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工匠大师》第839/855页


  林总工挺胸抬头,站得笔直:“我们拥有最团结的团队,有着最新、最严谨的专业技术,甚至,我们已经制定了比国际更为严苛的验收标准,我们的目标是?”
  台下,所有人已经握紧双拳,与有荣焉,在这一刻齐声大呼:“120年!”
  不是八十年,也不是一百年。
  他们的目标是120年!
  带着这般情绪,所有人直到最后一节沉管运到泊系区域,都依然平静不下来。
  一个个步骤,干净利索。
  每个细节都监测到位。
  无人水下对接,靠的是彼此的默契与仪器的精细。
  “所有人,各就各位!”陆子安目光盯紧屏幕,声音果断而冷静:“开始!”
  按照他们在会议室进行的一样,每个人分工明确,一个个动作快速而精准。
  这一次的对接,比预想中的更加顺利。
  迎流面积增大?他们采用的是更大的拖力和技巧,全面克服海流影响。
  沉管太长,仿似加长版的“航母”在拖航中的姿态更加难以控制?管节系泊的每一次带缆都要经受流速、流向的影响,且走锚的危险陡增?在数次成功拖移的经验下,这都不是事。
  而他们新研究出的深水无人沉放对接测控系统,则实现了世界上首次无线应用,成为此次浮运安装的创新和亮点。
  伴随着陆子安和苏林两位总工的一道道专业的命令,最后一节沉管终于对接成功。
  “偏移度为……0.2毫米。”
  虽然及不上精准度最强的,但也已经比他们原本计算的要精准不少。
  对于这个结果,大家都表示,已经很满意很满足了。
  只是,陆子安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这节沉管的高低差有些大,对接达到这个精准度,确实已经是很不容易。
  更改是不大现实,但是不改的话……
  他仔细计算了一下数据,有些担忧地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最后最终接头的精准度,给我们的余地就不多了……”
  听了他的话,苏总工也有些担心,但还是摇摇头:“没关系的,车到山前必有路,下个月才合龙呢,不急。”
  他没有说的是,目前的这个数据,真的是已经非常难得了。
  留给他们的余地,陆顾问觉得不多,但其实,如果按照计算后的数据来看,只要最终接头的高低差控制在15mm以内,顺利止水,整个海底隧道工程,就已经很成功了。
  只是,他心里也清楚,陆顾问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了……
  他也没劲陆子安,只是手一扬:“走,我请大家好好搓一顿!”
  在这条件下,他也只能承诺这种不痒不痛的奖励了。
  他们都在庆祝,陆子安却把自己关了起来,决定对合龙进行一次更加精细的分析。
  毕竟,是收尾了呢!
  不想虎头蛇尾,他希望,尽他自己最大的努力,交出一份最完美的答卷。
  在陆子安埋头苦苦研究的同时,其他工程段也陆续传来了好消息。
  人工岛的建设,已经基本完工。
  桥梁架设,有了众多技术人员的加入,精准度监测得更加准确而轻松,工程速度自然加快。
  而原本认为速度会减慢的水流湍急的海域,因为最近天气晴朗,并无海浪台风,工期竟比预想中的还要快了许多。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众人脸上的笑意掩都掩饰不住。
  “感觉胜利在望啊!”
  “嘿,感觉再过阵子就能回去看我儿子啦!我儿子又胖了一圈,你瞅瞅,这小胳膊小腿儿,哎哟……”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喜的笑容。
  去年的春节,他们都没有回去。
  但是今年,他们觉得应该能够赶得上。
  随着其他工程段的陆续完工,海底隧道工程段最终接头的安装也迫在眉睫。
  到最后,陆子安甚至连续做了几个通宵,将每个细节都分派到位。
  他们一同择定了一个最好的天气,来完成海底隧道工程的合龙。
  列队的所有人,都是一副近乎出征般的神情肃穆,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与其他沉管管节不同,最终接头构件采用“三明治”钢壳混凝土结构。
  整体呈楔形,高11.4米,底板长9.6米,重达6000吨。
  这样一个“大家伙”入水后还要受洋流、浮力等影响,姿态会发生变化。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第二次机会。
  合龙,必须一次成功!


第697章 海底穿针
  合龙,必须一次成功!
  这是所有人的压力,也是他们最大的动力。
  难?难就对了。
  太容易、太没有挑战性,他们还没兴趣呢。
  看着所有人跃跃欲试的神情,领导们很不安,但看向苏林二位总工,他们却是一脸爱莫能助的样子。
  没办法,大家都这么厉害,他们想谦虚也谦虚不起来呢。
  对于他们的乐观,国际媒体众说纷纭。
  华夏以一己之力,从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到如今声势浩大的桥岛隧三位一体的珠港澳大桥,截至此时,甚至还不到八年。
  虽然华夏没有流出任何数据,而且对其内情也捂得很严实,但是其实大家也都猜得出来。
  陆子安,一定有参与。
  而且,之前的钧瓷重现于世,也少不了他的痕迹。
  对于陆子安,他们是又爱又恨。
  人才难得,虽然他们羡慕,但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能力大于一切,陆大师的技艺之精深,不由得他们不佩服。
  如果陆子安在他们的国家,那他们绝对会将他奉为上宾,恨不能捧到天上才好。
  可惜,这样一个人,偏偏落在华夏。
  陆子安的横空出世,打破了以往各国隐约的平静。
  他轰轰烈烈的各种创新、传承,手段层出不穷,一路带着华夏一众走上了与曾经截然不同的道路。

当前:第839/85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