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帝王大业》第725/769页
放眼望去,考生们都在埋头书写,这五千人都是各州府的才俊,而且这是大宋北迁之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很多舞弊的现象还没有发生。
像经义这种考试,对于这些考生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诗词也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主流,这个时代读书人写诗就像后世学生解数学题一样,大多数人的诗词都是妙笔生花,做得锦团花簇。
其实众人都清楚,真正能够取得好成绩的,是在最后的策论上面,如果能够写出一篇好文章,甚至可以直接入仕了,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所以很多人都将重心放在了策论上面。
策论的试题是由赵昀出的,可见策论的重要性,只有等到策论快要开始的时候,御林军才会带着试题果然,然后朝着考生公式,考生就可以根据试题进行答题了。
正考第一天非常顺利,全部的重头戏都在第二天。
当策论快要开考的时候,众人都在等待着赵昀的试题,毕竟策论的试题将直接决定考试的成绩的。
很快,赵昀的试题就送到了,一队御林军士兵带着带着一份火漆文件来到了主考官乔行简身边,随后将赵昀是试题交到了乔行简跟前。
乔行简接过试题,立刻和身边的几位学士们检查了一番上面的火漆,查看完好无损之后,立刻打开了文件袋,随后将里面的试题拿了出来。
众人全部都将目光集中到了乔行简身上,乔行简立刻打开试题,看上一眼,顿时眼神一凝,赵昀出的试题让乔行简有些诧异。
纸上写着两句话,第一句是“格物致知”,第二句是“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第一句出自儒家经典《礼记》,这是最传统不过的考题了,而且这个“格物致知”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科举试题中了。
但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了,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首次提出“格物致知”的含义,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所以自隋朝开始科举之后,一直到现在,这句话多次出现在科举考试中,尤其是现在儒家理学盛行,当世流行的程朱理学,陆氏理学还有浙东学派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同。
第二句话“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出自史书《贞观政要》,《贞观政要》是唐代吴兢撰写,成书于唐开元八、九年,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
作品相关 第495章 大考落幕
乔行简和身边的几个文官,还有几个监考官看到赵昀出的题,心中都不由地紧张了起来。
“格物致知”这个正好是戳中了江南理学的软肋,乔行简心中非常紧张,江南理学对这句话的解读也有很多版本,但是乔行简明白,以程朱理学来解释“格物致知”,赵昀绝对不会喜欢。
至于后面的这个“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这句话也不是儒家典籍里面的,反倒是出自《贞观政要》,虽然不在儒家典籍里面,但是也算合乎情理,毕竟这些人参加的是科举考试,所以他们的目的是入仕过关,对于《贞观政要》这种争论性的名著,自然是不能放弃的,而且《贞观政要》记录了大唐各种大事的决断和执行,是后世执政者非常宝贵的参考典籍。
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一众人看到赵昀的考题之后,虽然各怀心思,但是也不敢耽搁,立刻开始向考生公布试题。
很快,在场的五千多考生就得到了印制板的试题,上面就是以“格物致知”和“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两个观点进行论述,策论一篇文章。
考生们对于“格物致知”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就有些陌生了,一些博学的考生看过《贞观政要》,但是没有像儒家典籍一般牢记深挖,但是也有不少考生根本就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过《贞观政要》。
但是在场的都是读书人,就从字面也可以理解八九分意思了,所以很快就开始论述了。
策论考试其实非常简单,考生只要有观点,书写起来非常快,甚至有的考生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将论述的观点书写完了,然后在好好地检查一番,只要没有错别字就可以了。
毕竟这些策论的考卷是需要本誊抄下来的,以免阅卷人认出考生的笔记,或者是考生在试卷上面做了记号,出现作弊的情况,所以很多考生对于在字迹不是很在意,主要是在观点上面。
虽然在场的考生中有不少江南理学的考生,他们都是秉着程朱理学的观点来论证这两个考题。
但是这些考生也不是固执的人,此时关系到自己的仕途前程了,大家都知道赵昀对程朱理学有偏见,清楚赵昀喜欢使用的人,所以很多考生都改变了传统的义理论证,开始朝着使用的方向论证观点。
很快,就有考生完成考试了,毕竟已经落笔结束了,大规模的修改是不可能了,这些考生就开始交卷了。
交卷还是交到监考官那里,监考官最后将各自管辖区域里面的考卷整理好,然后装订起来,随后交到主管考那里。
主考官身后的一件房间里面,此时大量的文吏正在那里等待着,等待着试卷的到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快速誊抄试卷,然后提供给阅卷的官员。
这些誊抄的文吏都是专业的,这个时代有大量的这样文吏,一方面是为了科举考试誊抄试卷,另外还有大量的书籍典籍需要誊抄,毕竟不是所有书籍都可以排版印刷,印刷一本书籍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所以誊抄的文员就有了需求,朝堂供养的很多这样的文员,主要的差事就是誊抄,此时为朝堂服务的誊抄文吏都已经到了考院,。
很快,就有完成考试的考卷送到了房间里面,这些誊抄的文员立刻开始誊抄考卷,很快整个房间里面就堆满了考卷,同好誊抄好的试卷也被整齐地摆放在了那里,然后被送到阅卷官那里进行阅卷。
这次的主考官是乔行简,同时也是阅卷官,同时还有大学士赵秉文和杨云翼,因为这次是南北分榜,但是题目没有区别,最后成绩在区分南北。
随着试卷被送到阅卷室之后,试卷前期的阅卷也是普通官员来完成,这些官员主要是翰林院的学士,他们检阅的是文章的架构和流畅性,还有词语的巧妙,将朗朗上口,机构合理的文章筛选出来,然后交到主考官那里,这个挑选大概要留下一千份左右的试卷,期间都是两个人检阅一套试卷,一面一个人疏漏了,将好文章漏掉了。
赵秉文静静地坐在房间里面,很快他的眼前就有筛选出来的试卷了,上面盖着两个印章,都是“甲”字,也就是说这些文章都是两个阅卷官确定了,随后盖上他们带着名字和等级的印章,全部都是“甲”的,就意味着应该是是好文章了。