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2开始的赶山生涯》作者:指尖灵》第58/1094页


  吕律还惦记着今天看见的水狗子呢,他准备去找陈秀清问问,看他哪里有没有木板夹子。
  这玩意儿,其实吕律也能做,只要有强力的弹簧就成,既能做成老鼠夹的样子,又能做成捕兽夹形式,之所以换成木头,还是为了尽可能地保证皮毛的完整。
  水狗子皮金贵啊!
  得夹出精髓。
  一路上,吕律走得不急不缓,元宝紧挨着他身侧,身后跟着白龙、黑虎和花豹,跑跑跳跳,打打闹闹。
  平日里,吕律没少逗弄它们,叫的次数多了,小家伙们早已经能记住自己的名字,吕律只需一叫,立马就会跑过来。
  一人四狗,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非常温馨。
  吕律没想到,自己出了林子上到大路,没走多远,元宝却是突然朝前方叫了一声。
  有人来了。
  吕律轻轻拍了拍元宝,提防着继续朝前走了一阵,看到迎面看到有两人走来。
  他一眼认出,这不就是秀山屯的屯长陈卫国和治保主任张韶峰吗。
  他们怎么来了?
  微微皱了下眉头,吕律迎了上去:“屯长、主任,你们这是要干啥去啊?”
  “哟,爷们,你是咋认出我们来的?咱们好像都没见过!”陈卫国有些意外地说道。
  “没见过不代表就不知道你们啊,我也到过屯子里面几次了,早听人说过你们,一直想着找个机会去登门拜访的,只是没合适的机会。”吕律笑道。
  “这还要啥机会啊,你要是真想来,早就来了。”陈卫国脸上堆笑,嘴上说的却是另一番味道:“还是说你看不上我们?”
  吕律岂会听不出来,分明是怪他跑到秀山屯边上住着,都不跟两人打招呼。
  想要跟屯子里的人正常交往,屯长和治保主任,是必须得面对的一道坎。
  毕竟,以后要获得屯里接纳名额的机会,就得靠两人推荐。
  而且,他们两人,一个负责处理屯里事务,一个管着民兵,是这屯里的话事人,数一数二的人物。
  这还有责怪吕律不给面子,不懂事理的意思。
  不过,这难不倒吕律,他当即笑道:“屯长说笑了,我这不是刚到秀山屯落脚没多长时间嘛,一穷二白的,要忙着弄个容身的地方,又得想办法保证肚子不被饿,真没有你说的那种想法。再说了,既然是去拜访,总不能空手白脚地就去吧,怎么地也得弄点钱,准备点好酒啥的,对不对!”
  这么一说,不但合情合理,两人还会觉得吕律挺会来事儿。
  果然,陈卫国和张韶峰略有戒备的神色,都稍稍缓和了不少。
  事实上,吕律确实早想过要去见见两人,之所以不去见,那是因为这陈卫国很不是个东西。
  张口闭口说自己办事如何公道,实际上就是个势力眼,遇到纷争需要处理,他才不管那些是非曲直,得谁好处多帮谁,甚至没少在暗地里帮忙出谋划策,颠倒是非。
  吕律前世入赘陈秀玉家里,他就没少从吕律哪里捞好处,掐算得那叫一个准,稍微不满意,准出幺蛾子,也没少听人说他处事不公不配当屯长的闲话。
  仗着的,还不就是因为他那考上大学,读出来后在区上有了一官半职的儿子。
  至于治保主任张韶峰,这人倒是相当不错。
  他年纪比现在的吕律大了几岁,爷爷辈是参加过兴安岭抗联的英雄人物,他自己,也是转业回来的军人,原本是分配到农场的,可惜家里父亲得了病,需要时时照顾,只能呆在家里照顾双亲,很自然地被推选成了治保主任。
  吕律倒是想去见他,可这段时间,忙着参与区上的春猎和民兵训练,一直没在家。
  大概是年纪相仿的缘故,前世吕律和他处得很不错,每次回到秀山屯,经常碰头一起喝点小酒,也没少帮忙张罗家里山货收购点的事情。
  为了屯里的事儿,没少和陈卫国闹矛盾,也是屯里为数不多,敢直接跟陈卫国叫板的人。
  现在,两人联袂而来,看这架势,吕律猜测,很有可能就是为自己而来的。


第61章 你这可是要被遣返的
  “我们今天就是为你来的。屯子边上来了个外乡人,总得过问一下,我作为治保主任,得为屯子的安全考虑一下。”
  张韶峰冲着吕律点头,他没有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东西,也不想在这地方耽搁时间,直接说明来意:“我回到家就听人说了你不少事儿,很地道的一个爷们,也想过来认识认识!”
  吕律点点头,也不墨迹。
  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离开海城后,一直小心保存的身份证明资料,递给张韶峰:“你看看,这是我的资料。”
  张韶峰接过来认真的看了下:“知青,农场里呆过八年……里面评价很好啊。”
  “是我当时所在农场场长雷蒙给的评价,他对我比较照顾,跟你一样,也是个转业军人,在完达山那边雁窝岛分场,可以随时核实。”
  吕律有意提及雷蒙,那是因为军人跟军人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更容易借此打消张韶峰的疑虑,拉近关系,因为,在部队呆过,都接受过差不多的训练,行事准则,看人等方面,更接近。
  张韶峰点点头,随手将资料递给陈卫国:“叔啊,你看看,我觉得这资料没问题。”
  陈卫国偏头看了看张韶峰:“你看过就行了,我有啥好看的。”
  “还是看看吧,你可是屯长!”张韶峰认真说道:“万一到时候有人问起,说不出来可不好,总不能说不清楚,不知道,或者干脆推给我吧?”
  很显然,张韶峰是清楚陈卫国为人的,早早地把一些路给堵住。
  “也是!”陈卫国干笑着,接过吕律的那些资料。
  张韶峰则是看着吕律,问道:“既然回了海城,为啥还回来?有在农场工作的经验,也有熟人,应该直接回农场啊,怎么跑到我们这旮沓来了?”
  对于这样的问题,吕律一点都不意外。
  这是大多数人在初步了解他的时候,都会有的疑问。
  陈秀玉、陈秀清、王德民,包括周方敬都曾问过。
  当下,他又将自己回到海城后的过往以及返回北大荒的原因说了一遍。至于直接到兴安岭,他只说自己觉得这地方挺好,想换一种生活。
  说完后,吕律又笑着补充了一句:“在那活不是活,不如选个自己喜欢的方式。”
  对此,张韶峰点点头,他也知道,经历海城那些破事儿,心情不会好。至于来到这里,则被他认为是吕律不好意思去麻烦熟人。
  毕竟,知青回城,那可是跟逃回去没什么区别。
  逃也似地离开,又腆着脸回来,这面子上多少有些挂不住,很正常。
  张韶峰倒也能理解这种心理,毕竟也经常跟外面接触,听闻过很多知青返城混不走的消息。
  他倒是挺欣赏吕律那句“在那活不是活,还选个自己喜欢的方式”,那种随性的好心态。
  “叔啊,我问完了,觉得没啥问题。”
  张韶峰侧头抬头看着陈卫国:“你觉得咋样?”
  “听上去是没啥问题!”
  陈卫国也轻轻地点了点头,将手中的资料还给吕律:“但归根究底,他这也是盲目流动的人,现在可不允许,这种情况,按照政策,那是得上报,接受管教然后遣返的。”
  一听这话,吕律眉头不由微微一皱,暗道:就知道这老东西会出幺蛾子,来了……
  吕律正想说上两句,没想到,张韶峰倒是先开了口:“叔啊,政策是那么个政策,可主要面对的是那些盲目流入城市的人,城里工作岗位紧张,人员不容易安排,还不好管理,这想得通。但咱们这是大山里边,有的是地儿,又不是什么风水宝地,没必要这么上纲上线吧?
  这山里的屯子、林场、矿区、农场等周边,就有不少外乡人落脚,也没见谁动不动就上报遣返啊。
  谁都会有个难处不是?
  既然容得了那么些人,怎么就容不下这爷们,我看这爷们挺好,留下来,对咱们屯是件挺好的事儿。
  屯里懂打猎的就没几个,不时有野猪、狼、熊等野物下山祸害,这爷们才多长时间,接连就干了两熊,杀个野猪啥的,自然也不在话下,多打掉一些,对咱们屯的祸害会小一些,人畜也能更安全,而且,大伙也能跟着沾点光,分点肉,肉油紧缺啊。

当前:第58/109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