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创意》第17/26页



傅雷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留下的《傅雷家书》,却是值得今天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我们好好读一读的。

作家陈村出了一本书《生之歌》,其中一篇文章谈到为人处世的问题。他说,我们是从家里出发的,处家的经验令我们对处世有点信心。我们将在家时的善意带到社会上,朝人们微笑。我们中间既出了雷锋那样的非常杰出也非常走运的人,也有人受骗上当以至被卖到山乡。结果那么不可测,处世的格言就多了起来。什么人心隔肚皮,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等。他说:"我常常不知道如何教导孩子。我应该让她背诵处世格言吗?我困『惑』于该教她别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送上去,还是要她必须以牙还牙。我不知是否应当预先通知她这个社会的『毛』病,人心难测江湖水深,由此败坏她的少年时代,还是接着给她讲古老的童话,仙女和小矮人。"

像陈村这样的困『惑』也许许多人都有。或者我们一时明白该如何做了,但遇到某些情况又犯糊涂了。现在市面上教人处世的书真是不少,"厚黑学"之外,又有"黑白经",还有书教人"在装呆作痴中求伸"、"在人屋檐下,必须把头低",以及什么"办公室兵法"等等。对这些"聪明人"传授的"经验"我们需要提高警惕。如果像他们鼓吹的那样一门心思去做"处世专家",就怕我们将变成自私虚伪的媚世者,丢掉为人最可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做人的品格。

陈村说:尽管有困『惑』,但有一些话他是一定要告诉女儿的:"我们做人一世,得到幸福和感动,得到友谊和爱情,不是因为我们的防卫的姿态,而是源于身心的开放。能够忘记恐惧,忘记自己,我们才会得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它也许不多,但因为有了这样的温暖,我们才会对为人、对处世留有亲切的回忆,我们才不枉做人一世。"

要善于处世,但不要媚世;要严于修身,不要做"处世专家"。如果我们真正这样做了,那么,"处世"两难的问题,就不会如『乱』麻那样困扰我们了,我们也就能如陈村所说的那样,"对为人、对处世留有亲切的回忆",得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

二、教养是你最重要的财富

曾有一位学者到某高校作报告。在报告开始时,他先向台下的听众提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现代社会最缺什么?"台下几乎是异口同声:"缺德!"这个回答,也许有些偏激,但也确实道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这就是道德水平的下滑。而教养,作为一般文化和道德的修养,也正是目前被许多人所忽视的。

《北京青年报》开设了一个小栏目,叫《文明,就差这一点》,已经开办相当一段时间了。每期栏目都是一幅漫画配上一二百字短文,文字都是市民写的亲身见闻,内容是揭『露』、批评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文明的人和事,也就是俗话说的"缺德"的人和事。比如在禁止游泳的通航河道里游泳、洗澡,这些"浪里白条"还美滋滋地说:"这可比洗浴中心的冲浪按摩浴缸好多了。"再比如在公园的湖里,一些游人用网子捞小蝌蚪,也不知捞回去干什么用。还有『乱』踩草坪,光着上身乘公交车,住在楼房高层的人浇花的水流到楼下住户家也不管,遇到盲人不尊重地『乱』叫"瞎子",等等。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是缺乏良好教养的表现,看起来都是些"小小不严"的小『毛』病,但对于社会来讲,是败坏风气的毒素。对于个人而言,则是必须疗治的品德上的大弊端。

一个人来到世上,要生存,要发展,渴望拥有健康、智慧、快乐、幸福、自由、财富、成功,这都没有错。但千万不要忘了还有一样东西是我们最应该珍视、最应该花毕生的努力去获得的,这就是高尚的为人品德。《格言联壁》里讲,要管好自己的"七尺之躯",先要管好自己的"方寸"即心灵。要想在世界上有所作为,先要调理好自己的内在品行。这也就是古人常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先要"修身"的道理。有一个古代故事:

一位青年一心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但他却懒得打扫屋子。他的父亲便批评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是的,一个懒惰、邋遢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的人,又怎能担负起重大的责任、完成艰巨的事业?而要管好"方寸"、"理会一腔",从而能够"理会六合(即天下)",就要加强品德的修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良好的教养。

洛克是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生活于17世纪中叶和18世纪初。他指出,人的衣服可以由裁缝做得很合适,人的动作可以由教师教得很有派头,但是这些事情固然可以使他显得很体面,却没有一样能够使他变成一个受过良好教养的绅士。即使他还具有学问也是不够的,因为弄得不好,学问反而可以使他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更加无理,更加令人难受。由此,礼仪是在人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或愚蠢。

洛克说,没有教养的人有了胆量,胆量就会带有野蛮的『色』彩,而别人也必以野蛮相看待;学问就变成了迂气;才智就变成了滑稽;率直就变成了粗俗;温和就变成了谄媚。没有礼仪,无论什么美德就都会变样。他说,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按照洛克所说,所谓"教养",它是以美德为根基,而以礼仪为藻饰的。如同钻石,经过琢磨和镶嵌之后,它就放出光彩来了。

美国成功学家马尔登也说过:文明的举止,还有这背后所蕴藏的对人的体谅、关心,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不同的举止,可以使我们或者恼怒,或者平静;或者兴高采烈,或者羞愧难当;或者与禽兽为伍,或者与圣贤同列。这种东西好像是我们日常呼吸的空气一般,平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润物细无声,天长日久、一点一滴地对我们产生作用。这种绵里藏针的力量,是那种匹夫之勇所不能比拟的。它是我们日常社交生活的润滑剂,是整个社会减少损耗、高效运转的助推剂。

在2000年奥运会上,一方面中国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征服了各国观众,但另一方面,某些国人的不文明习惯却给外国人士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在『射』击馆门前专门竖有标志:请勿吸烟,请关闭手机。而我们的一些记者竟不关手机,当运动员正在紧张比赛时,这些记者的手机发出刺耳的铃声,招来全场不满的目光。王义夫比赛时,手机响了;陶璐娜决赛『射』第七发子弹时,手机又响了……一批参加赴美夏令营的中小学生住进了拉斯维加斯一家五星级酒店,还没住满日子,就被酒店强令离店。原因很简单:高声吵闹,违反酒店规定围看一楼的赌场,还有孩子两次拉响火警,害得酒店两次疏散客人。酒店不得不拒绝让他们继续住店……

有人也许会认为,这些不过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不为过。也有人常以"大家都这么做,我有什么办法"为自己"不拘小节"做挡箭牌。但恰如《格言联壁》里所说:多少良心就在"不为过"这三字下昧掉了,多少体面也就在"没奈何"三字前被抹去!你所"不拘"的"小节",恰是做人的"大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教养是有教养人的第二个太阳。"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行为是一面镜子,在它面前,每一个人都显『露』出各自真实的面貌。"没有礼貌,缺乏教养,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这个人或自私,或懒惰,或吝啬,或贪婪,或傲慢等等不良的人品。

洛克曾指出,有四种品质是与注重礼仪这一教养最不相容的:

第一种是天『性』的粗暴,不尊重别人。他毫不在意什么事情可以使得相处的人高兴,什么事情可以使得他们不高兴。有些衣着时髦的人,也是无限地放任自己的脾气,使他横冲直撞,蹂躏旁人,完全不去理会别人的看法。洛克说,这是一种"可怕的兽『性』"。日常生活中,一些人恶作剧,捉弄人,嘲笑弱者和残疾人,还有那些平日里看似正人君子的人,一到了足球场的看台上,就变成了足球流氓,向自己不满意的一方『乱』扔矿泉水瓶,污言秽语地大喊大叫。……这些人的举止都多多少少透着"兽『性』"的可怕。我们应当警惕自己心灵深处潜藏着的"兽『性』",要以遵纪守法和道德自律的双重约束打败"兽『性』",做一个文雅有礼貌的人。

第二种是轻蔑,或者说是缺乏适当的敬意,这可以从容『色』、言词或姿态上表现出来。这种情况常出现在对待穷人、对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对待没权没势的老百姓的时候,相反,这样的人遇到比自己地位高或有钱的人时,则又常常是卑躬屈膝。而有教养的人则尊重所有的人,不论他们是贫穷,病弱,还是无权无势。

第三种是非难别人,找别人的错处,别人有了过失,就当着其他人的面,把它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宣布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人当众出丑"。有这种行为的人,常常是为了抖自己的小聪明,以别人的过失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岂不知这样会使有过失的一方丢脸受辱。洛克说,所谓尊重别人,并不是要我们永远接受别人的一切话语,绝不开口。他说,反对别人的意见,矫正别人的错误,这是真理要我们做的,只是在做的时候要相当小心,注意礼仪。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过:"劝告朋友要在无人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场合。"这才是有教养的表现。

第四种是刁难,就是对对方的无礼和其他过错施以同样的甚至更厉害的无礼。你对我没好脸,我也对你没好气;你不给我方便,我就给你制造麻烦。这是一种心胸狭隘的报复。有时这种报复会引发严重后果,比如曾有一位乘客与售票员发生了口角,在乘客下车时,售票员关门将他夹住,并按铃让车启动,结果这乘客被车轮碾死。造成这一惨案的原因,就是售票员缺乏教养,刁难报复。

对人无礼,缺乏教养,其根源在于一个人品质上的缺陷,如一位作家所说,它不是一种恶劣『性』格的表现,而是多种恶习的集中,如懒散、愚蠢、妒忌、粗心大意、爱慕虚荣、对人缺乏了解而妄加轻视。

糟糕的举止会搞糟一切。相反,良好的举止会弥补一切。它使我们说出的"不"字带上了金『色』,使真理变得甜蜜,使我们自身增加了三分美丽。

马尔登非常看重良好的教养对于一个人成功的作用,他认为教养可以代替财富。对于有教养的人,所有的大门都向他们敞开。他们即使身无分文,也随时随地会受到人们热情的接待。他说,不妨假设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在其他方面都一样,只是在待人处事方面不同:一个谦和友善、助人为乐,举手投足无不具有绅士风范;而另一个举止粗鲁轻慢,对人总是吹『毛』求疵,没有一点合作精神。很显然,前者的事业会蒸蒸日上,后者只会江河日下。

周恩来是一个极有教养的伟人,这一点,甚至连他的敌人也十分佩服。而也正是良好的教养,使他在与最难对付的人打交道、在处理最棘手的问题时,既能坚持原则和正义,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来到西安,在宋氏兄妹陪同下去见蒋介石。周恩来面对的是一个多年的顽固而又狡猾的敌手,他现在要向这个敌手阐明『共产』党的立场,争取让蒋介石表态抗日。这显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使命。周恩来一进蒋的卧室,望见蒋躺在床上。蒋介石见周恩来进来,作出勉强在床上坐起来的样子,请周恩来坐下。周恩来说:"蒋先生,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以前苍老些。"蒋点点头,叹口气,说:"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20年代大革命时,国共合作,周恩来与蒋介石同在黄埔军校,蒋是"校长",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回答:"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周恩来不卑不亢,他"对一个强大的敌人『露』出一丝尊敬和服从(抑制他真正的感情),避免强迫,以便使以后达成详细的协议更容易一些"。(迪克 威尔逊的评论)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承诺。

德国有一句谚语:"脱帽在手,世界任你走。"还有一位哲人说:"礼貌的作用有点像船上的气垫,虽然里面空无一物,却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颠簸。"

良好的教养能使我们在勤勉的同时,更容易获得成功。老话讲,"和气生财",文明的举止习惯可以为我们打开一切财富之门。它也能使我们减少人际的摩擦,使人生变得快乐轻松。

请记住:教养是你最大的一笔财富。你要向成功投资吗?就以教养为资本吧。教养也是人生的守护神,使我们不致因愚蠢地抛弃教养而触犯法律,使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教养更是幸福的保证,你使他人幸福,你也会得到幸福。

洛克指出,礼仪又称作教养,其本质不过是一种小心,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辱而已。谁能理解并努力去实现这一点,他就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事,但你要准备好一生的努力,才能做好它。

三、以德立身是通往成功的阶梯

以德立身贯穿于每个人的人生全部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道德对于人的要求会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个人体验和经历的内容也不一样,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变的,它对每个人人生大厦起着支撑作用的定律是不变的。"德"是指一个人的品『性』、德行。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是不能结识真正的朋友,获得长久的事业成功。这样的人很难有人能与之长期合作,因为这种人不是搞一锤子买卖,就是过河拆桥;这种人在家庭中,也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极有可能造成对方和孩子的痛苦和不幸;他们还甚至可能因为某种利益的驱动,铤而走险而落入法网……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这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的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终导致失败将是必然的。

当前:第17/2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