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作者:孤独麦客》第2000/2037页


  “那词典是临走前,我让人买的。”王黑子觉得话都让张永说完了,心中不忿,于是说道:“离开巴格达之前,我使了钱,让他们的人带我们去天文台转了转。”
  邵树德又笑。这家伙,情商忽高忽低,让人忍俊不禁。
  “天文台怎么样?”他问道。
  “不太懂。”王黑子说道:“不过,我觉得很有用,可以用来航海。天文台还有一种很大的物事,他们叫做‘四分仪’,太大了,没法装船上,于是我又使钱,让人画了一幅图,回来可以找人制作。”
  说到这里,他微微有些得意。
  “哦?四分仪?”邵树德眼神一凝。
  听这名字,可能与六分仪这种航海定位利器有关,于是有了兴趣,立刻说道:“即刻进献少府。”
  “遵命。”王黑子大声道,顿了顿后,又说道:“陛下,臣还抄了一份星图。”
  “何为星图?”
  “便是天上星宿分布之图。”王黑子说道:“智慧宫天文台常年观测成果。臣与不知与钦天监观测之星宿有何不同,于是便抄录了下来,或可取长补短,互相印证。”
  “好!”邵树德的声音也提高了不少,笑道。
  星图是航海必备之物。茫茫大海之上,只能靠星宿辨位,因此这玩意的准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阿拉伯人在北半球大部分海域航行,到处做买卖,无论是西欧、东非、印度、东南亚还是中日朝,他们都去,很少出现问题。
  由此可见,他们的星图是十分准确的,这或许是他们敢于跨大洋航海的重要原因。
  反观中国,从明州出发前往日本的商船,被大风一吹,直接去了朝鲜,邵树德都不想说什么,在没有陆地参照物的情况下,一旦进入深海,中途重新定位、调整的能力太差了。
  即便有船只能去大食,也是沿着近海航行,靠海岸定位,但阿拉伯人敢直接跨洋,横穿整个深海,走捷径。
  这个技术水平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陛下。”王黑子又道:“光有星图还没用,臣又从大食买了一些小器件,此刻还在路上,都是用来测量星宿的。”
  邵树德有些好奇地点了点头,有些期待。
  大海定位,在六分仪出现之前,有四分仪或者叫象限仪。此物由阿拉伯航海家发明,后来传至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前,欧洲人将其小型化,哥伦布当时就用此物在大海上定位。
  而在四分仪之前,其实还有很多测量工具,都是阿拉伯航海家慢慢发明,并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步步改进的。
  比如至晚在明朝发明的牵星板,阿拉伯此时就有了,且已经用了很久,对照星图、海图,可粗略定位,但不准确。
  后来,阿拉伯人又发明了十字测天仪,比牵星板更准确,改进巨大,此时已经有了雏形,算是牵星板的升级版。
  航海仪器,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几百年甚至千余年的时间里一步步完善,迭代改进,需要配合天文、数学、地理等学科的进步,并不简单。
  如果王黑子能买回这些仪器,那真的帮助巨大。
  他已经受够了那些只会沿近海航行的船长们。
  前次见到张二狗,那厮出库页岛后,就沿着千岛群岛岛链向东北走,因为容易定位,并未敢进入波涛汹涌、茫无边际的深海。
  其实,沿着千岛群岛、阿留申群岛航行固然容易,可借助洋流,定位也方便,不易迷航,但那并不是北太平洋暖流的核心区域,航速快不起来。
  如果敢横穿深海,洋流、西风加起来,能够稳定提供的航速绝对在四节以上,六到八节也不是不可能。
  但张二狗终究不敢这么做,他害怕迷航。
  邵树德觉得,现在他努力补全了数学方面的短板,今后可批量培养数学人才,届时或有一部分可投入到航海方面,这些仪器就能用上了。
  是的,真正的航海需要专业知识,即便有各种仪器辅助,那也是需要计算的。大航海时代,即便是海盗,船上总有一两个人,能够使用类似六分仪之类的仪器测量,然后在纸上进行计算。
  经验,不靠谱。
  测量加计算,靠谱。
  邵树德在登州巡视时,就召见了平海军军官,问其如何航海。
  平海军当然也有观星之类的小仪器,虽然不如阿拉伯人的先进,但确实可以勉强使用。结果人家就是这么观测一下,然后依靠经验判断。
  没有任何数学计算……
  这误差不大就有鬼了!
  这还是平海军,如果是民间商人,水平参差不齐,只会更加惨不忍睹。
  数学,是被所有穿越者严重低估的一门学科。
  没有数学,航海不可能专业得起来,只能碰运气、靠经验。但有经验的又有几人呢?是否每艘船上都能配备经验丰富的“高手”?显然不可能。
  或许,这就是唐代前往日本的船只迷航、沉没比例高得离谱的重要原因――从明州、扬州去日本,很显然要进入深海,不再是近岸航行了。
  “王卿带回之物,非常宝贵。”邵树德说道:“这些东西,大食人也敝帚自珍,如果不是去了一趟巴士拉,怕是不容易弄到,有心了。”
  “此皆仰赖陛下洪福。”王黑子高兴地说道。
  张永忍不住看了他一眼。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牢牢被他掌握主动权的对话,后半程居然让王黑子抢了风头。
  “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邵树德笑道:“饮茶吧。”
  三人默默喝茶,一时间沉寂了下来。
  “喝完这盏茶,再与朕讲讲大食内情,这关系到西域,朕很感兴趣。”邵树德放下茶碗,说道。
  张永精神一振,这是他擅长的,主动权又回来了。
  

第074章 百年布局?
  一盏茶喝完,因为已经凉了,随驾宫人遂又重新煮了一壶。
  这一次,邵树德照顾张、王二人的饮茶习惯,令宫人往茶水中加了香料、生姜等物事。
  他喜欢喝什么都不加的纯茶水,但其他人则不然。
  煮茶,其实也是香料的一大消耗途径,只不过普通人喝不大起罢了。
  新煮的黄翎毛端上来后,邵树德伸手示意饮茶,他自己则慢条斯理地剥着橘子,静待二人汇报。
  “大食内忧外患,巴格达天子窘迫无比。”组织了下语言后,张永说道:“数十年前,曾经有过一番振作。萨法尔波斯崛起之后,一统呼罗珊地区,随后举兵西进,窥视神器。幸被大食宰相领兵击败,转危为安。”
  说完后,他担心邵树德听不明白,又解释了一下:“萨法尔波斯靠镇压乱贼起家,统一呼罗珊后,实力大增,便如那朱全忠的宣武军。起兵作乱之后,为王师所败,精兵强将损失殆尽,国势一蹶不振,又导致萨曼波斯的崛起。萨曼波斯者,便似那河东镇。”
  邵树德笑而不语,只示意他讲下去。
  张永实在多虑了。他来自后世,对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信仰以及秉持不同政治伦理的国家多有了解,没必要事事拿中原来做对比,事实上这种类比是不合适的。
  萨法尔波斯崛起极速,气势汹汹,攻城略地,无人可挡,但他们输了一场关键的战役。最坑的是,这场关键战役投入太大,诚如张永所说,精兵强将遭受重创,再也无力维持一个庞大的疆域,最终导致萨曼波斯的崛起。
  如今的萨法尔波斯,已经缩到阿富汗了,差点沦为萨曼波斯的傀儡。
  而这个“差点”,也是间接受了大夏的恩惠。
  之前与波斯谈判,邵树德明确要求萨曼波斯不得将萨法尔波斯吞并,或作为傀儡操控。布哈拉当然不会答应,但他们也损失了不少土地和人口,东边、北方的军事压力极大,竟然让萨法尔波斯活蹦乱跳到现在。
  就在去年年底,监国太子自洛阳遣使来报:萨法尔波斯使者借道吐火罗斯坦,前来洛阳。
  这个使团规模不大,也没提什么要求或者说请求,只进献了一份丰厚的礼物:主要是他们国家盛产的白银。
  邵树德听到消息后,与宰相们商议,最后判断这个使团只是过来打前站的,后面多半还会有人过来,而目的只有一个:交好大夏,维持自己国家的生存。
  是啊,生存是最重要的。任何一个有点血性的人,都不愿自己国家沦为傀儡。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萨法尔波斯愿意屈服吗?
  “今之巴格达天子,所能控制的地方不多了,诸藩镇诸侯纷纷割据,表面遥尊哈里发为主,实则威服自专,不可一世。”张永继续说道。

当前:第2000/20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