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真经》第4/52页


李宪微微点头。不知不觉间,夜色已晚,李宪摆下几叠小菜,拿出一壶酒,两人边喝边谈。不觉已近三更时分,黄裳起身离座,对李宪道:“我过两日就要出使远去,还望李伯伯一切保重,今日与李伯伯告辞了。”
李宪脸上掠过一丝悲伤神色,低声道:“你我相识六年,虽年岁相差甚大,但却性情相投,情谊深重,我是舍不得与贤弟分别呀。”
黄裳心中一阵激动,道:“李伯伯不必忧伤,少则一两月,多则三四月,我便会回来。”
李宪高声笑道:“老朽竟然也如此儿女情长,贤弟一路保重便是。”
黄裳亦笑道:“李伯伯,在下告辞了。”
此时天空明月高挂,屋外花草树木清晰可见。李宪执黄裳之手,将黄裳送出庭院,两人挥手告别。





第一卷(本卷章目调寄“踏莎行”) 第三章 今生为寇为哪般(1)
更新时间:2012-1-9 16:21:31 本章字数:2638

童贯府中。几名婢女站在屋外,神色惊恐,屋内,童贯面无表情,独自一人默默饮酒,地上满是摔碎的酒杯盘碟。自从和黄裳在大殿比武之后,童贯一直愤懑不乐。童贯自学得李宪的《葵花宝典》以来,从未遇到过对手,但这次却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几近败在黄裳的手下。童贯喝完一杯酒,猛地将酒杯摔在地上。正在这时,从屋外走进一人,童贯扭身看去,却是丞相蔡京。童贯忙起身施礼。
蔡京淡淡道:“童大人如此烦闷,是不是因为和黄裳比武之事?”
童贯道:“正是。”
蔡京道:“童大人今天与黄裳比武,毕竟还是略胜一筹,为何还闷闷不乐?”
童贯道:“难道丞相没看出黄裳是有意让我一招吗?”
蔡京道:“童大人何必在意,朝堂上能有几人看得出?”
童贯道:“黄裳武功如此高强,又处处与我们作对,我们不可不小心提防。”
蔡京冷冷道:“武功高强又有何虑,你那义父可谓武功高强,无人能及,但还不是待在后宫,如笼中之鸟一般。”
童贯道:“这个老东西,他发誓将武功全都传授于我,但他最厉害的两套武功一直不肯传给我。”
蔡京道:“像你义父这种自命清高的人,他们终归逃不过“信义”二字,他既然答应教你武功,我想你再去找他,他不会失信的。”
童贯道:“我想他也不会违背誓言的。黄裳武功如此高强,看来我真得要讨教那两套武功了。
蔡京道:“童大人何需忧虑,像黄裳、你义父这样人,要除去他们易如反掌。徽宗虽然现在信任黄裳,那只是徽宗一时兴起,黄裳最终会失宠的。现在我们主要的事情是将武林各派掌控在我们手中,这是我担忧的呀。”
童贯道:“蔡大人尽管安心,这些我已安排好了,一切都在按计划行事。”
蔡京眼睛迷成一条细缝,道:“好。”
童贯道:“听说黄裳这次从海上出发,先去金国,再去辽国。”
蔡京道:“就先让他到金国、辽国逛上一遭,等我们把现在的事情处理完后,再收拾他也不迟。”
童贯道:“黄裳武功之高,是我所料不及的,并且又深得皇上宠信,迟早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蔡京道:“童大人何须顾虑一个区区黄裳,难道他比你义父的武功还高。童大人不要忘记咱们的大事呀。”
童贯俯首道:“是,丞相。”
汴京城上旌旗飞扬,城门之外,数百名官兵分列两队,列在道路两旁。宋徽宗携黄裳之手,缓步走出城外。徽宗道:“黄爱卿这次出使金辽两国,出行仓促,朕只能以此简陋之礼送行爱卿。爱卿归来之时,朕要列队十里为爱卿接行。”
黄裳道:“臣无功无劳,实不敢受陛下如此厚待。”
徽宗道:“黄爱卿此行路途遥远,又途经海道,路上务必倍加小心。”
黄裳道:“多谢陛下。臣此行路经济南府,由济南府至登州,再从登州取海道至金国。归来时臣经辽国,并以提供岁币之名,探听辽国虚实。臣此行不想惊动沿途州府,并尽量快去快回。”
徽宗道:“好,朕离不开爱卿呀。现在天下太平,朕本不愿开启战事,但若能与金联手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是一件功盖千古的伟绩。”
黄裳道:“臣此行当随机应变,见机行事,若形势对我大宋有利,臣自当与金签署盟约。”
徽宗微微点头,然后拿出一块令牌道:“此令牌刻有朕的御印,爱卿拿此令牌,可先斩后奏。爱卿此行可代朕意,全凭爱卿主张。”
黄裳接过令牌,躬身道:“谢陛下。”
徽宗高声叫道:“铜墙铁壁!”徽宗身后四名侍卫走向前来,徽宗道:“这‘铜墙铁壁’四兄弟乃是朕的御前护卫,在我大宋也算是数一数二的高手,朕让这四兄弟与爱卿同行,也在路上有所照应。”
黄裳早就听说过这“铜墙铁壁”四兄弟,这四兄弟人人身怀绝技,并多次护驾有功,深得皇上喜爱,皇上这次将这兄弟四人交于自己,可见皇上对自己的厚爱。黄裳当下感激道:“谢陛下。”
“铜墙铁壁”依次抱拳向黄裳行礼,分别自报家门道:“虎头刀范文铜”,“黑面锤范文墙”,“浑铁棍范文铁”,“飞天虎范文壁”。黄裳看那四兄弟,那“虎头刀范文铜”长得身材魁梧,神色稳重,胯下一把虎头大刀,再看那把大刀,刀背粗陋毛糙,刀刃却明亮锋快,整把刀厚实沉重,锋利无比;“黑面锤范文墙”虎背熊腰,虬眉虬髯,面色黝黑,犹如焦炭,手持一把赤青铁锤,那铁锤大如圆盘,论斤量足有百十余斤,但此人提在手中,却浑若无物;那“浑铁棍范文铁”满面横肉,相貌甚丑,一柄浑铁棍持在手中,言谈行动间虎虎生风;“飞天虎范文壁”却与之前三位大为不同,此人面色蜡黄,瘦如干柴,眼神无精打采,好似重病缠身,手中兵器只是一把砍柴的镰刀,而那镰刀也没有锋刃。黄裳一一抱拳还礼。
徽宗与黄裳携手走了一程。徽宗回手轻摆,一名侍从端过一杯玉酒,徽宗将酒递于黄裳,道:“朕此酒敬于爱卿,这一路之上爱卿要多多保重呀。”
黄裳接过酒杯,跪倒在地,道:“陛下对臣如此厚爱,怎不让臣肝脑涂地,臣当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誓死报答陛下知遇之恩。”
黄裳饮完杯中之酒,道:“陛下请留步,臣去矣。”
徽宗道:“爱卿上马吧。”
黄裳上了马匹,挥手与徽宗告别,掉马先前行去。阿虎、铜墙铁壁四兄弟也跟着驾马而去。





第一卷(本卷章目调寄“踏莎行”) 第三章 今生为寇为哪般(2)
更新时间:2012-1-9 16:21:31 本章字数:2579

黄裳一行六人白天前行,夜晚找客栈歇息,转眼已几天过去,看看地界,已进入山东境内。这一日行至晌午,六人找了一家酒馆,准备吃些饭菜。店小二见有客人到来,赶忙出门招呼。黄裳六人进屋坐定,虎头刀范文铜道:“要二十斤牛肉,二十斤羊肉,十斤猪头肉,五斤好酒。”“铜墙铁壁”四兄弟饭量奇大,每人都能吃十余斤肉,那飞天虎范文壁虽然骨瘦如柴,似染重病,但与其他三兄弟相比,饭量丝毫不减。这几日行程,每次吃饭六人均要五十斤肉,而“铜墙铁壁”四兄弟便会吃去四十多斤,黄裳、阿虎只吃一点而已。四兄弟酒量也是很大,人人都有十余斤的酒量,但由于赶路,每次每人只要一斤酒喝。
店小二听范文铜说完,将手中抹巾往肩上一搭,道:“客官不要说要这几十斤肉,就是要一斤肉,小店也是没有的。”
见店小二如此说,“黑面锤”范文墙怒道:“店家不予我们肉吃,难道还怕我们不给你银子?”
店小二道:“看客官这身衣装,想必是官府中人,就算普通小百姓,我们也不会有肉不卖,只是小店已没有肉了。”
阿虎道:“那你有什么菜就给我们上什么菜吧,多上点,我们饭量可是大的很。”
“浑铁棍”范文铁随即拿出一锭银子,补充说道:“把你们有的菜都上上来,不然可不够我们吃。”
店小二接过银子,欢喜而去。不一会,店小二便端上四个凉菜,那凉菜是“什锦伴菜”、“话梅小萝卜”、“辣根木耳”、“拉皮豆腐花”。又半柱香工夫,店小二又端上几个热菜,那热菜分别是“一品豆腐”、“素炒鲜蘑”、“红烧三品”、“酸菜粉丝”、“清炒茄丝”、“彩椒山药”、“口蘑椒油小白菜”、“巧炒豆渣”,都是鲁菜中的一些素菜,当真是没有一个肉菜。
那“铜墙铁壁”四兄弟自成为大内侍卫以来,十几年里都是吃肉喝酒,哪里吃过什么素菜。四兄弟用筷子拨着这些素菜,却是难以下咽。“飞天虎”范文壁喊道:“店家,你这家饭店也不小了,总不能弄不到一些肉吧?”
那店家道:“客观稍等片刻。”
不多时,只听店小二道:“肉菜来了。”四兄弟大喜,纷纷摸了一下嘴巴,准备大吃一顿。只见那店小二端上一盘“风干腊肠”,那盘中腊肠只有区区几片,真是还不够添塞牙缝。四兄弟中以“黑面锤”范文墙脾气最暴,范文墙顿时大怒道:“这就是你说的肉菜?”店小二道:“这不是肉菜是什么,这还是我们店老爷过年时准备用的。”
范文墙更加恼怒,一把扯住店小二的衣领,大叫道:“你想耍爷爷,爷爷先把你吃了!”那范文墙力大无穷,直把店小二的整个身体托了起来。范文铜忙道:“墙二弟,不可鲁莽。”范文墙猛将店小二放下,那店小二站立不稳,一屁股载在地上。
看到此情景,又看到四兄弟如此喜好吃肉,阿虎觉得又好奇又好笑,不禁说道:“四位大哥,这些素菜都挺好吃的,你们就将就着吃些吧,这些日子咱们每天都是吃肉,我觉得还真没这些素菜好吃。”
范文铜、范文壁勉强拣了些菜放在嘴里,范文墙、范文铁却将筷子摔在桌上,嘟囔道:“这些菜像树叶子似的,有什么好吃,这顿不吃了,等下一顿再补上吧。”

当前:第4/5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