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第5/96页


  “姑娘竟还不晓得对方是什么人吗?”春喜问。
  可儿摇了摇头,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以至于她都没有来得及细问。
  “对方可是大名鼎鼎的安国公呀!老爷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得罪安国公的。”
  可儿不由吃了一惊。她虽然不爱打听这些家长里短,这国公爷想要娶个寡妇的新闻仍然多少刮到她的耳朵里。她从来没有料到,这种事竟会落在她的身上。
  “再说,老爷本来就一副好攀高比富的禀性,能攀上国公爷他乐还来不及叻。只不过,我听梳头的花大娘说,那个国公爷可怕得很,竟是个眼冒绿光的妖怪似的人物。”
  可儿发出一声轻哼,“花大娘的话你只可打个对折来听。”
  “就是打对折也够吓人的。而且,姑娘听说没?他未婚妻跟跑了,他竟说没空去追的。这还算是个男人吗?但凡有血性的,早撂下一切,跑去把新娘子抓回来了。”
  可儿笑道:“我倒是觉得能放手让不想嫁给自己的人离开,这人必是个心胸开阔的。那硬把新娘子抓回来的才可恨。”
  春喜不由撅起嘴,低声嘀咕。
  “就晓得姑娘的看法又跟大伙儿不一样。也不晓得姑娘那头脑是怎么长的,尽得出跟人不一样的结论。”
  春喜今年十七,自九岁起就是可儿的贴身女侍了。她是一个活泼好动,天性直爽的女孩,因可儿待她情同姐妹,故而常常会脱口说出一些逾越自己身份的话。
  可儿忍住好笑,斜眼故作严肃地瞄着春喜,责备的话还没有说出口,便被一声咳嗽打断。
  那声咳嗽听在春喜耳朵里,比姑娘的责备更令她心惊胆颤。
  “柳、柳婆婆。”
  她立刻乖乖地退到可儿身后。
  被称作“柳婆婆”的,是一个身材娇小的白发老妪。虽然已经近五旬,那腰杆却仍像少女一样挺直,光洁的脸上也很少见到什么皱纹。
  只见她站在花厅门边,目光锐利地射向春喜。直到她心虚地垂下眼帘,这才以做示范般端庄而缓慢的姿态走到可儿面前敛衽为礼――那恭敬的态度简直可以媲美晋见皇家。
  她站起身来,静静看着春喜,仿佛是在提醒她,一个好女仆该如何进退。
  柳婆婆是可儿前任婆婆的陪嫁女侍,也是她的教导嬷嬷。府里一直有传闻说她是前朝隋宫中逃出来的命妇――每当柳婆婆卖弄她那完美的仪态时,可儿总会想起这个传闻。只因她是个哑巴,且天性冷峻,所以一直没有人胆敢向她求证这个传闻的真伪。
  春喜嗫嚅着为自己辩解。
  “柳、柳婆婆,太太那边想把姑娘嫁给那个可、可怕的国公爷……”
  柳婆婆的双眼一闪。她瞪着春喜,以眼神要求进一步的解释――这又是一个可儿弄不明白的地方,柳婆婆的眼睛总是能传达哪怕是最微妙的意思。事实上,在她刚到钱府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发觉柳婆婆是不会说话的。只要看着她的眼睛,任何人都能明白无误地“听到”她要说的话。
  “是、是真的,不信您、您问姑娘。”
  可儿冲柳婆婆无奈地笑笑,证实了春喜的话。
  这时,春喜的活泼劲儿又恢复了过来。她道:“那国公爷可怕极了,听说前几个未婚妻抛弃他时,他竟差点儿杀死她们呢!”
  可儿摇摇头,反驳道:“若真是如此,那他又怎么会放过这一个?要依着传闻,他该死活也要把她抓回来才是。”
  “姑娘既不信,那这马夫的事又怎么说?这人可是我们大家都见过的。”春喜噘起嘴。
  可儿沉吟了一会儿,“我不信那是国公爷造的孽。若真是他下的手,那人哪里还会这么笑嘻嘻的。”
  “姑娘可以不信这些,却不可不信那府里下人们所说的。姑娘自己也说,一家主人好不好,问下人就知道了。那府里的人可都说这国公爷不好呢。”
  可儿仍然固执的摇着头。不知为什么,自从听了这位国公爷的若干传闻后,她便认为他很可怜,为国家流尽血汗,却备受他人非议。
  “我听说那府里的领班是被老爷赶走的那个张三?如果是他,我可一个字也不会相信。那人能干是能干,就是嘴上喜欢胡说八道。他不也说我厉害,对仆人三天一打两天一骂的?如果他说那府里对人好,我倒是要担心一些呢。”
  “可是……”春喜急躁地看着柳婆婆,希望能得到她的支持。柳婆婆却仍像往常一样,谨慎地低垂着眼帘,不表示任何意见。
  “总之,我劝姑娘还是小心些的好。你想,这是太太的提议,太太几时对姑娘有过好心?”
  想起前几天的遇险经历,可儿叹了一口气,走到窗前,视而不见地瞪着窗外。
  “我知道,这里是呆不长的,迟早得想法子离开。只是嫁人……”
  可儿不想嫁人。在她看来,再嫁也不过是换一户人家做不拿工钱的管家而已。她不想将下半生再耗在侍候另一个像她的公公那样只知索取不知感激,甚至连最基本的尊重都不给她的人身上。如果有可能,她宁愿选择独自谋生――她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前街的白寡妇那样开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店铺,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春喜叹道:“姑娘的心事我们怎么会不明白?只是,一个女人想要在这世上独自谋生谈何容易。且不说姑娘没本钱,就算开了店铺,姑娘背后又没有像白寡妇那样的娘家人撑腰,到时也必会受人欺负。”
  可儿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
  “所以我想,这国公爷本是军人出身,他既如此大张旗鼓地宣扬要找一个会理家的寡妇,那必是个没什么花花肠子的直爽人。与其留在这里被太太算计着,倒不如索性闯一闯,也或许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正说着,只听廊下有人声传来。春喜出去一看,是厨房里的人拿着今日的菜单来回话。
  随着一阵家事忙碌下来,“那件事”很快便被搁置在了一边。
  过了中午,侍候完老爷太太以及小叔子小姑子们的午饭,可儿看着仆人清扫完毕,打听得老爷太太都去午睡了,便遣走仆人们,让他们也得空休息一下。自己则歪在偏厅的长榻上闭目养神。
  直到这时,她才又有机会再次思索“那件事”。
  国公爷。没想到对方竟然是那个国公爷。若他真是个头脑简单的莽汉,那她说不定可以趁机有一番作为……
  “姑娘在吗?”突然,廊下传来一个声音。
  春喜从瞌睡中惊醒,忙起身迎出去,却见是吉祥客栈的黄掌柜。
  这黄掌柜在客栈还是蓝家的产业时,就已经是客栈的掌柜了。自可儿进了钱家之后,他便像可儿已经没有了的娘家人一样,一直在远处默默地守护着她。
  “黄世伯。”
  可儿将黄掌柜迎进屋。她猜,很可能是消息已经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黄掌柜已年近六旬,半秃的脑门衬着他满额的皱纹更显得苍老。
  “姑娘,”黄掌柜转头打量了一下周围,见没有人在近前,便凑近可儿低声道,“听说老爷同意让国公府的人来相看姑娘,可有此事?”
  春喜奉上茶,听闻便接话应道:“就是叻。只是到现在还没有见着。”
  黄掌柜问道:“姑娘可有什么打算?”
  可儿叹了一口气:“目前还没有。”
  多年的管家经验给了她一条教训,对于还不甚了解的情况,过早作出计划不仅于事无补,甚至还会因思虑太多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因此,她宁愿选择以静制动。
  “姑娘可千万别答应。”黄掌柜低声道,“此刻那个国公爷就在我们客栈里呢。我见了一面,竟像是个铁面判官,全身上下没有一丝温和气。姑娘花儿一样的人,到得他的手中天晓得要受什么样的罪呢。千万别答应!”
  黄掌柜又转头看了看门外,担心地问道:“老爷呢?”
  “在午睡。”春喜答道。
  “那我得赶快走。不然,被老爷看到又有话说。”
  黄掌柜边说着边拱拱手,走了出去。
  可儿命春喜将他送出去,自己则站在廊下,看着春光下那开得晃眼的迎春花默默出神。
  柳婆婆走下台阶,一只手碰碰可儿的衣袖。
  可儿转过头来,冲柳婆婆微微一笑。
  柳婆婆点点头,转身走回内厅。
  此时,春喜走回来。
  可儿道:“春喜,你看着些家,我去去就来。”
  “姑娘要去哪里?”
  “巷头上。”
  可儿指了指吉祥客栈所在的方位。
  春喜忙横身拦住她,“姑娘使不得,等人来了自然能见到。此时姑娘去见他们,会被人家说闲话的。”

当前:第5/9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