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指要》第2/34页



当时的两派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从笛卡儿、培根到斯宾诺莎、洛克、莱布尼茨。洛克和莱布尼茨是有一场公开的论战的。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是真理?是感性知识还是理性知识是真理?这是他们争论的焦点问题。经验论发展到贝克莱和休谟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经验论在贝克莱、休谟以前基本是唯物主义的,承认我们的感性知识来自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对我们感官的作用,我们通过感官就能把握客观实在的规律,像霍布斯、洛克都是属于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但贝克莱和休谟把经验论推向了极端,形成了一种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一般来说,经验论都是唯物主义的,强调经验,强调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但是贝克莱和休谟把感觉的经验论推向极端以后,就只承认我们在感性中、在知觉中、在我们所接受的印象中所获得的东西,而把知识的来源问题撇开。知识的来源通常认为是物质对象,但是他们不承认,说我们怎么知道是物质对象,物质对象我们没有看到,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是我们接受下来的。特别是休谟,他是一种怀疑论的经验论。他认为,一切离开我们直觉所获得的印象、知觉的知识都是值得怀疑的,我们所知道的就是第一印象,然后第一印象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在对它加以思考的时候就是知觉表象,就是观念,我们内心就是这些东西。至于外界的对象如何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我们怎么能看到呢?即使能看到,那看到的还是我们的印象,所以,我们的认识永远超不出我们的感觉。

休谟一个著名的论证就是关于因果性的论证。比如说,我们通常所讲的太阳晒热了石头,太阳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一点都不怀疑,我们认为我们把握到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因果律―――因果关系。但是休谟经过严格的分析,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如果要实事求是地看,也就是把经验派的原则贯彻到底,我们就只能看到太阳晒是一个事实,石头热是另外一个事实,虽然太阳晒在前,石头热在后,但是你怎么知道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石头热是太阳晒的结果呢?我们看到的石头、太阳都是事实,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原因和结果这样的概念,原因和结果、因果性这都是抽象概念,那你凭什么说客观世界有一个原因和结果?这是休谟的分析。

我们平时总是说有原因、结果,在自然界中到处寻求因果关系,这是为什么?休谟不满足于仅仅指出我们没有看到因果关系,还进一步指出我们所说的这个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会把那些我们没有看到的东西误认为是我们看到的东西呢?他的论证是这样的:由于印象多次重复,看到太阳晒在前石头热在后,也就是一个被称作原因的在前,一个被称作结果的在后,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在我们的头脑里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联想。当看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当感觉到热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联想,然后我们看到石头晚上冷了,中午又慢慢变热了,我们就习惯性地想到一定有一种原因使它这样,而太阳晒就是经常伴随着石头热的一个事实。当我们每一次习惯性地寻求原因和结果时,我们都能找到,多次成功的尝试使我们形成一种习惯,认为太阳晒是石头热的原因。
既然因果关系这样的概念是我们通过习惯性的联想形成起来的,那么,如果有某种效力的话,也只有主观的效力,而没有客观的效力。它不是一种客观规律,只是我们主观的习惯联想而已,只是一种心理上的事实而不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这样一来,休谟就把客观的因果性即因果律给解构了。像因果性这样我们称之为规律的联系实际上没有必然性,只有一种或然性。就是多半会这样的,太阳晒多半会使石头热,石头热多半会是太阳晒的结果,但那是不一定的。我们把它称之为因果关系,但很可能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前言 康德哲学是中西哲学会通的桥梁
康德哲学作为一个非西方世界的中国了解西方各个重要哲学流派的跳板,是中西哲学会通的桥梁。这是因为康德是西方近两百年来最杰出的哲学家,康德哲学基本上规定了近代重要哲学流派讨论问题的方式与范围。从黑格尔、马克思到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和现象学无不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受到康德的影响。其次,康德既然把哲学定位为“纯粹的理性学问”(reine Vernunftwissenschaft),就表示他的哲学思想惨杂最少的经验因素,使得对西方具体社会文化发展比较陌生的我们更容易接近它、理解它。举例来说,倘若你不了解黑格尔时代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文化特征,就不太容易了解黑格尔哲学。但是,康德哲学宣称是纯理的,因此能将这类因特殊社会文化背景所带来的理解上的障碍降到最低。更何况经过康德,可以很快与其他哲学流派接轨。譬如沙特或马塞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一般的中国人来讲,非常陌生、难以理解,因为他们所处理的哲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业高度发达的巴黎社会密不可分。但是如果我们了解康德之后,就不会难以理解了。因此,康德哲学可说是中西哲学会通的桥梁。
我们绝不能再像极“左”思潮的年代,把康德过分化约地理解为“资产阶级哲学家”。固然康德总结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但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要求废除三级会议,要求保障人权,主张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专制王权等等诉求,无不代表当时进步的力量,易言之,康德是站在推动历史进步的一边。

第一章  康德哲学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形而上学的困境
1.西方哲学从希腊哲学开始形成了一种理性主义,对它来说,我们只有通过理性的认识活动,对自然万物形成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才能通达事实的真相,这种观念在近代哲学中终于演变成一种科学主义精神,并极大地推动了认识论的发展。

认识论要解决的是我们关于事物的认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由此而形成的知识其普遍必然性或真理性从何而来,以及它所适用的范围等等问题。

为解决科学知识的来源、确定性及范围等认识论问题,早期近代哲学家分为两大派别:英国经验论与大陆唯理论。经验论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性经验并且以经验为基础。唯理论认为感觉经验归根到底是个别的、相对和偶然的,因而不足以充当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的坚实基础,所以知识乃是由一些理性固有的天赋观念推演出来的,非如此不能说明知识的普遍必然性。

休谟的怀疑论是近代哲学陷入困境的最好写照:他的怀疑论不仅使经验论企图通过经验的概括归纳获得有关自然法则的知识这一理想最终破灭,而且也使唯理论陷入了困境。它意味着我们不仅不能证明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而且作为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理性本身也产生了动摇。康德所要解决的正是知识的普遍必然性问题。

2.由人类的“理性”总是要求认识绝对、完整、最后的东西,而形而上学的对象如存在的本质、宇宙、灵魂、上帝等等恰好就是这类东西,它们正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所求的目标,因此人们也就必然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看待形而上学。可是到了近代史,形而上学的地位就逐渐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它一方面日益受到新兴自然科学的排挤,随着各种实证科学之脱离哲学,形而上学就变得越来越空洞无物;另方面,由于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和唯物论的批判,形而上学和剩下的与神学相关的部分也越来越威信扫地。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就是要认识和把握宇宙整体、把握绝对完整的东西,因而是根绝不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找到形而上学变得如此声名狼藉的真实原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症下药,引导形而上学走出困境。

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的根本矛盾是人类理性的本性的要求和它的能力之间的矛盾。人类理性的本性总是要穷根究底,要一直追问到水落石出,不容再问、不可再追。因此它要求建立起形而上学,去探求一切存在物的最后根据(灵魂、宇宙、上帝等),以此建立起绝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但形而上学的这些对象都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是经验范围以外的东西,对于它们,既不可能有任何直观,也不可能有丝毫经验;因而人类理性单凭自身抽象的思辨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它们,也不可能判定有关它们的各种见解是非曲直(当然这是康德在研究之后的结论,我们在之后的文章内将着重论述这种研究)。

在康德看来,人类理性开始只研究经验中的事物,它所依据的原理是经验中无法避而不用的,也是由经验证明为有效的。与此同时,理性又受本性的驱使,从这些经验中有效的原理如“因果律”出发,去追溯更深远的原因。理性看到,无论它追溯到多么深远,它的事业都不能完成,因为这已追溯到的原因总还有它自己的原因,如此递进,永无尽期。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就不得不求助于另外一些原理,这些原理超越了一切可能的经验,但看起来又似乎确实无疑,连普通经验也都会同意的。例如,世界的存在必有其最初的原因(始因)。这样的原理既然超出了经验的范围,也就不受经验的检验,因而便出现了这个人提出这样的始因,那个人提出那样的始因,彼此僵持不下的局面。所以,在哲学史上首先出现的必定是“独断论”(Dogmaitismus),古代的柏拉图,近代的笛卡尔、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唯理论哲学是独断论的典型形式,古代的伊壁鸠鲁主义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也属于独断论。所谓独断论,康德认为是“不预先批判其自身能力的纯粹理性的独断做法”。可以将其具体特征描述为:第一,对理性自身的能力不预先进行批判的考察,便盲目地相信自己解决世界的最后实在的问题,并断言理性自身的原理或概念即是客观实在之物本身的规定;第二,由于盲目信仰理性的力量,就自以为依据理性的原理、单从理性的概念出发进行分析和推论,就能获致和推进哲学的知识,建立起绝对真理的体系,而无需经验的帮助和支持;第三,对学说采取专制主义的非此即彼的态度,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是真理,容不得半点怀疑,对其他学派的学说则完全排斥和根本否定。总而言之,独断论之所以是独断论,是因为它在确立自己的原理和概念并据以建立哲学体系之前,没有对理性获得这些原理和概念的方式以及使用它们的权利进行探究,即没有预先批判理性自身的能力,便自以为是,武断地宣称已经建立起关于世界最后实在的绝对知识体系。

由于独断论者在哲学上的专制统治,哲学领域中就异说蜂起,内战不止,互相矛盾冲突,陷入了无政府状态,于是形而上学威信扫地,人类理性也失去了原由的自信。怀疑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怀疑论不是从别处,而恰恰是从对理性的最重要的向往得不到满足而感到完全灰心失望这一点上产生的。”休谟的怀疑论不仅剥夺了形而上学存在的权利,动摇了宗教的基础,而切给科学也造成了特别的混乱,因为它同时抽掉了科学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石。

于是康德认为,首先考察一下形而上学是否可能的问题,以便一方面摆脱独断论,一方面也摆脱怀疑论,从而为建立未来的科学的形而上学找到可靠的途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康德提出,理性必须承担起它的一切任务中最艰巨的任务,即重新自我认识:一方面保障理性的合法权利,一方面批驳理性的僭妄要求。

3.
在阐述康德的批判哲学之前,先对其思想的形成过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便了解其批判哲学形成的缘由。

①首先,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康德在宇宙的自然发生方面完全同意牛顿关于自然界的数学――力学结构的观点:但是他抛弃了牛顿的“第一推动力”的思想,认为把太阳系的完善结构和诸天体的协调运动归之于上帝的亲手安排,这“对于一位哲学家来说……是一个很苦恼的决断”,应当完全用物理的原因来说明一切。康德认为,最初存在的只是原始的、弥漫的物质混乱状态,这些混乱的物质微粒由于物质本身的规律和排斥与吸引两种自然力的作用,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恒星、行星和卫星。一方面,由于密度不同引起物质原始状态的聚集,这样就产生了引力中心,密度较小的微粒则向引力中心聚集。微粒落到中心物体上,使它燃烧,并达到炽热状态,太阳就是这样形成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与引力相反的斥力,它们阻碍微粒朝一个方向聚集,其中一部分由于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发生旋涡运动,从而形成另外一个引力中心,这就是行星。它们逐渐在一个平面集中,最后成为行星绕太阳运转的有规则的天体系统。康德由太阳系的形成最后推断出整个宇宙系统的力学起源。他得出结论:整个宇宙也是从物质的原始状态而凝聚成一个中心,再逐步向四面无限扩展下去。在宇宙中,天体不断地形成,又不断地毁灭;千千万万的太阳不断燃烧,又不断熄灭。宇宙万物都是处于这样永恒的生死成毁的过程中,“这个大自然的火凤凰之所以自焚,就是为了要从它的灰烬中恢复青春得到重生”。因此,在康德看来,在最简单的物质状态中就已包含有自然地发展成为更完善的结构的趋向,用不着超自然力量(比如上帝)的干预。从学说的实质上看,康德是以自然神论的形式宣扬了唯物主义,因为上帝的作用在这里只是一种名义上的活动,他只能对原始物质有一次性的创造行为,在物质往后的发展变化和形成自然界的过程中,则完全无造物主插手的余地。这种假说事实上是对《圣经》中关于上帝6天之内创造世界的否定。

此外,康德认为虽然不是全部、至少有一部分天体上居住有,或者将来必定能有人居住。虽然现代自然科学既不赞同关于太阳系是由冰冷而分散的物质微粒组成的基本假说,也不认可康德企图论证的一系列其他原理,但是,主要的哲学思想――历史主义、发展思想(即发展地看待宇宙的形成)――仍然是无可非议的。

②对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大影响的首先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当时自然科学的进步思潮和以卢梭为代表的但是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的民主思想。牛顿和卢梭是真正影响康德的两个最有力量的人。

康德哲学思想的自然科学背景,主要是牛顿的力学。牛顿力学的辉煌成就,更坚固了康德早年就一直抱有的对自然科学的热忱信念。科学知识具有普遍必然性,他认为是千真万确无可否认的事实。可是,自然科学的这种普遍必然性的根据又是什么呢?显然,中世纪的神学的解释是不成立的。牛顿力学的成就,已致命地打击了传统的世间和超世间,自然与超自然的对立。牛顿告诉人们:整个宇宙受同一引力定律、同样的运动定律支配的。整个宇宙是其各个部分互相影响着的一个整体。所以,近代自然科学第一个时期最辉煌的业绩已把上帝从运动的宇宙中赶了出去。但是,另一方面,近代发展起来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也都不能回答科学知识可能的根据。这就形成了康德毕生从事研究而为之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问题之一:具有真理性质的科学知识是如何可能的?

另一个他所要极力解决的问题是:如果因果必然联系(即科学知识的基础:因果性)普遍统治着整个自然界,应该怎样解决人的自由。即探讨人的自由原因对实践行为的决定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康德深受卢梭的影响。人的本质、权利目的等问题,深为康德所关注。而这些问题又显然与自然科学发生着尖锐矛盾,这使康德十分苦恼,幸亏有卢梭这一位强有力的好向导。卢梭对普通人的“自然良心”和道德感情的极力渲染,对人人生来平等,对民主权利,对自由原则的热情歌颂,无不使康德倾心神往。受其影响,康德认为一切作为有理性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应放弃自由。

总之,一方面是牛顿发现的自然因果律,另一方面是卢梭宣扬的人的自由,正是批判时期康德所要解决的问题。

③对康德解决这两大问题直接提供了思想资料,因而对康德批判哲学形成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哲学思潮。

康德的早期自然科学思想都表明他对当时人类理性和科学的力量的信心。但是在有机生命的起源问题上他做了一个否定的回答,他认为:第一,“由于不知道对象的真正内在性质,并由于对象的复杂多样性”,也就是缺乏具体的足够的科学材料;第二,由于无法“用力学的原因来完全清楚地说明一棵野草或一个幼虫的产生”,也就是不那么容易像研究天体起源那样把一切“归结为最简单的力学原因”。可见他对有机体生命起源的可能性持怀疑论的倾向,他开始意识到当时以机械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方法固有的局限性。

另外,作为一个理论自然科学家,他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的唯物倾向,与他作为一个受莱布尼茨―沃尔夫派传统教育的哲学家所具有的唯理论和形而上学倾向,必然会产生出尖锐的矛盾。首先,他根据科学的材料得出,事物存在的理由和对事物存在的认识的理由是不同的,例如天文学家根据木星的卫星蚀这一光学现象去测定光速,这些光学现象就是认识的理由,但光的运动和速度的存在理由则是以太的特性。康德由此指出,事物的存在不能从事物的概念推演出来,而只能通过经验被给予。因此,唯理论者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是不能成立的(这种本体论证明将在最后面的辩证法里提到,即他们认为只需通过对上帝概念的反思,便能得出必将有一个实际存在的上帝的推论)。其次,康德还根据科学材料说明,逻辑的对立和实在的对立是两回事,前者是对同一事物同时既肯定某种东西又否定那种东西,这种对立是互相排斥的,其结果是无;实在的对立虽然也彼此否定,但这种对立到处都是互相结合的,其结果是某种东西。例如说某一物体在同一时间、同一意义上既运动又不运动,这是不可能的;但同一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对立方向的力的影响则是完全可能的。这种实在的对立在自然界、心理现象和道德关系等方面是极普遍的,例如不可入性和可分性、善和恶、美和丑等等。康德认为实在的对立是事物的实在理由,它本身不是逻辑的对立,因而不是逻辑理由。认识事物的本性必须依靠实在理由规律,而唯理论的形而上学只以逻辑规律(同一律、矛盾律)为准,因此并不能认识事物,自然也不能由此推出上帝的存在。

与以上康德摆脱唯理论的基本立场的两个方面相联系,康德对沃尔夫唯理论的方法,即依据逻辑规律,构成逻辑判断,进行三段式推理以得到各种概念、判断、推理的组合形式的方法,作出了批判。他把这种方法所依据的旧形式逻辑称为“受人尊敬的古董的斑痕”,他主张不是要抛弃它,而是要改造和简化它。此外,他把莱布尼茨-沃尔夫派唯理论的方法形容为既不知道从哪里出发,也不知道到哪里去,逻辑思维过程在任何地方都碰不到经验,称用这种方法获得的知识是虚伪的形而上学,尤其是在所谓精神实体的学说方面。但康德并没有一般地否定形而上学,而只是否定莱布尼茨-沃尔夫的旧形而上学;他仍然深信,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理性知识的哲学体系是可能的,并试图以经验所予的概念,如科学提供的概念来改革形而上学。

总之,康德是依据自然科学的经验论原则来批判莱布尼茨-沃尔夫的唯理论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经验论倾向越来越鲜明。但是,康德虽然力图按经验论原则来改造认识论,却仍对经验论从经验开始,再由此上升到一般的和最高的概念这个认识原理感到不满足,因为经验只能确定事实的因果联系,却不能使我们理解“为什么”如此,不能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康德特别指出,我们根本不能认识精神的本性,而只能认识精神的现象和支配现象的规律,人类的认识是有一定界限的。

60年代末起,康德哲学思想发展的方向有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这就是:否认因果性观念来源于经验,而主张在纯粹理性中去探索其源泉,否认我们的表象和概念中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人类的客观内容,而极力论证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即人不能认识作用于其感官使人产生事物表象的背后那个物体是什么,因为呈现于我们脑海中的已经是经过加工了的,所以不能认识那事物的本身,所以称为“物自体”)不可知,可知的仅为主体的表象,仅为现象。现在我们来看下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首先,休谟的怀疑论对康德哲学思想的转变方向起了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休谟证明因果性的原理既不是唯理论所谓的“自明的”,也不是能用唯理论的逻辑方法证明的,这一原理的提出在感觉经验中有其根源。休谟对唯理论的这一攻击,促使康德中断了唯理论方面的独断主义迷梦,而不再认为理性知识(如因果性原则)不依赖于感性经验而独立存在于抽象的概念分析和逻辑的判断、推理之中。休谟对作为科学知识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基础的攻击,动摇了康德按照自然科学经验论原则来改造认识论,以经验所予的概念来改造形而上学的企图,也就是打断了他在经验论方面的独断主义迷梦,使他抛弃了认为一切客观必然的知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信念。当然,康德仍然深信他当时的自然科学(数学、力学)是可靠的,这种理性知识具有绝对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是不容怀疑的,因此他不同意休谟的怀疑论结论;但同时,由于不能解决来源于感性经验的知识怎样会上升到具有绝对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理性知识,他又同意休谟的前提,即经验归纳不能证明因果性原理的客观必然性,不过他认为,这一前提并不说明一切客观必然的知识都不可能存在,而是说明这种客观必然性原则另有来源,即来源于理性。总之,在康德看来,为了得到有关事物的实在的知识,必须反对认为理性知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经验的看法,而为了保证理性知识的可靠性和反对怀疑论,又必须坚持理性知识的客观必然性有不依赖于感性经验的独立的来源。正是这一尖锐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康德批判哲学的产生。其次,这一时期处于高潮的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别是卢梭的思想,对康德的哲学转向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卢梭的启发下(这里不赘述其思想),康德认为哲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即恢复人的独立和自由。但是卢梭那些关于自由的抽象议论是同按照社会契约建立民主共和国这一实践要求紧密相联的,康德则将自由同因果必然性绝对对立起来,使之成为处在自然界中的人摆脱或超越这个自然界的因果律而自由抉择行动的能力问题,仅仅是因为有这种自由才道德,因而为了道德才必须假定自由。当然,康德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承认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同自然界中一切事物一样也是受因果律支配的、绝对无自由的;但是,如果作为自然界一分子的人同时又属于另一个不受因果律支配的世界,那么人的自由就是可设想的,道德也就是可能的了。康德认为,这样一个世界是不可能认识而只能信仰的。于是知识与信仰就有了冲突,而为了自由等是可想象的,知识就必须服从信仰。而唯理论的最大错误即在于力图从理论上证明这些只能信仰不能认识的东西,实际上贬低和危害了信仰。因此,为了给信仰留出地盘,最重要的是首先批判人的理性认识能力,把认识限制在它本来的范围之内。再次,康德自然哲学思想的发展也对他的哲学转向产生了推动作用。如果像牛顿一样承认时间和空间的绝对实在性,我们理性在解决作为整体的世界的问题时,就会碰到一些无法解决的困难,要想解决它们,就必然陷入自相矛盾。这些无法解决的矛盾,康德称为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详见辩证法一章),如世界是否有一个开端的问题。最后,莱布尼茨站在唯理论立场上批判经验,同时又企图从唯理论立场上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这一方法给了康德很大的启发,因为他所面临的也是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冲突问题。莱布尼茨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认为“永恒真理”早已作为一些非任意的关系形式存在于感性经验之中,理智通过对感性经验的反省,就可以清楚明白地意识到它们。康也就是说,必然真理(必然性与普遍性)是理性的特性,而不是来自经验或外部世界;但是离开了对感性经验的反省,也不能意识到它们。康德从莱布尼茨这里吸取了两个最重要的观点:认为理性的特性是普遍性与必然性的源泉,即理性知识的可靠性是由于它来源于理性;理性知识被分为先天的形式和经验的内容。

总之,一方面他同意经验主义的观点,认为我们只能认识我们所经验的,感觉是知识的材料。知识是属于观念性质的知识,它不是关于事物本身状态的知识,而是关于现象的知识,即关于感官所接受的事物的知识。另一方面,他又不能同意经验主义者把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知识根据仅仅归于经验的观点,特别是不能同意休谟把因果原理归于习惯性联想,仅表示主观联想的必然性,因而自然科学只能是或然性知识,而无真理性质的破坏性结论。康德作为一个卓越的自然科学家,对于自然科学的可靠性具有坚定的信念,在他看来,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具有客观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连这个事实都要加以怀疑,那么任何经验也不可能,我们的知觉世界还抵不上一个梦。在解决这一对矛盾上,康德受莱布尼茨的启发。莱布尼茨认为,理性本身有一些天赋的内在原则成为永恒法则,它们早已作为一些必然的关系潜在于感觉经验中并起着我们常常感觉不到的某种现实作用;理智通过对感觉经验的反省就可以清楚明白地意识到它们,从而得到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启发了康德,他同意理性主义的意见,不再把普遍必然的真理归源于经验。感觉提供知识的材料,心灵按照由它的本性所形成的必然的方式整理感性材料,我们有关于观念的秩序的普遍必然的知识。

康德的批判哲学就是在这些复杂的、互相矛盾的思想影响之下形成起来的。终于促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完成。在书中康德指出以往的哲学是一个无止境的战争的战场,哲学之所以成为这样一个战场,是由于研究者追求那种超出经验范围之外,因而不受经验检验的原理,同时又采取只承认自己的学说是真理这种专制态度,这种哲学家就叫做独断论者,其必然后果是导致怀疑论。独断论在哲学王国里进行专制统治,它在没有事先考察人类理性即认识能力的限度之前,就断定理性自身具有的原理或范畴即客观事物本身的规定,断定理性仅仅凭自身的力量就能认识事物的真相和事物的最后根据,于是就任意超出理性所及的范围,提出各种不受经验经验的原理,并采取只承认自己的学说为真实而视异己的学说为谬误的独断态度。而怀疑论则由感知出发,反对有普遍必然的客观真理,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科学知识,只是起到了破坏作用。因此康德认为,必须先对人类理性能力进行批判研究,才能建立起既非独断又非怀疑论的新哲学,即作为科学的未来形而上学,这种批判研究作为新哲学的“导论”,本身也可以叫批判哲学。“批判”在康德那里不是一般所谓的否定或指责,其对象也不是某种已有的学说或体系,批判的对象是对事物本性进行判断或认识的“一般理性能力”或认识能力,任务是“判定”在理性能力中什么是先天的,即在任何经验之前的、普遍和必然的、不依任何人和特殊情况为转移的因素,以及这些先天因素起作用的条件、范围、运用的界限,从而也就是“判定”人类认识,特别是哲学的可能性条件、来源、范围和界限。康德把自己这种批判的方法叫作先验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认识论中导致了康德对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的一种特殊的处理方式。即是说,一方面,康德承认在我们意识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或“物自体”,它是和我们关于物的表象相对应的,他把否认、怀疑自在之物存在以及与我们关于物的表象相应的外在对象存在的哲学,都称之为唯心主义而加以驳斥;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我们所认识的只是它的“现象”,即它刺激我们的感官时我们心中引起的“表象”,他把认为自在之物可以认识,否认自在之物与现象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的哲学,都称之为“超越的”实在论而予以驳斥。总而言之,康德一方面承认我们的一切知识都从感觉、经验开始,否认超感性、超经验的知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又认为只有来源于纯粹理性的先天认识形式(之后我们会提到的时空直观形式与因果性等十二范畴)才使经验知识、客观知识本身成为可能。

但是,康德的“批判”并不仅仅限于认识的领域。康德认为,批判哲学的目标是要系统地揭示人类心灵的全部能力(知、情、意)的先天原理。因此,批判哲学的建立除了通过对理论理性的批判以发现认识的先天原理作为基础外,还有赖于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以发现意志的先天原理和通过对判断力的批判以发现愉快和不快的情感的先天原理。因此,在康德那里就有了三部《批判》的著作,理论理性的批判为实践理性的批判提供了基础,这两者又为判断力的批判准备了前提。这一切我们将在之后的阐述中慢慢展开。

第二节  先天知识与后天知识

名词解释:
质料:是通过后天经验所获得的知识内容。质料是被给予的感觉材料,它们是后天的,只有在外部事物的刺激下才能产生。
形式:是使这些经验质料构成知识的主体认识能力。形式是先天的,先于感觉而存在,并不依赖于感觉。

当前:第2/3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