆妇,这和她们这些多在内室做事的婢女不太一样,更辛苦,好处也更少。
  本来正洒扫院子的仆妇,正是昨日穿紫裙子的那个,连忙站起身道:“紫鹃姐别忙,红玉正替娘子浣衣,我来与娘子打水。”
  说着,手脚利落地兑好温度适合的水,端着铜盆与紫鹃一起进了内房。
  洗漱完毕之后,又整了整穿好的衣裙,杨宜君便往父母居住的正院请安去了。
  她人还没到,这边父亲杨段与母亲周氏正说些家常话,主要是周氏说,杨段听。
  “如今娇娇一日大似一日了,我有心拘她几日,也好叫她有些大家子小娘子的样子,但又不忍心——说来,我不是不能懂娇娇的心,我也是做小娘子过来的...我少时也自矜文采风流不让男子,常着男装跟着兄长们出去,写诗作文竟压倒一众人,傲气的不行。”
  “娇娇比我当初还要强出百倍,她的傲气只会更盛...然而世间依旧是男子做主,为女子者不能不强,也不能太强,若是太强了反而难以自存——我是忧心娇娇将来啊!”
  ‘娇娇’是杨宜君的乳名。
  周氏说到这里的时候,还忍不住向杨段抱怨:“就是你,把家里女儿也假充男子教养!女儿家知书识礼是应当的,可像娇娇这样天赋秉异者,书读的太多了,未来却是会更艰难!”
  杨段相比起妻子,却坦然地多:“卿卿多虑了!娇娇如今就如同当年之卿卿,如今卿卿如何?各人有各人的因果,你今日还忧心娇娇,两三年后再看如今,说不得还觉得是杞人忧天呢。”


第5章 周氏还待说什么,……
  周氏还待说什么,却因听到儿女们在门外的声音而噤了声。
  几息功夫,便从门外走过来一对金童玉女——杨段有一妻一妾,那妾只不过是早年间一个贴身丫鬟,未成婚之前收了房,之后又死活不愿意嫁人,只愿意伺候杨段夫妻,这才留下来的。如今辅佐周氏管家,说是妾室,更像是个女管家。
  所以家里的子女俱是杨段与周氏所出,包括‘早夭’的杨盈,共有四男两女。一起序齿的话,分别是长子杨盛,次女杨宜主,三子杨盎,四子是早夭的杨盈,然后就是五女杨宜君,六子杨益。
  杨宜君的姐姐杨宜主今年二十三岁,早好几年就嫁人了,这没什么可说的。两个哥哥里杨盛如今已经成家,不过他性情不受拘束,和父亲杨段年轻时很像。所以人没有呆在家里,而是带着妻儿正中原旅居兼游学,开阔眼界。
  而二哥杨盎今年十九,尚未娶亲,还在成都外公周革门下读书呢。所以在家中承欢膝下的儿女只有杨宜君和小弟杨益。此时走进来的‘金童玉女’,正是他们。
  姐弟两个给父亲母亲请安之后,杨益就猴到了母亲周氏身边。杨益是小儿子,性情又调皮聪慧,反而比杨宜君这个做女儿的更会撒娇。此时他给母亲讲笑话之余,瞥了一眼宜君,然后就开始告状了:“娘,昨日二姐没去养马城骑马,而是去了白溪庄学农人插秧!”
  周氏点了点儿子的额头:“小告状精,你二姐平日待你多好,你便这样揭她的短——娇娇,你啊......”
  周氏想要训诫女儿,然而大概是平日里杨宜君这样‘出格’的事做过太多,她也说过太多次了。每次宜君都是‘认错积极,绝不悔改’,以至于她现在都没什么可说的了。
  再加上有偏帮宜君的杨段在旁打岔,周氏最终也只说了两句。到用早饭时,她已经说到别的事上了:“后日就是谷雨了,城里城外的青年男女都要去城外踏青,上回上巳节踏青你已经躲过了,这回可不许躲了!”
  刚刚才犯过一回错,宜君没法在‘诚恳认错’之后立刻梗着脖子对着干,所以点头答应的很爽快。
  只是吃过饭之后回自己的院子,她深深叹了口气——陪她去正院吃早饭的紫鹃、晴雯立刻向谢嬷嬷报告了她要参加后天踏青的事,一时为这个事大家都忙乱了一通。有人翻出各色衣裳,一件件问红妃和谢嬷嬷的意见,有人寻出首饰、构思当日的发髻...就连当日衣裳上薰什么香,都在提前推敲,务求尽善尽美。
  宜君其实不是讨厌踏青...早年间为了求生存,杨氏开始倡导汉人与仡佬族通婚。为了促成这件事,杨氏在播州恢复了古代上巳节男女相亲的传统。在这一天,青年男女都会在郊外自由相处,若是有心的,事后就会结成姻亲。
  如今播州以杨氏为首的汉人贵族,和以黄、臾、蒋三姓为首的仡佬人上层更是习惯在清明到立夏之间组织多次踏青活动,促成这些贵族青年。
  早年间宜君还小的时候,这样的踏青活动她参加的挺积极的,对她来说那就是名正言顺不受约束玩耍的好机会。而如今,十五岁的她也进入了嫁娶年纪,再出现在踏青会中,周围人看她的眼光都不同了。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杨宜君就不再想去踏青会了。
  婢女们忙前忙后,为她准备那一日穿戴的衣裳首饰,她却百无聊赖,只管点头,她们选中了什么她都说好。
  晴雯拿起一件石榴红绢垂领窄袖衫子,一件黄地缠枝葡萄藤织金锦无袖短上衣,道:“娘子,瞧这衫子与背子。这背子是新做的,用的是大娘子上次归宁送来的织金锦,听说一匹要几百贯钱,真是华丽啊...不如踏青会那日就穿这个罢!”

当前:第3/1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