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妻绵绵的悠然生活》作者:白玉樱桃》第28/289页


  想到这里绵绵不免有些可惜,自己要是穿成冯氏的儿媳妇就好了,摊上这样明理的婆婆该有多幸福啊。
  荠菜的鲜香加上鲜嫩多汁的五花肉,咬一口下去那叫一个满足。饺子单吃好吃,蘸上酸辣的蒜泥又是另一种风味。
  吃完再喝一碗热热的饺子汤,原汤化原食。
  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吃,吃完这一顿,觉得身体从里到外都暖透了。
  绵绵满足的拍拍自己的小肚子,瞬间感觉生活好圆满。
  不远处的一座小宅子里,姜氏看着半晌就回来的何文谦也是虚惊了一场。
  等弄明白原因,她又迫不及待的问起了儿子在书院的见识。
  当听说儿子结识了冯家二公子的时候,姜氏大喜:“冯公子的爹可是咱们县十几年来唯一的进士老爷,你可得好生跟人家结交。”
  “知道了,娘。”虽然觉得母亲的话有一点势力,但何文谦还是乖顺的应了下来。
  他想了想,又道:“我今天还遇到了前日在书院认识的玉宽,我们俩在同一个教舍,以后就是正经的同窗了。他家就在前头不远的槐花胡同。日后上学也有伴了。”
  姜氏皱了皱眉头:“是那天那个姓陈的孩子?”
  看到儿子点头,姜氏撇了撇嘴:“我打听过了,他爹就是个赶骡车的,年前才搬到城里来,以前就是乡下的泥腿子。这样人家的孩子对你没有半点益处,有什么值得结交的?”
  何谦回顾一下自家破败的院落,苦笑着摇了摇头:“话不能这么说,要不是玉宽从中牵线,我也不能认识云琦。连进士家的公子都不嫌弃这个,我又有什么好计较的。”
  “罢了,横竖你们是同窗,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你心里有数,别被人占了便宜去就好。”姜氏絮叨了几句,就起身做饭去了。
  何谦想起玉宽背的那个书袋,刚想开口让姜氏也给自己做一个。一低头看到对方没做完的针线活,想到母亲每天做绣活已经很累了,不忍心再给她多加负担。
  他的书箱也不是很沉,习惯就好了。
  书院中午并不提供午饭,学子们都自己带饭。
  到这个时候,所谓的阶级差距就明显的显现了出来。
  那种家世好的,自然有下人用食盒提来的精美饭菜。
  大部分的学子吃的不过是从家里带来的饭食,味道跟温度就别奢望了,能填饱肚子就是好的。
  何谦正在那食不知味的啃着从家里带来的玉米饼子,一只陶碗突的放在了自己的前面。
  他抬头正对上玉宽爽朗的笑脸:“这样干吃饼子多不舒服,喝点热粥。”
  何谦看着碗里淡黄色的糊状物体惊讶的问:“这是什么?”
  “这是米糊糊,我妹妹想出来的法子,把小米磨成粉然后炒熟了,吃饭的时候用热水冲一下就可以直接喝。”
  玉宽骄傲的说完,又把陶碗往前推了推:“你尝尝,很好喝的。”说着,端起自己面前的陶碗“嘘溜嘘溜”的喝了起来。
  何谦闻到淡淡的谷物香气,也端起来喝了两口。温热的粥水下肚,整个五脏都舒坦了起来。
  刚放下碗,玉宽又塞给他半个咸鸭蛋:“尝尝我小妹腌的咸鸭蛋,她可会捣鼓吃食了,家里的咸鸭蛋个个都流油。”
  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听玉宽提起自己的妹妹了,似乎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孩子,没想到手这么巧。何谦舀了一口咸香的鸭蛋黄,默默的思量道。
  “你们吃什么好吃的,吃的这么香!”随着话音,一道身影径自坐在了玉宽的身旁。


第38章 馄饨
  何谦抬头一看,是冯云琦。
  他心里一喜,刚要开口,就听玉宽含糊不清的说道:“你这大少爷不在自己的院子里吃饭,怎么跑来跟我们混在一起。”
  因为冯进士要做书院的客座先生,书院特意收拾出了一个院子给他。他不在的时候,院子就给云琦做了休憩之地。
  云琦轻笑:“一个人吃饭有什么意思,还是人多了吃饭才热闹。”
  说着接过小厮手里的食盒,从里面端出四碗菜和一碗米饭,笑道:“这么多菜我自己也吃不完,不嫌弃的话我们一起吃点?”
  “既然你这么大方,那我跟何文谦今天就吃大户了……”
  宽哥去了书院之后,绵绵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对方在家的时候,不但会帮她做许多粗活还会教她读书练字,还会陪着她上山捡柴……
  他这一上学,绵绵还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
  不过很快绵绵就给自己找了件事做。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的季节,家里房前屋后的零散闲地总算给了绵绵大展身手的机会。
  这个角种点蒜那边种点葱,平整些的地方种些菠菜、小青菜,院子墙角点两颗丝瓜冬瓜之类的。
  破了一角的花盆也不能浪费,里面栽棵辣椒。
  总之,所有能利用的地方都被绵绵陆续种上了瓜果蔬菜。
  为了保证存活率,她时不时的用空间里的井水浇灌一下。
  一个月以后,各种蔬菜就已经显现出了良好的长势。绿油油的小青菜和菠菜已经长到半指高,可以掐尖儿出来煎鸡蛋了。
  而山坡上的草地里各种野菜也到了收获的时节。
  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多数的百姓就靠着山上的野菜充饥。
  绵绵去了几次,发现后山山脚的野菜早就被人薅干净了。不得已,她每次只好往山顶爬,在一些犄角旮旯里总算能找到点收获。
  加上她有空间这个作弊器,每次上山,绵绵都能满载而归。
  家里吃不完,就给二伯家送点。
  次数多了周氏也觉得不好意思,后来就让俩闺女跟绵绵一起上山。
  带着俩堂姐不能作弊,绵绵只能领着她们埋头苦干,一直爬到半山腰才把仨人的篮子都装满。
  结果去了一次,小云和小霞就不肯再去了。摘一篮子野菜要爬十几里山路,太特么累了。
  周氏觉得家里不缺银钱,闺女不愿去就算了。
  倒是绵绵依旧乐此不疲的天天爬山,挖野菜就是个由头,主要还是为了放放风欣赏一下外面的风景,顺带还能锻炼身体。
  要不整天待在家里多无趣啊。
  各种野菜里头,绵绵还是最喜欢荠菜。
  就算没有猪肉,鲜嫩的荠菜切碎加上鸡蛋沫和鲜韭菜和成馅,不管是包水饺还是烙菜饼,味道也都是一级的棒。
  要是再搁点虾皮,那就更鲜美了。
  绵绵觉得自己天天吃荠菜也吃不够。
  除了荠菜,香椿芽也是她喜欢的食材。
  香椿芽可以煎鸡蛋、拌香干,绵绵最喜欢的吃法则是油炸之后再做汤,出锅的时候搁点醋,完美!
  不过这种吃法比较费油,以她们家现在的家底也不舍得经常吃。
  大部分人采了香椿之后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盐腌制成咸菜,保存好了,可以放置一年的时间。
  绵绵记得小时候,到了夏天大家都不爱吃饭,妈妈就会把家里储藏的香椿咸菜拿出来加上一点青红辣椒,再倒点米醋和香油拌成凉菜。然后大家就会食欲大振。
  冯氏揉的香椿咸菜味道很好,绵绵天天吃也不觉得腻。
  唯一遗憾的就是她们家的香椿不多了,所以绵绵现在一直盼着哥哥沐休的时候带自己去山上采香椿芽。
  看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绵绵有些担忧的说:“这雨要是下大了,我哥带的那油纸伞可扛不住。”

当前:第28/28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