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行情书》第57/141页


  陆诚浅怔,道:“我怕你吃不了辣。”
  谢青:“我是湖南的。”
  陆诚哑然:“我……小时候在四川。”
  “……”两个人对脸无语了半晌,陆诚轻咳,起身,又去调料台端了两碗小米椒回来。
  两碗小米椒全扣进辣锅,煮了会儿,再涮出的肉片都是通红的,终于达到了他们的口味要求。
  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陆诚点的菜荤素搭配得宜,还给谢青叫了杯招牌的大红袍珍珠奶茶,谢青吃得很是舒适:“陆总还挺会吃。”
  “那是你能吃辣。”陆诚正在辣锅里涮着鸭肠,“朋友都不太敢跟我一起涮锅。”
  常是他们爱吃的辣度他吃不爽,他吃爽了他们就崩溃了。
  谢青感同身受地一点头:“我也是。”
  陆诚的目光从她面上无声划过。
  斟字酌句,他半开玩笑般地开口:“那以后咱们可以一起出来解馋。”
  谢青笑了声作为回应,没有说行,但也没有说不停大概是把这句话当做了随口客套。
  陆诚抿了抿唇,拿起漏勺,从辣锅里捞出鸭血和豆腐放到她碗里。
  这家店的鸭血和豆腐是免费送的,只要点辣锅都有,还可以无限添加,关键是味道很不错。
  谢青一边用左手把披肩发撩到而后,一边颔首去咬。她没看陆诚,陆诚却在看她。
  他心里憋气地觉得,自己越来越完蛋了。
  她吃个鸭血他都觉得好看。
  然而她一点都没有察觉。更惨的是,考虑到她的清冷和无情,他还不敢贸然让她察觉。
  她不是会喜欢那种不明不暗的模糊感情的人,他需要在一个合适的契机跟她完全挑明。
  什么叫“合适”?当然是她能欣然接受他带来的爱情的时候。
  在她一门心思享受事业上升的时候,显然不合适。
  .
  八月,谢青按时去鲁迅文学院报到。
  鲁院就在北京,两个校区,录取通知书上写的是八里庄那个老校区。
  老校区的院子里有好几棵树,基本是银杏和泡桐,没有鲁迅先生笔下令人深刻的枣树。
  也没有瓜田和猹。
  为了让她维持“神秘”,陆诚事先跟鲁院打了个招呼,不提“诚书文化的神秘人”这个title。鲁院方面也没必要在这种问题上较劲,于是在签到名单上,一串笔名中的一个“谢青”看起来格外朴实。
  签到后领取了房卡和课程表等几样东西,老师顺便告诉她“对面的小房子是餐厅”和“明天下午开学典礼”。
  谢青点点头道了谢,拎着箱子上楼找自己的房间。
  八里庄校区不大,除了餐厅外,从教室到卧室再到办公室都在一个楼里。
  女作者们的房间这回都安排在了三楼,在房门上贴着大家的真名。
  谢青看着门上的名字一间间找过去,但还没找到自己的,就先停住了脚。
  旁边的门上,写着“柳瑾”。
  她知道这是流锦的真名。
  略作踌躇,谢青上前敲门。
  里面响起一句“稍等,来啦!”,接着是穿着拖鞋小跑的声响。门很快打开,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化着漂亮的妆,好奇地打量她:“你是……”
  电梯门响了声,又有人往这边来。谢青把玉篱两个字噎住,拿起手机给流锦发微信:“鲁院?312房间?”
  手机一响,流锦拿起来看,下一秒,谢青被张牙舞爪地扑住:“我的天呐!!!”
  在网络作者里,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在网上情比金坚惺惺相惜的两位作者,很有可能在现实中根本没见过面。
  也正因此,难得的“线下面基”会显得更有趣。有时十几个妹子一起凑个短途旅行,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玩,相当愉快!
  她被流锦拖进屋里,流锦一边跳一边叫:“《诉风月》唔――”
  她一把捂住她的嘴。
  “别在这儿说,不然大家都知道我是‘神秘人’啦!”谢青压着声音。
  “嗯对,行――”流锦平复情绪,正正色,“那我怎么称呼你?玉篱肯定也不能说,叫老伏?”
  “咝!”谢青捶她一拳,“叫青青!”
  “哈哈哈哈哈行,青青青青!”流锦咂咂嘴,“唉真讨厌,还得隐姓埋名的,不然就你这热度,拿出来啪啪啪抽传统作家嘴巴子。”
  “?”谢青不懂了,“我为什么要抽传统作家嘴巴子?”
  流锦扯了下嘴角,冷笑。
  谢青迷茫看她,她又一声冷笑。而后清清嗓子,给谢青做科普。
  流锦说,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的纷争由来已久。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传统作家”这四个字意味着清高、严谨、老派、权威。但很大程度上,这个印象的存在是因为大多数人会接触到的传统作家都是业界名家。
  实际上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一样,一样有很多人、一样有许多籍籍无名、一样作品同样有好有坏,观点更各不相同。
  对于网络文学的看法上,传统作家圈就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观点。
  文学名家们大多相对包容,有些持保留态度,有些认为网络文学的存在象征着文学的百花齐放。
  但另一些人,在看法上常没有这样正面。
  比如有的人站在学术角度认为网络文学没有深度。流锦说:“有一部分人觉得咱没深度。哎,这一点我是认的,但讲道理,文学也不能全奔深度去啊。上学上班的读者想看点爽文缓解压力,这也没错啊。”
  这就跟快餐一样,你可以说它不如其他正经餐饮类别有营养,但你不能否认它有存在的道理。
  另外也有一些人,对网络文学的不满可能与利益有一点点关系。
  早年有文学领域的博主做过科普,说早些年,中国的文学圈是个“圈”,是个封闭的圈。
  想要当作家的人,要么是“文二代”,出自书香门第,要么是拜大家为师。在前辈的带领下结识杂志社或出版社,连载、出版,或多或少要靠那么一点人情。
  凭借本身的天赋自己打出一片天的自然也有,但是从比例上说,占比不大。
  网络文学的诞生,打破了这道厚厚的壁垒。
  网文平台是公开的,注册一个笔名连五分钟都不需要。好像在一夜之间,任何一个人只要能把中国话说利索,就都能发表小说了。大家各自写各自的故事,凭自己的本事吸引读者。管你是何方大师的学生,故事不好看,就是打不过别人。
  谁都能当作家了,一些铁律无形中被融化。
  借助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这个产业蒸蒸日上。
  传统文学领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出版业,电子阅读本身对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出版商又要追求利润,很多公司无可避免地开始向网络文学出版上转型。曾经的“主流文学圈”,在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小。
  就算是网络文学圈内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存在确实压缩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
  这些观点原本都可以达成共识,至于后来两方为什么会掐起来,大约是因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会有那么一小撮人名不见经传、却又自问怀才不遇吧。
  这一小撮人最容易变得刻薄,又往往声音很大,总能迅速激化矛盾。
  这一小撮人,常常长篇大论地声讨网络文学低俗没深度,最后中心思想收在感叹我国药丸、奉劝大家多看有深度的作品上。

当前:第57/14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