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顾盼生辉》第389/488页
汉帝听着差点跳了起来,气得脸都红了,瞪着曹盼道:“你,你凭什么,凭什么觉得朕把刘氏的江山送给你。”
“刘氏的江山,这江山还是刘氏的?哪怕没有我曹氏,没有我阿爹,我曹盼,这个天下也早就不是你们刘氏的。如果你能扭转乾坤,有本事荡平这天下,给百姓一份安乐,你要坐着这个位子我无二话。但你能吗?”
能吗?他能吗?一大把年纪的皇帝,哭得像个孩子,“这个皇帝不是我想当,如今就连不当都由不得我。我这一生,就是个傀儡。”
“所以,接下来你的日子,你还想当一个傀儡吗?”曹盼并没有安慰汉帝,“一辈子守着这个形同虚设的皇位,提心吊胆的怕极了明天再也醒不过来,你得到过你想要的?你拥有过你想要的吗?”
汉帝抬眼看着曹盼,眼上的泪未干,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我需要称帝,我手下的人,也都巴望着我能称帝。因为只有称帝了,我才不是帮你做事,我才能让他们,甚至百姓看到希望。刘氏,大汉,你们的存在已经让他们看不到希望了。而我,如果不称帝,他们也看不到希望,我想要平定天下,他们都会觉得我在为旁人做嫁衣。朝臣心不安,百姓心不安,这个天下定不了。你这一辈子没为百姓做过任何事,这一次,我让你选。”
曹盼平静地看着汉帝,等着他来做决定,汉帝看着曹盼道:“你会杀我吗?如果我不答应?”
“不会。”曹盼非常肯定地回答他,“只是,你一定会答应的。”
这样笃定的话,汉帝巴巴地望着曹盼,曹盼道:“一但你不答应,曹氏给你的一切都将收回,不答应,且看看这天下,谁还能护着你,你想要占据这个位子,就得保证你自己有本事能守住这个位子。”
意思,意思是汉帝要是不答应退位,曹盼就要把汉帝给赶出去?
“你,你要赶朕走?”汉帝问出了这个问题,曹盼点头道:“猜对了。你不肯将这位子给我,我凭什么还要捧着你坐在这个位子。既然有胆量占着皇位不作为,且看是有多少人不能忍。我不杀你,相信我,会有很多人的人迫不及待的取你的命。”
这一句提醒立刻就让汉帝想到了赤壁之战时,那天降之箭,都是想取他性命的箭。
他是不是忘了,他能有如今这安稳的日子过,都是因为曹操,如今更是曹盼所给的。
曹操不在,曹盼便是他的继承人,顺她者生,逆她者亡。
“你根本就不会给予我选择的权利。”汉帝似哭似笑地朝着曹盼说。
“在你看来没有,于我而言有了。一个人,无论做出什么选择都该有承担后果的准备,我如此,你也如此。”
她给汉帝选择的机会,汉帝如果选了不肯禅位,曹盼确实不会杀他,只会让他尝尽了这世间的苦楚。结果,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不过是多了一番折腾罢了。
可是,曹盼有耐心,也不介意汉帝吃多点苦头,学得更乖一点。
汉帝抬头看着曹盼,“我禅位于你之后,我如何?”
“天下诸州,任你畅行,保你衣食无忧,如今你过的是什么日子,日后过的也是什么日子。除了不再作为一个傀儡,你会拥有比以前更多。”这是曹盼能给他的,汉帝再次怔怔地看着曹盼,许久移不开眼。
曹盼并不怪责他那目光中隐含的打量,回望着汉帝,汉帝道:“帝王之路,不好走。”
“我知道。但我与你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向来都是迎难而上。”曹盼这般与汉帝说来,汉帝沉吟了许久道:“我知道了。”
知道了,便会作出选择,当然,于汉帝看来,他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了。皇位,他给是要给,不给也是要给的。
给得爽快了,曹盼总不会薄待了他,若是不愿,吃苦受罪的只能是他自己。
吃苦,受罪,汉帝并没有吃苦受罪的决心,所以,知难而退,明智之举。
从皇宫里出来,曹盼本能的就往自小住惯的宅子去,还是胡本提醒了一句,“娘子,要不,我们回丞相府?”
“不,回宅子。”曹盼很肯定地回答胡本,她这一回去,周不疑与墨问已经在宅子等着她。
墨问一见曹盼回来道:“元直所言,娘子一定会回此宅。”
曹盼捋了衣裳跪坐下,“不日汉帝退位。”
“恭喜娘子。”周不疑与墨问共贺之,墨问接着道:“如此,国都所在,娘子是打算定于邺城还是洛阳?”
国都啊,曹盼沉吟了半响道:“我喜欢长安,喜欢长安的名字,长治久安。但国都,今只能定在洛阳。”
墨问听着曹盼这样的一番话,心中的大石落下了,曹盼,一如既往的理智,只要她一直保持着这份理智,何愁天下不定。
周不疑道:“待天下一统了,可再迁都。”
这样安慰人的话,曹盼扯了一抹笑容,从曹操去后,她没有落一滴泪,也没有再笑过。担心她的人是真的担心。
如今她这般一笑,墨问大松了一口气,“对,元直所言甚是,眼下为了天下而暂时定都洛阳,待来日天下平定了,可再迁都。”
“那,望我们能早日平定这天下。”曹盼沉着地说着这一句,这,也是她此余生为之而努力奋斗的事。
既然已经答应了曹盼,认清现实的汉帝刘协,不日亲自在高祖庙祭祀,禀汉室祖宗,派代理御史大夫张音带着符节,捧着皇帝玺绶以及诏书,要让位给曹盼。
曹盼三辞,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最后,是汉帝亲自捧着玉玺送到曹盼的面前,“请陛下登基。”
这一声陛下,汉帝,不,刘协唤得十分的惆怅,看着曹盼那张年轻而美丽的脸庞。谁能想到,曹盼既然会越过她的二十多个兄长,成为曹操的世女,如今,更是要取而代之于他。
曹盼从刘协手中接过那玉玺,“谢了。”
这一声道谢是真心实意,刘协道:“我没能做到的事,望你能做到。”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份壮志雄心,有的人为之而一生努力的,有的人却只能怀揣着那样一个梦想度过一生。
曹盼是前者,刘协显然就是后者。不过,他不能做到的事,曹盼做到了,他这辈子若能有幸见到,他会很高兴。
“会的。”曹盼笃定地答应着。刘协已经跪下了,“请陛下登基。”
随着他这一跪,下头的人也都纷纷跪下了,齐声地叫唤道:“请陛下登基,请陛下登基。”
时也,势也,曹盼终是迈出了曹操余生都没有迈出的那一步。
一步之遥,曹操不走,因己,也因荀彧,更因天下之势。曹操曾是汉臣,也能立过誓永为汉臣,这些话,曹操记着;荀彧,那与他相交相行二十年的谦谦君子,至死,他都坚持着他的本心,对于荀彧的敬重,曹操与他承诺过,纵然天下皆盼他往前再走一步,他终究还是没有走。而天下之势,若他能一统这天下,他会走,然天下未定,孙权,刘备未除,这一步,他不能走。
可是,曹操心里清楚着,他不走,但他的后人是必要走这一步的,名正而言顺,更何况是曹盼是女郎,不以帝位而御天下,只会让曹盼受更多的非议。
这些局面,不必说,各自都明白,魏王,曹操是魏王,唯一的王,而曹盼不以继王位,她要称帝,非以一步之遥而称帝,而是直接的称帝。
举起手中的玉玺,曹盼没有说一句话,下面的人却已经山呼道:“陛下千秋无期,陛下千秋无期。”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留言好多读者都猜到了盼盼不继王位而是直接称帝,没错的,魏王只有曹操,盼盼即为魏帝……
所以要开新卷了,开新卷喽!
第341章 称帝
连玉玺都已经由刘协亲手送到了曹盼的手上,曹盼称帝,没有任何人能阻拦。接下来是择以国都,还有登基大典。
关于国都,曹氏与夏侯氏的族人都一致推崇邺城,邺城,那是曹操所选的大魏国都,如今曹盼既要称帝登基,邺城在他们看来是最合适的地方。
然而曹盼说了选定洛阳之时,他们虽然有些意见,但是也没有怎么地叫嚷。随后是是登基吉日,墨问与曹盼呈上三个日子。
一个是最快的十一月初二,一个是十一月十二,最后一个是十二月二十六。
曹盼以朱笔圈了最后一个日子,十二月二十六。
她这不紧不慢的模样,叫下头的人都拿不准她究竟是个什么想法。
眼下曹盼居于邺城,定于洛阳登基,朝服重制,尤其是曹盼的衣冠,帝王之冕旒。早在曹操之时,刘协加九锡,赐十二旒王冕,乘金根车,驾六马,用天子仪仗,那已然是天子的待遇,而如今一切不过是为曹盼正名而已。
只是,曹盼让刘协禅位之事传遍天下,就连曹盼定于十二月二十六登基的日子也一道为天下所知。
群雄皆惊,谁能想到曹盼竟然敢,竟然敢在魏王的位子都没坐稳的情况下,直接一步登天,要当女帝。
铜雀台再次吵了起来,世人指责曹盼篡位,一波又一波的声浪几乎将邺城掀翻了,话里话外都是指责曹盼不该篡位。
这一次,曹盼直接登于铜雀台前,面对一个个恨得她咬牙切齿的人道:“汉室复存?亡汉室者,曹盼也?”
“你们不能接受我称帝,不能接受一个新皇朝,不能思存另一个盛世的开始,只念着汉室早已名存实亡的虚名?你们是想当谁?董卓?还是王允?汉室,刘氏,若为君者能平定这乱世,这个位子也轮不到我坐。我站了这里,我能站在这里,你们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能改变什么?”
“我允你们畅所欲言,你们想说只管说。倘若十年之后,你们还认为我曹盼不配坐这个位子,你们尽管把我从这个位子上拉下来。但今日,你们拦不住我。”
直白地宣告这一事实,一群只会用嘴皮子的人,凭什么拦着她?
“你说,娘子究竟在打什么主意?如今这情况,越早登基越是安稳民心,可娘子却似是要将这些人的不满都挑到了极致,时间拖得越发,人心越是不定,越是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