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244/289页
冯氏柳眉一挑:“早晚不都是他家的?”
说起来云琦这两天虽然没有亲至,但几乎天天往这送东西。知道陈家事忙,还派了好些个下人过来帮忙。
这女婿做的面面周到,让冯氏直呼比儿子还贴心。冯氏想到以前宽哥儿小时候还挺淘气的,这两年读书读的越发孤僻了,平日休个假也不见他出门交友。
安氏见她沉默,还以为她舍不得绵绵。笑道:“知道你舍不得闺女,只是师弟跟绵绵也算是青梅竹马的情分了,自然是盼着能早日把绵绵娶进门。何况,如今陈世兄高升为朝廷命官,想必不日就要启程。绵绵这亲事,贵府是什么章法呢?”
冯氏也懒的拿乔,直接就给了准话:“俩孩子年纪都不小了,要是云琦乐意,我觉得三月里就有不少好日子。”
“宜人跟冯师弟想一块去了,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可不是一年最好的日子?”安氏没想到冯氏这般痛快,高兴的从怀里拿出一个帖子:“这是冯师弟专程去钟灵寺请方丈测的好日子,还望您挑一挑。”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冯氏是希望一切从快的。她还是很信任钟灵寺的香火,心道女婿面子还挺大,能请动老和尚亲自出马。她去了几次,可是连方丈的面都没见过。
“既然是方丈选的,想来都是万里挑一的好日子。”冯氏瞧了瞧,从中选出来三月十八这天。
安氏回家后,一眼就看到在自家门口徘徊的云琦,心里觉得好笑不已,这位冯师弟平时看着克己自矜,没想到在婚事上头倒是十分上心。
不过绵绵那姑娘,也确实值得旁人上心,尤其如今陈家不比以往。
她知道云琦面皮薄,心里好笑,面上却没显现出来,只装作诧异的样子:“师弟来了怎么不进去,外头风多大。”
云琦脸色微红,但还是端庄恭谨的样子:“师嫂,陈家那边……”
安氏见他急的额头都快出汗了,也不再逗他,点头道:“那边应下了,选了十八的日子。”
听了这话,云琦只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尤其听说准岳父岳母不日就会启程进京,云琦担心的几天没有睡好,生怕绵绵会跟着去京城。巨月这里大部分人目光短浅瞧不见绵绵的好处,京城有的是人精,万一绵绵被别人瞧上,岂不是横生波折?
他虽然相信绵绵和陈家都不是见异思迁的人,但婚事一日不定,他心里就一日不安。
日子一定,一应事务就再次加紧起来。
好在嫁妆里的大件是几年前都已经预备好的,上个月也都油好了红漆。其他的小件,直接采买现货就成。
旁的被褥等物也都做好了,就是这嫁衣需要重做。
虽说女子成亲都可以戴“凤冠”,但这凤冠的式样也是大有讲究的。
原本陈家是白丁,云琦也是白身,绵绵的嫁衣和凤冠上面也只能用花卉纹。
但现在陈三做了官,绵绵出嫁便可以戴雀鸟纹的花冠,嫁衣上也可以绣鸾鸟纹样。
嫁衣还好说,冯氏从府城请了两位专做嫁衣的巧手绣娘日夜赶工。而凤冠重新定制已经是来不及了,还是冯氏亲自跑了一趟府城找了相熟的金楼,买了对方镇店用的凤冠。
要绵绵说家里原本预备的花冠就挺好,比后来这个还好看。
新买的这个凤冠镶珠嵌宝的好不华贵,绵绵乍看到的时候狗眼也被闪了两下,但她用手掂了掂就没了往头上戴的勇气。
这得好几斤了吧,到时候自己戴一天这个还不把脖子给压断了。
绵绵还想跟老娘商议,成亲那天就戴原来那个,这个新买的就放嫁妆里当门面。
没想到冯氏却不肯妥协:“你懂什么,这是你一辈子的大事,万不能将就。”
她心道,女儿还是年轻呀,她还不知道拿花冠好看?可两顶头冠代表的意义那是浑然不同的。冯氏
冯氏有些感慨的摸着绵绵的头发道:“你比为娘的命好,能正儿八经的穿戴凤冠霞帔,这是你的福气!”
“娘……”绵绵内心感动不已,抱住冯氏的胳膊把头埋在她肩窝里撒娇不已。
冯氏故作嫌弃的推推她的脑袋:“都多大了还撒娇,真是不知羞。”
绵绵又使劲拱供头:“我就是要撒娇,就是要一辈子做娘的小棉袄。”
“行啊,那你别嫁了,就在家待着吧。”冯氏开玩笑的说。
绵绵撅噘嘴:“不嫁就不嫁!”
“得了吧,我养你十几年已经够头疼了,赶紧成了亲让云琦那小子头疼去……”
十八成亲,大定便放在了初六这天。
时间非常紧迫,好在云琦已经默默筹备了很长时间,除了一些点心干果等物是临时采买,其余的早就预备好了。就连家里的主院,去年底都已经找借口整修了一番。
到了送聘礼这天,一溜三十六抬礼物直接送到了绵绵的院子。
媒人于三爷笑眯眯的把礼单递给陈三:“我们冯师弟为了娶陈大人家的千金可真是不遗余力呀!”
陈三都不用看单子,刚才那一抬抬的东西他又不是没看到。虽然具体有什么不知道,但光看打头那几块代表田庄地铺的土坯瓦片就能猜出这聘礼价值不菲。
小霞看完聘礼,拍拍绵绵的肩膀:“你自个样样出挑就算了,找个未婚夫还这么让人眼馋。快来摸摸我肚子,让我家崽子也沾沾他小姨的狗屎运。”
第351章 寿棺?
绵绵轻笑着摸摸小霞的肚子:“说的好像姐夫对你不好似的,才来多大会功夫,都让小丫鬟过来递了两三遍的话了。我们瞧着,都觉得腻歪!”
小霞羞红着脸啐她:“你也就现在能逞逞威风,等嫁了人,我看你收敛不收敛。”
绵绵但笑不语,心想:姐姐唉,你可真是误会我了。我现在还有点端着,等成亲以后再让你见识一下已婚妇女的战斗力。关于男女之间那点事儿,前世啥段子我没见识过,还能让你占了上风?
想的怪美!
说笑归说笑,绵绵虽然表面上云淡风轻的,但实际上对云琦童鞋送的聘礼还是十分满意的。
金银头面各六套,什么羊脂白玉、碧玉、红宝、碧玺、珍珠的都全了,衣料绵绵扫了一眼,都有点数不过来。再加六十六两金子和一千两聘银。
最让绵绵惊喜的是还有京城那边的两间铺子和五百亩地的地契。
虽然她自己也有地有铺子,可京城的铺子到底意义不一样。
没想到穿越一回,还能做上京城地界的小地主。想想竟然有点美滋滋。
其实云琦原本准备的聘礼还要多三分之一,但后来于阁老从儿子那听到聘礼的内容后,特意把他叫到跟前告诫了一番。
当时于阁老对云琦说:“陈家本来就在风头上,你舅舅刚做了吏部尚书。你是他的嫡亲外甥,盯着你的人也不少。凡事还是低调一些才好。”
生怕徒弟误会,他还特意把玉宽也叫了过来,看了看俩人又道:“我知道你们两家都想办的风光些,但俗话说‘包子有褶不在面上’,该有的场面要有,但该藏的也得藏起来。以后日子长着呢,何必争这一时的风光。”
顿了顿又说:“就是今上当初做太子,娶妻的时候聘银也不过三千两。你自己斟酌着办吧。”
听了于阁老这番话,云琦才把聘银减了一半。
冯氏原本预备了八对十两的金锭给闺女压箱,之后面上也改成了四对。其余的连同银票私下里都交给绵绵自己收着。
她还是十分信任绵绵藏私房的本事,前两年闺女小的时候她不是没想过要看看闺女的东西都藏哪,找了好几回也没找着,后来就全然任由女儿自己处置了。
反正看样子,女儿是没亏过银子的。
亲戚们见了,搁在以前不定还有说酸话。可这会都是没口子的称赞,只说绵绵有福,找了个大方又上心的未婚夫。
李氏见了后都有些眼热,拉着腊梅的手悄悄嘀咕道:“早知道当初就不着急让你嫁人了,不说绵绵今天的聘礼。就是小云小霞的婆家也比你那婆家好太多。”
腊梅没好气的翻个白眼:“当初是谁怕我成了老姑娘着急让我嫁人的,现在孩子都好几个了,说这些有什么用!”
看到妹妹们一个一个比自己嫁的好,腊梅心里当然也有点小酸楚。
不过看到在院子里撒欢的几个孩子,她紧接着又转圜心意了,跟李氏道:“行了,你也别光眼热人家的女婿,你先看看我三叔三婶的能耐。绵绵的嫁妆单子我可看了,我连人家的一个零头都比不上。”
“那会不是家里穷吗?”一提到这个李氏就有些心虚,其实当时家里条件已经开始好转了,陈大给腊梅那些嫁妆自己还有些嫌多……
这会后悔也晚了,李氏佯装镇定的说:“好了好了,今天是你妹妹的好日子,咱们不谈这些败兴的话。”
腊梅无奈的撅噘嘴,这话题好像是你提起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