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房表妹》作者:吃个砂糖橘》第37/78页


  云燕这般一来一回做主子们传递消息的中间人,心中疑惑,却也谨记嬷嬷的教导,什么也不多问,认真当差。
  “姑娘,大公子命奴婢给您带回来的。”
  “是什么东西?”叶婉接过来,尚未打开就无精打采地问道。
  “奴婢也不知道。”
  “嗯,好吧!你不是说今日要请假回家吗?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安心回家好好跟家里人过年。”
  云燕是长陵城郊莫家村人,家中七八个孩子实在养不起,爹娘就把她与两个姐姐卖到大户人家做丫鬟,一来能贴补家用,二来是觉得在大户人家做事吃穿用度都比家里好,不用受那么多苦楚。
  因离得近,姐妹三人得空都会回家看望父母与弟弟妹妹,府中每月发的月银她想全部送回家,但是爹娘通常都只收一半,另一半让她自己收着以后当嫁妆。
  她知道爹娘也疼她爱她,只是家里太穷,爹娘无奈之下才做出取舍,送她们姐妹三人去做丫鬟,而长兄则是在城里打散工顺便帮爹娘照顾弟弟妹妹。
  相比之下,云燕觉得自己幸运多了,也心疼爹娘与哥哥。
  “还有这个,是我额外给你的过节赏银,买点好吃的好玩的回去送给你家弟弟妹妹吧!”
  叶婉从抽屉中取出二两银子就要塞给云燕,云燕没接,慌乱地拒绝了。
  “姑娘,府上已经给过了,奴婢不能再要您的银子。”
  “给你就拿着,府里给的是所有人都有,而我给的,是你独一份,不一样,快拿着,不然我可要生气了。”
  叶婉一瞪眼,根本不允许云燕拒绝,云燕无奈便只好接下来,笑着与叶婉道谢,开开心心出府租车出城回家了。
  云燕一走,这几日叶婉的身边就只剩下小梅贴身伺候,好在她们主仆二人自幼便在一起,早已习惯彼此相依的生活,至于其他人在不在身边并无太大影响。
  酉初一过,长青院那边就有丫鬟来请。
  “表姑娘,家宴要开始了,夫人命奴婢前来请您过去呢!”
  “嗯,知道了,这就去。”
  叶婉深吸一口气,以调整好自己繁杂的心绪,努力地挤出一抹笑容,她不想在这阖家团圆的除夕夜扫了一家子的兴致,也不想让姨父姨母为她担心。
  暮色渐沉,叶婉刚出门口就遇上了宋谨书主仆,不由愣了一下。
  “怎么,才两三日不见就不认得了?”
  宋谨书看她怔愣当即笑着打趣,不自觉的靠近了一些。
  叶婉闻言,下意识抬眸看向宋谨书,却正好对上他笑盈盈的目光,顿时心口猛跳两下,瞬间躲闪着收回自己的目光,磕磕巴巴否认了宋谨书的说辞,继而嘴硬道:“才……才没有,我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认不得人,表哥你可莫要胡说八道。”
  “好,是我的错,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赶紧去长青院,以免父亲母亲他们久等。”
  宋谨书言辞表达很是亲昵,神情中也带着对叶婉的纵容与宠溺,许是见多了主子们的相处方式,小梅与宋福默默地跟在身后,谁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当。
  从彩云轩到长青院,中途要路过小花园,此时薄雪纷纷扬扬飘落,四下无遮挡。
  宋谨书担心叶婉着凉还特意从小梅手中接过雨伞,亲自持柄,表兄妹俩同在一把伞下,手臂与手臂之间就仅仅剩下一个拳头的距离,并肩而行。
  这一路,也不知道是不是紧张的原因,二人都没有开口先说话,临近长青院时,那股子热闹劲扑面而来,他们也不知不觉放松下来,露出符合节日气氛的笑容来。
  “大公子,表姑娘除夕安康,家宴已经准备好了,这边请。”
  秀山满脸笑容候在院门口,一路将宋谨书二人引向平日里一家子用饭的大厅。
  厅内烧了炭盆暖意融融,满桌子佳肴咕咕冒着香气勾人味蕾,宋老爷与苏氏还有宋怀康已经落座,言笑晏晏。
  宋谨书二人一进门,屋内三人齐齐朝他们看去。
  “来了,快坐,就等你们了。”苏氏朝他们招招手。
  “父亲母亲阿康,除夕安康。”
  “姨父姨母阿康,除夕欢愉。”
  宋谨书与叶婉含笑行礼,而后落座,正式融入除夕团圆饭的喜庆气氛中,宋老爷也大概总结了这一年来宋家的变化,好的坏的娓娓道来,一家子有感慨,有高兴,最终化作一杯热茶,推杯换盏间展望来年,希望能迎接更高的喜悦。
  子正一过,长陵城上空绽放无数烟火,照亮了漆黑的夜空。
  宋老爷夫妻熬不动,家宴结束没多久便相拥歇下了,只余宋谨书兄弟与叶婉齐聚于明竹轩一同守岁。
  烟火绽放,三人皆眸光一亮,默契地朝外面看去。
  “哇,哥哥,表姐,烟火真美。”
  叶婉笑着点点头,轻轻“嗯”了一声。
  她坐在窗口边,府内点燃的烟火于夜空绽放,光亮正好打在她的脸上,将她的欢喜也照亮了。
  这一幕恰巧落入宋谨书眼中,成为足矣铭记入心的美景。
  “嗯,烟火美,人也美。”
  宋谨书在心中默默地想。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08 17:25:06~2023-04-09 13:09: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风渡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出发
  除夕一过, 便迎来了新的一年,宋家的喜庆气氛仅维持四五日就慢慢回归往时的平静。
  初八乃是宋谨书与同窗约好的出行日子,故而初六拜完年, 宋家人就立马进入另一种状态。
  宋老爷一有空便将长子唤到书房,叮嘱他上京路上以及入京之后的注意事项;苏氏则忙着帮儿子打点行李,看见什么都想装起来让他带走,念念叨叨,终究是满心不舍。
  “路上遇到什么事都要冷静判断, 量力而行,千万别逞强傻乎乎地往前冲。”
  “嗯, 娘放心,孩儿晓得。”宋谨书很是无奈,但依旧耐着性子一一应答,尽可能安抚母亲的心。
  “娘知道你有主见,只是以往出远门都有你爹在身边, 这次是你与同窗一起, 到底都是孩子, 娘总忍不住想唠叨两句。”苏氏轻叹, 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正啰啰嗦嗦念叨着,一回头, 却发现长子立在自己身旁, 两相靠近,足足比她高出了一个半头,令她不由一怔, 想说的话愣是说不出口了。
  原来, 在不知不觉间儿子已经长大, 并且有能力去探索那未知的将来, 而她作为母亲却还停留在原地,习惯为了儿子的生活起居,为了这个家奔忙,每天问上一问,生怕下人怠慢。
  细究起来,她好似忘记孩子早已长大,到了需要彻底放手的时机了。
  “娘放心,孩儿出行有伴不会孤独;身边有护卫,人身安危有保障;宋家生意路广,我手头也有银子,不用担心遇事无援,一切都会顺利的,倒是您在家中操劳,凡事有个度,莫要累到自己了。”
  宋谨书眼神坚定有神,言辞恳切有理有据,声音温和,只说到苏氏心坎上,令她不禁红了眼眶。
  “好,娘信你。”
  苏氏哽咽,好一会儿才平复复杂的心绪,笑着点了点头。
  母子俩相互关心,一派母慈子孝的场面,闻者皆有些动容。
  京都地处长陵以北,一路过去途径四城二十县,气候差距极大。
  苏氏考虑到具体实际,吩咐宋福帮宋谨书多收拾几身厚衣裳,还有棉被、炭盆等全部装车带在路上使用,以备不时之需。
  风风火火收拾一通,竟是装了满满两大马车,宋谨书见状很是无奈,想了想,还是说服苏氏清减了一马车行李。
  如此一来,他出行便只带两辆马车,行李一辆,乘坐一辆,母子俩都很满意。

当前:第37/7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