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第3/117页


  就是这性子,好似真和以前有点不同了。
  他今年才被封为贝勒,宫外的贝勒府还没动工呢,仍旧跟十四弟一样住在阿哥所里。
  不过,十四弟之前可没去过几趟,两个儿子出生都已经一年多了,这也是十四弟头一回要专门过去探望。
  原本还想去太子的毓庆宫中坐坐,看接下来有没有差事交给他,既然十四弟开口了,那不要紧的事儿也可以往后推推。
  这不还是挺好说话的嘛。
  胤祯往前快走了几步,跟自家四哥肩并着肩,开口就是抱怨,“也不知道我几时才能从上书房结业,真想赶紧长大。”
  就算上朝也同样需要早起,可最起码有大半天的时间是能自己支配的,更别说还有休沐日了。
  “在上书房读书切莫懈怠,别等入朝参政以后,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四爷如此教训道。
  读书的时候不可懈怠,参政以后也不能懈怠,总归是要养成个好习惯。
  胤祯瞧了瞧他这冷面的四哥,哥哥跟哥们儿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年岁相差较大的哥哥,几乎是等同于家长一样的存在了。
  那还抱怨什么,对哥们儿同学能说的话,有一部分在家长面前是万万不能说的。
  “四哥说的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我也就是跟你抱怨抱怨了。”
  哪成想还找错了人。
  四爷挑了挑眉头,这话说的却是有几分亲近,的确,不能跟皇阿玛和额娘抱怨,自然只能跟自家兄弟抱怨了,也不知有没有跟老八他们抱怨过。
  阿哥所实在是小了点,一人一处小院子,像胤祯这样年纪小的,既没有娶亲,也没有妾室,更没有子嗣,住起来倒也还算宽敞。
  但是像四爷这样的,娶亲生子纳妾,所有的流程都过来了,主子多,要配备的下人自然也多,住在面积不大的阿哥所里,实在有些拥挤了。
  缺点虽多,但优点也还是有的。
  就这么大的院子,茶水刚送上来,俩孩子也都抱过来了。
  除两位小阿哥外,一同到场的还有四福晋,哪怕是在自家的院子里头,衣着打扮也甚是得体,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隆重了。
  大阿哥乃是四福晋所出的嫡子,皇阿玛赐名弘晖,还不到一岁半呢。
  二阿哥的生母是一位姓李的格格,被赐名弘昐,比弘晖小了三个月。
  原谅胤祯现在还没有太多嫡庶的概念,反正在这个年代俩孩子都是合法所生,嫡出也好,庶出也罢,反正都不是私生子。
  一个是胖乎乎的小团子,精神倍儿好,小拳头握起来手上还有肉窝窝。
  另一个则瘦弱的多,没多长的头发稀疏泛黄,脸颊上也没什么肉,连性子都要沉稳一些。
  两个虽说都是他的侄儿,可后者胤祯是真不敢抱,太瘦太小了,他都怕自己稍微一使劲儿就能把这孩子给弄疼了,还是头一个好些,瞧着就健壮。
  胤祯没什么抱孩子的经验,在奶嬷嬷的指导下,才把大侄子弘晖抱起来。
  “这孩子跟你倒是怪亲的,平素里从不让其他人抱。”四福晋笑道。
  十四弟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呢,小孩抱着小孩,瞧着便让人忍俊不禁。
  不光是四福晋笑了,四爷也跟着笑了,只是笑得极为浅淡,唇角微微勾起。
  他像十四弟这么大的时候,十四弟那会儿刚出生,下学之后,也时常跑到永和宫里去看望,第一次抱小孩子抱的便是十四弟。
  应当说他唯一抱过的小孩子就是十四弟了,依着老规矩是‘抱孙不抱子’,所以他膝下的两个孩子,包括早逝的大格格,都没亲自抱过。
  十四弟幼时同他还是很亲近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慢慢就疏远了。
  胤祯抱着大侄子,整个身子都是僵硬的,哪儿哪儿都不敢动,连哼歌谣的声音都是极轻的,生怕把怀里的大侄子给吓着。
  本来就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天儿,人一紧张,额头上的汗都出来了。
  四爷有些看不过去了,“让奶嬷嬷抱着吧,你大病初愈,还是要多注意些。”
  “这孩子还是挺乖的,我手这么僵,都没把人给弄哭,还冲我笑呢。”
  这爱笑的性子肯定不是随了四哥。
  幼弟,幼子。
  四爷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些,身体舒适的倚靠在太师椅上,没了在外人面前正襟危坐的模样。
  尽管这些年,他同十四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跟额娘也都一直不咸不淡的处着,但私心里却也知道额娘跟十四弟与旁人不同。
  众多兄弟里,只有十四弟跟他是在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额娘疼十四弟远甚于疼他,可到底也是生了他的额娘。


第3章
  胤祯是清闲惯了,不管是在永和宫,还是在四哥这里,区别并不大。
  四爷却是个时间观念极强的人,也习惯给自己加砝码了,从入学开始一直到现在,都很少有这般闲适的时光,仿佛偶入荷花深处一般,不由自主的放松精神。
  这哥俩是挺舒服自在的,四福晋可就不成了,尽管俩孩子有下人照顾着,可她自个儿也不敢放松,神经都是绷着的。
  不光要顾着两个孩子,爷和十四弟也得要顾着,难得见这俩人这般融洽,跟往日比起来,如今倒真有几分亲兄弟的意思在了。
  胤祯上辈子没有同亲兄弟相处的经验,至于原主的记忆,好吧,他不觉得有多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原身对这位四哥感情还是挺复杂的,一方面,是知道一母同胞的哥哥比旁人要亲近,另一方面,心里头确实有些委屈和不忿,大部分情绪也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德妃。
  从小小的宫女,到能够掌握宫权的四妃之一,德妃这一路的逆袭不知道惹多少人红了眼,一些风言风语自然也是有的。
  德妃能到达如今这个位置,自然不会被一些风言风语影响,但原身不过是小孩子而已。
  说什么话的都有。
  #德妃当年把长子交给孝懿仁皇后抚养,所以才被皇上单独封嫔,这是卖了儿子才得来的位置#
  #德妃同孝懿仁皇后有仇,所以连带着也不待见四阿哥#
  #四阿哥重养母更甚于生母,早些年孝懿仁皇后还活着的时候,都不稀罕称德妃为额娘#
  #四阿哥嫌弃德妃出身卑贱#
  ……
  流言猛于虎,再加上,兄弟俩见面的机会少,原身慢慢也就更亲近年岁相近的几位哥哥了。
  但在胤祯看来,那些流言蜚语入耳即可,不必入心,额娘出生确实不好,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可那又如何,能把一手烂牌打好,那才是有真本事的人,没什么好自卑的,应当骄傲才是。
  至于四哥,刚出生就被抱养,亲近养母,会有人觉得这是对生母不敬,亲近生母,又会让人觉得这是对养母不孝,倘若两边都不亲近,那大抵变成了无情无义之人。
  这么一个永远都难以两全的局面,让一个小孩子来承受,本身就已经够可怜、够无辜的了。
  所以过往原身对亲哥哥的态度,还真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他对亲兄弟的认知里,那可是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存在。
  正是因为有这份认知,胤祯瞧四哥打心眼里就觉得亲近,也有些同情和可怜在。
  四爷可不知道,十四弟已经在心里头暗戳戳的同情起了自己。
  两个小孩子正是呆不住的时候,尤其是弘晖,小家伙虽说走路还不稳当,但架不住人家爱走,老实了没一会儿,就闹着要下地走路了。
  说是走路,实际上是被奶嬷嬷用双手架着走,免得摔跤。
  弘昐还不会走路,瞧着哥哥不让人抱,自个儿也闹着要下去。
  四爷干脆让人铺了一地的毯子,弘晖也不用人架着走了,自己踉踉跄跄的在地毯上学走路,即便摔倒了,摔在毯子上也不会怎么痛。

当前:第3/11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