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星际技术上交了》作者:暗夜公主》第50/277页
古景耀看着他们放下笔,没等他们开口便说道:“你们的思路很清晰,虽然并不是最简洁的解题思路,但确实是最安全的最不容易出错的思路,这没什么问题。这两道题目的难度,比起我之前留的题目的难度会稍微简单一些,但差别不大,我并没有发现它们对你们来说有太大的难度。所以,你们是觉得计算太复杂了吗?”
因为毕竟涉及到高等数学的内容,尤其司李欢他们选择的解题思路还是最复杂的那种,计算的繁琐也就不可避免了,实际上如果选择更加简便的解题思路,计算的过程也会变得简单,只是思路不够清晰灵活的人有一定的可能性被绕进去,造成计算的错误。
司李欢看了下乔诫,点头说道:“技巧确实有些繁琐了,不过古老师,我觉得解体的步骤本身也有些过于复杂,如果选择简化的思路的话,有一点太绕了,感觉像是在玩一场消耗很大的脑力游戏。我们感觉似乎并不是必要的,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社会人在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同时,还给自己留了余地。
古景耀却没有在意他最后说的那句话,认真思考了一下说道:“我大概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主要是觉得计算过于繁琐,解体步骤复杂而且对于你们掌握数学知识作用不大,但难度本身实际上还在你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司李欢和乔诫陷入沉思。
他们是这个意思吗?可能确实是这个意思吧?
目的达成,古景耀变回了一个正常人,属于正常人的社交技能也回来了,虽然他的社交技能水平在正常人里大概是偏低的。
但他的社交技能倒也没有低到没意识到利用完就把人一脚踢开这件事情不适合的地步,所以一时之间他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安置这两人。
可疑地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古景耀迟疑地问道:“你们是负责哪个项目的?”
司李欢和乔诫也迟疑了一下,他们加入的项目需要保密来着,不过古景耀既然是总顾问,对肯定不在需要保密的范围内,乔诫说道:“古老师,我和司师兄都是月球基地项目防辐射材料项目组的。”
当然,大计划有些不同项目也会有一些技术是共通的,所以后期肯定会有一些技术共享,但总的来说,大家还是以各自项目的要求来进行研究和改进。
所有这些项目的材料,都是古景耀给出去的,他一听就知道了司李欢和乔诫要做的事情,点头说道:“那你们现在是还在学习项目材料吧,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不理解的地方肯定是有的,对司李欢和乔诫来说,项目组给他们的材料实在过于超前了,整件事情就……非常科幻。
他们这些研究员私底下还讨论过,是不是真的像是民间传说的那样,国家通过第三类接触得到了外星科技,拿给他们研究的东西就是从外星人那里得到的,主要是非如此是在很难以理解这些超前技术的来源。
但他们并不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猜对了。
总之,尽管私底下的讨论已经接近了真相,但因为这种讨论有些过于离谱,所以他们实际上对此并不是很相信,只是作为一个可能性不大的可能性而已。
比起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的技术来源问题,对古景耀这个年轻的数学老师,研究员们私底下的讨论也非常多,尤其是对于他这个总顾问的身份的来历,以及他除了数学之外其他学科的能力,都是疯狂好奇。
现在古景耀主动提起了研究话题,并且俨然是一副准备指点他们的样子,司李欢和乔诫对视了一样,都觉得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为了试探一下古景耀的能力,也想知道他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的总顾问,两人便依次由浅到深地抛出了他们在学习这些材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些他们讨论过,也和其他研究员讨论过,这种讨论有些得到了结论,有些并没有结果。
但无论是有结论的还是没有结果的,他们都不算是很有底气,他们不是搞理论研究的,没有实验结果打底,还是在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这会让他们感觉非常没有安全感。
他们这些搞应用搞实验学科的,真没办法做到像那些搞纯理论的,明明是根本无法证实的事情,却笃定的好像自己是唯一的真理一样。
古景耀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只是认真地听了他们的问题,然后一一给他们解释。
他这一个多月的数学老师确实不是白当的,现在就很有老师的样子了,讲解之后还会进一步询问,如果司李欢和乔诫还有不能理解的地方,他也会进一步解释,一直到他们完全明白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司李欢和乔诫都感觉到非常心惊,因为他们发现似乎没有古景耀不懂的东西,甚至于跨越了不同学科的内容他也了如指掌,可以用最浅显的方式给他们讲解,这可不是普通的了解的水平。
古景耀在给他们解释的同时,心里却有些苦恼,他发现司李欢和乔诫对材料的无法理解很多时候都不是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不行,而是他们的基础知识广度不够,而古景耀他有星际时代的教育背景。
他猜测,其他研究员恐怕也有同样的问题,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带回来的技术确实有些超越了这个时代,在技术上他们可以做到,但在理论上却还是有很多缺失需要弥补。
可问题在于,他不可能像是给研究员们上数学课一样,再给他们不足星际时代的基础教育内容,所以第一批人暂时就只能这样了,但这个问题肯定是必须重视起来的,他得想办法给研究员们补充这方面的功课。
送走司李欢和乔诫之后,古景耀睡前在自己的日程本上记下了这件事情。
和相对平静的蓝星生活比起来,古景耀在星际时代的生活就显得刺激多了。
登上母舰的第二天,学生们就按照日程跟着母舰上的正规军一起训练了,吴少校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学生,就把他们和现役军人分开,在任何一个科目的训练中,他们都是和其他军人一起的。
据吴少校自己说,这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知道自己和正规军之间的差距,然后学生们也真的意识到了这种差距,他们很难跟上这些现役军人的训练强度,像是飞行器的驾驶之类这种他们刚开始学习的科目不说,即便是基本的体能训练他们也跟不上。
这种挫败感对他们这些天之骄子来说很难接受,但他们不得不接受,因为这就是现实。
晚上休息的时候,大家的情绪都显得非常低落,吴少校也没管他们,他相信曾磐少校把他们带到这里来,本来也是想要让他们受点挫折的意思,军校里最优秀的一拨学生,如果不压一压他们的锋芒,未必是一件好事。
吴少校也愿意相信,他们有调节好自己心态的能力。
他们确实有,吴少校走后,孙蔼明关起门来说道:“今天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也感受到了,我相信大家都是能够正视差距的人,我也相信你们都不会愿意认输。他们比我们强,这是事实。他们比我们有更长的训练时间,也有作战的经验,这也是客观条件。但是,你们愿意说,因为这些他们就理所当然地比我们强吗?”
“不愿意!”从来都是最优秀的那一拨,谁还没点心气了,他们目光炯炯地看着孙蔼明,眼中燃烧的是熊熊的战意,他们不愿意认输,不管对手是谁!
第54章 名额
孙蔼明本来就是个狂魔, 指挥一班的疯狂内卷加训就是从他开始的,现在做了这个特别班的班长,孙蔼明也依然没有丢弃自己的传统美德, 在登上母舰的第二天晚上就在特别班的同学们之间扩散了他的思想。
一时的落后不可怕, 可怕的是永远的失败, 为了不当一个永远的失败,该卷起来了同学们, 从明白开始加训,疯狂给自己加难度!
字典里从来没有认输这两个字、更加不甘心成为别人眼中的弱者的特别班学生们对于自家老班长的思想接受良好,以自动自觉的精神,以昂扬的斗志,大无畏地投入到了这场疯狂的内卷之中。
对于这些来势汹汹的学生们,被吴少校安排和特别班学生一起训练, 打压一下他们的气势,观察一下他们的表现的朱振明上尉如此对吴少校表示:“都很有精神!”
吴少校心里大概是有数的, 他对朱上尉说道:“这事一件好事,不管怎么说都是少将的学生,表现不好丢的是少将和我们第七军团的脸。你平时注意着一些,别让他们的训练强度超过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就可以,别的不用管。”
对于自己被安排看孩子这件事情,朱上尉……没有太多想法,他是攻击型飞行器编队的指挥官, 自己也是从第一军校指挥系毕业的优秀毕业生, 总之就是, 不在前线的他本身也没有除例行训练之外的其他任务, 看孩子就看孩子吧。
而在蓝星这边,古景耀一直憋到了大年初四才去找许部长和曹院士谈虚拟现实技术的事情, 在此期间再次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了完善,并且顺便给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并且自己给后续的课后作业题出题,尽量做到在一道题中尽量用到更多的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做到温故而知新。
虽然古景耀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计划有些一时兴起的感觉,不过许部长和曹院士还是很认真地考虑了。
夏国一向是重视人的,虽然他们不惧怕牺牲,但也不愿意有不必要的牺牲,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执行月球登陆任务的航天员进行模拟训练,无疑对于提高航天员的生存率,提高航天员在任务中的执行能力降低意外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于这个计划,许部长是比较赞同的。
唯一的问题上,在技术可行性上,许部长不能确定,他看向了曹院士。
曹院士认真看完了计划书,缓缓点头道:“应该是可行的,不过可以再召集大家讨论一下。”
他这里说的大家,当然指的是大计划各个项目的负责人,也是第一批知道古景耀情况的科学家们。
不过曹院士在这种情况下向来是个稳妥的人,他既然说是可行的,就证明可行性确实是很高的,即便经过了众人的讨论,结果大概率也不会改变。
因此许部长直接说道:“讨论会我马上安排,不过曹院士,人员上足够吗?”
说话间,许部长已经用内线电话通知了自己的秘书,让他通知大计划的主要负责人来开会,作为许部长的秘书,需要帮助许部长处理很多事情,自然也是大计划的知情人之一。
曹院士说道:“现在这些人肯定不够,不过这些年我们国家着力于教育体系的发展和科研人才的培养还是有很大的成效的,我们需要另外招一批人,但人才储备还是足够的。”
他这样说,许部长就放心了,转而询问古景耀,“景耀,对于这个新项目的研究人员,你有什么意见吗?”
古景耀对于自己还人情的行为没有任何不好意思,直接说道:“过年的时候我在梁院长家里见到了梁院长的几个学生,和他们就材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觉得他们之中的一些人水平还是不错的,研究方向和虚拟现实技术材料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重叠。”
这话倒是让许部长和曹院士都有些惊讶,毕竟在他们看来古景耀还非常年轻,而年轻人往往是快意恩仇,非黑即白,不喜欢这种政治把戏的。
不过无论是许部长还是曹院士,对此都并不反感。
许部长本来就是个玩政治的,而政治原本就是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只要放在那个位置的人,确实能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这种妥协和利益交换就不是坏事。
曹院士虽然是个科学家,但他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背后也是有一群人的,他自己可以无所顾忌,但谁都不是孤家寡人,利益交换这种事情,曹院士其实也没少做,更加不会因此而觉得古景耀这样做有什么问题。
惊讶过后,许部长和曹院士感慨的是:现在的年轻人,要能力有能力,要奇遇有奇遇,还能有这样的政治思维,将来无论做什么都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过许部长和曹院士也没指望古景耀能考虑的有多稳妥,男人可不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一个年轻人刚开始展露出自己的政治能力,往往不能要求他想得多么面面俱到。
于是许部长说道:“梁院长在教学能力确实很强,他的很多学生都有很好的成就,有几个过两年可能就能评上院士了。不过,一个项目组内部还是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可以给梁院长的学生几个名额,但名额不能都给他们。”
因为说话的对象是古景耀,许部长也没有玩云山雾罩这一套,近乎直白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也算是在指点古景耀了。
古景耀点头说道:“我打算给两个名额,其他的你们定就行。”
古景耀,至少是现在的古景耀,其实并没有什么野心,也没有什么培植自己的势力的想法,他并没有什么超前的布局,只做当前需要做的事情。
给梁院长的学生两个名额是目前的现实需要,梁院长对他帮助很多,而且他是材科院的学生,在梁院长主动运作的情况下,古景耀不能视而不见。
至于别的,反正古景耀也不认识其他人,他并不在意许部长他们都选谁,只要能好好做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