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赞美》第12/20页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孩子的赞美也是一件长期的事。不可能像"春天播种,秋天收获"那么简单。当一道极复杂的数学题摆在你面前,令你找不着半点头绪时,你可以不耐烦的把它扔到一边去,说明天再做或索『性』放弃它,但孩子不是数学题,不是你烦了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教育的。另外,由于儿童个『性』的不稳定『性』,你们必须要有耐心,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我这儿所说的耐心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1.在某一件事上的耐心,特别是比较细小的事上要有耐心。其实由小见大,许多小的细节往往成为他们以后能否成功的关键。

莱特兄弟从小善于想象,当他们9岁的时候,一次,两人在一棵大树下玩,抬头看见密密麻麻的树叶丛中有一轮皓月正挂在树梢上,于是他们就想把月亮摘下来带回家玩。结果,两人还没爬上树就摔了下来,还跌伤了腿。父亲知道后对孩子们的做法非但没有批评反而加以赞扬:"你们想爬上树摘月亮的想法是新奇的,是伟大的。可是月亮距我们那么远,岂是爬上树就能摘到的。我希望你们将来制作一种有神翼的大鸟,骑着它到天上摘月亮去。"小哥俩听了父亲的赞扬,可来劲了。此后,他们开始实现他们的梦想,不断的设计那种能去天上摘月亮的"神鸟",父亲也一直不停的鼓励、赞扬他们。后来,他们成功地造出了世界第一架飞机。

可能很多孩子都有摘星星、摘月亮的奇想,可是是否每个家长都像莱特的父亲那样从一件小事激发孩子创造力,并长期不懈的给予支持和赞美呢?

对孩子的称赞一定要把道理讲明白,不要就几句"对"、"做的好",你一定要给他分析清楚。在这件事中他做了什么,对人对己有什么好处,别人会怎么看等。还是举个实例来说明吧!

工作了一天,小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宝贝儿子一声爸爸令他高兴又令他害怕,如果儿子缠着他去玩智力大转弯,那该怎么办。可这次儿子没有,只是拉着他的手坐下,说:"妈妈说你好累,今天就别玩了好不好,我去给你拿杯水吧!"这下可把小陈乐的。他不由赞道:"儿子真懂事,懂得体贴爸爸了,好让爸爸高兴。"这下儿子知道了给爸爸拿杯水是体贴别人,体贴别人是值得赞扬的。以后他就会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体贴这一词。

2.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耐心。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你觉得他们还小,一点事也不懂,所以苦口婆心是应该的。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后,你的耐心是否依然存在呢?在孩子还在幼儿园里时问你"鸟儿为什么不造个飞机,那么它们就不用自己飞了。"之类问题时你觉得自己应该告诉了鸟儿不是人,人可以做很多东西;鸟儿的力量小;鸟儿自己有翅膀之类。凡你所知道的,凡认为她能听懂的。一下子全说出来,直到孩子点头说是时为止。但如果孩子到了中学还问你这类问题,你能保证你还可以那样不厌其烦的说给他听吗?这就能证明你是否有耐心了。

其实你不妨想想,孩子既然在问就肯定有所不知;既然问你,是相信你有能力解决它。无论他问什么,你告诉他就会令他增加一份知识,你又何必在乎他问的题目是幼稚还是可笑的呢?

我在一所大学读书时,大家都在认真看书,一位同学站起来问教授:"这个逗号为什么要打在这儿,可以不用逗号用顿号、句号吗?另外,你是否能告诉我逗号是怎样产生的?"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可教授却严肃地从字意、上下文等方面回答了这位同学,只是对后一个题答得比较有趣:"逗号在当人们觉得需要它时,它就产生了。"这虽然像没回答一样,他给了问者一份尊重,更表现了他无比的耐心。

有耐心的持久赞扬孩子,对孩子成长有很多好处。

1.有利于孩子改正缺点。

缺点的形成也有一个过程,只是没有看到质变为缺点以前的表现方式。因此要改正缺点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了,而需要你持久的赞扬了。如孩子久而久之形成了挖鼻子的习惯,你骂他、打他一顿,他当时可能不敢了,但你一走开,他又会那样。但如你耐心的赞扬效果就好多了,你指出挖鼻子的危害,然后相信孩子能改掉。当孩子没有挖的时候,总不失时机的加以表扬,这样,孩子就能不知不觉的放弃这个坏『毛』病。

2.有利于孩子个『性』的形成。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姆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精神媒介,通过使自己适应家庭,儿童获得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使他适应其所必须履行的职责的『性』格。"

当父母老是支配孩子时,孩子形成了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顺从的个『性』;当父母是不关心型时,孩子形成攻击、情绪不稳定,冷酷、自立的个『性』;当父母对孩子是长期赞扬型时,孩子则会形成合作、独立、温顺、社会的『性』格;这些说明了只有耐心的赞扬才能使孩子培养出适应社会生活的个『性』。

3.有利于孩子特点长处的形成。这里的特点区别是于个『性』的是它是指孩子所擅长的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其形成与从小家长的赞扬分不开。

如果家长耐心持久的赞扬孩子所做的某一件事,那么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就会有所增加,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也会增多,渐渐开始突出于本身其他优点,加上点天份就会在同龄的孩子中显得出类拔萃。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卡鲁索很小的时候便想成为一位歌唱家,他的老师知道后说:"你不可能成为歌唱家,你根本没有好的歌喉,你唱歌的声音像穿过百叶窗的风一样。"可他的母亲却给他以莫大的支持和赞扬说:"你的想法很好,我很相信你,只要你有信心,认真的练,一定能行。"以后的日子他母亲陪着儿子经常练习,并是儿子最忠实的听众,每当他有了新的突破时总加以表扬,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

四、战胜挫折的一大法宝--赞美

挫折在心理学角度上讲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挫折是有害的,它会使人产生紧张不安的情绪,由于心理上紧张和不安,还会导致行为异常,如不及时调整,会带来不良后果。

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可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客观因素由外界事物和情境阻碍人们达到目标而产生的动机受挫,包括自然因素(如生死病死、地需、水火灾等)和社会因素(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政治、经济、风俗、伦理道德种族等的影响),社会因素比较复杂,比自然因素引起挫折更大、更普遍。社会『性』的挫折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主观因素,指由于个体的心理因素而带来的阻碍;包括个体生理条件的限制(身材、容貌、健康情况、生理缺陷),动机间的冲突(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类),及期望与能力间的矛盾(由于对个人的能力、智力、知识经验的估计不当,而定出远超实际能力的目标而造成的挫折)。

当孩子们受到挫折后要想激励他们首先还得了解他们当时的感受。一般来说孩子的挫折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机。当孩子们的一个重要动机没实现时,其挫折感就强。

2自我期望。如果个人对事物期望要求不是从客观出发而是从主观出发,就可能会因为期望过高而落空受挫。如小明连续三次考了第一,可第四次他考了第六,这时他肯这一会有种受挫感,"我应该考第一的,结果……"而不去想他做题时的粗心及平时用功程度的下降。

3归因不当。人们遇到挫折后,往往要探究受挫原因。如归因正确可吸取教训,总结总结;如归因不正就会产生挫折感。上例中的小明其实也犯了归因不当的『毛』病。

4不公平感。孩子们虽小,但也懂得两个人吃一个苹果,一人一半。但如果某一个人吃了整个,那么另一个人就会不高兴,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公平感而苦恼生气受挫。

通常受挫折的孩子会无意识的产生自我逃避,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如引导不当,孩子就会步入歧途。

孩子们自我逃避表现方式有:(1)压抑,就是说他们用意志力压制住愤怒、焦虑情绪,表现若无其事,但长此下去可能变得暴躁或孤僻,形成心理疾病。家长们如发现往日活泼好动的孩子突然闷声的坐在一处不动,那么你就应该好好的盘问一下原因了。其它反常情况也一样。(2)固执。固执是指个人受挫折后执意地重复某种同样的动作,尽管重复多次仍无效果,但还会继续这种无效的动作。如儿童吸吮手指,父母越采取惩罚的方法加以阻止,反而越促使其连连出现。

我们看清孩子受挫折的心理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战胜挫折。

战胜挫折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孩子们自我解决,不过这有一定的难度。孩子们大多还是要依靠家长、老师等外界力量的。

我们除了教孩子正视挫折,从客观角度分析挫折,抱着一颗宽容之心对待挫折外,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营造脱离挫折的环境,转移其注意力,对孩子在挫折中的表现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批评。

当孩子受到挫折后,首先我们要听其诉说,常言道:一个快乐有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两个快乐;一个痛苦由两个人分享,就变成了半个痛苦。在诉说中,他们会渐渐平静,这时你才有机会说出你的意见和观点。在陈述你的意见时应不忘提醒孩子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怎样对待它,之所以有挫折,是因为有了新的尝试与冒险。然后就要根据情节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这都有利于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找回他以前的自信。

当前:第12/2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