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创意》第16/26页



后来希特勒把目标转向俄国,所以英国的危机就真的过去了。不久希特勒在俄国的战场上被打败,盟军的胜利也接近了,英国的忍耐终于获得最后胜利。

丘吉尔一生的生涯也是忍耐的连续,而在他所领导下的英国,同样也是在恶劣的形势中,忍耐到底而得到胜利的。在此顺便提出席勒的话:"就算一切都被认为不可能时,也不可以承认失败。"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旧天律的商埠上,有两家老字号的『药』店。他们同处一条街上,一个名字叫济世堂,一个名字叫万寿堂。本来他们井水不犯河水,各做各的买卖,倒也相安无事。谁知到了30年代初,刘可发继承父业,做了万寿堂的老板,他的经商思路和其父亲的大相径庭。他看不惯先父那种保守的经商之道,从价格、品种等方面对济世堂『药』店展开了全面的攻势,势在挤跨"济世堂",成为独一无二的垄断『药』店。

生意世家出身的刘老板毕竟不俗,凭着自己年轻、敢想敢干,经营上有世家的底功,出手几招,就给"济世堂"以沉重打击。在他组织的大攻势下,"济世堂"经营每况愈下,虽然很快就反应过来了,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已无法挽回败局,终于宣告停业。刘老板大获全胜,自然趾高气扬,打算大干一场,称雄天津卫。

事实上,"济世堂"并未被彻底击败,也没有到非关门不可的地步。凭实力,它完全可以再与"万寿堂"较量一番。但"济世堂"的老板没有那样做。他不愿直接对"万寿堂"那夺人的锋芒应战,而是避开"万寿堂"的正面进攻,自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迎接挑战。

不能同"万寿堂"同街经营,走远一点总可以吧?不久,"济世堂"在远离"万寿堂"的另一条街上重新开张了,但铺面已比原来的门面逊『色』多了。昔日的大『药』店的气派已经『荡』然无存。消息传到"万寿"刘老板的耳朵里,他不禁喜形于『色』:"济世堂,你已经被我挤跨了,再也别想回这条街上来与我抗衡、争地盘、抢顾客了。"

过一些日子,"济世堂"的又一家分号开业了,自然是小铺面,也仍然躲着"万寿堂"。有人把这一消息告诉刘老板:"老板,'济世堂'又开了一家分号,我看买卖不错,没准是想东山再起,我们不能不防啊!"

刘老板做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怕什么,那种小『药』店成不了气候。『药』店靠的是信誉,大『药』店才能让顾客放心大胆地买『药』,我看他们是在一个地方混不下去了,不得已而为之,不用怕。"

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济世堂"频频开了几家类似的小『药』店,而"万寿堂"的生意也差不多,两者相安无事,以前抢夺"地盘"的恩怨,似乎已经过去。不料,3年之后,一石击起千重浪,"济世堂"出人意料地宣布,自己将在老店旧址重新开业。他们已暗暗从买主手中买回了店址的产权。

经过一番维修、装饰,"济世堂"在鞭炮声中重新杀回了"万寿堂"的旁边。"万寿堂"的刘老板听到这一消息,惊骇不已。他没想到被自己挤跨的"济世堂"还会卷土重来,给自己造成了放虎归山之患。他暗想组织力量,再像3年前那样发动一次商战,趁"济世堂"立足未稳,把它再一次赶出去。可他很快发现,这已是不可能了。到这时他才真正了解到"济世堂"在三年中,已经开发了一批分号,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而在其内部采取统一的经营方针,集中进货,分散经营销售,自然销量大得多。同时,令刘老板吃惊的是,在自己的周围,布满了"济世堂"的分号,"万寿堂"已在"济世堂"的包围之中。

自从"济世堂"总店恢复之后,买卖热闹非凡,十分红火,顾客络绎不绝,加上分号的销售,每年盈利不少。而"万寿堂"的生意较以前清淡了许多,自有"门前冷落车马稀"之感。

"济世堂"以退为进,使对手麻痹大意,从而得以在暗中积蓄力量,调整经营方针,最后反败为胜。

忍耐到底,必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人生需要创意 第五章豁达是人生的奥秘

一、处世须注重修身

打小起,我们就从周围人的口中和书本中,知道了许许多多的格言,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得饶人处且饶人,路逢窄处难回避"……这些老辈人传下来的格言,都是在教我们如何处世。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多多少少都要懂得一些处世的艺术。不然,就难免使自己在生活中变得磕磕绊绊,四处碰壁,影响事业的成功,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也使自己成为一个孤立无援、不受人欢迎的人。反之,如果懂得处世的艺术,则会帮助自己事业成功,生活顺遂。

清人金缨《格言联壁》里说:善于处身(安身、立身的意思)的人,必定善于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打交道)。不善于处世,就是在妨害自己。这番话讲得的确是有道理的。

有一次伊丽莎白女王在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说话的时候,语气高傲,伤了亲王的自尊心。亲王就一个人进了自己的房间,锁上了门。过了一会儿,有人来敲门。亲王问:"谁?"门外回答:"我,英国女王。"亲王没有开门。又过了一会儿,又响起敲门声,但温柔多了,门外人轻轻地说:"是我,你的妻子。"门打开了,二人重归于好。

你看,即便是夫『妇』,不尊重对方,不懂得处世,也会吃闭门羹。

怎样才能真正处好世呢?《格言联壁》里说:善于处世的,一定是严于修身的。不严修身,处世就会变成媚世。什么是媚世?就是自贬人品,不讲道德,成为老于世故的滑头。

许多人常常为自己不善处世而苦恼。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不懂处世艺术,而是修身不够。

明人冯梦龙在《笑府》里讲过一个笑话:甲乙商量合伙做酒。甲对乙说:"你出米,我出水。"乙说:"米都是我的,如何算账?"甲说:"我决不昧良心,到酒熟时,只挤着还我这些水便了,其余都是你的。"

像这样为自己精于算计的人,如何能与别人共事?马尔登说:"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好品行、自私、小气、嫉妒、不喜欢成人之美、不愿意闻别人之荣誉的人,是不可能获得真心朋友的。那些在交友中常常不能如愿的人,多半应以此为戒。"波斯诗人萨迪也说过:"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里待人以宽。""那些不肯济弱扶贫者,当他跌倒时,也将无人加以援助。"

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大企业家,他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锴,一个搞环保,一个搞高科技,也是有名的企业家。李嘉诚非常注意在待人处世时的修身,他也以此经常教育儿子。他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喜欢友善的交易,喜欢人家主动来找生意。我常教育我两个儿子,要注意对方的利益,要不占任何人的便宜。"李嘉诚说,作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会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必要。他说:"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个人为人处世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

李嘉诚教育儿子要重然诺。他说:"如果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做到重然诺,在做出每一个承诺之前,必须经过详细的审查和考虑。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持诺言,贯彻到底。"

两个儿子都称赞他们的父亲是最好的商业教授。李泽锴说:"我从家父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合伙人的关系。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使财源滚滚而来。"李嘉诚父子三人都在商界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与他们注重严修身基础上的待人处世艺术,是大有关系的。

要善于处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圆滑、虚伪、八面玲玲珑、见风使舵,或者施展阴谋诡计。

一位西方哲人说得好:"要善于处世,不过,可别成为处世的专家。"老辈人传下来的许多处世格言,有的是有益的,有的则是不足取的。一味在如何讨好别人、如何使自己不吃亏上钻研处世,就会扭曲了自己,就会使自己变成一个变『色』龙似的人,还会使自己时常陷入尴尬狼狈的境地之中。

有一个做秘书的,领导让他看一篇报告写得如何。他看过后来汇报,说:"我认为写得还不错。"领导摇了摇头。秘书赶快说:"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也不算大。"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问题主要是写得不太好,表述不清楚。"领导又摇摇头。秘书说:"这些问题改改就会更好了。"领导还是摇头。秘书说:"我建议打回这个报告。"这时领导说了:"这新衬衣的领子真不舒服。"

你看,这样做人处世,岂不太累?

处世,要坚守做人的基本准则,要诚实,守信,自尊,也要尊重他人。我们在非原则问题上不妨忍让、谦退,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不能无是无非。在涉及个人利益时,有时不妨吃点亏,但对于损害公共利益的事却不能纵容姑息。"对人要和气,但不要狎昵"(莎士比亚语)。"一个人能顺从别人当然很好,但必须表明这是出于对他的尊敬,绝非惟命是从"(培根语)。"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同样是错误的"(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著名翻译家傅雷曾给儿子傅聪写过多封信,教育孩子如何待人处世。他不是就处世谈处世,而是强调修身。只有严修身,才能处好世,而不是媚世。

在一封信中他写道:"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因为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诚恳、谦卑、恭敬,无论如何人家不会对你怎么的。我的经验,和一个爱耍手段的人打交道,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对付,他也不会用手段对付你,倒反看重你的。你不要害怕,不要羞怯,不要不好意思;但话一定要说得真诚老实。……无须那些不必要的顾虑,而不说真话。就是在实际做时,要注意措辞和步骤。只要你的感情是真实的,别人一定会感觉到的,不会误解的。"他还写道:"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要有耐心,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当前:第16/2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