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霞瓷生》第128/133页


几个人重新坐下,李嬷嬷重新彻上热茶,这茶叶也是顾春衣带过来的,看来魏老夫人也是满意,顾春衣又把自己情况说下,尤其说到不久要回去琉霞山庄乡下时,许嬷嬷马上表态,说她本也是乡里人家出身,很适应乡下生活,这让顾春衣更是满意。

说到乡下,顾春衣看到魏老夫人很是认真听着,不由灵机一动:“现在魏老身体需要疗养,不如过年后你们和我一起回去,那里山清水秀,空气很好。”

琉霞山庄离京城也不远,不用长途奔波,相信魏老也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魏老夫人想了一下,没有马上答应,只说要考虑一下,顾春衣也不介意,毕竟一大家子,要离开一阵时间的确是大事。

几个人喝完茶,才去前院看魏老,这可是顾春衣第一次见到魏老真容,她吓了一跳,总算知道当初的违和感哪来了。

魏老依旧一身黑色长袍,但质地比路上那身好上许多,即使是在病中,他的眼神依旧锐利,整个人象一只静静潜伏在草从中的豹子,藏着尖锐的爪子。

但看向顾春衣时柔和许多,只是说不了几句话他就疲惫不堪,又咳又喘的,宋锦瑜和顾春衣见状急忙告辞退了出来。

魏老夫人要留饭,宋锦瑜和顾春衣执意不肯,魏老夫人也不勉强,毕竟年岁相差那么多,又是第一次正式拜访。

两个人走出二门时,许嬷嬷已经背着行囊,站在马车前等候了。

宋锦瑜去剿匪后,顾春衣又去了几次魏府,一次是送腊八粥,这还是在许嬷嬷提点下完成的,除了魏府她亲自送过去,唐府,还有兵部宋锦瑜的上司、同僚等都是让三七送去的。

三七也算是京城顾府的总管了,本来应该再找一个总管的,毕竟三七和陈叔都是宋锦瑜的贴身侍卫,但顾春衣一想到要回琉霞山庄,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回京城,再说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总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事就放下了。

这次宋锦瑜去剿匪没有带陈叔和三七,他想等把他们两个弄了兵籍再说,他们两个没有兵籍,立了功也没用。

他走了以后,顾春衣又恢复宅居的日子,不是在书房,就是在做陶艺,锦春阁有了陶吧,有些人对自己作品满意也要求烧制,因此也有一个窑炉,可以烧制一些小东西。

这天顾春衣正想往书房走,又停了下来:“冬梅,你先出去看看,包神医今天有没有过来。”

不怪她反应过度,实在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这几天府里就不安生,这包神医不时地从哪个角落窜出来,无论她是完成一副字还是一副画,甚至还是未烧制的泥作品,包神医都想往他自己口袋里扒拉。就象秋菊说的:“就没见过这么贪心手脚又这么快的老头。”

贪心就算了,偏偏还小气无耻,顾春衣向他要润笔费时他又舍不得给,逼急了就说以后免费给顾春衣看病,瞧这个老头多缺心眼,还有人希望对方生病的,按照他的允诺,估计得当顾春衣专业大夫几百年了。

很多书画家为什么穷,因为要当一个书画家,除了天赋、自身的努力,还得投资很多成本,笔、纸、颜料,各种有形无形的成本,但很多人在盛名以前,都穷死了,无他,大家舍不得真金白银,只想免费得到作品,而那些书画家碍于情份、面子、清高的性子又往往不好意思谈钱。

“小姐,来了,还让秋菊给他上些小点,说早上没吃饭呢。”冬梅捂着嘴笑。

“给我换外出的衣裳吧,我们出去走走,顺便买点年货。”顾春衣现在一听到包神医三个字,实在没有心情创作了。

“明白,小姐这是祸水东引呢。”遇到包神医,连一向老实稳重的冬梅也乐呵了,小姐说过:“防火防盗防神医。”

相国寺隔壁有一条文物古玩市场的街,每逢农历一、五、十的早市非常热闹,今天正好农历十二月初十,除了平时已有的店面,流动的摊位很多,顾客大多象包神医或四五十岁的男人,象顾春衣这样的小姑娘很少,显得非常扎眼。

摊位上都是古香古色的文物,让喜好文玩的人看了亲切又欣喜。很多人直接蹲在地上,期望着能捡漏一两件。

不要以为这时代就没有造假,在顾春衣看来,这年代的造假技术已经很高超。

在玉器和石器的摊位边,顾春衣看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跟在一位老人身后问道:“师傅,这里的玉器是真的还是假的?”老人头发已经斑白,看来六十岁上下,微瘦。他背着手在人群中慢慢踱着,却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听到年轻人发问,便说道:“古玩有真假,但是玉器没有真假,只有优劣。做咱们这一行的,眼睛一定要准,这个准怎么来?你知道吗?”

顾春衣失笑,谁说玉器没有假的,前世a货b货c货,造假多得是,这个摊位上一块紫红色血沁的玉,老者和年轻人几经鉴定,认为是古玉,至少有一百五十年以上历史,可顾春衣看了一下,那块玉的沁是做上去的,把羊的腿割开,把玉放进去缝合起来,一年的时间就能达到这个效果。

这个还是包神医前几次来的时候教的,这个老人年纪虽大,也自以为有的是经验,但还是走眼了。

包神医看了也嘻嘻直笑,这老头眼睛毒辣得很,那玉血沁鲜艳,没有淳朴厚重质感,自然和人工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就象老道的吃货一口就能知道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是人工调料。

包神医对着顾春衣挤挤眼睛,两条眉毛灵活得象两条蚯蚓在蠕动,顾春衣看了实在想笑。

这老头就喜欢看别人上当。

第一百三十三章 古玩市场(二)

古玩行的规矩,不能挡了别人的财路。既然是捡漏,大多数人其实是上当受骗的,买的人也知道大多数是假货,但人总是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买假货的人也会抓住人的赌性去赚钱。

可有句话说说有错买没有错卖的,要从卖者那边淘到好东西,得比卖者经验多水平高眼睛毒辣,毕竟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古玩的鉴定水平在提高,但是古玩造假的水平也在提高,甚至很多造假的人本身就是鉴定的大师,他们对鉴定的流程和方法了如指掌,然后反道而行之,制造出来的物件足可以以假乱真。

经过上次赌玉的事,顾春衣对玉器、文物古玩很是兴趣,恶补了许多知识,加上包神医的灌输,已经可以鉴定这个时空的很多文物古玩字画了。

两个人并不专注于捡漏,反而喜欢看其他人上当受骗,不得不说,这一老一少都有点恶趣味。

当前:第128/13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