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山空传》第3/121页


  这段对话到这里,也就突然停止了。叔父既没有接着说下去,我也因为内心矛盾而并未立刻表态。
  所以那天回了茶馆打扫了那满地的碎瓷渣子,直到吃完晚饭,我和叔父回屋之前,叔父只对我说了一句话,明天咱们要开门做生意了,歇了这么多天,应该也不会太忙,你睡个懒觉吧,睡醒了以后,就把这堆东西给那个道士送过去。
  由于叔父也是从他人那里打听到道士,从见面开始都一直“师傅”、“道长”相称,所以我和叔父都不知道那个道士叫什么名字,道号怎么称呼。
  而当天晚上,我的确睡了个懒觉,因为前半夜我反复思考着道士和叔父那些意味深长的话,根本就无法入睡,等到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午饭了。
  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叔父问我,你是下午给道士送过去,还是改天再送?我想了想说,下午我就送过去。
  当天下午,我带着道士留在茶馆里的那些东西,去了道士的家里。
  道士问我,你叔叔说怎么没来?我说,现在店里的麻烦事解决了,茶馆又开张了。道士哦了一声,将我带回去的东西一一收拾好,只是那个木人,他拿着走到祭坛前的蜡烛跟前,将木人在上面翻着面花了几个圈,然后在木人的脖子,手,脚上都缠上了红色的线,接着把这红色的线绑在一根筷子上,接着靠在香炉边上。这时候我才仔细观察了一下他的香炉。
  香炉放在一个朱红色漆面的高脚台上,香炉的两侧是手腕那么粗的两根大蜡烛,香炉前有三个白瓷酒杯,酒杯里装了液体,那应该是酒。
  三个酒杯前分别是三个装了水果的盘子,香蕉、苹果、桔子各三个。而在香炉的后面,又一个古人的描彩泥像,泥像的身后贴着一张大大的黄纸,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字,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有的甚至是几个字拼凑而成的一个字。最让我觉得稀奇的,是那个泥像边上,不伦不类地放了一个没盖盖子的玻璃瓶,瓶子里黄橙橙的,看上去是油,而因为没有盖盖子,所以油的表面漂浮着几只死掉的小虫。
  道士看我目不转睛的看着,于是笑着说,小伙子,这是我的坛口。今天你带回来的这个木人,我需要用方法将它供奉到我的坛口里,让它消减戾气,一方面有我供奉可被净化,一方面为我所用可为自身积攒福报功德,等功德和福报足够了,也就到了它重进轮回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道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带着我到堂屋里坐下,然后对我说,你是不是觉得,我这种跟妖魔鬼怪打交道的人,特别晦气啊?我摇摇头说不说,我觉得挺厉害的,而且这样还能帮助别人。
  道士笑着说,其实无论是人是鬼,本身是好是坏,都是共存的。我觉得我是好人,但我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歹毒的想法,你觉得这个鬼是坏的,因为他害了人,但实际上当他被道人收服后,用在别的地方,也是在帮助别人,除非有些心术不正的人,会利用自己的兵马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但那都是少数。
  所以无论咱们是什么,那并不重要,是好是坏,也许对我们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但是对于芸芸众生,那也不重要。这些东西,关键在于怎么用它,或者用它来做了什么。
  说完他伸出手,做了一个手枪的姿势,对着我就装腔作势的开了一枪,然后问我说,这颗子弹,可以杀死一个无辜的你,也可以杀死一个日本鬼子或者国民党反动派,现在你告诉我,这颗子弹到底是好是坏?
  我不说话了,答案在心里其实显而易见。
  道士问我,你今天如果只是来还东西的,那么你就可以回去了。如果你还有别的事,你现在就说出来。于是我开口问道,大师,你的这些本事难不难学呀?道士面露喜色,然后说,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看你为了什么去学。你如果是想闯荡江湖,以此谋生发财,那可能就比较难学了。我想了想告诉他,我想学,我想帮助别人。
  道士愣了,沉默了片刻才望着我说,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
  我告诉道士,我姓司徒,白象街的人,我叫司徒勤。


第五章 .拜师之路
  也许你要问,你不是叫司徒山空吗?怎么现在又叫司徒勤了?司徒勤其实是我原本的名字,司徒山空,是后来我的师傅给我的名字。我前后共有两个师傅,一个是道门的,一个是民间的。道门的师傅给了我一个山字,民间的师傅给了我一个空字,于是直到后来,我就一直说自己叫司徒山空。
  然而我的父亲在我年幼的时候曾经告诉我,其实我的祖上并不姓司徒,而是姓司。而再往上推几百年,却又是姓司马的。也许你又要问了,为什么祖上姓司马,然后到了你这辈就变司徒了,具体缘由,等将来我会找机会告知。
  而我的父亲,因曾是望龙门码头的袍哥,虽参加了抗战,但是在内战期间就回到了家里。解放后国家取缔了袍哥组织,父亲因为曾是小头目的关系,而作为三反分子入狱了。我在6岁那年被父母送去白象街上旧学堂,试图用上学来改变命运,教我的先生,是前朝的一位举人,清朝灭亡后,就开始做起了教书先生。但是旧学也在解放后不久,就全面取缔了。跟我一块上学的,还有我儿时最好的朋友,我们都叫他“地包天”。
  之所以叫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下颚骨比上颌骨突出一些,嘴巴闭合的时候,下排牙是在上排牙的外边的,所以就被大家戏称地包天了。他的父亲也是川军抗日的战士,但却没我父亲那么好运,好好一个人出去,回来就变成了一套破破烂烂带血的军装。于是地包天的母亲把他过继给亡夫的弟弟做养子,那是一个在街口摆小点摊,买豆浆油条,还有糖心汤圆的年轻人,我们都管他叫二叔。
  由于我小时候很能吃,就常常趁着去叫地包天一起上学的时候,到二叔的小摊蹭汤圆吃。也正因为我能吃块又大,二叔一直管我叫“莽娃子”。“莽”在川话里,通常就是指块大结实能吃的意思。
  道士认真地听着我说的那些往事,尽管除了我自己有记忆的这部分之外,其他的都是父亲和母亲曾经告诉我的。在那个年代,当兵是光荣的,认识字是牛逼的,只要人踏实,将来进个工厂当个工人,那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道士看着我,眼睛里流露出怜惜的神色,他叫我走到他跟前,然后对我说,小娃儿,从你那天跟你叔叔来的时候,你的好学敢问,让我很是喜欢。你看得上道士,这我很高兴,但是这行路不好走,而且可能会越走越辛苦,你也不担心吗?
  我告诉道士,我不怕吃苦,也不怕没钱,只要别饿死,别的我都不在意。道士迟疑着问我,你就是为了能够穿衣吃饭吗?我摇头说不是,因为我看到你肯帮助别人,你是好人,我也想做个好人。
  也许是我这句斩钉截铁的话,那天道士虽然没有收下我当徒弟,却让我磕头敬茶,改称他为先生。他姓林,叫林其山,他告诉我他是全真派的出家道士,但是手艺却大多学自正一派的法本。至于为什么他这么特别,我就无从得知了。
  当天林先生让我回家跟叔父说一声,第二天再住过来。毕竟我此番冒失来拜师,有一半是因为叔父的劝说。于是当天晚上我跟叔父一起喝了个大醉,次日就踏上我的拜师之路。
  林先生告诉我,起初的日子,只能跟着他打杂,会教我记住一些东西,却暂时不会教我怎么用。闲暇之余,林先生就会把他自己箱子里的东西统统倒在桌子上,要我记住每一个东西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用的。我每记住一样才能把这样东西给放回到箱子里,每天都这样记忆一次,我很快我就将他箱子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记了个清清楚楚。
  这样的学习其实是非常枯燥的,跟着林先生的日子里,我更多的时候是在给他打扫房子,或者烧菜做饭。我和他的相处也一改往日的拘谨,时不时,我俩还会互相逗趣一会儿。
  三个月我通过考验,顺利拜入师门,对他的称呼,也从林先生,变成了师父。那天,上告三清祖师后,师父给了我一个“山”字,据说那是盼我巍巍如山,顶天立地之意。
  当天师父很高兴,说是要带我下馆子庆祝我顺利拜师,吃了这么久的清汤寡水,听到下馆子这三个字,我高兴地差点跳起来。要知道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绝大多数时候都没什么荤腥,偶尔吃个鸡蛋我都当成是提前过年了。其实我身上有些自己早些时候存下来的钱,师父也不至于穷到顿顿吃素的地步,不过我看他既然不提,我也就咬着牙忍耐,毕竟师父是吃过苦的人,如今的任何太平一餐,对于他来说都是一种恩赐了。
  可我不同呀,我从小没吃什么苦,虽然也不是顿顿鱼肉但家境不错的我也是什么都尝过的,这几个月时间可真是把我忍得心慌,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就去哄邻居家那个正在啃肉饼子的小孩,我说我会变戏法,可以把你这个圆圆的饼子变成弯弯的月亮,小孩不信,于是我就把他手里的肉饼子咬了一大口,然后口齿不清地告诉他,你看,现在变成月亮了吧?
  从那以后,我每天的功课就从打杂打扫屋子,变成了背诵经书,学习法典。烧菜做饭这种事也变成了我跟师父每人一天轮流做。师父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主动会去外头揽一些活儿回来,我希望那不是因为他觉得我胃口太大吃垮了他,不过那基本上都是些很简单的丧葬法事或者阴宅安坟等,他会带着我一起去,一方面让我开开眼界,一方面也让我跟着学他的动作和手法。
  平日里我习惯性地跟师父嘻嘻哈哈没上没下,他也不生气,偶尔还会跟着我一起调皮捣蛋。不过师父在教东西的时候对我非常严厉,一段经背错一个字就用烧火棍抽打一下小腿肚子,背错一句就罚抄二十遍。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是不是高徒,目前我还不得而知,因为我的学习停留在没有实战基础的前提下,记了一肚子经书又有何用?
  看了那么多法事又有何用?于是有一天晚上我跟师父在门口聊天的时候,我把我的困惑告诉了他,他对我说,功夫要一步一步扎实着来,如果一开始就教我一些厉害的手艺,怕我太嫩,不懂得收放自如。
  我心想也是,于是就继续安心学习。好在我算是个会念书的人,记性也不差,拜入师门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师父考较的任何一段经文我可以一字不差地背诵,还能完整无误地解释其含义。
  师父对我的进步很是满意,于是那天他又高兴了,我还以为他又要带我下馆子了,他却跟我说,你也一年多没回家了,明天起,抽几天时间回去看看你叔父,还有你的朋友,等你回来后,我一边教你一些法术的使用,一边就跟着我去一趟外地吧。
  我一听兴奋了,到不是因为师父要教我法术,而是要带我去外地。要知道我这一年多以来走得最远的就是那座后山了。于是我高高兴兴地问,师父,去哪个外地啊?去干什么啊?师父说,去西北面的一个小县城,收到一个老朋友的信,得去帮忙解决个事。我又问道,是什么事啊?
  师父看着我,表情闪出一丝不安,然后对我说,鬼事。


第六章 .重访故人
  尽管那种表情是一闪而过,但是还是被我真切分明的看见了。
  跟随师父已经一年多了,大大小小的法事我到是一块跟着参与了不少,但还从来没有处理过鬼事。但是我对师父处理鬼事的手艺并不怀疑,毕竟当初就是因为他处理了叔父茶馆的鬼事,我才会拜他为师。对于鬼的概念,我十分模糊。小时候跟地包天在戏台子边上蹭戏听,曾经看过一段《封三娘》,由于当时年幼,并不能感受到这段戏里那鲜为人知的感情,反而对那美艳动人的狐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当时,妖魔鬼怪对于我来说几乎就是同样的概念,所以无论是白骨精,画皮女,统统被我和鬼划上了等号。
  而事实上师从师父之后,我也了解到,鬼是鬼,妖是妖,一个是死后变成的,一个是活着修炼而来的,在此之前我虽然跟叔父一起经历了茶馆的鬼事,但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也就是说,尽管我害怕,但却不知道怕的到底是什么。师父的话让我充满忐忑,也让我满怀期待。
  于是我听了师父的话,回去看了看叔父,还有二叔和地包天,二叔摆摊的时候摔了腿,住院了,地包天在医院里照顾着。他告诉我,他要去参军了,我儿时最好的伙伴,和我有着几乎相同的童年,却因为二人选择的不同,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临别前二叔对我说,莽娃子,你别一走就那么久没个音讯,隔得又没有多远,有空的时候多回来看看你叔父,也看看我,你来了我给你包糖心汤圆吃。我笑了,辞别二叔,地包天送我出了医院,在医院门口他跟我紧紧拥抱,对我说,到了部队就给我写信,如果不回信的话,他退伍后一定要揍死我。
  回到师父家的时候,我远远就听见一阵川剧的唱腔,知道那是从师父的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自打前阵子他买了这个小玩意后,成天就喜欢听一些唱段。于是我悄悄走到屋门口,然后偷偷朝着屋里张望,发现师父一个人装模作样地走着台步,就好像自己是戏里的角儿一样,深深地自我陶醉着。
  刹那间,我恶作剧心起,于是我突然一下子跳进门里,大声说道:哈哈哈!原来你一个人趁我不在就偷偷唱戏啊!这突如其来的惊吓让师父猝不及防,他手忙脚乱地关掉收音机,然后整理着刚刚因为唱戏而放下来的袖子,涨红了脸,然后恼羞成怒地朝着我笑骂说,小兔崽子,不是让你多玩几天吗?怎么一天就回来了!我…我跟你说啊,我这是在学习我们的国粹!国粹你懂吗!
  看着师父嘴硬的样子实在是觉得好笑,于是我径直进屋喝水,然后问师父,我这边的事都搞好了,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外地吗?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啊?师父说,既然你都回来了,那就明天吧,你今天晚上就收拾好东西,明天一早咱们就去坐车。
  次日一大早,师父就带着我直奔车站。当年的交通情况比较落后,中途转车两次,还步行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整整大半天时间,就全耽误在赶路上了。师父说,咱们要去的地方,叫做“蓬溪县”,是绵阳的一个下属地区,各方面水平相对落后,他自己也是十几年前来过一次,就再也没来过了。
  不过师父告诉我,这个地方有一个广德寺,相传是观音菩萨的故里。观音菩萨在道教里,称之为“慈航道人”,是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
  所以这趟忙完了如果咱们还有时间,那么理应还是要去参拜一下的。我点头说好,毕竟也算是出了趟远门,如果有机会自然还是要游历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师父笑着说,你这臭小子,就这么点路你都吐得跟狗似的,要真是走得远,你恐怕是还没到目的地就把肠子都吐出来了吧。
  说完师父哈哈大笑起来,我也没办法反驳,由于不怎么出门,所以也就自然不怎么坐车坐船,晕车这种事我又控制不了,不过看他如此肆无忌惮的取笑我,我暗下决心,回程的时候如果我还晕车的话,我就吐在他那身看上去干干净净的道袍上。
  我和师父的行李就是各自一个大挎包,不过我的挎包里塞的依然是师父的东西。这堆东西看着不多但还真是挺重的。师父说由于对方的来信之提了下村子里遇到的古怪事,却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师父也不好对症下药,只能把该带的都带上,以防不时之需。
  在来这里的路上师父简单跟我说了下来信的内容,大概是说县城附近有一个在山里的小村子,村子里一贯都太平,可是自打去年年底开始,就不断出现牲畜死亡的事件。有一些进山出山的人,如果遇到晚上走夜路,还在山上听见奇怪的说话声,甚至有好几个村民都在那儿看到了一个哭泣的黑袍子女人在树林里飘来荡去。随着目击者的不断增多,村子里的人个个都开始担心起来。有传闻说是这山上以前闹过豹子,有个外乡人路过的时候让豹子给咬死了,尸骨无存,但是去年年底前有个施工队在这里旧房改造修建了一所小学,炸地基的时候把山里的豹子给吓跑了,那女鬼本来就怕豹子,这下豹子一没了,就肆无忌惮地开始作怪了。
  师父在路上也试着问我,如果说我是他的话,这件事我要怎么开始查起。我想了想告诉他,要先问问当地人,如果能够找到目击者的话,多打听几个人,凑到一起基本上也就有点眉目了。
  我毫无经验,其实这些都是我想当然的胡说,不过却得到了师父的赞许,他说你说的这些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根据这些人说的见到鬼的地方挨个走走,如果有必要的话还要派兵马出去查一查,最后找到根源所在后,看看是什么性质的鬼事,在找到妥帖的处理方式。这一切弄完以后,还要观察一段日子,没毛病,这事才算完。
  听上去还真是挺刺激的。师父又说,这次你跟着我,不指望你能帮上什么忙,但是别给我捣乱就行了,这次的事情我心里也没底,不知道到底有多凶险,你记住,眼睛要来事儿,看见不对劲了,就立马跑。
  哎我说你这臭老头,这都还没开始呢你就说丧气话,你怎么就觉得我一定会害怕得逃跑了,没准你一把岁数了跑得比我还快呢!当然这些话我没敢说出口,否则还不得狠狠挨几个脑瓜子不可。
  到了村子的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师父按照信上的寄信人地址找到他的朋友,这是一个看上去快七十岁的老大爷,是村里的长者,师父说,这位老先生姓刘,当年在红军过川地的时候曾随军过一段日子,和某位首长有着惺惺相惜之情谊。解放后就回了老家,在当地帮忙改革教育。村子里的那所中心小学,就是在这位刘老先生的提议之下,国家出资修建的。
  刘老先生很是热情,知道我和师父都还没有吃饭,于是赶紧叫儿女张罗给我们俩煮面吃,赶了一天路的确也饿了,我也就没去在意这碗面到底好不好吃,只是为了填饱肚子,呼噜噜就下了肚。吃完后师父带着我在屋子中央的火堆边坐下,请老先生讲述事情的详细经过,师父叮嘱我,你要听仔细点,别忘了什么关键的东西。我低声问他说,我肯定要听仔细,但是好像没什么用,反正你也不会让我来办这件事,我记那么清楚干嘛。师父踢了我一脚然后也压低声音跟我说,你这臭小子,万一我记不住你还能多提醒提醒我!
  刘老先生说,咱们这个小山村和县城有一段山路的距离,但是村子里穷,条件也差,所以很多东西我们都需要从县城里往村子里带,经常都会有村民翻山进县城采买,走了几十年,从没遇到过什么麻烦事,但是从去年开始就经常出现,起初听他们说起,我也觉得太荒唐,这荒山野岭的,会不会是看到了什么野兽误认为是鬼怪了。
  刘老先生说,所以在去年年底这件事频频出现后,自己就号召了一群村子里的长者,大白天亲自去闹鬼的那些地方看了下,虽然没有见到鬼,但是一靠近那地方就会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像是死了什么东西臭的感觉。当大家想去寻找到底是什么东西的尸体的时候,却在钻进树林的一瞬间,树梢上成千上万的乌鸦都怪叫着飞走了。刘老先生说,要知道我们这村子里,虽然时不时在山上都能打到一些野味,但是这么多年了,从来没见过乌鸦。最奇怪的是,这乌鸦刚一飞走,树林里立刻就会起雾,那天把我们七八个人围在雾里,虽然没看见什么古怪的东西,但是听到一些奇怪的声音。那声音就像是一个断了舌头的人,正一本正经地说着什么话,但是说得什么却完全听不懂,而声音却是实实在在在耳朵回响。
  刘老先生说,大家都吓坏了,纷纷朝着树林的入口跑,我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是别人帮着我才走出小树林,但是就在我们走出来以后,却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家都不敢再钻进去,只能站在树林边上大声喊着那个人的名字,喊了几声后就听到树林里传来一阵惨叫声,这惨叫声就是那个在树林里没能出来的人。

当前:第3/12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