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第305/312页


要讨好皇帝。
崇祯身边掌权的太监,大都在北京城郊有庄园店铺私产,
清兵攻到,焚烧劫掠,众太监损失很大,大家都说袁崇焕引
敌兵进来。毛文龙在皮岛当东江镇总兵之时,每年饷金数十
万,其中一大部分根本不运出北京,便在京城中分给了皇帝
身边的用事太监。毛文龙一死,众太监这些大收入都断绝了。

此外还有几名御史高捷、袁弘勋、史等人,也主张杀袁

崇焕,他们却另有私心。当袁崇焕下狱之时,首辅是钱龙锡,
他虽曾批评袁崇焕相貌不佳,但一向对袁很支持。高捷等人
在天启朝附和魏忠贤。惩办魏忠贤一伙奸党的案子叫做“逆
案”,高捷、史?玫劝钢杏忻?,只不过罪名不重,还是有官做。
钱龙锡是办理“逆案”的主要人物之一。高捷一伙想把袁崇
焕这案子搞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攀进在内。因为袁崇
焕曾与钱龙锡商量过杀毛文龙的事,钱并不反对,只劝他慎
重处理。“新逆案”一成,把许多大官诬攀在内,老逆案的臭
气就可冲淡了。结果新逆案没有搞成,但钱龙锡也丢官下狱,
定了死罪,后来减为充军。
满桂部队最初败退到北京时,军纪不佳,在城外扰民,北
京百姓不分青红皂白,把罪名都加在袁崇焕头上。
个人的私怨、妒忌、党派冲突、谣言,交织成了一张诬
陷的罗网,而最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袁崇焕亲信谢尚政的叛
卖。谢尚政是东莞人,武举,袁崇焕第一次到山海关、第一
次上奏章就保荐他,说是自己平生所结的“死士”,可见是袁
崇焕年轻时就结交的好朋友。他在袁的提拔下升到参将。袁
杀毛文龙,就是这个谢参将带兵把毛部士卒隔在围外。兵部

尚书梁廷栋总觉得要杀袁没有甚么充分理由,便授意谢尚政
诬告,答允他构成袁的罪名之后可以升他为福建总兵。谢尚
政利欲熏心,居然就出头诬告这个平生待他恩义最深的主帅。
以袁崇焕知人之明,毕竟还是看错了谢尚政。要了解一
个人,那是多么的困难!袁崇焕对崇祯的胡涂与奸臣的诬陷,
或许并不痛恨,因为崇祯与众奸臣本来就是那样的人,但对
于谢尚政的忘恩负义,一定是耿耿于怀吧?或许,他也曾想
到了,就算是岳飞,也被部下大将王贵所诬告,因而构成了
风波亭之狱。只是王贵诬告,是由于秦桧、张俊的威迫,谢
尚政却是受了利诱,比较起来,谢尚政又卑鄙些。可是谢尚
政枉作小人,他的总兵梦并没有做成,不久梁廷栋以贪污罪
垮台,查到谢尚政是贿赂者之一,谢也因此革职。
袁崇焕的罪名终于确定了,是胡里胡涂的所谓“谋叛”。
崇祯始终没有叫杨太监出来作证。擅杀毛文龙和擅主和议两
件事理由太不充分,崇祯无论如何难以自圆其说,终于也不
提了。本来定的处刑是“夷三族”,要将袁崇焕全家、母亲的
全家、妻子的全家都满门抄斩。余大成去威吓主理这个案子
的兵部尚书梁廷栋:“袁崇焕并非真的有罪,只不过清兵围城,
皇上震怒。我在兵部做郎中,已换了六位尚书,亲眼见到没
一个尚书有好下场。你做兵部尚书,怎能保得定今后清兵不
再来犯?今日诛灭袁崇焕三族,造成了先例,清兵若是再来,
梁尚书,你顾一下自己的三族罢。”
梁廷栋给这番话吓怕了,于是和温体仁商议设法减轻处
刑,改为袁崇焕凌迟,七十几岁的母亲、弟弟、妻子,几岁

的小女儿充军三千里。母家、妻家的人就不牵累了。

“凌迟”规定要割一千刀,要到第一千刀上才能将人杀死,
否则刽子手有罪,那就是所谓“千刀万剐”。所以骂人“杀千
刀”是最恶毒的咒骂。
袁崇焕被绑上刑场,刽子手还没有动手,北京的众百姓
就扑上去抢着咬他的肉,直咬到了内脏。刽子手依照规定,一
刀刀的将他身上肌肉割下来。众百姓围在旁边,纷纷叫骂,出
钱买他的肉,一钱银子只能买到一片,买到后咬一口,骂一

声:“汉奸!”
因为北京城的百姓认定,去年清兵围城是他故意引来的。
很难说这样的谣言从何而来,是痛恨袁崇焕的大臣与太监们
散播出去的?还是一般群众天生的喜欢听信谣言?又或许,受
到了重大惊恐和损失的北京百姓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
从长远来说,人民的眼睛确是雪亮的,然而当他们受到
欺蒙之时,盲目而冲动的群众,可以和暴君一样的胡涂,一

当前:第305/3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