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作者:孤独麦客》第2001/2037页


  “诸侯向巴格达进贡吗?”邵树德问道。
  “进贡。但有多有少,不能一概而论。恭顺点的多进贡些,跋扈的少进贡些,如此而已。”张永说道。
  “布哈拉呢?”邵树德问道:“朕闻这几年布哈拉加大了进贡力度,力求得到巴格达允准,派遣更多吉哈德东行,你在那边可听到什么风声?”
  “这……倒不曾听闻。”张永有些尴尬。邵树德明白了。
  他们压根就没见到大食的顶级权力者,所打听到的消息,或许有价值,但密级一定不高,且在地方贵族中广为流传。只要取得一两个人的信任,日常闲聊都能打听出来。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邵树德已经不需要张永给出明确答复了。
  他有七成以上的把握判断,布哈拉一定是向巴格达屈服了,至少让渡了相当利益,以换取他们某种程度的支持。
  战场已经显现了这个苗头。
  今年他虽然在南方巡视,但西域的军报一封不落地发了过来。
  七郎目前正在拔汗那与渗透进来的吉哈德分子激战。
  战斗是残酷的,跟他西行的公子哥都战死了两位。
  他们死得很憋屈,一点不壮烈,一点不荡气回肠:一个死于流矢,一个坠马受伤,被冲锋的敌骑兵集群踩踏而死。
  但邵树德依然给这些公子哥以极高的评价,敢于直面敌军锋刃,与过去二十多年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做一个了断,壮哉!
  当然也有不成器的。
  有人去了拔汗那后,觉得日子太苦了,跑回去了。
  有人打了两仗,侥幸不死,却吓破了胆,临阵脱逃,直接被老七抓住斩了。在这件事上,邵树德对老七刮目相看,平日讲情义,战场上说翻脸就翻脸,比抹不开情面的老五强多了。
  跟随老七过去的武夫子弟其实都没上过战场。一开始伤亡不小,但长期战斗下来,活下来的都是精兵――事实上,以他们的资质,只要能正常发挥水平,差不到哪去的,问题是新兵很难正常发挥水平。
  邵树德也看到了老七对吉哈德分子的评价:死脑筋,猛冲猛打,虽然装备较差,但中小规模战斗比较厉害。
  他看完后,直接下令佛教最兴盛的伊州、西州、于阗三地,组织高僧大德西行,附带大量僧兵及世俗信佛之人,支援拔汗那。
  目前局势还是可以稳定控制的。
  热海突厥刺史、都督双双来报,在过去两年,他们捕杀了百余名教士,并将暗地信教之人发往天山以东,交给安西道,在沙漠里开挖井渠,或者维护雪山上的驿道,可谓“物尽其用”。
  通过这两个方向的汇报,邵树德已经足以判断,萨曼波斯一定与巴格达朝廷达成了某种合作。
  这是邵树德最关心的地方,他需要确认,巴格达朝廷能给到多大的援助?或者说,布哈拉用钱能买到多少援助?可惜,张永没法给出一个令他满意的回答,这出使出得!
  “说说巴格达的敌人吧。”邵树德说道。
  “是。”张永斟酌了下,道:“臣闻巴格达以北千余里,草原一望无际。最近十余年,不断有部落西迁。这些草原牧人,凶悍轻捷,剽掠成性,经常越过其他部落,南下劫掠,此为大食最大的威胁。”
  “唔――”邵树德伸手止住了张永的话头,思考一番后,问道:“如果让更多的部落西迁,能否令大食人自顾不暇?”
  张永沉吟思考中。
  “陛下,绝对可以。”王黑子突然说道。
  “哦?王卿为何如此肯定?”邵树德颇感兴趣地问道。
  “陛下,突厥部落西迁并不是秘密。”王黑子说道:“臣在巴格达、巴士拉两地,都听到诸多传闻,提到游牧部落种种情状,大食人也很无奈。就连与大食交好的可萨汗国,听闻都有人私自南下,劫掠大食州郡。”
  “大食人觉得突厥部落战力如何?”邵树德问道。
  “他们表面上觉得可以轻松击败,实则如临大敌。”王黑子说道。
  “看来大食人也堕落了。”邵树德笑道:“昔年可以与唐军比划几下,现在也不成了。兴盛、顶峰、衰落,这个循环真是难以打破。若非有造物主教会协助,巴格达朝廷可能还要更加狼狈。”
  “陛下所言极是。”张永见王黑子说的话引起了圣人注意,立刻附和道:“突厥西迁是大势所趋,他们走后,鞑靼人、回鹘人也不断西迁,填补空缺。臣觉得,再过百年,西迁各部的数量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届时大食人要么出动大军将其消灭,一劳永逸,要么与其合作,大肆招安。”
  “陛下,巴格达朝廷已经雇佣突厥人为他们打仗了。”王黑子补充道。
  张永心下气结,这厮怎么这么不省心?处处与我――争宠!
  “蛮族雇佣军,哈哈!”邵树德突然笑了:“用得好是神兵利器,用得不好的话,反噬就得生受着了。大食情形,朕知矣。”
  “陛下英明。”张永、王黑子二人抢着说道。
  邵树德笑看了他们一眼,道:“二位出使有功,皆可授县侯之爵。其余人等,赏赐有差。”
  “臣谢陛下隆恩。”二人一齐应道。
  其他人还在路上,多多少少都能得个勋散官,甚至就连那十个奴隶,估计都能获得“百姓”身份,并得到一笔财物赏赐,可真是撞了大运了。
  邵树德将吃了一半的橘子置于案上,起身走了两圈。
  傍晚的阳光依然火辣辣的,但他心中却已经定了下来。
  一切尽在掌握中!
  大食朝廷是不可能给布哈拉太多的帮助了,这一点基本已经板上钉钉。
  从大食境内各处涌来的吉哈德分子是个麻烦,但也仅仅只是麻烦。缺乏国家机器的庞大经制武装力量支援,光靠这些狂热者,是很难成事的。
  与其说担心他们在战场上怎样,还不如说他们的秘密传教更让人头疼了。但话又说回来了,这又不是21世纪,宗教不可能自由!
  历史上的喀剌沙全城百姓都能在几十年内三度集体改信,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萨图克攻打高昌时,发现要靠屠刀才能成功传教,秘密渗透根本不行,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再加上最近收到的契丹进一步西迁的消息,邵树德觉得更稳了。
  阿保机走的时候应该有二三十万人,抵达西域的不知道有多少,但他应该也在裹挟、收编回鹘、黠嘎斯乃至突厥,实力不容小觑。
  契丹西进,可以算是中亚史上大事件,真正改变历史走向的事件。
  他们的战斗力,可不是突厥、葛逻禄、乌古斯之流能比的,一旦过去,极有可能掀起狂风巨浪。
  波斯、大食人受到这个威胁,无力东顾,大夏朝廷在天山以西的地盘就更加安稳了。
  宝贵的和平窗口期已经来到,可以集中精力清理隐患,发展地方,深固根本,争取花个几十年将当地文化彻底洗掉。
  如此,才有可能以此为基,进一步窥视更西边的土地――如果能够稳固统治的话。
  “传令,北庭行营出动轻骑,‘礼送’阿保机西行。”邵树德下令道。
  “遵旨。”
  “剩下的――”邵树德摇了摇头,道:“朕这一辈子,做到这一步,已经对得起历史。传令下去吧,三日后启程北上。”
  

第075章 武昌
  八月金秋之时,邵树德已经在鄂州。
  他本不打算在此停留的,无奈身体不适,昏昏沉沉,再加上听到昭容野利氏病逝的消息,心情不佳,于是下令驻跸鄂州。
  邵树德是武夫出身,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多强壮。在以前,真的很少生病,这次病倒在武昌,来势如此凶猛,不得不说给他敲响了警钟。
  他一度以为是吃了海狗丸,夜御嫔妃导致。但仔细一琢磨后,只能长叹一声,身体真的大不如前了。
  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让宫官给他阅读奏疏、军报。
  只不过他不再像往常那样亲自处理、御笔朱批了,而是闭目眼神,听到关窍处,便让人重复朗诵,最后口头给出一个意见。
  “鄂州继续用钱的地方多,商徒之捐献,送十万缗至州府。”邵树德睁开眼睛,吩咐道。
  “是。”已经是尚宫的刘氏将其记下,然后眨巴眨巴眼睛,似在询问。
  “和你祖母八分肖似。”邵树德笑了笑,道:“去岁皇后给你说媒,嫁给杨弘殷之子,为何没答应?”

当前:第2001/203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